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端午節優秀作文范文(精選3篇)
我眼中的端午節優秀作文范文 篇1
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因為過端午節要吃粽子,戴香囊。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大人們會用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和足踝上,稱為“長命縷”。我記得去年端午節那天,我興高采烈地和媽媽去買粽葉。
回家后,我仔細觀察媽媽做粽子。只見她首先把糯米淘洗干凈,接著把粽葉卷成錐形并把糯米放了進去,還在糯米中央塞了一個大紅棗。然后,她又用另一片粽葉把它包起來。最后,媽媽用一根結實的繩子把包好的粽子扎起來。我也學著媽媽那樣包了幾個,和媽媽包的粽子一起被煮進了鍋里。
終于煮熟了,可是打開鍋蓋后,我嚇了一跳:我包的粽子里面的糯米從葉縫里流出來了,這粽子變成了稀飯,媽媽只好又包了一鍋。煮完了粽子,媽媽又把“長命縷”系在我的手腕上和脖頸上,又在門窗上插了“五端”。
這天的端午節既充滿神秘色彩又含有技術含量,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
我眼中的端午節優秀作文范文 篇2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話出自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之手。想當年,屈原站在汨羅江邊,哀嘆國家衰敗,奸臣當道,抱起一塊大石縱身跳入江中。人們為了紀念他,便設立了端午節。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插上艾蒿。走進樓道就聞到一股清香,帶著一點苦澀味,據說艾蒿能避邪。還有的地方的人們還要喝雄黃酒,給小孩兒抹雄黃酒。傳統醫學認為初夏邪氣重,皮膚多有寄生蟲,所以要在端午節時飲用和涂抹雄黃酒、熏艾蒿來祛邪、驅蟲、除病。濃郁的酒味混合著艾蒿的清香,估計邪氣就不敢靠近了。
鉆進廚房,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哈哈,是粽子的味道。傳說,當年屈原跳江后,當地的人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吃掉屈原的尸體,便用竹筒裝上糯米,投入江中,后來粽子漸漸簡化為用粽葉包了。吃粽子容易,包粽子可不容易。首先將2~3張粽葉錯開折疊,折成漏斗狀,將泡好的糯米倒進去,加幾顆紅棗,再把“漏斗”包起來,用棉線纏繞起來,系一個活結,吃的時候方便打開,再用清水泡一段時間就可以上鍋蒸了。說完粽子,再來談談咸鴨蛋。剛買回來的咸鴨蛋可真把我嚇了一跳,乍一看我以為是用泥巴裹著的。洗凈之后,蛋殼呈青灰色。
煮熟后,剝開蛋,不過剝蛋也是一個技術活,每次鴨蛋都被我“殘害”。蛋黃是決定鴨蛋好壞的重要條件。好的蛋的蛋黃是有些紅色的,差的就是黃色的。每年端午,我都想起了屈原,仿佛聽到了他的哀嘆……讓端午的習俗一直傳承下去吧!
我眼中的端午節優秀作文范文 篇3
也許我們老是在抱怨著韓國的無私,將本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申請成為自己的.但是卻沒有一個人在自己的身上尋找錯誤.有沒有想過:對于我們自己的節日我們還記得什么?
當你種下鮮艷的圣誕樹虔誠的許下明年的心愿的時候,是否記得再過幾天就是元旦;
當你手捧鮮花與女友浪漫的度過情人節的時候,是否還記得七月七日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而我們自己的呢?
說到國慶節想到的是七天的假期,卻又有誰能想想幾十年前革命的勝利;
說到端午節想到的是吃鮮艷的粽子,卻又有誰能想想屈原的滿腹愛國情操;
說到中秋節想到的是吃可口的月餅,卻又有誰能想想合家團圓的滿家歡樂。
......
就是這樣,我們對于自己的節日僅僅記得那些能令自己高興的事情卻忘了它的意義。
而韓國呢?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端午是那么的豐富,那么的有趣。
想想我們自己吧,讓我們在我們自己的身上找到失去的原因,讓我們一起攜手,將我們自己的獨特在世界中展示,萬不可在開放中迷失自己,重新上演“邯鄲學步”的歷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