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五年級400字作文(通用8篇)
有關端午節的五年級400字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的,我好喜歡這個節日。
端午節可以包不同形狀,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最常見的是三角粽子,小腳粽子。超市還有賣正方形的。口味嗎,那就更多了,有蜜棗餡的,紅豆餡的,咸肉餡的……奶奶包粽子的時候,我會站在奶奶身邊看著奶奶包粽子,奶奶包的粽子一層一層的,真漂亮。有時候我也會學著奶奶的樣子包粽子。可我包的時候,不是粽葉撕碎了,就是撲吱一聲,米也撒了一地。奶奶半氣半笑的說:“走走,看電視去,別給我添亂。”我很不情愿的走了。
端午節的時候,家家都有在門前掛艾草的風俗,尤其是老人們,聽奶奶說,艾草的氣味有去蚊蟲的作用,也可以辟邪。端午節,我們家飯桌上菜很多,可有五種菜是必不可少的,它們是:西紅柿,咸鴨蛋黃,紅辣椒,龍蝦和紅莧菜。因為都是紅色的,所以我們南京人稱它們為:“五紅”。
白天,莫愁湖舉行的賽龍船也吸引了相當多的游客,真是熱烈。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五年級400字作文 篇2
今年端午節我去了外婆家,一家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團聚。
剛到外婆家,外婆家的大黃狗——黑豹,一看見我就沖我撒嬌,它用水汪汪的眼睛望著我,尾巴一搖一擺,腦袋不住地點頭,好像在說:“歡迎大家回來,香噴噴的粽子煮好后,也給我一個好嗎?”
我一進屋,外婆就說:“乖孫女,你回來了,今天外婆給你們包又香又大的……”還沒等外婆說完,我們就一窩蜂地沖了上去,你推我攘,你爭我搶,爭先恐后,生怕沒包到粽子,屋里亂成了一團,推的推、吵的吵、爭的爭、擠的擠,我好不容易才爭到一個的地方,結果被弟弟擠了下去,外婆生氣了把我們都趕了出去,外婆叫我們一個一個地排隊進去包粽子,順序是二歲的妹妹第一,七歲的弟弟第二,當然我就是第三了。妹妹第一個包粽子,首先她拿了一張蓼葉,抓了幾粒米放在上面,我都不好意思寫然后了,包粽子就這么簡單呀……終于到我包粽子了,我可不像弟弟那樣手忙腳亂的,我學得很認真,做時也很細心,不一會兒一個可愛的小粽子就出爐了……
粽子煮好后,守在門外的黑豹早已垂涎欲滴、口水滴嗒。我把我包的小粽子扔給了它,看它吃得這么香,我的小粽子一定很好吃吧。
有關端午節的五年級400字作文 篇3
這天一早,便被一片莫名的雜聲亂醒。
走出房,便見母親正飛快地包著粽子,抽出茶葉片,挖一勺子糯米,往里塞些果兒,再拿線一纏一系……不一會兒,便有了一大鍋。在旁觀看的我也不禁手癢起來,便請求試包一個。母親同意了,我裝模作樣地擺出架子,抽出一片葉子,挖一勺子米,塞了些果兒,可就是纏不好線。我向媽媽望去,希望她能給予幫助。那知,卻聽到一句:“自己包的自己吃。”我心里想:有什么大不了,我一定可以包好,可一下子用力過度,包入的果子從中擠了出來,沒法兒,只好再拿一片葉兒,緊緊封住了口。“呵,你包的粽子放在鍋里最顯眼。”媽媽笑道,我吃了滿肚子氣,回到了房間,翻開了早放在床頭的關于屈原的書,不一會兒便沉入了屈原的世界中。讀到屈原的好時,不禁喜從心來;讀到屈原的困境時,便潸然淚下。與屈原同喜同憂,共解困境,甚至把屈原當作同伴,與他說笑談話。
直到那在火上煮著的粽子迫不及待地嚷嚷時,我才回到“家中”,跑去關掉了火。打開鍋蓋,清香撲面而來,果然,最顯眼的是我包的那個粽子。盛些上盤子,端到餐桌上,那香氣,引得每個人饞涎欲滴。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一邊吃粽子一邊談話,好不快活。不一會兒,盤中便只剩下了那一堆粽葉。
說笑聲,吵鬧聲,直到天黑才停了下來。啊,那以后,媽媽包的粽子都不及那次的好吃了,家中的說笑也不及那次的有趣了。
有關端午節的五年級400字作文 篇4
小學五年的學習生涯中,發生過許多令我難忘的事情,最讓我難忘的要屬四年級的那次端午節了。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這是為什么呢?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里,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
那在家門口掛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原來是因為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是為了讓蛇不來咬,就又有這個習俗了。
有關端午節的五年級400字作文 篇5
端午節,我就想起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曲簡單的兒歌就道出我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一到端午這一天全國各地的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
在我的家鄉也一樣,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忙得不亦樂乎,大家都在為過節準備。端午節的前兩天,就看到奶奶,去市場買粽葉,糯米,回到家以后,奶奶先把粽葉放到一個盆子里,用水浸泡,使它變柔軟,然后把糯米洗凈,用水浸泡,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后,奶奶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先拿起一片粽葉,把它卷成一個椎體,然后再把糯米填到這個椎體李,填滿以后,用其余的粽葉把它緊緊的裹住,接著用麻線把它困起來,奶奶就像這樣一個一個的包著,不一會,一串粽子就包好了。終于到了端午這一天,媽媽一早就出去買菜了,奶奶從冰箱里取出之前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開始煮,媽媽不久也回來了,這時媽媽拿出在市場買的艾葉,把它掛在門上面,然后準備菜肴。
經過了一天的準備,我們的晚餐開始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為先人屈原祈禱后開始用餐,這是電視里也在播放賽龍舟的畫面,我不由得想起屈原,希望他能聽到我們的祈禱,不會剛到寂寞。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他的延續不僅是龍的節日,還是一種精神的延續。
有關端午節的五年級400字作文 篇6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前天晚上媽媽就把粽葉泡在水中了,昨天一大早媽媽就把糯米、粽葉和肉都準備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包粽子,就問媽媽可以開始了嗎?媽媽說:“可以開始了。”我就跑過去,我拿了一片大大的、綠綠的粽葉動手包了起來。
經過我的一番折騰,我包了三個粽子:一個是沒有角的,一個是一個角的,最后一個是三個角的。媽媽看了哈哈大笑。媽媽就開始手把手地教我了:先是把粽葉往左折,再加上一層糯米和一塊胖乎乎的肉,接著再加上一層糯米,接著再把粽葉折上去,最后用白線和粽子扎起來,這樣就包好了一個胖嘟嘟的粽子。
我急忙跑到媽媽跟前說:“快!快!快把我包的粽子煮起來吃。”媽媽就趕緊動手煮粽子,過了一會兒,鍋里煮著的粽子散發出一陣陣濃濃的香氣。“好吃!好吃!”我一邊吃一邊叫了起來。我一下子就吃了三個粽子,我覺得自己包的粽子特別的香,特別的好吃。
有關端午節的五年級400字作文 篇7
高唱《九歌》,吟屈原《離騷》,五月初五,濃情系端午。
高考后的端午節,別提多開心了。終于釋放了,吃個開心果,開心心;吃個粽子,今年就高“粽”了。粽子香,香廚房。掛艾草,喝黃酒,看龍舟……
歷史的記憶永遠磨滅不了5000年的傳承,節日的傳承卻磨滅不了歷史的記憶。五月初五,正是記憶著歷史長河中一位愛國詩人——屈原。
他愛國,他悲憤,以死殉國。淚羅江畔,幾千年過去了,依然江流滾滾。一代愛國詩人隨著這江流飄向遠方。淚羅江里卻留下他至死不渝的靈魂,保佑江的兩岸人民風調雨順,稻谷飄香。人們感謝他,祭拜他,向江里投下粽子,這一投,卻投下了幾千年的傳承。
掛上艾草,喝一口雄黃。除去身上的邪氣,避開邪氣,迎來好運,讓好運常伴你左右。
溱潼河畔,龍舟競渡,百舸爭流。鳴鑼重鼓敲打著,隊員們跟隨著這節奏拼命地向前劃著。龍頭龍尾,不停地在水中搖擺著,吶喊聲,口號聲,掌聲絡繹不絕。車如水,人如潮,將龍舟場圍得個水泄不通。
熱情好客的姜堰溱潼的人們,邀我們品嘗可口的粽子,粽子香,人更甜;粽子甜,人更美。
這份情,這份濃情點綴了五月初五。這方水土養了這方可愛的人們,這方愛邀了多少八方來客。濃情端午,也濃了中國愛,更濃了東方的夢想。
有關端午節的五年級400字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蝎子、蜈蚣、毒蛇、蛤 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端午節可真是個有趣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