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高二話題作文900字(精選3篇)
有關端午節的高二話題作文900字 篇1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我目不轉睛地看著奶奶包粽子的樣子,不知怎么回事,我的手也情不自禁地癢起來,也想包粽子。經過奶奶的同意,我開始了“包粽子行動”!
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包起粽子。一開始以為這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可麻煩來了;由于我包粽子的時候放太多糯米,一扎線,糯米從上頭冒了出來,唉,第一個粽子以失敗告終。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并不灰心,又再次拿起箬葉重新包起來。這次,奶奶教給我一些要領。這次真是上帝保佑,終于包好一個粽子,可是跟奶奶比起來,Mygod!真是天壤之別呀!奶奶包的粽子像一個精神十分的大人,而我包的粽子跟一個無精打采的小學生一樣。可憐,第二個粽子又以失敗告終。
我挺了挺身子,還是不灰心,我拿起箬葉,把它彎成一個圓錐型,然后往里面裝適量的糯米,再壓結實,把箬葉往下一蓋,正好遮住里面的糯米,最后用線扎緊。就這樣,一個粽子包好了。我照著這種方法,一連包了好幾個,終于掌握了要領,越包越好。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有關端午節的高二話題作文900字 篇2
每逢農歷五月五,讓我追思的一位古人,是那個在中國文學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公元前340年,原姓羋,名平,字原,系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的他,誕生于秭歸三閭鄉樂平里。
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訂法規的時候不愿聽從上官大夫的話與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并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國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等人的極力慫恿下被秦國誘去,囚死于秦國。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繼續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
既放那一天,你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邂逅一漁夫,見而問之: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汝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夫欲勸誡你,與世推移,莫要深思高舉,自找苦吃。而你答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夫欲說:世道清廉,可以出來為官;世道渾濁,可以與世沉浮。處世不于清高。至于“深思高舉”,何苦落得個被放逐?你脫口一句“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堵塞了漁翁原本想說的話。對于你寧可投江而死,也不污清白之軀,不蒙受世俗之埃塵的選擇,漁父不復與言,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鼓枻而去。
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楚國國都郢都的那一瞬間,你救國的希望化作了絕望、悲憤,縱身汨羅江,把滿腹愛國的情懷和一顆赤子之心交給了汨羅江日夜咆哮的波浪。
千百年了,汨羅江的水日夜東逝,已經沖淡了那個漁夫在后人心中的名姓,卻絲毫沒有沖淡,落淚緬懷你遺留在江里的愛國情懷。
你走了,“楚辭體”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你走了,每年的五月五日成為了“詩人節”。你走了,“端午節”據此而來了……
有關端午節的高二話題作文900字 篇3
過個別樣的端午節,一直是我期盼的,沒想到今年就夢想成真了,大家隨我來看看吧。
早上一起來,便是美妙的讀書會,主持人就是程世龍。第一環節是好書介紹,大家都是開開心心地介紹好書。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小升升介紹的《大森林與小木屋》。聽著小升升的講說,我也不禁的有些入迷,打算回去好好看看這本書。我介紹的書,就是《紅脖頸的林中悲歌》,書中的紅脖頸十分感人,臨死前也沒有忘記兒女。在講的時候,我特意突出了愛與奉獻的精神。但是心中也是一陣子的緊張:“一定要堅持住啊。”除了最后的結尾稍有倉促,我這次介紹還是很成功的。
接下來又是介紹端午節的故事,大家紛紛發言。當然了,都離不開屈原。其實端午節應該是南方少數民族先開始過的節日。但是,這次關于端午節的小故事介紹還是令我大開眼界,知道了很多之前不太懂的事。第三環節,自然是重頭戲——才藝表演。我之前也沒有準備,一到這個環節,腿肚子可有點轉筋。好不容易想起來一個好辦的才藝——講評書。因為平時天天聽評書,一些精彩部分我也都記住了,就給大家說了一點百年風云的開頭,還真獲得了成功。
讀書會結束后,就是瘋吃的開始了。先是兩盤開胃西瓜、后是程世龍母親包的粽子、然后可樂雞翅,大家吃到興頭上,大人們包的餃子也熱騰騰的出鍋了,又是對著餃子一頓風卷殘云,摸摸舒服極了的肚子,不由得感嘆道:“真乃美味耶。”飯后就開始玩了。快樂一心給大家一人發了一根五彩線,戴在胳膊上,還別說,真有端午節的味道。程世龍最夠意思,成功的當了主持人不說,還給大家準備了不少筆,拿在手里,更是美得合不攏嘴。
玩了一會兒,我們決定學一段英語,內容當然是關于端午節的知識了。還是表姐想的周到,在網上找到了一篇美國日報關于端午節的報道,給大家一人打印了一份。
怎么樣,這個端午是不是很充實,既吃的美,又玩的開心,最重要的是還學到端午節很多知識,真是別樣的端午節啊,真是個有趣的端午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