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日記300字(通用25篇)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于端午節的兒歌。
每年的農歷五月處五端午節,是中國明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這件事發生離現在已經多年的歷史了,那時侯秦國和楚國打仗,秦國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愛國詩人屈原為了不讓自己的國家失敗,便提出建議,讓我國也就是楚國和齊國一起打仗這個建議;很多人不同意,屈原辭職,楚懷王把愛國詩人屈原流放了,帶到很遠的地方,屈原再也看不下去了,便跳江自盡;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在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年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蠹蟲或防止蠹蟲孳生。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2
盼星星,盼月亮,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于盼來了。你知道我為什么喜歡這端午節么?因為我是很喜歡吃粽子的喲!
說到粽子,我就口水流千尺。雖然現在大街小巷都有賣的,但是,媽媽包的粽子,吃了讓人有一種耐人尋味的感覺,那就是一個香。
當然,今天也不例外,我也會迫不及待地讓媽媽給我包些粽子吃。媽媽先把蘆葦葉煮一煮,再把泡好的蜜棗、花生、肉餡等材料準備好。媽媽取出三片蘆葦把它卷成圓錐體的模樣,再向里面放少許糯米,把準備好的餡放在中間,上面再放一些糯米即可。最后把葉子向下折,用線捆住,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媽媽包的粽子又圓又大,像老佛爺睡覺。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煮好放在桌上,如果你的面前有一盤又香又好吃的粽子,你一定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那就更別說我這個小饞貓了!
另外,戴上媽媽縫好的荷包,紅紅綠綠香香的,別提心里有多高興了。
今天的粽子真好吃,今天的節日過得真快樂!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3
農歷5月5日晴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都在我家吃飯,大家都吃得很開心,當然我也不例外,大人喝酒的喝酒,小孩喝飲料的喝飼料,吃飯的吃飯,吃完飯的人呢,就吃粽子,我討厭吃粽子,粽子吃多了會鬧肚子,吃粽子前又要吃點別的東西,我又不知道怎么算多,怎么算少,所以我很討厭吃粽子,而我的奶奶剛好跟我相反,一到端午節就吃幾個。
吃完了,我來到小蜜蜂作文樂園,本以為我要遲到了,但是碰唐維捷,他告訴我還沒上課呢!我聽到了他這一句話大吃一驚,那時也下著雨,他在帶著兔子給兔子找食物,他告訴了我,我就把給我帶來的句子的食物給了一點給他。
到班里了,就開始玩游戲了,我和唐維捷還有黃鑫宇做了一個小兔子的墊子房子,開始寫作文了,我很快的就寫完了,因為我很想和兔子一起玩。
這一次的端午節真開心啊!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4
農歷5月5日端午節
龍舟競渡,艾葉飄香。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了。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的來歷,那么端午節的來歷是什么呢?下面請聽我慢慢道來: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楚懷王很器重他.懷王客死于秦后,他的長子傾襄王繼位,用其弟弟子蘭作令尹。由于子蘭勸懷王入秦,使懷王終年不悟,屈原對子蘭貽誤國事而感到痛心。后來,屈原被放逐到江南.他不肯同流合污,毫不受社會惡習的感染,仍保持自身品德的高潔.就這樣,屈原帶著對楚國的深沉眷戀,抱著石頭,投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一到端午節,人們就劃著龍船,往江里丟粽子,不讓魚兒吃屈原的身體。那端午節為什么又要包粽子呢?因為粽子有棱有角,代表了屈原的性格;里面是白糯米,外面是青葉子,表示屈原一生清白;里面再放上一粒紅棗,表示屈原一片忠心。
吃著粽子,想著屈原。我想,我一定要向屈原學習那"出污泥而不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5
今天,同學們早早地來到學校,有的帶了一袋粽子,有的帶了一袋鵪鶉蛋,有的帶著電飯鍋。難道要去野餐嗎?不是,我們今天要過端午節了!
一下課,老師和同學們就忙開了,我們把鵪鶉蛋洗干凈后放進電飯鍋,老師又放了許多調味品,如干菜、茶葉、茴香等等。上課時,我們不時去看看電飯鍋,心思早就到鵪鶉蛋上了。一會兒,電飯鍋便熱氣騰騰了,整個教室彌漫著香氣。這下更把我們的饞蟲給勾出來了。可活動要下午才開始,我們只好咽咽口水,盼望時間過得快點。
午睡課時,我翻來覆去睡不著,感覺今天的午睡課特別滿長,好容易才挨到下課。我們立刻端端正正坐好,老師終于揭開鍋蓋,給我們分鵪鶉蛋了,同學們使勁吸著鼻子,想把香氣都吸進去。同學們的桌上擺滿了粽子和蛋。還沒等老師發話,同學們早已抵擋不住美味的誘惑“開吃”了。我也迫不及待地剝開蛋殼,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一邊吃一邊還不停地說:“鵪鶉蛋真香,真好吃!”環顧四周,同學們都吃得津津有味,連平時最愛談天的同學也顧不上說話了。我們邊吃邊聽老師給我們介紹端午節的由來,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我還知道端午節有包粽子、做香袋、插菖蒲、賽龍舟等習俗呢!
今天,我們既品嘗了美味,又學到了許多新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啊!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6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傳統端午佳節,你們知道它的來歷嗎?讓我給你們講一講。
從前,有一個愛國詩人屈原,有一次,他進京去辦事,看到國家變的非常衰敗,就投汩羅江自盡了。臨死前,他還寫了一首詩。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愛國詩人,就把每年的農歷五月初設成傳統端午佳節。
傳統端午佳節主要內容就是劃龍舟、包粽子。
賽龍舟的場面很熱鬧,河岸邊被擠的水泄不通。只聽槍聲一響,船上的人拼命的向前劃,而河岸邊滿是加油聲。
包粽子,就是用竹葉包,用糯米作餡。包的時候很粘手,不是專業人員可是包不好的哦!
在傳統端午佳節,人們還要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孳生。
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打撈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河里,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7
沉浸在梔子花香中的端午
“梔子花開,端午到。”中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到了,街頭飄滿了粽子的香味,人們拎著各種各樣的綠豆糕,粽子,選購得不亦樂乎,我也在人群中忙著挑選,心中涌動著一種充實的感覺……
“過端午,品粽子,賽龍舟。”那端午的由來呢?記得小時,大人告訴我:是老百姓為了紀念愛國人士---屈原的。屈原?那篇《離騷》的作者?那位楚國的大夫?那位向楚王告誡,遭奸人陷害的文學者?那位含冤投江的屈原?他的尸體一定不會被魚吃了,難道老百姓們丟粽子.賽龍舟不都是為了驅趕魚兒嗎?
這沉浸在梔子花香中的端午喲,待明年梔子樹上開滿梔子花,街頭飄滿粽子香時再見!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8
我愛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且在這個節日里流傳著很多的風俗。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習慣,而且全國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在我的家鄉,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有吃用江米做成的粽子和涼糕;門前或窗臺上要放一把艾草,聽老人們說能驅邪。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能吃上姥姥親手做的香噴噴的涼糕,里面有紅棗、葡萄干等許多好吃的東西。
據說古時候,詩人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絞,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農歷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又叫端陽節。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9
今天,可真開心啊!今天是端午節,爸爸說帶要帶出去玩,于是一大早我就興奮地起床了。
“出發了”,我開心的喊到。第一站,河邊。今天的河邊熱鬧極了,人山人海,因為今天有個劃龍舟比賽呢!只見一紅一白的兩只龍舟在激烈的比賽,后來爸爸告訴我,紅的代表樂清隊,白的代表柳市隊,我也和大家一起為他們加油鼓勁。劃龍舟比賽真是太精彩了!(我的弟弟作文)
第二站,老家。很久沒來老家了,今天一到,就看到大公大婆為我們準備了很多粽子和雞蛋,熱情地招呼我們吃這吃那,不一會兒,我就被他們說的吃的飽極了。回來的時候,他們還給我們帶了很多茶葉蛋回來。
第三站,大舅媽家。這是玩的地方了,因為我們下午要燒烤啦,這是我期待已久的。終于,燒烤開始啦。我忙著幫表姐們搬桌子,洗菜,很快就開火了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50字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50字。姐姐們說我還小,就讓我負責吃好了,但我堅持也要烤,她們答應了,在她們的幫助下,我烤了一串美味的`雞翅,好吃極了,我也會燒烤啦!
時間過的真快,太陽下山了,我依依不舍地跟著爸爸回家了。這個端午節過的可真開心啊!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10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快樂的日子,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媽媽還給我講了端午節的由來,原來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媽媽還說了端午節在南方還要賽龍舟呢,我們北方就沒有了,不過可以包粽子。
每年到過端午節,媽媽都要包粽子給我們吃,包粽子要用很多東西呢,有糯米、大棗、核桃仁、葡萄干、還有粽葉。每年媽媽都要帶我去買這些東西,每次和媽媽買東西是我興的時候了。
包粽子可不容易了,必須把米在水里泡一天才可以。看到媽媽包的又快又好看,我就告訴媽媽我也要包,媽媽就開始教我了,可是我學了好久都學不會,媽媽就笑我是個小笨蛋。
我最喜歡吃媽媽包的粽子了,過端午節是我最開心的了。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1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是關于端午節的。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或重五節。
相傳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想出了一個富國強民的好辦法獻給楚懷王。但是,他的辦法并沒有被采納,反被逐出宮去。后來,秦軍打入楚國國都,他見楚國無望,抱石跳入汨羅江而亡。他跳江的時間正好是農歷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他跳江的那一天定為端午節。
在我的老家湖南至今還保留著吃粽子、賽龍舟、灑雄黃酒的習俗。記得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每到端午節奶奶都會包粽子。我們那邊把粽子包成細細長長的三角形,餡兒有綠豆的、花生的、紅棗的,唯獨沒有肉的。
中午,我們來到河邊看劃龍船比賽。岸邊已經是人山人海,河面上停著兩條裝飾一新的龍船。每條船上都有十幾個人,他們穿著不同的隊服,船頭一個指揮的,中間一個敲鑼的,船尾一個掌舵的。一聲哨響,比賽正式開始了。船上的人們用力揮動雙臂,劃動船槳,嘴里喊著:“一二,加油!一二,加油!”岸邊的群眾也在為他們吶喊助威。哪一隊先到終點,等在岸邊的隊員就會燃起鞭炮來慶祝他們的勝利。而灑雄黃酒是因為天氣開始熱了,蚊蟲、蛇類都出來了,雄黃酒有驅蟲辟邪的效果,所以家家戶戶會在屋子周圍灑上雄黃酒。
故鄉的端午節可真熱鬧啊!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12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真高興,因為我們不但可以放三天假,還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和五毒餅呢!
我看書上說,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重五和端五節。我知道端午節是為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的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還有的地方要賽龍舟。端午節也是“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都會打掃衛生,門上掛艾枝,這主要是為了殺細菌預防傳染病呢!
同學們要問,為什么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呢?那我就來給大家說說吧:那是在很久以前的戰國時,楚國和秦國為爭奪天下,整天打仗。屈原是楚國人,他熱愛楚國,為國家和老百姓做了許許多多有意義的事情,很受楚王的信任。后來屈原受壞人的陷害,楚王輕信謠言,就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和愛國心的屈原特別傷心,他寫出了《離騷》、《天向》等詩篇,得到了老百姓的尊重。后來,楚國徹底敗了,不聽屈原勸告的楚王也做俘虜死了。失去祖國的屈原痛心極了,就投江自殺了。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流者淚呼喚屈原的名字,日夜打撈屈原的尸體,人們怕魚蝦吃屈原的尸體,就紛紛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喂魚,還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的尸體免遭傷害。屈原投江的日子是五月初五,所以,以后每到這一天,老百姓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喝黃酒,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看了屈原的故事,我從內心特別尊敬屈原,我覺得我們學生更應該去熱愛我們的祖國,一起努力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團結!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13
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和媽媽到外婆家拿粽子,因為明天是端午節了一路上,我和媽媽經過菜場,看見街上到處是賣草藥的、粽子的、艾葉的……我感到非常奇怪。
“這是我們家鄉過端午節的風俗。把草藥、粽子和蛋放在鍋里一起熬,吃起來會長壯的。把艾葉做成寶劍,貼在門上,有驅邪的作用呢!”媽媽微笑地說。
到了外婆家,剛一進門,新鮮的粽子香味透過陣陣蒸氣迎面撲來。只見,外婆坐在竹椅上熟練的包著粽子。再看看,煤氣爐里的高壓鍋里的粽子,在蹦蹦跳跳的玩耍呢!外婆包了幾個小巧玲瓏的四腳粽媽媽拿起粽子若有所思地說:“以前我們沒有玩具和零食,粽子既可以當零食也可以當玩具。”媽媽還說端午節那天,她脖子上掛著一個用彩線編織成的蛋袋,蛋袋里裝著鴨蛋或雞蛋,來到學校,和同伴撞蛋,誰的蛋裂了,誰就輸了,誰的蛋沒裂,誰就是勝利者,如果媽媽沒裂,就會開學的手舞足蹈起來。
我也鬧著媽媽編一個蛋袋給我,我也和同學碰碰蛋,那該有多開心呀!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14
端午節我和媽媽到外公家玩。
當我做完作業后,只看到媽媽正在包粽子。我對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報粽子嗎?"媽媽笑笑說:“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試試看。”于是我開始仔細地觀察媽媽包粽子。媽媽首先把四片粽葉疊成寬約5厘米,將一段和中心重疊,就像一個小漏斗,然后裝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與小漏斗重疊起來,在露出的一個小洞里填上米,把粽子里塞結實。最后用一根針把粽葉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包粽子,這樣以后就可以幫媽媽的忙了。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15
端午節快到了,我們班舉行了包粽子活動。
林宥辰奶奶繪聲繪色的講解,讓我們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原來端午節是紀念大詩人——屈原。
緊接著就是有趣的包粽子活動了。家長們早已準備好了材料,我迫不及待地拿了兩片粽葉,把它卷成圓錐形,放一些糯米,再放一顆蜜棗,又放一些糯米蓋上,最后用繩子綁好。我正想著,包粽子真簡單!這時,粽子的一角破了一個洞,我只好打開粽葉重新包。可是粽葉可調皮了,我捏右邊,左邊開了,我捏左邊,右邊又開了,最后,在唯嘉爸爸的幫助下,終于把粽子包好了。
包好粽子,我們還玩了激烈的撞蛋游戲。聽!教室里不時傳出我們的吶喊聲和歡笑聲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16
又是粽葉飄香時,世間處處盈滿了喜悅的氣氛。“節分端午誰自信,萬古傳聞為屈原”,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每當這時所有的中國孩子都會系上五彩線,帶上香包,與父母去踏青。
今天,我來到了作文班,首先,老師給我們講作文,作文的題目是《端午節》。然后,就開始教我們做香包,老師給我們每人一塊布、針線、桃木球和艾草。
我們先把布縫起來,再把布反過來,然后再放艾葉,再縫上所有的邊,這個香包就完成了,但在做香包的時候,有許多同學刺到自己的手。我們不禁想起自己的爺爺、奶奶給我們做的香包。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它給我們帶來了快樂。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17
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有飲雄黃酒、賽龍舟、包粽子,我和媽媽就來包粽子吧!
到了中午,我們迫不及待地拿出已經泡好的糯米、大棗和粽葉。開始包粽子了,先把粽葉圈成一個錐形,把大口朝上,把尖頭朝下。然后往里面扔一個棗,正好堵在尖口上,要是粽子開口了,它可以 擋住米,防止漏出,真是“一棗擋關,萬米莫出”。
接著,我把糯米放滿粽子,用后面的粽葉蓋在糯米上,在用另一片葉子遮住,用細線把粽子“五花大綁”,一個又大又好吃的粽子就做好了。
看著香甜的粽子,我想到了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千百年來,他的偉大精神融入了小小的粽子里,當我們品嘗粽子的時候,就能感到悠遠的愛國情節。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18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來臨的時候就會有許多的節目,例如:吃粽子、賽龍舟、吃雞蛋……然而,在今年的端午節里,我學會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包粽子。
包粽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我看見奶奶正在忙著洗粽葉、洗糯米……奶奶弄好了這些,準備包粽子的時候,我就在一邊看、一邊學。首先,我拿了幾片粽葉弄成三棱形,再把米倒下去,后來又抓不緊,米往下倒,弄得滿地都撒滿了米,連續幾次都是這樣,逗得奶奶眉開眼笑。后來,我終于把粽葉弄成三棱形,米也不漏了,再用筷子夾些豬肉、蛋黃、臘肉……然后就把葉折起來最后綁住它,奶奶再三叮囑我一定要捆緊粽子,不然的話,煮的時候就會成粥了。我就用繩子捆緊了粽子,一個粽子就這樣弄好了,我再接再厲繼續包粽子,附近的鄰居都夸我棒。
那天,包粽子真的很有趣,也讓我感到好開心。讓我從中懂得一個道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廢。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19
20xx年x月x日 星期 天氣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20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一場如約而至的大雨中緩緩的向我們走來了。
我認真的了解了端午節的由來。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從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人們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那天會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來紀念一位因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而憤然投身汨羅江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千百年來,這個習俗一直沒有改變。由于地域廣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盡相同。我們家鄉的習俗是懸掛菖蒲、艾草、吃粽子、咸蛋、蒜子等等。
今天,吃過早飯以后,爺爺、奶奶就出門買過節的物資去了。不一會,他們就提著許多的東西滿載而歸。其中,有一些樹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問奶奶 :“奶奶,您買這些樹枝是干什么的?”奶奶笑著回答說:“傻孩子,這不是樹枝,這是菖蒲和艾草,今天正午時,我們把菖蒲和艾草懸掛在大門和窗戶外邊,再用菖蒲和艾草燒鍋熱水給你洗個艾草澡,今年夏天,我們的小寶貝就不會被蚊蠅叮咬了。”哦,原來是這樣的,我為學到了新的知識而開心不已。
中午吃午飯時,我們圍在桌子邊,開心的品嘗著奶奶煮得晶瑩透亮的粽子和咸淡適中,蛋黃滋滋冒油的咸蛋,一家人在笑聲中愉快的度過了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21
今天是個快樂的端午節,媽媽和奶奶帶我出去玩。我們的目的地是去大福源,我們先來到買吃的地方,媽媽和奶奶買了許多我愛吃的東西:桃子、香蕉、果凍、蝦條、沙琪瑪、各種口味的棕子、魚頭、雞腿等等,我可高興了!
然后,媽媽和奶奶帶我去世宇娛樂城里玩游戲機,我玩了賽車、和田咚的打鼓、幸運機等,我們還得了許多票。玩完以后,媽媽和奶奶帶我去吃飯。我吃了一些小菜、雞腿、米飯、木瓜生魚湯,我吃得很飽,還喝了一些蔬菜汁和橙子汁,就更飽了。最后,媽媽、奶奶和我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我覺得:今天可真是個特別開心又非常難忘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22
我國的傳統節日很多: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元宵節......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為可以吃又香又好吃的粽子。
每年端午節的時候,外婆總是會包粽子給我們吃。她先買來優質的糯米,再找來粽葉,把糯米泡起來,然后把粽葉放在鍋里煮。聽外婆說葉子煮煮就能發出香味。一切準備就續,粽子開始包了。只見外婆拿了一片粽葉,折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后,把大米放到葉子里,接著把剩下的粽葉包住頭部,這樣就可以不讓糯米漏出來,最后用線把粽子系得嚴嚴實實。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直到全部包好為止.
最后,外婆把粽子放到鍋里煮。幾個小時候后,香甜可口的粽子終于出鍋了。粽子剛盛上來,我就拿起一個,剪開了線,又解開粽葉,把粽葉里的糯米團放到碗里,拿一雙筷子吃了起來。我手里的那雙筷子不停地在碗中與嘴中間揮舞。不一會兒,一個粽子便進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這粽子里有糯米的飯香,粽葉的清香,花生的香甜以及蜜棗的甜蜜。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讓人回味無窮。
我愛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23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真懷念家鄉的粽子,雖然這邊也會包,卻少了家鄉粽葉的淡淡清香。
那時家鄉最忙碌的是奶奶,因為她是包粽子的好手。那時我總會跟著奶奶進山,她在山坡上,我在山腳。奶奶在山坡上熟練的割著,而我卻在山腳那采自認為是粽葉的葉子,在征得奶奶的允許后,我開心的刷著粽葉,一陣清香撲鼻而來。那時的我只要能幫助這么點小忙就能開心好一會,好像整個過程都是我做的一樣。重頭戲來了,奶奶熟練的包著粽子,本來想幫忙的我卻被奶奶明令禁止。因為去年的端午節被我弄巧成拙。我在旁邊邊打扇邊問:“為什么要包粽子?”奶奶告訴我,因為這是傳統節日,為了紀念屈原,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等了好幾個小時。
終于我心愛的粽子終于熟了。本想馬上打開吃的時候,媽媽卻說想要給外婆先送去,我放下粽子挑了幾個自認為很好的給外婆送去,一進門就看到擺在桌子上的粽子,我對外婆說:“端午節快樂。”外婆笑著接過我的粽子,從桌子上拿了幾個說:“這是板栗味的,這時紅棗味的,這時臘肉味的。”我邊說謝謝邊接好,一蹦一跳的回到家里,剛跟媽媽匯報了情況,準備吃粽子。突然回想起媽媽昨天跟我說過的話,我掏出一個粽子給奶奶,說:“奶奶辛苦了!”又向家里的長輩逐一發送,最后才輪到自己,這使是媽媽昨天告訴我要孝敬長輩,看著媽媽用眼神給我點了個贊,我開心極了。
端午又要來了,真懷念家鄉的粽子。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24
端午節到了!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吧,在這一天了,大家要吃粽子,看龍舟比賽。端午節這一天,我和媽媽到姥姥家去玩,正好妹妹也在。
來的時候已經到正午了,姥爺做好了飯,飯里除了有幾個小菜以外,其他都是粽子:蜜棗餡的,菠蘿餡的,肉餡的等等。妹妹皺起了眉頭,吵吵嚷嚷地說要吃肯德基,撅起小嘴不吃飯。這時我用起了“唐僧”的本領,耐心的給他講起了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節吃粽子的原因。聽完之后他感動了,不在吵鬧了,乖乖的吃起了粽子,媽媽用欽佩的眼神看著我。
吃完飯以后,我們都沒睡覺,姥姥到開電視機看起了龍舟比賽!大家看的都很起勁,不時的為自己的“隊友”加油,我和妹妹還賭起了哪個隊會贏。整個大家庭籠罩在一個快樂的氣氛里!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我們看電視足足看了3個小時!我和媽媽也該回去了,真有點戀戀不舍啊!
回到家,我躺在床,意猶未盡的仔細品味剛才的美好時光。這個端午節過的真快樂啊!
端午節日記300字 篇25
今年的端午節我回了老家,一下車,外婆就給我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粽子,我開心極了。連忙拿起一個粽子,一口氣吃得干干凈凈。吃完粽子后,我問外婆:“為什么要在五月初五吃粽子?”外婆笑著說:“戰國時期,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馬上要滅亡了,非常痛心,便在汨羅江里長睡了。從此以后,大家都會在五月初五往汨羅江里投筒粽,讓魚蝦不去啃食偉大愛國人物的身體。后來有個當官的人說:你們投下去的筒粽被水里的蛟龍偷吃了,要用粽葉和五彩的繩子包扎,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我聽了這才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了。
這時,外面傳來一陣陣喧嘩。外婆說:“賽龍舟比賽要開始了,你快去看看吧。”我一聽腳底生風般地跑到河邊。你瞧,四艘龍舟正停泊在河面上,個個都生龍活虎仿佛真的要撲到你面前來。這時比賽開始了,我支持的金龍隊第一,可沒想到被緊跟在后面的魚龍隊反超了。金龍隊看到了奮力追趕,連胳膊都要搖斷了,可能是剛剛的反超耗費了魚龍隊許多體力,隊員們臉都紅得賽過蘋果了,嘴巴大得都勝過河馬了,也沒扳回局面,被金龍隊狠狠的甩在后面。最后金龍隊得了第一。
吃粽子,賽龍舟已了端午節的習俗,希望大家在吃粽子,在觀看賽龍舟時,能記起偉大詩人屈原,并學習他的愛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