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風俗400字作文(通用7篇)
端午節的風俗400字作文 篇1
早上起床后,我興沖沖地跑下樓吃早點。待我坐在餐桌邊一看,啊,全是粽子!咸的,甜的,肉的滿滿一大桌。對了,今天是我們傳統的端午節,所以必須吃粽子!你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嗎?我們家老學究又要開始賣文了
一邊吃著粽子,一邊聽老爸講敘端午節由來的故事。原來,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都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屈原大夫呀!想象著兩千多年的今天,一個人郁郁孤獨地徘徊在汨羅江邊,然后,縱身一躍想到這里,于是我向老爸建議等下我們去看劃龍舟時,也帶一點粽子去投到江水中?只見老爸猶豫了一下后,當然可以!但為了更好地紀念屈原,待會我們要先學一首屈原的詩賦。
吃完早餐,老爸選了屈原的《離騷》: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哎!讀起來拗口得要命,但聽老爸說屈原的《離騷》,不僅是我們中國文學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看來不得不重視了。于是,認真地聽著老爸一字一句的解釋后,又開始學著古人搖頭晃腦地背了起來
搖晃了一上午后,終于可以去看劃龍舟了!按奈住激動的心情,拎著一包粽子和老爸出發了。只見清澈的漓江上,幾條掛著彩旗的龍舟漫不經心地游戈著。我們桂林的龍舟賽是五年一小劃,十年一大劃,今年既不是小劃,也不是大劃!老爸在旁失望地說道。
唉!看來是我的運氣不好,哪怕是小劃也行啊。聽老爸講九八年的那次大賽,光參賽的龍舟就有一百二十多條!漓江兩岸擠滿了觀賽的人群,還有來自國際上的龍舟隊呢!那,該是何等壯觀啊!
這時,遠處江面劃來一條插著三角形彩旗的大龍舟。對了,船中間還有一頂莊嚴的黃羅蓋傘,還有蟠桃樹,披紅掛彩的龍頭上還長著長長的龍須呢!隨著陣陣鞭炮聲,一支高亢、悠揚的嗩吶聲也冉冉傳來。這,大概就是老爸說的龍舟嗩吶調吧。
端午節的風俗400字作文 篇2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端午節的午時是陽辰,所以端午節也叫“端陽”。
端午節有許多傳統習俗,如賽龍舟、喝雄黃酒、吃粽子
先說賽龍舟。一條條長得首尾不相望的五顏六色的船只在河上蓄勢待發。龍舟上的職位分為鼓手和漿手,鼓手打鼓,打出氣勢的同時指揮漿手劃船;漿手根據鼓手打鼓的節奏整齊地劃船。在龍舟比賽上,一條條龍舟爭相向前激進,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不爭第一死不休。
五月五日,還被古人稱為惡月惡日。陽氣旺盛,易使五毒出現。五毒就是蛇、蜘蛛、蜈蚣、蛤蟆、壁虎。為了防止毒物進入家里,人們要把一種刺激性強的物質雄黃,撒在家中的各個角落。同時,喝一點(僅僅一點,喝多了就“沒”了哈。)下肚。還要制作一些艾草包,可驅蚊蟲。
要說人們最愛吃的食物,那必定是粽子了。一個小粽子,可藏著大學問。浙江嘉興就是因為粽子而出名的,它出產肉粽、糖粽、蜜棗粽、咸蛋黃粽、黑米粽、白米粽嘿嘿!怕了吧!別急,還有它的包裝也各式各樣,如正三角形、尖三角形、四方形、圓柱形,甚至你還可以往竹簡里裝粽子。總之,萬物皆可“粽”。一個粽子,先裝半個漏斗形粽葉包裝,鋪上糯米,然后放肉、咸蛋黃等,接著用糯米封頂,最后用另外半個漏斗形粽葉包裝封頂,并五花大綁。吃的時候,糯米的甜香、肉的肥美、咸蛋黃的咸中帶甜,甜中帶香,無不刺激你的味蕾!這小小的粽葉,還包著愛國情懷,還包著對投江自盡的屈原的哀念。屈原是一位楚國人,他對自己的國家十分忠誠。他主張力抗外敵,卻被貴族所害,被流放。最終跳江自盡,當地老百姓把粽子投入江中,讓魚蝦吃飽后不去吃屈原的身體;大夫則往江里倒雄黃,藥暈魚蝦。
端午節不僅是傳統節日,還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不僅是傳統、過去的節日,更是面向未來的節日。讓我們隨著端午節,重溫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感受偉大愛國詩人的愛國情操,增強民族意識與傳承文化的使命感。
端午節的風俗400字作文 篇3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不僅僅因為它能吃粽子和綠豆糕,更因為它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大家知道嗎:每年是端午節。這可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要把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這個小常識大家要知道哦!
對了,訴大家一首關于端午節的兒歌,要看仔細哦!“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水下喜洋洋!痹趺礃,好聽嗎?
端午節還有很多活動,主要活動有兩個,分別是:賽龍舟、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流行的民族地區很廣,有漢、壯、布衣、侗、土家、仡佬等。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我愛吃粽子。呵呵!你們喜不喜歡端午節呢?
端午節的風俗400字作文 篇4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填入汩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著糯米投入江里,并且人們也要吃粽子、咸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
首先是包粽子,要把竹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在準備好綠豆、雞蛋黃、肉等材料做餡。再把長長的竹葉折疊,圍攏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餡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均,最后把竹葉包著的粽子做四個角的形狀。包粽子最后一道工序是:用棉線繩包好粽子,不然粽子在煮的過程中就會松開。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水要漫過粽子,用猛火煮,大約一個小時后,改用文火煮三十分鐘。等粽子熟了以后,就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
然后是劃龍舟,千姿百態的各式彩龍在江面游弋,有的舒展著優美的身姿,有的搖頭擺尾,有的神采奕奕。當劃龍舟比賽開始時,各色各樣造型的“蛟龍”如箭里弦,欲爭群龍之首。此時,健兒們狠勁猛劃,奮力沖刺,兩岸滾起陣陣“加油”的聲浪。
端午節不僅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還是一種古老的傳統。
端午節的風俗400字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币荒暌欢鹊亩宋绻澯值搅耍蠼稚媳汩_始熱鬧起來。
說起端午節,還有一段感人的經歷呢!很久很久以前,才華橫溢的屈原想出了一個富國強兵的辦法,但是被小人告狀,皇帝聽信了,將他放逐出境,屈原一氣之下抱著一塊大石頭,縱身投江自盡,永遠地沉在了江底。漁民看見了,紛紛去打撈屈原的遺體;村民知道了,紛紛往汨羅江投入大桶大桶的黏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
隨著年代的推移,撐漁船已變為了賽龍舟,撒黏米也變成了包粽子。外婆是我們家的“包粽子王”,她拿著艾葉,用筷子挖了一大塊餡,放在艾葉上,然后用多余的艾葉裹住餡兒,最后用繩子扎緊,一切動作都是那么流利。包出來的粽子胖胖的,像一個碧綠的金字塔,香氣撲鼻,令人垂涎欲滴。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打開電視,只見一條長龍一樣的船在水中飛快的疾馳著,二十幾名水手使勁地劃著船槳,整齊劃一。鼓手呢?他更是興致高昂,觀眾席上人聲鼎沸,吶喊聲此起彼伏,整個場面鑼鼓喧天,激烈壯觀。
真是一個熱鬧的端午節,令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的風俗400字作文 篇6
端午節的風俗:懸鐘馗像: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
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曳,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赤腳,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赤雙足。捉住小鬼,挖悼其眼睛,一只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日,臣姓鐘馗,即武舉不第,愿為陛下除妖魔,皇醒后,瘧疾愈,于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鐘馗捉鬼之圖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以艾葉懸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戴之,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于門榻,有驅魔法鬼之神效。在端陽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稱為艾人。食菖蒲可以成仙,可以長生,漢武帝欲求長主之術,曾吃菖蒲兩年。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趕迫拯救,是為尤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中國臺灣開始有尤舟競渡是始于清乾隆二十九年,由當時中國臺灣知府蔣元君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F在中國臺灣每年五月五日均舉行尤舟競賽,香港有競渡之舉,近英國人亦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據近代的愛國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說:“端午節本是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妃的節日,而賽龍舟便是祭儀中半宗教。半娛樂性節目。”
四五千年前,居住在原始圖騰社會的水鄉部落的人民,受到蛇蟲、疾病的侵害和水患威脅,為了抵御這些天災,他們尊奉想象中的具有威力的龍作為自己的祖先兼保護神(即圖騰),并把船建造成龍形、畫上龍紋,每年端午舉行競渡。以表示對龍的尊敬,也說明自己是龍的子孫,龍的傳人。
端午節的風俗400字作文 篇7
今天是端午節,爸爸把我送到奶奶家過端午節。我和大家講講我是如何過端午節的吧!
包粽子
我和奶奶包起了粽子,包之前,奶奶告訴我說:“今天,我要教你包粽子了。首先,要拿出艾葉卷成尖角,往里面裝上米。如果你想吃肉粽,就在里面放幾塊肉;如果你想吃甜粽,就往里面加點兒糖!
聽完,我立馬包了起來。包第一個粽子時,不小心把米和肉都撒出去了。包第二個時,眼看就快成功了,突然,爺爺叫我一聲,我回答時沒留神,不小心把用來捆粽子的繩子往粽子那兒打了一下,啪,粽子掉到地上了。包第三個粽子時,我吸取前兩次的教訓,專心致志地包粽子,無論是誰用什么方法影響我,我都像沒有聽見似的,就這樣,我成功了包好了一個粽子。
吃粽子
粽子全部包好了,奶奶把粽子放到了用來煮粽子的鍋里,點火,開始煮,過了半個小時,粽子煮好了。奶奶拿出一個粽子,讓我試了試粽子的味道。好燙啊,我還沒開始吃呢,門外傳來汽車的喇叭聲,我想:“這會是誰!背鰜硪豢,原來是爸爸接我來了,我對爸爸說:“爸爸,能不能等會再走?我還沒吃粽子呢!卑职只卮鹫f:“不行,得趕時間!蔽掖诡^喪氣,把口水咽回去,坐上了車。正在這時,奶奶拿著一袋熱氣騰騰的粽子出來了,她說:“這是給你們帶回去吃的粽子!
就這樣,我拿著奶奶的粽子,開開心心地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