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節日慶典 > 端午節 >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通用25篇)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發布時間:2024-09-17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通用25篇)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一說到這兩句詩,大家馬上會想到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就是我們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的傳統節日—端午,我知端午。

  公元前229年,戰國時代楚秦奪霸權,詩人屈原列右大夫,很受楚國器重。后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昌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

  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能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郢都攻破的噩耗后,萬念懼灰,仰天長吧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同時拿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

  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尸體免遭傷害,從此,每年5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從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節亦稱端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午”也就如稱“初五”;“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五。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大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

  俗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怕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為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盡管端午年年都過,但是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一是紀念屈原說;二是迎濤神說;三是龍的節日說;四是惡月惡日京;五是夏至說。由于屈原的格藝超群,人們也愿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于他,所以端午節的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等等。

  端午節是家家戶戶口團圓、是最幸福的時候,到了這一天早上天不亮的時候,爸爸媽媽在門上掛上艾葉、香囊,媽媽會為我系上五彩線,保平安。我會和哥哥、妹妹、小弟一起玩耍,做游戲。吃飯的時候到了,我來到飯桌前給大家都分上一個粽子,自己最后拿一個,把繩子解開,剝開葉子,就可以吃到里面香香、軟軟的粽子了。大家有說有笑,非常開心。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我知端午。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2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在每一年農歷五月初五。我最喜歡唱端午節的兒歌了: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每一年端午節,人們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和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防止毒蟲孳生。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的活動。相傳龍舟競度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最喜歡過的節日,莫過于是端午節了。這一天,爸爸媽媽都會早早起來給我包香噴噴的粽子。他們會采來荷葉,把糯米洗干凈,把各種材料如糖、棗、肉等準備好,做成餡;然后用荷葉把粽子包起來,用繩緊緊地捆住;最后放到鍋里蒸。美味的粽子就是這樣做出來的。粽子分為素粽子和肉粽子,最常見的就是糯米粽子。對于這兩種粽子,我都比較喜歡,但更偏愛肉粽子。它多汁、美味可口、入口則化、油而不膩,還有一股荷葉的清香,實在是太好吃了。每到這時,媽媽總是指指我:“你這個小饞蟲!”

  端午節展示了我國豐富的文化,也給我家帶來了許多歡樂,我愛端午節。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3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見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胡子”,媽媽見了笑我是只“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著看著我,慢慢挪動步子于床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一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一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許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么,仿佛什么,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并不怎么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飾品。猶如天花亂墜。小姨看著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說什么,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著,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里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4

  “嘿,譚馨懿,快點起床,快點!”在媽媽的催促下,我很不情愿地從床上坐了起來,滿屋子都是雄黃酒的味道,窗外傳來了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他們正在院子里嬉戲打鬧。

  原來是端午節到了。

  意識到這點,我興奮地翻身下床,發現外婆和媽媽已經在廚房里忙碌,灶上的鍋歡快地冒著泡,發出“咕嚕咕!钡穆曇,仿佛也在慶祝這美好的節日,外婆一轉身發現了我,趕緊笑呵呵地把我拉到跟前,用粗造的手指蘸了雄黃酒,在我腦門上端端正正地寫了一個“王”字,我“咯咯”地直笑,同時嘴里也被媽媽塞進了一個黏糊糊的東西。

  “啊,是蛋黃粽子!”我津津有味地嚼著,真香。“可是,為什么端午節總要吃粽子呢?”心中的大問號不聽話地冒了出來。

  “傳說當年屈原投汩羅江自盡后,愛戴他的百姓們怕江中的魚兒吃掉他,就用糯米和其他的食物做成一個包子形,裹在清香的荷葉里,再用絲線纏好投入江中(現在俗名稱粽子),以祈求屈原的完整形象!北澈髠鱽砭司私忉尩穆曇簟

  “快來看,快來看,龍舟賽快要開始了!”弟弟在客廳里大聲地吼著。我來不及怕燙抓起兩個剛起鍋的粽子沖到客廳扔在茶幾上,電視里劃龍舟的盛況讓我激動不已,因為我們剛學過課文《樂山龍舟會》,這次轉播的正是樂山龍舟賽況。

  江邊已是鑼鼓喧天,人聲鼎沸,在攝像頭的帶領下,我看到了江岸掛滿了五彩繽紛的彩帶,彩帶在空中歡快地飄蕩,十幾張長案上擺滿了咸鴨蛋、粽子和各式各樣不知名的、五顏六色的食物和水果,我能感覺到這些食物發出的香味,我和弟弟不約而同地相視大笑,趕緊用手擦拭嘴角邊快流出的口水,抓起茶幾上的粽子美美地吃起來。

  在主持人激動的解說聲中,十只美麗的巨龍飛奔入我的眼簾,鑼鼓聲聲,吶喊聲聲,每條巨龍上一二十個健碩的漢子揮臂如飛,“加油、加油”弟弟已是仍不住大聲嘶喊,外婆和媽媽捂著耳朵也跑到客廳,“快,關點聲音,耳朵要震破了!钡艿茏プ∵b控板躲到沙發后,舅舅用手剛關小了聲音,弟弟又按大了,外婆跑到沙發后抓弟弟,弟弟笑呵呵地躲閃著,一時間客廳也熱鬧了起來,我也興奮地在沙發上上竄下跳,媽媽似怒非怒地看著我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又回廚房了。

  “三號贏了,三號贏了,耶!”弟弟抱著我使勁地又搖又吼,在這熱烈的氛圍中,我竟感動到熱淚盈眶。

  “明年我帶你們去看真正的龍舟賽。”舅舅激動地說。

  五月初五的天空,可能是一年中最燦爛的,人們以這樣的方式慰籍愛國詩人屈原已是再好不過,我站起身走進書房,取出《屈原詩集選》默默地品讀起來……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5

  轉眼間又到了端午節,大街上響起了兒童們的歌謠聲:“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今天,我和我媽媽來到了外婆家包粽子。包粽子前,外婆告訴我說:“傳說曾經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包粽子了!”媽媽叫了一聲。外婆趕緊帶我走進了廚房,我看到地上擺著蘆葉、肉、米粒等材料,媽媽已經有模有樣的包起來了,外婆也開始教我包粽子了:“將兩葉粽葉折成漏斗狀,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咸蛋黃、板粟諸種餡料后,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后以粽繩扎緊。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就好了!蓖馄爬L聲繪色地邊說邊給我演示。我也聚精會神地聽著,生怕錯過某個細節。聽完,我也認認真真地做了起來。我第一個粽子剛放米粒的時候,下面漏了一條縫。第二個粽子剛綁線時炸了開來米粒撒了一地。媽媽瞪了我一眼,對我說:“去去去,你真是大呆子幫忙——越幫越忙!蔽也缓靡馑嫉赝铝送律囝^。不久之后,種子包好了,我急切地說:“快燒吧,為了吃粽子,我早飯還沒吃呢!”不久之后終于好了,我拿起一個粽子,“燙燙!”趕緊放下

  我只好用筷子夾道房間,吹著空調,開著風扇,粽子很快涼了,我小心翼翼地撥開粽子,輕輕地咬了一口,味道有點咸,粘在嘴里,很有韌性,慢慢咽下去,感覺棒極了。接著我大口大口地吧第一個粽子報銷了。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如插茱萸、佩香囊……其中小孩喜愛的是斗蛋游戲,我也玩過很多次,記得有一次我偷偷吧石頭畫成雞蛋耍賴,當然別人被我打得遍體鱗傷,后來被發現了。還有一次我的手指被雞蛋撞得烏青烏青地,痛得眼淚直流。可我還是樂此不疲地玩著。

  真希望下次端午節來得快一些。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6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說到端午節,也就想到了屈原,據說,屈原是在農歷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投進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羅江中。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它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成都,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粽、火腿粽、赤豆粽……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

  包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外婆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著,洗干凈碼好。粽子的餡兒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五花肉等,煮熟。然后在外婆的一番靈巧忙碌之后,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著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據說,端午節還有賽龍舟的風俗,雖然在我們龍泉沒有,但是在樂山每年的端午節都要舉行賽龍舟比賽。之間江面上各式各樣的彩龍在江面游弋,他們齊頭并進,欲爭群龍之首,健兒們在舟上奮力劃槳,真是熱鬧非凡、喜氣洋洋。

  端午節——這是一個趣味十足、讓人喜慶的日子,更是一個記載著中國悠久歷史與文化,值得我們牢記的節日。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7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端午節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桌上擺的、街上賣的、人們談的,幾乎都是粽子。

  粽子,似乎就是端午節的象征。

  端午節吃粽子,是有來由的,有這樣一個典故——在兩千多年前,楚國有一位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楚國滅亡,悲憤不已,他忠貞不屈,含恨跳河自盡。人們怕水里的魚吃掉屈原的尸體,便將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葉包起來投入河中,希望魚兒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體。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國農歷上屬“端午”之日,為紀念屈原,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家家戶戶吃粽子,以紀念屈原的忠君愛國。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自己動手包粽子,已變成傳統文化新風尚?蓜e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門技術活。主要分三個步驟:首先,要準備粽葉,將其刮毛、洗凈,堆放整齊備用;其次,要準備粽餡,主要是以米為主,將米用水浸泡半小時,再配些花生綠豆之類的豆類,再配些肉塊或蛋黃,攪拌均勻,調好鹽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著粽葉,將粽葉按45度角對折成漏斗狀,右手舀粽餡導入粽葉卷成的漏斗里,再將粽葉卷起來包裹住粽餡,完全密封并裹緊,然后用繩子捆緊,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要蒸熟了才能吃。蒸粽子是最讓人難熬的,粽子在蒸的時候最香,粽葉的清新味、粽餡的米香豆香環繞著肉香,直鉆你心里去,讓人心癢癢的,光是聞聞,就令人垂涎三尺!

  吃粽子看龍舟賽,是我每年過端午節的最愛。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看。只聽一聲巨響,一條條龍舟箭似的飛射出去,一個個粽子皮齊刷刷地被剝開,選手全神貫注地盯著前方飛快劃船,臺下觀眾聚精會神地看著比賽——1號舟往前沖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粽子;2號選手超越了對手,大人們松了口氣也停下來吃粽子,接著觀察落后的3號舟,小朋友乘機也吃一塊……舟沖,吃粽;舟停,吃粽;一口一個粽子,就在這驚心動魄的不經意間吃了個精光。

  端午節,真有趣。充滿了民族特色,彌漫著濃郁的水鄉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人們緬懷先烈忠貞愛國,代代相傳、繼承發揚,祝福祖國美好人人幸福安康。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8

  集美是個美麗的學村,是陳嘉庚的家鄉,也是我媽媽的家鄉。集美有個美麗的龍舟池,每年端午節前后人們都在這兒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

  20xx年5月21日,集美龍舟文化節開幕了,文化節除了重頭戲龍舟賽還有我最喜歡的捉鴨子活動。

  5月21日下午,我、媽媽和阿姨一起去看捉鴨子比賽。到那兒的時候游泳池邊已經人山人海,都等著看捉鴨子。只見泳池邊架著一根長達六七米的圓木,上面還抹著油,在圓木末端豎著一根長60公分左右的塑料管。媽媽告訴我,參賽人員只要能從岸邊游到這根塑料管,在泳池上的工作人員就放一只鴨子讓他抓,抓到就歸他。

  活動開始了,人們爭先恐后地游著。鴨子也被放了出來。一只鴨子飛到岸上,被人一不小心踢下水里。一只鴨子被趕到池邊,一下子就被捉到了。還有一只鴨子最聰明,十三個人圍著它,眼看它就要被捉了,可一眨眼它又不見了。“咦,快到手的鴨子怎么不見了?”13個人一下傻眼了,過了一會兒,鴨子才從水池的另一邊探出頭來,神氣地抖抖身上的羽毛,好像在說:“看,我多機靈,你們就是捉不到。”岸上頓時笑聲一片。經過幾個圍捕失敗,這些人開始耍賴了,有的拿著長竹竿擴大圍捕面,有的索性爬上了岸,準備伺機偷襲鴨子,池里的人依舊想盡辦法把這只鴨子趕到池邊……只聽“撲通”一聲,有人迫不及待地跳下了水想一把抓住鴨子,但聰明的鴨子把頭輕輕一扎,輕松地躲過了他的偷襲。岸上笑聲四起。一次,二次,三次鴨子終于被捉住了。岸邊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也把掌聲送給了這只聰明的鴨子。

  每年的端午節,集美龍舟池這兒總是開展許許多多有趣的系列活動,不僅有賽龍舟,有捉鴨子,還有……先保密,你自己來感受感受我們家鄉特別的端午節——集美龍舟文化節吧。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9

  六一節度過后,端午就款步而歸了。她從花明柳岸入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走來,從我深深的期盼中走來。

  我的故鄉在河南,村莊都是群山,山上風景都是那么的美麗,一條清澈的小溪叢巍峨的山間溢出。

  端午,是勤勞純樸的村民們的小憩的日子。這天,全村男女老少早早的吃完飯,在曬谷上圍城方陣。年輕的小伙子、小姑娘盡情的跳舞、對歌,給平靜安寧的村莊增添了熱鬧的氣氛。

  晚上,鄉親們會在曬谷坪上燃起篝火,在火的旁邊圍成一個圓圈;鸸庹樟亮舜迩f,點綴著夜空。鄉親們各自從家里拿來粽子,雞蛋,煮蒜互相品嘗、贈送。那熱鬧的場面,那淳樸的風情風俗令我至今忘懷。當送出最后一個粽子時,自己的身邊已堆了一大堆。這種古樸純正的民風一直保留在遙遠的村莊甜了一代的山民。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全身長滿了又大又紫的膿包,疼的我不的安寧。這時,爺爺說:“望博,你等著,我去弄些狗栆葉和老鼠刺回來”直到下午,他才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里沸騰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過了幾天真的不疼了。第三日就好了。

  事后我問爺爺。他說“你小子走運,逢上端午節,要不,夠你受的!”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

  其實我最喜歡吃粽子了,有甜有軟,每一次過端午節,我就要求爺爺給我買粽子。

  哎,現在長大了,不怎么吃粽子,總覺得小時候是那樣地幼稚。我是多么想回到小時候,回到童年是的端午節。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0

  今年的端午節到了,但比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傳統節日也放假了,這可樂壞了我們這些整天讀書的學生,但在這放假期間,更讓我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到親戚家去吃晚飯,這一去還真學到了不少呢!

  在吃飯前,姑姑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鴨蛋;吃飯時,大人放棄了自己喜愛的白酒,而是每人先一杯雄黃酒;吃完飯,姑姑還給我們小孩每人一個粽子。我拿了一個赤豆粽,那香甜的糯米紅紅的赤豆再加上雪白的砂糖,真是讓人陶醉呀!

  我突然想到了些問題:為什么再多按誤解要做這么多事兒?怎么會有端午節的呢?我想去問大人,可看他們聊得熱火朝天的,也沒去打擾他們,心里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說干就干!

  我首先打開電腦,搜索問題。啊哈,終于找到了:端午節那天人們賽龍舟、吃粽子是為了屈原。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在那天投進江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河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還了解到,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和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們邊吃粽子變長:“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啊,這真是個五彩繽紛的端午節!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1

  夢回昨日,五千多年前的農歷五月初五,屈原為國苦生憂愁,正處悲痛欲絕之際,抱石自盡于波濤滾滾汨羅江。人們苦尋屈原遺體未果,恐魚兒食之,投綠粽,劃木舟趕魚,門前掛艾葉紀念。

  “后來也便有了端午……”屈原的故事總在初夏那夜從奶奶口中流出,我捧著腮兒聽著,掀開清香竹葉,嚼著一口香軟糯米,或念著那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然而,魂牽夢縈那日,又是一年粽飄香,正值初夏,艾葉翠綠而清香,我欲曬出那年端午濃情。

  “咚嗆,咚嗆,咚咚嗆”清早,我便被激情鼓鑼聲引入祠堂。“畫龍點晴,順風順水,朱砂一點,龍眼始開!毖矍,這平日冷清的小祠堂里擠滿了人,讓我不禁感到有點兒驚訝,村中德高望重的長者正手抬滿醮朱砂新筆,點畫龍睛,口中喃喃萬事如意,更筆重點龍頸,龍尾,后塞龍眼葉入含珠龍口,我同人們一齊拍手叫好,緊跟著到堂前河岸。

  排排龍船靠岸,埠頭鞭炮紛紛而響,眼前滿是彩繪龍舟,人潮如流。曾幾何時同今日一般,萬人空巷,人山人海,曾幾何時同今日相似,龍騰虎躍,倒海翻江。我在岸旁靠橋處找好觀賞位后,一聲炮鳴,支支五彩龍舟爭先直進,賽舟人縱身躍下,雙槌齊下,伴著雄渾響亮整齊劃一“嘿嗬,嘿啊”的號子聲,用盡全力,爭著向前,

  五彩龍船上,一人在船頭牽紅繩擺動口含紅珠龍眼葉的金龍頭,一人在船尾牽白麻繩掌舵,還有鼓手按鼓點擊鼓高聲喊號。兩個老者吹著嗩吶,閉著雙眼沉浸其中,蒼桑的黃臉中漾著歡喜的笑。吶喊聲,喝彩聲從岸邊涌來,此起彼伏,鑼鼓聲,劃槳聲匯成一首激昂雄渾的曲子,被船槳翻起的江流滾滾地清脆響亮。

  緩緩江流因五彩龍船的駛進而在今日泛起陣陣青波,久久而不平;密密細汗因賽舟人的熱情而在今日掛在溫熱黃額,滴滴而齊落;綿綿端午濃情,也因今日五月初五的別樣而重生我心。

  那日端午甚是難忘,如今荷塘里只剩飄零的幾片落寞孤葉,勾起我的無限回憶。曬出那年端午情,愿能透過端午再次體會文化大氣,感悟文化風范,觸摸文化體溫……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2

  端午節,在姐姐家過。還是那句話,喜歡居家生活。

  在來的路上,地鐵里有對夫妻推著小孩車上來了。車里是十幾個月大的嬰兒,轉著大眼睛看著周圍的人,會笑。小手抓著公交卡,抓得緊緊的。看到他可愛的樣子,很喜歡。

  我很喜歡小孩子,雖然我現在還只是學生,但我真的很想擁有一個可愛的小孩。如果沒有愛情,我不會結婚;不結婚,我就不會生小孩。到時候如果真的這樣,我就領養一個小孩。

  在姐姐家吃得好飽,她做菜真好吃,很有口福。雖然不是我喜歡吃的菜,但真的很好吃。吃得很撐,坐在這寫日志,肚子都是漲漲的。感覺很滿足。

  不知道什么時候我會擁有一個小小的公寓,可以自己燒點菜,填飽自己。有時候我會想身邊要是有個像姐夫一樣的人就好了。我不是對我姐夫有非分之想,完全是因為他對姐姐好才是我找老公的標準。

  走在路上,看到很多其貌不揚的男子身邊都有一個或可愛或美麗的女子,她們小鳥依人。幸福不言而喻。真正能夠成為伴侶的一對應該是女貌男才吧,別的還真靠不住。而大多數大學生戀愛,美女要找帥哥或多金的。所以大學戀愛有結果的很多。

  端午還沒吃到粽子,很想吃。

  姐姐家陽臺門上會有艾草掛著,讓我想到了家里的艾草。我記得去年,以及以前的每一年我還在家。早上吃粽子,中午用艾草洗澡,淡淡的香味讓我想念。也許我以后的節日都會很少在家里過了,倘若決定留在這里的話。

  可是換句話說,姐姐能夠順利留在這里,多虧姐夫是本地人,而我呢?很悲觀,我倒不是覺得G是老家人而怎么樣,只是他沉迷網游,讓我難過,未來很茫然。如果他不能投入工作,不能做一個對家庭負責任的人,那么我令可留在南京奮斗,也絕不會和他回去。我們的未來似乎真的沒有交集……

  靠人不如靠自己,我的路還是要自己走的。

  端午節快樂,小憂!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3

  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鳳凰山下有個小漁村。村里有個姓曹的漁夫。漁夫有個女兒叫曹娥。

  一年春夏之間,兩岸連續大雨,舜江洪水暴漲。曹娥她爸怕錯過漁汛,他不顧曹娥反對出江去捕魚。

  父親去了,曹娥在家不放心。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望。后來,曹娥沿江向上、下游找尋還沒見到父親。太陽快落山了,曹娥從她父親的伙伴口中得知:他們一起在張網,突然一個大浪,把她父親的小船推進漩渦,讓水沖走了。曹娥一聽嚇出了魂靈,大叫一聲“父親、父親”,拔腳朝下游追去。

  她在江邊來回哭叫。第八天,曹娥望著江水,看見她爹在跟水搏擊。曹娥縱身向江水撲去。

  又過了三天,江面風平浪靜,人們卻在下游十多里的江面上,看到一股江水在盤旋,隱隱約約好像有人在游動。人們趕過去,發現正是曹娥和她的父親。曹娥雖然死了,但她卻能找回父親的尸首,把他負到江堤邊,人們都說這是她的孝心感動天。

  據說波濤洶涌的曹娥江水在流經曹娥廟時總是平靜的。當地百姓認為,那是因為江水自覺愧對孝女曹娥。

  曹娥的孝心感動了天,更感動了四周的鄉親,他們好生安葬了曹娥父女,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邊造了廟,塑了她的像,尊她為“孝女娘娘”,還把漁村叫做曹娥村,把這條江改名曹娥江。每逢曹娥救父這一日,曹娥廟里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各省各府都有來拜曹娥孝女娘娘的,許多人題詞送匾贊揚曹娥的孝行。

  據說,曹娥投江的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因此,很多人將端午節視作懷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4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里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后,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正文: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了解了這一秘密,我馬上學著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里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后,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5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我發現,我們中國,每一個傳統節日的背后,都有著很深厚的文化背景。端午節也不例外。通過查資料的辦法,我了解了一些關于端午節的知識。

  端午也稱端五,端陽。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有很多,比如:有的說是為了紀念屈原;有的說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有的說是為了紀念曹娥,等等。其中,以紀念屈原的說法,影響。據《史記》上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因為他倡導讓有本事的人做事,富國強兵,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所以被趕出都城,最后來到了汨羅江邊。公元前278年,屈原眼看楚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遺體,還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等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主要內容有:懸掛菖蒲、艾草,賽龍舟,吃粽子,給小孩子洗艾葉澡等等。聽媽媽說,我們老家桂林那邊,端午節是中午過的,也有懸掛菖蒲、吃粽子這些習俗。

  端午節這一天,當我還在睡夢里的時候,爸爸媽媽一早就買菜回來了。等我起床,看到媽媽拿著好幾把用紅線捆扎好的我不知道名字的青藤樹葉之類的東西,我很好奇,便問:“媽媽,你拿的那一把一把的是什么?”媽媽回答說:“是艾葉草呀!痹瓉,媽媽買回來艾葉草是準備晚上用來燒水給我洗澡用的。我對此非常期待。到了晚上,當媽媽端著一盆用艾葉燒好的水走進浴室里,我聞到了一股清香的味道,原來,看起來那么不起眼的青藤樹枝,居然還有這么濃郁的香味兒啊。媽媽一邊為我淋澡,一邊嘴里念叨:“洗了艾葉澡,不會被蟲咬,寶貝健健康康,活蹦亂跳!蔽衣犃酥螅滩蛔「鷭寢屨f:“這是不是一種迷信呢?”媽媽回答說:“不是,只是過端午節的一個習俗罷了,它沉淀的是我們的一種傳統文化,表達的是大人們對孩子的美好祝福!蔽衣犃酥螅睦锖苁芨袆。

  過端午節,不僅領略到了這個節日的文化內涵,更讓我感受到了媽媽對我的一片疼愛之心。我愛端午,更愛傳統節日的文化氣息!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6

  端午節民間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前插兩枝艾草,是為了驅邪避災,這一習俗的由來,有一個神奇的故事。很久以前,民間五谷豐登,家家戶戶大囤滿小囤流。有一天,一位天上的老神仙化妝成小老頭,來到一個村子里面,他走進一戶人家,見一個婦女在用白面湯喂豬,湯中還有成塊的餅和饅頭,老人要飯,遭到婦女的辱罵,連口水都沒要到。老人見婦女如此惡毒,便在她家墻上寫了一行字“明日起瘟病,全村人死光。”然后化為一陣青煙走了。第二天清晨,老神仙拿著瘟瓶來到村子上空,剛要撒藥,忽然看見一條小河中,一位婦女抱著一個大孩子,領著一個小孩子,慌慌張張地過河,婦女說大孩子是前妻留下的,小孩子是親生的,要首先照顧這個大孩子。老神仙很感動,拔了一棵艾草,告訴她插在門上便可免災。這位好心的婦女回到村中,在每家每戶門前都插上了艾草。瘟藥無處落,全飄進海里去了,全村人都得救了,而這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這天還有一個習俗,家家戶戶門前還要掛一把菖蒲,用以避邪,因為在大部分北方人眼中,農歷五月是惡月,而五月初五更是惡日,菖蒲本是一種草藥,人們認為他能避邪驅瘟,逢兇化吉。偉德這一習俗,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性質卻完全不同。故事說的是古時候有一位窮秀才,娶了一位貌美能干的姑娘瑞英為妻,有一年大旱,眼看就要到端午節了,五月初四那天,瑞英心想,端午正逢自己的生日,想辦的熱鬧一些,她見只有公公種的菖蒲青翠碧綠,便挖了幾棵洗凈后掛在門上,并題了一首詩在門前,自嘆命苦。秀才傍晚回家來到門口,讀了詩很是羞愧,返身而去,見田中一頭牛,旁邊無人,便將牛牽走準備賣掉,沒想到被牛的主人發現了,把秀才送到縣衙。秀才將實情稟告知縣,知縣就派人把瑞英叫來,要她當堂作詩,瑞英要過筆墨,題上一首七絕,自比牛郎織女,知縣大喜,免了秀才的罪,并送了秀才幾十兩銀子,小兩口謝恩,回到村中,開了一個酒店,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7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這個節日不但離我的生日近,也是愛國詩人屈原的祭日。端午節時,我們可以看龍舟、吃粽子。

  媽媽帶著我去看龍舟,當時的情形可熱鬧了!四面響起了咚咚的鼓聲,比賽開始了,河面上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龍船,四條龍船伴著鼓聲越劃越快。再看觀看的人們,人們有的急得像油鍋上的螞蟻,有的正在瘋了似的喊加油,還有的激動地跳起了舞。這時,所有人幾乎什么煩惱都忘掉了,伴著鼓聲越飄越遠,消失得無影無蹤。

  回到家,我們開始了包粽子行動。我先用兩張葉片疊在一起,加入糯米、花生……包成三角體,用細繩纏緊?谖队泻芏喾N,有蛋黃的、肉松的、火腿的……真想每個味都嘗嘗。粽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狀也多,有橢圓形、斧頭形……真讓人眼花繚亂。

  端午節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樂趣無窮!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總動員,“瘋”玩,“狂”吃,“傻”飲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是端午節,可是很怪。

  吃過早飯,我們全家都去上街,奇怪的是,爸媽竟然把我一人扔在書店,讓我在書店看書,不要亂跑,他們到別處玩玩,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我百思不得其解。算了,不想了,看書吧!

  中午回到家里,我雖沒想明白那件事,但面對香噴噴的飯菜,還是有滋有味的吃起來。過了一會兒,我才想起問他們上街干什么去了,他們的回答支支吾吾,我聽的出,他們在撒謊,我卻沒有追問下去。

  吃過晚飯,我問他們到底去干什么了,在我的百般追問下,他們被我纏不過,才告訴了我實情。原來,他們去干活了,只是想讓我高興,才撒了謊。今天是端午節,可他們為了讓我高興,所以撒了謊,因為要加班工作,所以“騙”了我。我鼻子酸了……

  在這個特別的端午節里,空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的氣味,在這沁人心脾的清香里,我聞到了一股甜蜜、幸福的味道。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8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的家鄉不僅有綠水青山,還有各種各樣的風俗。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端午吃粽子了。

  端午這天,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吃粽子,沉浸在端午佳節的喜悅中。我不免有些好奇,端午節為啥要吃粽子呢?懷著好奇的心情,我問了媽媽,可是媽媽也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上網查詢,終于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因為亡國之痛,悲憤的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亡,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每年的這一天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讓我對屈原肅然起敬,也更加熱愛起包粽子這個習俗了。于是一大早我就跑到了廚房里。哇!包粽子的食材擺滿了一大桌,晶瑩剔透的糯米、嫩綠的粽葉、還有各種豆子和紅紅的棗子......

  一切準備就緒,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糯米和粽葉洗干凈后,先將兩片粽葉重疊,彎曲成漏斗狀,接著將一勺糯米放進“漏斗”里,再在里面放上兩顆紅棗,然后再用糯米填滿剩余空間。最后用繩子將包好的粽子扎起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就完成了。我包了一個又一個,把他們放在面板上,他們似乎在笑嘻嘻的看著我說:“你不賴呀,這么快就學會了……”看著我的杰作,我得意極了。

  時間差不多了,媽媽把包好的粽子往鍋里一放,胖嘟嘟的粽子“咕嚕咕!钡脑阱伬锊煌5卮螋[著,說笑著。經過一段漫長的等待,一家人親手包的粽子終于搬上了餐桌,剎那間,滿屋飄香。我拿起一個,咬了一大口,粽子軟糯香甜,紅棗甜而不膩,讓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嘴里面品嘗著美味的粽子,不禁再一次讓我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似乎瘦削的他就在我的面前,低聲吟道: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我想這一顆顆小小的粽子,飽含著人民對正義之士的懷念之情,亦飽含著我們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9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八龔幕髁导氂耆缃z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边@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贊美。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后,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里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倍宋缇七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

  看,這就是有意義的端午節!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20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三閭大夫屈原的傳說

  屈原,生活在戰國時代,年輕時就胸懷遠大抱負,表現出驚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懷王信任,官至“左徒”,據司馬遷《史記》記載,他內“與王圖議國事”,外“接遇賓客,應付諸侯”,是掌管內政、外交的大臣。

  戰國本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爭霸的混亂時期,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后日益強大,常對六國發動進攻。當時只有楚國和齊國能與之抗衡。鑒于當時形勢,屈原主張改良內政,對外主張聯齊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層統治階級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國賄賂的楚懷王的寵姬鄭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擠和陷害。

  糊涂的懷王聽信讒言,疏遠屈原,把他放逐到漢北,結果楚懷王被秦國騙去當了三年階下囚,死在異國。

  屈原看到這一切,極端氣憤。他堅決反對向秦國屈辱投降,這遭到政敵們更嚴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親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漢北更偏僻的地方。

  屈原在長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受到極大的摧殘和打擊。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個打漁的隱者,隱者見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勸他“不要拘泥”、“隨和一些”,和權貴們同流合污。屈原道:“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公元二七八年,楚國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詩人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眼看國破之難,卻又無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憂心如焚,在極端失望和痛苦中,詩人來到了長江東邊的汨羅江,抱石自沉。他死時大約六十二歲,正是農歷五月初五。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2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著電視上的歌謠,吃著手上香香的粽子,又是一年端午節。

  早上,我起的早早的,和媽媽一起去市場買了粽子葉、江 米等材料;氐郊乙院螅液蛬寢尡愦箝_工了,媽媽說:“要先把糯米放進水中浸泡,等可以用手展碎的時候就可以拿去包粽子啦!”我半信半疑地把江米放進了水中,接下來我又和媽媽把粽子葉洗的干干凈凈、一塵不染,恰好糯米也可以用手展碎了。然后我把粽葉用手窩出個像三角一樣的形狀后,把江米放一半,放上棗和葡萄干,然后把粽葉按照其邊緣棱角開始包,再用繩纏緊,多纏幾下,系上活扣下鍋,粽子包好后,我們把粽子放進鍋里煮。

  過了一會,香噴噴的粽子出爐了,我連忙拿了一個,那粽子的香氣頓時就出來了。吃著粽子讓我想起了端午節的來歷。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叫屈原,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杈鯀s聽信*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時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于堂中,剪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于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又到端午,又聞粽香,又見龍舟,又祭屈原……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22

  在我的家鄉里,端午節具有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

  傳說吃粽子的習俗是這樣來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因為國家興亡,自盡投江。人們為了紀念他,把粽子投進江里,以防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賽龍舟也是為了趕跑那些魚。

  包粽子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兒,只需要粽葉、棗子、花生那些零七八碎兒的食物。首先,把一片粽葉圍成一個圓錐體(注意留一個口子),然后把吃的都放進去,盡量填滿一點,再拿一片粽葉,把口子填上,最后用一根比較長的繩子繞一圈,打個結就完成了。哦,對了!粽子可是要在鍋里待上四五個小時呢!

  鏡頭一轉,一下子就到了端午節賽龍舟的時候。來到了現場,哇!這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橋上擠滿了人:有小孩子,爭著要買玩意兒;有老人,正悠閑著摸著胡子;還有青少年,正打著賭看看誰會贏呢!

  隨著一聲令響,選手們個個使出全力,一會兒這個第一,一會兒又落后,一會兒跑上前來,一會兒又沒勁……總之,現在誰也不知道誰在哪兒。橋上響著整齊又零散的“加油,加油!”的聲音,震天動地,感覺橋隨時會塌了似的。江上擊擂者也不甘示弱,感覺要把鼓打破了才善罷甘休……

  太陽已經在人們的頭上打轉了,汗水一滴一滴的落進河里,魚兒嘗到了,也來為龍舟助力。

  到了黃昏,比賽終于結束,選手們也在苦中嘗到了甜,一個個都開心的笑了。

  端午節,寓意著愛囯詩人屈原的死去,也是一個讓人難忘的節日,這種習俗永遠也不會變,在我們心中,它是不會變的。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23

  1、端午伴五谷,幸福填滿一屋;糖餡裹幸福,吃下沒有苦楚;香粽艾葉同煮,走過漫漫長路;“粽”有情“艾”有意,一生和你共度。

  2、一把糯米兩顆紅棗三片粽葉四根絲線纏成五圈是端午;一個節日兩人祝福三羊開泰四季平安聚成五福過端午!節日快樂!

  3、用一縷春風,兩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冬雪,做成五顏六色的禮盒;打七彩八飄的絲帶,用九分真誠,十分熱情,裝進無數祝福送給你,愿端午節好運。

  4、端午節工作指導方針,以友誼為基礎,以手機為平臺,以短信為手段,以祝福為目標,以你為工作對象,以笑容為考核標準,工作完成以后請吃粽子宴。

  5、蜇居在城里,能見到各式各樣的粽子,有豆沙的有五仁的有八寶的有雞蛋的有臘肉的……但,我依然會想起“三尖塘”里那蓊郁茂密的蘆葦,想起那青青地泛油光的葦葉和娘親手包制的粽子,那種端午節的味道時常在唇齒間縈繞。

  6、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7、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8、端午節快到,送你一只香甜粽子:以芬芳的祝福為葉,以寬厚的包容為米,以溫柔的叮嚀做餡,再用友情的絲線纏繞,愿你品嘗出人生的美好和五月五的情懷!

  9、甘肅省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10、在這里,人們都用了“紀念”這組字眼。但在事實看來,但無論是哪種由來,端午節都本應是一個悼念日。可是,我所感受到的端午節,是一個舉國歡騰,普天同慶的喜慶日子。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24

  上個星期六,老師讓同學們在家里準備包粽子的材料和學習包粽子的方法,并在下周五舉行全班同學的包粽子大賽,我們既緊張又興奮,都想在比賽中一顯身手。

  一開始我沒有認真動手學習包粽子,只是看媽媽用靈巧的雙手把粽子包好了,感覺真是簡單啊,我心里琢磨:媽媽這么容易就包好了,我包起來也不會太難,所以只是學著媽媽的動作,包了一個。粽子身子歪扭七八,有的地方扁的跟小面餅似的,我想:第一次包成這樣,還算差不多,再多練習幾次一定會像媽媽包一樣,這樣想著就驕傲了起來。

  星期五下午到了,同學們都準備齊了包粽子的材料,班主任老師一喊開始,下面就是一場拼搏大戰。

  我拿起粽葉,心里不免有些信心不足,我悄悄的想一定要沉住氣,小心的把糯米放在編成三角形的粽葉里,糯米總是流出來,我左包右包,扎緊粽葉,終于包好了一個,但是一松手粽葉全松散開了,米流了出來,粽子身上還粘著糯米水,就像一只落湯雞一樣。

  我努力的幾次還是包不好了,就東瞅瞅,西看看,發現有的同學和我一樣,手忙腳亂,滿頭大汗,有的同學包好了,可粽子的樣子是奇形怪狀,大小不一,也有的同學用很熟練的動作包出一個個形狀優美的小粽子?粗魇礁鳂拥聂兆,同學們有的高興,有的后悔,有的開心,有的抱怨。老師笑瞇瞇的宣布比賽時間到了,讓我們輪流參觀各自的粽子作品。

  在評選包粽子大王的時候,有5位同學包的最快,而冠軍和亞軍就是劉宇菲和王詩雅。王詩雅用的是現代包粽子方法,包好粽子身子,用竹簽穿在粽葉的尖部,然后通過粽子的中間部分,后面露出了竹簽大小的葉尖,如同一只穿心箭。劉宇菲用的是傳統的老方法,在綁緊粽子的最后關頭,把兩條粽葉葉尖留下,配合粽子身子一起宛如一只可愛的綠兔子。他們倆真是當之無愧的包粽子大王呀。

  我包得不好,老師說不要緊,要做好一件事情不能光看,還要多多練習,才能真正掌握方法,老師相信你,回去多練幾遍,也一定能學會包粽子。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25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是戰國末期楚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我又盼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但因屈原而神秘,而又因為吃粽子,賽龍舟讓我們小孩所喜愛。天剛剛亮,我看見奶奶在掛艾草、艾草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后插或懸在門上。我奶奶為什么要掛艾草,奶奶說可以避邪。所以每當看到掛在門口的艾草,我又隱隱有點害怕。

  不大一會兒,家在農村的表哥表妹都來了,我最期盼節假日和大家在一塊歡樂的玩耍,現在甭提有多高興了,我發現她們的腳腕和手腕都系著五顏六色的花繩子,原來農村蛇多,系上五顏六色的花繩子可以嚇跑蛇,避免蛇咬,原來如此有趣!

  一會兒,奶奶端上來了熱騰騰的粽子,我奶奶可是包粽子的高手,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清香撲鼻。青青的葉兒包裹著香甜,我們每人拿著一個粽子:輕輕的剝開第一層,充滿著對香甜的可口。

  吃完粽子,我們又要去看賽龍舟,我們一路上你追我趕,歡歌笑語灑滿路間:“一碗烈酒解得了憂愁,淡淡的苦艾插在大門口。糯米粽子香飄巷外,三湘的歌兒情調悠悠”。

  我又期盼著明年的端午節!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通用25篇) 相關內容:
  •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200字(通用33篇)

    廣西左江是龍船的搖籃,農歷五月初五發大水,叫龍船水。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涼粽,在門前插艾葉,把樟腦丸裝在小絲網袋里,掛在小朋友的胸前避邪。...

  • 有關于端午節作文600字(精選33篇)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一說到這兩句詩,大家馬上會想到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就是我們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的傳統節日—端午,我知端午。...

  • 有關于端午節作文300字(精選31篇)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小孩子哼唱這首兒歌時,就是端午節來到之日。又到了五月初五,本是我最盼望的節日,可這個端午節我過的卻不太快樂。...

  •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精選35篇)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

  •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通用35篇)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

  •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00字(通用30篇)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在每一年農歷五月初五。我最喜歡唱端午節的兒歌了: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有許多習俗。...

  •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精選28篇)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

  •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000字(通用28篇)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端午節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桌上擺的、街上賣的、人們談的,幾乎都是粽子。粽子,似乎就是端午節的象征。...

  •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范文(精選31篇)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說到端午節,也就想到了屈原,據說,屈原是在農歷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投進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

  •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精選28篇)

    “嘿,譚馨懿,快點起床,快點!”在媽媽的催促下,我很不情愿地從床上坐了起來,滿屋子都是雄黃酒的味道,窗外傳來了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他們正在院子里嬉戲打鬧。原來是端午節到了。...

  •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200字(精選27篇)

    今天端午節我和外婆他們去了大外婆家。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我們乘著車子來到大外婆家。路上,媽媽說:我記得她家在水簾洞53號。啊?我迷惑不解,水簾洞?舅媽也笑了。...

  • 有關于端午節作文600字(精選27篇)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明白每一年家里仿佛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后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于紀念屈原的傳說,至于還有什么我就一無所知了。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

  • 有關于端午節作文300字(精選28篇)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說到端午節,也就想到了屈原,據說,屈原是在農歷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投進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

  •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精選26篇)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端午節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桌上擺的、街上賣的、人們談的,幾乎都是粽子。粽子,似乎就是端午節的象征。...

  • 有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精選26篇)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明白每一年家里仿佛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后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于紀念屈原的傳說,至于還有什么我就一無所知了。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

  • 端午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家居| 大石桥市| 东光县| 清镇市| 河西区| 于都县| 侯马市| 交口县| 曲麻莱县| 金湖县| 莱阳市| 济宁市| 黎川县| 永丰县| 道真| 塔城市| 札达县| 定安县| 平邑县| 肃宁县| 和田县| 江北区| 嵊泗县| 丰镇市| 云安县| 弋阳县| 民乐县| 义马市| 井陉县| 彭山县| 灵璧县| 读书| 水富县| 汝阳县| 平陆县| 绥阳县| 襄垣县| 文登市| 玉树县|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