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英文資料
在“維基百科”英文版中中搜索“端午節duanwu_festival”的解釋,第一行開始是這樣解釋的: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duanwu festival in mandarin, tuen ng festival in cantonese) is a traditional and statutory holiday associated with chinese cultures, though other east asian societies observe it as well. it is a public holiday in china[1][2] and Chinese Taiwan, where it is called the "duānwǔ jié", and a public holiday in hong kong and macau, where it is called the "tuen ng jit". in english it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n allusion to one of the traditional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holiday.". 網址:
譯文:【龍船節(普通話里"duanwu“節,粵語里“tuen ng "節)是中國文化中的一種傳統和法定假日,以及在東亞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到。在中國和中國臺灣這是一個公共假日,那里叫"duānwǔ jié", 在香港、澳門同樣也是一個公共假日,那里叫"tuen ng jit". 在英語中它往往被稱為“龍船節”,暗示在節日當天的一種傳統活動!
以及通過google翻譯,金山詞霸等翻譯,輸入中文“端午節”,翻譯的結果都是【dragon boat festival 】。 英文中“端午節”翻譯就是“ dragon boat festival”(龍船節),如果龍舟都被官府禁了,那還算是端午節嗎?或者至少說還算是完整的端午節嗎?
端午節在英文里的意譯叫“龍舟節”,而現在劃龍舟活動都被官府禁止了,還申請什么“端午節”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官府在肢解、破壞端午節,另一方面官府又想申遺來增貼自己的臉面,這不是搞笑嗎? 難道世界不會問:“中國官方想申請‘dragon boat festival‘ 未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那么你們的dragon boat festival 里連“dragon boat ”都沒有了, 都被禁止了,那還算是完整的端午節嗎?官方都不支持端午節文化的保護,那又有何資格來申遺。”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的龍舟是被禁止的,現今又是又被禁止的,應該反思這其中是不是也有文革時的遺存的指導思想在作祟。 總有那么一種將自我的大一同思想強加于他人的習慣。
在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中(xx年),就包括:上海市寶山區的羅店劃龍船習俗;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的五常龍舟勝會。 但是從劃龍舟的規模、數量, 劃龍舟活動的歷史來說,上述這2個地方的龍舟活動都遠遠不及瑞安的、不及溫州地區的龍船。 那么,他們又為何能將當地“龍舟活動”申請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相反的,我們瑞安的龍船活動,官府沒有去申遺,反而要禁止。 這該如何的解釋? 這太象是為何中國的端午節沒有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而韓國卻申請成了。這如同在世界上,別人認為我們中國人遠不如日本人、韓國人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