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900字:快樂的端午(精選3篇)
端午節作文900字:快樂的端午 篇1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農歷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們家每年端午節時也都吃粽子。媽媽包粽子的手藝是跟奶奶學的,咸粽子、甜粽子、紅棗粽子、花生粽子…媽媽都會包,但是我認為媽媽包的肉粽子是吃的。
今天,我也想體會端午節包粽子的樂趣,所以打算也和媽媽學習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糯米提前兩天就浸泡在清水中,每天換水兩次,其次是把粽葉清洗干凈,用水略煮,讓其變得柔然而有韌性,然后就浸在水中。把自己喜歡吃的紅棗、蜜棗、花生、葡萄干等洗干凈準備好,如果包的是肉粽子,就要把事先腌制好的臘肉洗凈切塊備好。準備工作完成后,就開始開工了,先把兩個或者三個粽葉圍攏起來圈成一個漏斗狀,然后把少量粳米放入“漏斗”中,填入自己想吃的紅棗、花生、蜜棗之類的東西,用粳米蓋滿整個“漏斗”,然后用其余的粽葉順著“漏斗”的方向纏繞,最后用繩子系上就完成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喜歡吃肉粽子,也趕緊學著包,剛用粽葉把“漏斗”圈好,才放入粳米,還沒來得及放肉呢,漏斗就散開了,米都撒了出來,我又試了幾遍,不是粳米放多了,就是粳米放少了,一會包個“餓老漢”,一會包個“大胖子”,我不但沒包好,還弄的滿身都是水。
后來,媽媽告訴我,在南方端午節還有賽龍舟的習俗呢,你在網上看看賽龍舟的視頻吧!我迫不及待的在百度視頻中敲入“賽龍舟”三個字,啊!……。廣闊的江面上數支龍舟拼的你死我活,每支龍舟上有十幾人劃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龍尾敲鼓。這樣壯觀的場面真是熱鬧。
龍舟響當當、端午粽飄香,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其實是地道的故鄉情。
端午節作文900字:快樂的端午 篇2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咱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咱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咱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咱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非常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么“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非常多。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作文900字:快樂的端午 篇3
“粽子粽子我愛你,愛的好想吃掉你。”我很滿意地坐在賣粽子的小攤上,期待美味、香甜粽子的到來。
我舒舒服服坐在椅子上,攤主端過來一個潔白清亮的盤子,盤子里盛有兩個粽子,攤主聰明的把黑白粽子按照八卦的布局排列開來。更有趣的是攤主在白粽子上加一個黑蜜餞,在黑粽子上加一個渾身亮麗的白山藥,整個粽子便栩栩如生了,使得我都不愿吃掉它了。或許這就是粽子店如此紅火的原因吧!
拿起叉子,卯足了勁兒地刺去,鋒利的叉子雖刺穿了粽子的身體,但提起時粽子并沒有跟著一同起身,仍高貴地躺在盤子上,對于我這個吃東西從未用過叉子的鄉巴佬來說,這可是我有始以來從未遇到過的大災難。一次、兩次、三次都未成功。失望的我正準搬師回朝的時候,突然想起中午吃飯時無意間拿了把勺子還放在褲兜的事了。連忙坐下來,把手伸向熱乎乎的口袋里,掏出了“大救星”——-勺子星君。輕輕地揮動著勺子,挖走一小塊黑米粽子,塞進嘴里,閉上眼,像個美食家,細細地品味著噴香的黑粽子,為它的“另一番美味”不注的點頭,緊接著又挖了一塊白粽子,吃了一口,但不知怎的,可惜地搖了搖頭,嘆了口氣,又吃了起來,中間再也沒說過一句話,或許是默認了對此物的判斷。
回到家時,天早已黑下來。吃了晚飯,躺在床上,回想了那盤粽子的“味道”,不禁半喜半優,像是一個瘋魔。
那塊黑粽子,吃到一口:雖為米粒,咬起來卻并不軟弱,反而多多少少有一些剛強,阿,等吃到的第二口:“黑粽子上撒了把糖籽,加上糖籽之后,反而甜而不膩,吸收了糖籽甜分的黑粽子變得更加龐大,團結。所以,我毫不猶豫地吃掉了它。
白粽子與黑粽子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
第一口白粽子:咬了一口才發現它軟塌塌的,多少有一些像那一輩子屈服的懦夫,而這種屈服有點出乎了我的想象。第二口:白粽子上也撒了些糖籽,吃起來又軟又膩,使得我不太情愿地吃掉了它。
這黑白兩種粽子,他們像人一樣,一個剛定堅毅,有著不屈的信念;另一個則軟弱而膽小怕事,只會一畏逃避。在這里我愿做第一種人,像黑粽子一樣,不屈不撓。
請問,如果是你,你選擇第一種,還是……第二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