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端午節的作文(精選3篇)
紀念端午節的作文 篇1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但學會了包粽子,還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放棄的道理。真是一個讓我快樂的端午節啊!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么?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這里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說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后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里,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后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扎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紀念端午節的作文 篇2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節前,奶奶都會準備好糯米、粽葉和包裹繩,準備裹粽子。奶奶可是個裹粽高手,只見她飛快地將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狀,尖底朝下,將米和佐料塞進去、壓實,把粽葉裹好,用繩子扎緊,一個漂亮的粽子就誕生了。我也總會上去幫忙,學著奶奶的樣子包。可是,出現在我手里的總是一個造型古怪的粽子。
那一天,我們家門口總會多一束用菖蒲和艾葉做成的“寶劍”,大人們都說這是用來避邪的。可我覺得,每天進出家門時,最先鉆進我鼻孔里的都是這束植物發出的淡淡的清香。
端午節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滿屋的粽香和家門口的清香。
紀念端午節的作文 篇3
“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懷里的東西,毀滅、毀滅、毀滅呀!”在我眼中,屈原是一位風度翩翩地詩人,又是一位_澎湃的英雄。那晚,伴隨著對屈原的好奇,我踏入他的世界……
透過朦朦朧朧的霧,顯現出一片薄煙籠罩下的村莊。不遠處,滿山綠葉與點滴小花夾雜,在薄霧中時隱時現。微風吹拂,吹動柳條微微搖擺,輕柔地劃過臉龐。忽然,我望見不遠處的汩羅江的河堤上,有一襲白影。等我走近看時,是一位身材消瘦的老人。身襲一件白袍,雖濃眉大眼卻又微微蹙眉,眼睛目視前方,充滿憂慮之情。微風吹動他的長發,在空中任意飄浮。我走上前,卻發現他在吟誦著什么,見我走來,微一點頭,臉上雖然友好地笑,卻揮不去那一抹淡淡地、隱不去的憂傷。
“你在吟誦什么?”我打破了沉寂。
“路漫漫其修遠矣,吾得上下而求索。”白袍人曰。我驚呆了,眼前這位滿懷憂慮的白袍人,竟是愛國詩人屈原!
“不愧是屈原,如此風度翩翩,但閣下仿佛有心事,面色不悅啊!”
“矣!國家出現_賊,朝庭一片混亂,這個朝代馬上將要滅亡!”屈原滿懷_地對你說。兩眼含淚,雙手緊握,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我一點兒忙也幫不上,難道只能眼睜睜看著亂賊稱天?我只能用死來證明我對和平的赤心!”
我吃了一驚,不解:“為什么你非得死呢?你可先找地方一避,等風頭過去,或重整朝庭,或隱居山林,那樣也比死好呀!”
屈原聽完此話,長嘆一聲:“我已失去民心愛戴,全是那_臣靳尚所賜,照此下去,楚國必亡不可。我又何必去讓自己親眼所見!我的忠心已無人能知,人人認我為叛國之徒,到處遭人唾罵。只有死,才能讓人們看透我赤忠之心,才能盲目樂觀洗去冤名,我的靈魂才能是為和平而活!國家已無力整頓,我何必不以死稱忠?”
見他長嘆,我也不出言語,汩羅江邊,他雙手抱拳:“多謝友人同我談心,如今我將要行此一程,望來生再見!”我清楚地知道下一步將要發生什么,但我沒有阻止,望著滾滾長江淹沒那一襲白袍,我的眼中泌出一滴淚……
我看見,屈原躍下的那一絲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