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端午節小作文300字(精選3篇)
初二端午節小作文300字 篇1
端午節到了,姥姥要包粽子,我也來參與。先報安排好的米、粽葉、馬蓮還有肉棗、紅棗……放在桌上,開始我先看姥姥包了一個,簡單!
我學著姥姥的樣子,先把粽葉卷成漏斗狀,先放一勺米,放一個棗,再放一勺米,用剩余的粽葉包住,兩個手都占住了沒法捆了,在姥姥的幫助下,快要散架的粽子終于包好了。
我們包了肉粽、甜粽、豆粽……開始煮了,里面除了粽子,還有雞蛋。滿屋子飄著粽香,太誘人了。
粽子端上來了,我迫不及待的扒去皮,咬了一口,一股濃濃的清香,黏黏的、軟軟的、真好吃。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紀念屈原、賽龍舟…...
初二端午節小作文300字 篇2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特有習俗,它既紀念了屈原大夫,又讓人們嘗到了美味。五月初的一天,蔣老師就帶我們開展了一堂綜合實踐活動課。
上課前,蔣老師讓我們分成六組,每組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如:粽葉、紅棗、紅豆等。我們排著隊進入五小實踐活動中心。上課鈴響了,蔣老師為我們補充了一下關于端午節的有關知識,并讓我們看了賽龍舟的視頻。我久久地凝視著龍舟上的人,我似乎看到了中華民族奮勇向前的精氣神。接著,我們開始學習如何包粽子。
視頻中的阿姨熟練地把粽葉卷成圓錐形,勺了一點糯米、紅豆、紅棗放里面,然后卷起粽葉把露出的部分裹起來,用一根線捆住。一個漂亮的粽子出現了。看到這里我躍躍欲試,馬上動起手來。
我先用兩片粽葉卷成圓錐形,往里填滿糯米、紅豆、紅棗。再卷起粽葉,裹住露出的一面,使粽子滴米不漏。最后用線捆住。但我沒有把粽子捆牢,散架了。雖然我第一次包粽子失敗了,但我不是半途而廢的人,于是我又重新再來,終于包出了一個粽子。
蔣老師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便讓每組選出了包粽子的人。我很榮幸也在其中,興沖沖地上臺。老師請王教導在我們六人中選出冠軍,冠軍可以和自己最喜愛的老師拍照。王教導說:“同學們,請擺出一個姿勢,讓你的粽子更突出!蔽易隽艘粋“耶!”的手勢。
老師看了以后說:“蔣老師的話有漏洞,她沒說冠軍有幾個,所以你們六個人都是冠軍!”我們聽了都歡呼起來,并要求和蔣老師合影。這時,我一邊叫,一邊在心里默默懷念屈原大夫。
這堂課不僅讓我們動手包粽子,而且讓我們體會到端午包粽子背后的濃濃情意!
初二端午節小作文300字 篇3
端午節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歷初五,這一天有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著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節更加隆重,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后幾天準備劃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
今年的端午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戶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粽子。原來單調的粽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早餐桌上都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粽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肴。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說到沒有什么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說,他們小時候多么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才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