有關端午節的初三作文400字(精選6篇)
有關端午節的初三作文400字 篇1
每逢到端午節,四處都彌漫著粽子的清香,讓我垂涎欲滴。于是,我就纏著媽媽給我包粽子吃。
了一角,再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腌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有些得意忘形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蹦出來。我急得滿頭大汗。幸好媽媽幫我“解了圍”——拿掉一些糯米,我才緩了一口氣。
我手忙腳亂地折騰了一會兒,終于到了最后一步,也就是最最最關鍵的一步——扎粽繩。媽媽說,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了一圈又一圈,還自作主張地打了一個小蝴蝶結,自認為包得不錯。可是當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鍋中,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如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落下來。
我很不甘心,又試了一次,這次順利多了,我一口氣包了好幾個粽子。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0分鐘就可以了。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我還要包粽子。
有關端午節的初三作文400字 篇2
那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中山旅游,剛到中山便看到許許多多的玩具,過了一會兒,就聽見那里鑼鼓喧天,人山人海,我們一看,哦!原來是中山特色的民俗活動——“賽龍舟”。
我看還挺有趣的,就報名參加了。他們說:“賽龍舟”10:00開始,你們先去那邊練習練習。我開始還以為挺容易的,沒想到那么難。要掌握好方向、幾人又要配合好,不能出錯,坐在龍舟上,我一個人還搖不動呢!
和爸爸一起才搖動起來。爸爸對掌握龍舟的方向非常熟練。于是,我就對爸爸說:“方向就靠爸爸您把握啦!我就負責叫口號,我說:”我叫“一二一”的時候就全速前進,我叫“三二三”的時候就要倒退哦!練習的時候覺得很熟了。馬上工作人員叫“賽龍舟”開始比賽,請選手集合。
到真正比賽的時候才知道“賽龍舟”可不是當場能練會的,在比賽場上非常緊張,一緊張就會出錯:“我有時候還叫錯口號,爸爸掌握的方向現在也準了,經常從中間跑到旁邊撞墻,就這樣其于的選手已經超過我們了,在比賽場上,我們漸漸熟悉了這種氣氛,現在都已經很少出錯了,爸爸自信的叫著:“左邊,左邊、右邊,右邊”而我越叫越起勁:“一二一,一二一”全速前進。轉眼間超過了許多對手,直沖終點,我們臉上露出笑容,我想;“我們高興得太早了,有三名選手追上來了,嗖……的有一位超過了我們,現在我們已經沒有力氣了,嗖……的又有第二位超過了我們,我們使出全身力氣,最后終于到達目的了。
雖然是第四名,但是我們已經很知足了,要知道一個新手能玩這么好的成績來已經是不容易了,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回到了家。
有關端午節的初三作文400字 篇3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起床便贊嘆道。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我夢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便投入滾滾的激流中。
做了這種夢,我不禁全身發抖。對屈原忠貞報國的熱忱,我自愧不如。我對端午節的理解是吃粽子,劃龍舟,喝雄黃酒這都是大家在端午節經常干的事。懷著對端午節的不解,我去尋味了媽媽,媽媽對我說:“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不如上網第一范文網。”
我打開電腦到百度搜索欄里一搜——呀,真讓我大吃一驚,一下子就搜到了3,950,000多個結果,看來端午節比現在的歐洲杯還熱門呢。
我打開了幾個網頁看看,個個五花八門,形形色色讓人眼花繚亂呢。有關于吃粽子的,有關于賽龍舟的,有關于喝雄黃酒的……而端午節的習俗更是數不勝數。
于是,我把在網上搜到的關于端午節的東西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媽媽。
通過網上的搜索,端午節激發了我濃厚的興趣,我想到了人們為什么要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有著無法訴說的懷想和敬仰。屈原將自己獨立于岸后的跳河,他的忠貞為國,他的憂國憂民都深深地打動著我們。
屈原執著的愛國之情已經生生不息,愿他做為一面旗幟,永遠飄揚在我們心靈的制高點。將激勵我們世世代代學會逆流而上,學會默默承受風風雨雨的洗禮,擺脫一種傷痕一種疼痛的陰影,珍藏一種人格的力量一種至高無上的尊嚴。
這就是我心中的屈原,我心中的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初三作文400字 篇4
陽光如同天邊的爐火,燃燒起五月的天地,空氣中彌漫著紅棗、豆沙、蛋黃、艾草和竹葉的清香。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臨了。
夏日的上海,充滿著浪漫的色彩。端午之夜,河邊兩岸星光點點,我們漫步在岸堤旁,享受著著美好的一切。媽媽建議去放河燈。端午之夜正是放河燈的時刻,大家都雙手贊成。
夜幕降臨,河畔人聲鼎沸。那天,這條小河顯得格外美麗,我們瞬間就被這里的夜色迷住了。兩岸柔柔的燈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條綢帶在水面上搖曳閃動,寬闊的河面在夜色下銀波蕩漾,醉意綿綿。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早已有許多河燈被放飛,那那星星點點的河燈,一閃一閃,真有種說不清的韻味。聽老人說,放河燈是一種民間很古老的傳遞思念的方式,而在端午節放河燈則是為了來紀念屈原。
我也拿出蓮花燈,用打火機點燃了蠟燭,站在放飛河燈的臺階上。每一個臺階,都有一個手持河燈的人等待著屬于自己的那一刻。小孩子們拿著河燈覺得新奇好玩,年輕人捧著河燈在默默許愿,老年人提著河燈感慨歲月的變遷,那場面是多么圣潔,我深深地被那放飛河燈的人群所感動了。看著蓮花燈已經接觸水面了,我的手有點舍不得離開了,蓮花燈已經有了我的溫度,它的花心中已經盛滿了我對屈原的敬佩。我突然覺得它好沉好沉,百姓對屈原的愛戴之情不是全都裝在這一盞盞小小的河燈里嗎?
看著這河里的河燈,整個世界似乎都被它們照亮了。河燈也載著我的希望,帶著我對節日的祝福,緩緩前行。
有關端午節的初三作文400字 篇5
每逢端午,大街小巷都飄溢著甜絲絲的粽子清香。我的饞蟲也被勾出來。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來到姥姥家,讓姥姥教我包粽子。姥姥首先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開始包了,一個個粽子在姥姥手中誕生了,碧綠玲瓏,惹人喜歡,我不禁躍躍欲試。
因為我在姥姥身旁耳染目睹,一直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剛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首先,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姥姥的樣子對疊在一起,握成漏斗形,再向里面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幾顆又大又甜的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姥姥替我“解了圍”——去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下,包出了一個既不漏米又像粽子的“丑八怪”。本以為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鍋中去煮,可是還沒等放入鍋中,只聽得“嘩啦”一聲,粽子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式各樣的粽子在姥姥手中誕生,可我連一只都包不好,不禁有些泄氣,可我怎么可以做事半途而廢呢?我又重新包了起開,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地包出了幾個粽子,它們別看形狀不好看,但那也是粽子,還是親手做的,相當有成就感。吃著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我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
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學會生活的技能,是一件多快樂的一件事。
有關端午節的初三作文400字 篇6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老媽早早的就起床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粽葉、肉、蜜棗、和糯米。老媽一回到家,先把粽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后把蜜棗、肉和糯米放在一個鍋里,再把一些醬油倒入鍋里,緊接著把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后,老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只見老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粽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著放一些餡在里面,然后再用一片粽葉包起來,最后用一根線扎起來,這樣,一個粽子便包好了。我學著老媽的樣子也包起粽子來。粽子包好了,老媽立刻把粽子放在鍋里煮,過了不久,粽子煮好了,老媽拿起一只粽子,剝開粽葉,細細地品嘗,我看著老媽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老媽見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粽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據說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