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精選26篇)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1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早上來到了姥姥家,剛剛進去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讓我陶醉。我走進廚房,看到鍋里煮著許多粽子,我已經(jīng)快控制不住想吃掉它們的欲望了。
我從鍋里拿出了一個粽子,咬了一口,很甜,我從中細(xì)細(xì)的品嘗,我覺得我姥姥可以去當(dāng)一個廚師了。
我吃完粽子,走出家門,爬上了一座山,我本以為山上沒有什么人,但我一登上去,人還不少呢。我想自己清靜清靜,就沒和那些人一起上去。
過了一會兒,我開始向上爬了,在路上,我邊走邊看四周的美景,有時遇到好看的景色我還會拿手機拍上一兩張的照片。我學(xué)往上爬,兩邊的樹越茂盛,我已經(jīng)不能用語言表達(dá)我當(dāng)時愉快的心情了。
爬到半山腰的時候,我已經(jīng)滿頭大汗了,但我一點也不覺得累。因為在陽光的映稱下,山上的松樹顯得格外茂盛。突然過來一陣風(fēng),風(fēng)中帶著泥土和花的味道,讓我的心情更加愉快。
這里的景色讓我想起了桃源仙谷,只是這里沒有流水,如果有的話,一定會更加美麗。
我在林中大喊了一聲,抒發(fā)我當(dāng)時的心情,但沒想到驚起了一些鳥,看樣子我打擾到它們休息了,它們唧唧喳喳的叫著,在別人的眼中這叫聲只是噪音,而在我眼中這聲音就是一段美麗的音樂!
太陽已經(jīng)到了我的正上方,我也要回去了,我下了山,在山腳下有一次的看了一下山的景色:真是令人陶醉呀!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2
星期六,我和媽媽一起包蛋黃肉粽。
先要準(zhǔn)備材料,糯米、咸鴨蛋、棕葉,棕櫚繩。我把一大盆糯米到上老抽,這老抽一倒入糯米時,沒有異象,都迅速流到下面去了,可是一攪拌,整盆米都變成深紅色的了,恰似用紅水渲染上去,糯米也象一堆碎石子。
我低著頭,身體挺直,眉頭緊鎖,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媽媽打咸鴨蛋,因為只用到咸蛋黃,媽媽讓我做的工作就是幫她把蛋清與蛋黃分離出來。媽媽先是示范給我看,媽媽說,把蛋打在分離勺子里,蛋清就會從孔中流出,留下蛋黃。
我把手握緊,發(fā)泄心中的緊張情緒。我用兩指拿著鴨蛋,在碗邊重重一敲,迅速把鴨蛋移到勺子上,指甲插進蛋殼,用力往兩邊一掰,蛋殼分成兩半,蛋掉在勺子上,蛋清流了下去,蛋黃留在勺子中間。此刻,我背上一堆冷汗,那邊媽媽卻不慌不忙地在攪拌糯見她用勺子往前一頂,再用勺子將邊緣的米卷到中間來又一頂,一推,米簡直像搖晃的水,蕩來蕩去。
米拌好了,蛋也打好了,現(xiàn)在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拿起兩片在棕葉,這葉子的葉莖最多有半米長,蒼翠欲滴,媽媽把兩片葉子又疊起來,再卷成一個三角碗狀,往里面倒上一勺米,用勺子整平,然后放入蛋黃,用米蓋住,再拿起一大塊肉放在米上,小的部分肉朝關(guān),大的朝后,用米蓋住,把棕葉從后往前折上去,用棕櫚繩子系緊,然后泡進水里,瞧見她熟練的動作,應(yīng)該是個包粽子的老手吧。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3
當(dāng)我看到那滿河灘的葦葉,就想起了奶奶包的粽子,也就想起了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每逢端午節(jié),我總要拉著爸爸媽媽的手,樂顛顛來到奶奶家。到了家門口時,我就能隱隱地聞到一股清香。我一溜煙鉆進廚房,尋著香氣的源頭,揭開鍋。一只只嬌小可愛的粽子映入我的眼簾。那蔥綠的葦葉散發(fā)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想伸手去撈。奶奶趕緊拉住我,說:“小饞貓,別燙著!粽子多的是,你快去洗洗手!”我乖乖地到水龍頭下洗了手。到我再次來到廚房時,奶奶已經(jīng)剝好了一只粽子,用筷子串著遞到了我的手中。我含糊地說了聲:“謝謝!”便對著其中的一個小角咬了下去。好香啊,粘粘的糯米里還有花生米,吃得滿嘴都是粽香。奶奶又在小碟里放上白糖,讓我粘上一點,又香又甜,那感覺真是妙不可言哪!我不由得想起了“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的兒歌。
端午節(jié)除了可以吃到這美味的粽子外,還可以跟著爸爸去幾里外的溱東看賽龍舟。那熱鬧壯觀的場面,常常深深地印在我的夢里,以至于夜里做夢都大喊“加油”。
我愛端午節(jié),我忘不了外婆包的那香噴噴的粽子,也忘不了賽龍舟的情景。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4
我國有很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而這些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
每到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掛艾蒿、包粽子……,說到包粽子還有一個傳說呢!“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期,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被_人所害,流放他鄉(xiāng)。家破國亡后他悲痛不已,投河自盡。每次聽到這個故事,我都被屈原的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打動。
去年的端午佳節(jié)尤其讓我印象深刻。這天一大早,我拉著媽媽去菜場,我們分別買了粽葉、糯米和繩子……。回到家,我們把粽葉和糯米清洗干凈,然后就開始包粽子。可是不知道為什么,媽媽手像有魔法,不一會兒一個長著四個尖角的胖家伙就變出來了,可我的手里還是一堆的糯米,我沮喪極了。這時媽媽看見了,在一旁說道:“很多東西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但是只要自己注意觀察、多動腦筋,就一定能尋找到方法。記住:失敗是成功之母哦!”聽完媽媽的話,我認(rèn)真觀察起媽媽來。
首先,她把粽葉放到自己的手窩里;然后,在粽葉里放滿米使勁壓住;接著,邊壓邊用繩子捆緊;最后,把繩子打上結(jié)。我按照媽媽的方法,一遍一遍的嘗試,終于一個個長著角的“胖娃娃”也在我手中誕生了,我興奮極了。看著這群活潑可愛的小家伙,不禁垂涎欲滴。
美味的粽子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分享。我立馬把鍋里放入水,讓這些“四角娃娃”在里面盡情的游泳,不一會屋里香氣四溢。“爸爸、媽媽、妹妹,吃粽子啰!”我呼喊著。看著一家人圍著桌子,歡聲笑語的吃著我親手包的粽子,心里甜滋滋的。
從此,那清甜的粽香便刻進了我的心里。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5
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都會想起小時候?qū)W過的兒歌:“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 年長”。 端午節(jié)又稱重陽節(jié),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來歷,說的最多的是為了紀(jì)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還有的說這一天是伍子胥的忌辰;也有的說是為了紀(jì)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或是紀(jì)念現(xiàn)代革命女詩人秋瑾。
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jié)因為是五月初五,許多習(xí)俗也和“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有用紅,黃,藍(lán),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雄黃酒,黃豆瓣包的粽子;不過,現(xiàn)代人過端午節(jié)主要是吃粽子和舉辦一些大型的慶祝活動。目前端午節(jié)已被定為國家法定假日,這也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我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你們應(yīng)該多了解一些并把它發(fā)揚光大。 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節(jié)日。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6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往常一樣,早早地起來去上奧數(shù)課。走過菜場時,我發(fā)現(xiàn)那里特別熱鬧。賣粽子的地方,有四五個人在那里包粽子;買鴨子的地方也排起了長隊。我心里納悶,今天到底是什么節(jié)日呀!媽媽告訴我,今天是端午節(jié),下午要到婆婆家去。我高興極了。下午,媽媽帶我到了婆婆家。還沒進門,我就看見婆婆家門前插著艾草。艾草又長又綠,還能驅(qū)蚊去毒,對人可有幫助啦!媽媽說“端午節(jié)一般人家都會插這個,驅(qū)蚊避邪。”
我一進婆婆家,婆婆就拿來一個鴨蛋,而且還用紅、黃、綠、粉四種顏色的絲線包著。婆婆把它掛在我的脖子上,說:
“這是送給你的小禮物。”我拿著鴨蛋,忽然想起語文書中有端午節(jié)的作文,但上面說的不是這四種顏色的絲線,而是紅、黃、藍(lán)、黑、白五種顏色的絲線。于是,我把它告訴了婆婆,婆婆說:“你懂得真多,婆婆一定改正。”
吃晚飯了,今天的晚飯?zhí)貏e豐富,有“五黃”,它們是黃魚、黃瓜、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咸黃鴨蛋五種帶有“黃”字的食品。還有“五紅”,紅蝦、紅莧菜、紅豆粽子、考鴨、紅心鴨蛋,婆婆說這是現(xiàn)代的端午流行的。我這才恍然大悟,難怪買鴨子要排隊。晚飯我吃了很多,“五黃”、“五紅”嘗了個遍。
過節(jié)真好,既有禮物,又有好吃的,還能學(xué)到知識。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7
每年是端午節(jié),大家都要吃粽子,但大家知道我們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嗎?請大家慢慢聽我說。
屈原是戰(zhàn)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要團結(jié)其他國家,來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國,但是偏偏楚懷王聽信了小人的壞話,不肯聽從屈原的勸告,結(jié)果被騙到秦國,關(guān)了起來,最后并死在秦國。
繼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撥離間,誤信屈原有很多壞處,不但沒有聽從屈原明智的勸告,還把它從楚國放逐了。
心懷大志,一直為國家大事?lián)牡那驗檠劭粗鴩壹彪y而無法拯救他的國家、無法實現(xiàn)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憂愁,常常獨自在江邊徘徊嘆息。有一天,一位在江邊釣魚的漁夫問他為什麼這麼失意落魄,屈原嘆氣的說:“舉世皆醉唯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心中的感嘆和無奈,在這兩句話中都說得很明白了。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著砂石,投汨羅江自sha了。
楚國的人民知道這個消息之后,都不約而同的趕到江邊來,想找尋他們所敬愛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劃著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粽葉包米飯,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
屈原投汨羅江這一天,正好是農(nóng)歷的五月五日。大家為了懷念這位詩人、紀(jì)念他的愛國精神,并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與忠貞志士說的話;因此,在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五日這一天,都會舉行劃龍船、包粽子的活動。就是這樣,我們才有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才有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一種習(xí)慣。
我們大家都要向屈原一樣好好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他那愛國,善于分辨的精神!
這就是我們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的原因。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8
一個人的端午節(jié)清晨被地震搖醒,躺著床上,懶懶不想起來,看著天花板,自己跟自己講著話,跳下床,打開窗戶,昨晚的雨下了一夜吧,空氣中都有雨滴的味道,把頭探出窗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給了自己一個開心的笑臉……整理床被、把電腦打開,開了音樂,然后把昨晚燜的粥煮上,然后洗澡,洗完澡之后擦地板,這時粥已經(jīng)好了,盛粥吃早餐……
一個人的端午節(jié),也可以讓自己過得開心快樂,是不是?
但不會很輕松,因為給自己安排了很重的任務(wù),要在這三天里寫出兩篇文章,答應(yīng)了別人的一篇,還有自己的一篇任務(wù),必須是要完成的,所以,也許輕松的時刻并不多,但我想這樣的過節(jié)方式對我也許更好吧?一個人的節(jié)日,唯有工作才會填補空虛和孤獨吧?
也許看似無奈,但其實是自己已經(jīng)越來越習(xí)慣一個人了,也越來越喜歡一個人的生活了……在未遇到真正有緣的那個人,是不會輕易放棄這種生活的,雖然“寧吃鮮桃一個,不要爛杏一筐”矯情,但我們何必要委屈自己呢,是吧?
⇓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9
端午節(jié)的由來
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呢?這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優(yōu)秀人才,還是一個偉大的詩人。當(dāng)時,秦國把楚懷王抓走了,屈原建議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把大王救回來,但楚頃襄王怕打不過秦國,猶豫不決。有一個壞人不想讓屈原受寵,就在楚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頃襄王信了那個人的話,就把屈原的封地沒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羅江那里了。終于,楚國被秦國滅掉了。因為屈原是一個很愛國的詩人,他心如刀割,就寫了一首《天問》的詩,決心和國家共存亡,就抱著一塊石頭跳進了汩羅江,結(jié)束了他悲壯的一生。當(dāng)時,許多人為了救屈原,就駕著船,向江里投飯團和肉丸,并向江里倒雄黃酒,防止魚蝦咬傷屈原的身體。后來,人們?yōu)榱思o(jì)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把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并在這天,舉行賽龍舟活動,并包粽子、喝雄黃酒。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10
隨著農(nóng)歷五月五日的到來,在祖國大地上彌漫著端午節(jié)的氣息。人們在這一天中,吃粽子,飲雄黃酒。臨河傍水的地方還舉行劃龍舟競賽……
但是,不知大家在不久前是否聽說到韓國以端午節(jié)申辦為自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多么諷刺的一幕啊!
端午,對于中華民族是特殊的。大約是在千年之前吧,一位飄泊于長江兩岸的流放者--屈原,北望郢都之將破,長嘆楚國之頹唐,長息掩涕,感極而悲,帶著一腔悲憤與無奈孤身跳入千里汨羅江。江水蒼蒼,煙水茫茫,淳樸的人們架著無數(shù)葉扁舟尋找他的尸體。為了紀(jì)念屈原,人們每年都會賽龍舟、包粽子、飲雄黃酒、掛菖蒲……于是這些便漸漸演變成為了端午節(jié)傳統(tǒng)的習(xí)俗。
韓國何以申請成功?其實這也怨不得別人,只能怨我們自己。我們盛大的過著圣誕節(jié),重視的過著愚人節(jié),神圣的過著感恩節(jié)。常常在那些洋節(jié)日中互送禮物,互致祝福,但是,端午節(jié)呢?那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呢?卻似乎早已被冷落……
外國人在笑啊!笑中國人是何其的笨啊。自己那么好的節(jié)日不過,卻對圣誕節(jié)等洋節(jié)日情有獨鐘,看的是那么重視,過的是那么正式。或許,在平安夜時,華燈煙火渲染著天空,那紀(jì)念的不是別人,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心在滴血!
今天,當(dāng)端午再次來臨之際,請每個中國人,都過好屬于我們自己的節(jié)日。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11
翻開日歷,周六又是一年端午。
端午的由來,我是很早就是知道的。
我從小就對端午節(jié)很期待,不用說雞鴨魚肉的美味對我的吸引,單是叔叔姑姑來家一起吃飯就很高興,還有我的奶奶爺爺?shù)纳找睬∈嵌宋邕@一天。
來我家的親朋好友的小孩也是很多,其中有個叫端午的小孩,特別與我要好。一是我倆年齡相仿,二是我倆愛好相同,三是他的大名與我的小名相同,可惜他一年來我家三次:春節(jié)、端午、中秋,每次半天,來匆匆,去匆匆。
他是城里的孩子,懂得東西比我多,“端午”節(jié)的歷史典故就是他告訴我的,從此端午節(jié)又成為我愛國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的教育平臺,這也是爺爺經(jīng)常告訴我做人道理的時段,其實我骨子里還是對美味與小朋友的到來更期待一些。
我現(xiàn)在已是七年級學(xué)生,學(xué)習(xí)任務(wù)重,老師催、父母壓,爺爺說,我都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于是我拿起電話給端午,端午壓著嗓子說我作業(yè)太多,我沒時間與你細(xì)說,過兩天就是端午了,我去你家再說吧,電話就此打住,我還沒說什么,電話就那頭就聽到我姑父訓(xùn)斥端午的聲音傳來,我也忙放下電話,又開始畫作業(yè)。
兩天后爺爺在晚飯后,開了一個家庭會議,議題是今年爺爺奶奶不打算過生日,親朋好友也別來了,我聽后頭都蒙了,大聲吼道,我不同意,爸爸媽媽詫異的看著我,爺爺說我們家?guī)讉小孩期末考試到了,這是大事,不要耽誤了孩子們學(xué)習(xí),特別是端午去年沒考上重點班,這幾天準(zhǔn)備復(fù)習(xí)呢,下學(xué)期八年級時力爭上重點班,我家小端午也要爭氣,看大家為你們學(xué)習(xí),付出了很多,要用心學(xué)啊,我聽了后自己不知為什么眼淚流了出來。
我獨自在書房學(xué)習(xí),今年的端午盛會沒了,我與端午之約被取消了,恐怕我對端午節(jié)的期待也不再有了。
晚上,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傳來,接著聽到奶奶的哭聲吧,我跳下床,全家人都聚在客廳,原來端午下午重點班考試沒考好,在自家用水把自己殺了,我聽后心都碎了,今后我的歲月里真的沒有端午了。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12
紀(jì)念屈原是:從前有一個人叫屈平,字源,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zhàn)國未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論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chuàng)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據(jù)說屈原投汩羅江后,當(dāng)?shù)匕傩章勓格R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是,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dāng)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將河里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xí)俗。看來端午節(jié)吃粽子與紀(jì)念屈原有關(guān)。
端午節(jié)中叫法最多,達(dá)二十多個,堪稱節(jié)日別名之最。如有端五節(jié),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重午節(jié),天中節(jié),夏節(jié),五月節(jié),菖節(jié),蒲節(jié),龍舟節(jié),浴蘭街,屈原日,午日節(jié),女兒節(jié),地臘節(jié),詩人節(jié),龍日,午日,燈節(jié),五蛋節(jié)等等,紀(jì)念屈原的節(jié)日!端陽節(jié)。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13
今天是端午節(jié),爸爸媽媽帶著我一起來到爺爺家拜節(jié)。在那里我遇到了我的兩個小表姐,我們玩的很開心。剛剛走進爺爺家里,就被爺爺家院子里的油桃吸引了。這時我和姐姐們來到桃樹下,看著這桃子有一種垂涎欲滴的感覺。可是桃子結(jié)的太高了我們摘不到,我和姐姐們想了一個好辦法,就是找來一根木棍,使勁的敲打著桃枝,桃子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掉了下來,我們連忙用籃子把桃子接住了。就這么來回的敲打著樹枝,大家已經(jīng)累得滿頭大汗,可是看到籃子里的桃子,我們臉上洋溢出了快樂而幸福的笑容。 摘完桃子我們覺得太熱了,就打來幾桶水倒在爺爺家的盆里,我和姐姐們穿著鞋子就迫不及待的往盆里跳,忽然姐姐使勁一跳,一個大水花打在我的臉上,哇!真爽呀!最后我的兩個姐姐就像發(fā)了瘋似的,整個人泡到水里,裙子全部濕了,因為鞋子濕了,我們赤著腳在地上走來走去,腳底下覺得燙燙的,這可是我第一次赤腳在泥地上走路,可舒服了。
最后,我們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品嘗著酸甜可口的油桃,那種感覺真好!
今天,我過了一個有趣而快樂的端午節(jié)!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14
今年端午節(jié),我過得十分快樂、充實,在家里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忙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覺得這一年的端午節(jié)十分有好處。
早上,我奇跡般地起了一個大早,發(fā)現(xiàn)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問:“要我?guī)兔?”奶奶笑瞇瞇地說:“如果你實在要幫也能夠。”我十分開心,搬了一個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見奶奶很熟練地把蒸煮過的粽葉拿在手里圍成一個半圓錐形,把淘過的糯米灌入粽葉里,迅速地裹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問奶奶,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xí)俗?奶奶說:“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嚢,還有喝一些黃酒啊,吃“紅”啊……”“哇!有這么多”我大叫起來,奶奶一臉笑意地說,我再給你講講包粽子的由來吧。”
五月初五,在楚國即將滅亡之時,屈原就是個十他愛國的文人,見到自我的國家即將滅亡,就飲下了最后一杯酒跳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yōu)榱思o(jì)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為的就就是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同時還每年在江河里舉行隆重的賽龍舟。就這樣人們代代相傳,端午節(jié)就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我聽得十分入神,然而原先端午節(jié)還有這樣一個不簡單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滿屋都就是粽葉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奶奶包了兩種口味,有紅豆蜜棗味和咸肉味的,盡管我沒有成功的包好一個粽子,可就是我?guī)湍棠套隽俗晕伊λ芗暗氖拢援?dāng)我剝開粽子,深深地聞了一下這裹著粽葉香氣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滿口香氣感到真就是好吃,因為這個粽子里有我勞動的一份噢!
這個端午,讓我足實長了知識,讓我真正體會了這一年的端午節(jié)就是一個“濃情搞笑端午節(jié)”。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15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歷的一個節(jié)日-端午節(jié)。
這個節(jié)日,是我們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粽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粽子,都會在這個粽香的季節(jié)紛紛涌現(xiàn)。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為是紀(jì)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jié)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jù)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xí)俗,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qū)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xí)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來的后來,端午節(jié)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yōu)榱思o(jì)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jì)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粽子等習(xí)俗,聯(lián)系到他的身上。
現(xiàn)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jié)和屈原有關(guān),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于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是,這是吃粽子的節(jié)日,如此而已。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16
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每逢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棕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葉、有些地方還舉行劃龍舟比賽……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叫屈原。在公元278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的那天,屈原在絕望、悲憤之下,投入舊羅江,當(dāng)?shù)氐陌傩章動嵑螅R上劃船去打撈,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
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就變成為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從家里拿來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xí)俗……
根據(jù)以上故事來看,這些都是為了紀(jì)念屈原而形成一種風(fēng)俗習(xí)慣。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文化,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平時還要更多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中國有許許多多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yuǎn)流長。由于我從小非常愛吃粽子,所以對“端午節(jié)”的印象非常深刻。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17
農(nóng)歷初五是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dāng)?shù)搅硕宋绻?jié),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菖蒲、掛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這是為了紀(jì)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了。
當(dāng)?shù)氐睦习傩罩篮螅屯锩嫒郁兆樱M~兒不吃屈原,只吃他們?nèi)拥聂兆印K跃陀辛顺贼兆舆@個習(xí)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里,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xí)俗。那在家門口掛艾草和菖蒲高享,還有掛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在家門口掛艾草、菖蒲和香袋是因為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艾草、菖蒲,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是為了讓蛇不來咬,就又有這個習(xí)俗了。
最后,胡老師給我們包粽子。首先,她拿出做粽子的皮和用開水泡過的米,認(rèn)真地包著,一粒粒米粒從做粽子的皮里漏了出來。她先把做粽子的皮包成一個圓錐形,把米粒放進圓錐形的粽子皮里,然后把“口”堵住,用線把它包住,粽子就做好了。胡老師的表情從高興到皺眉頭一切都很好玩。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18
時值晚春,繁密的枝葉已被春風(fēng)吹成深綠,再過不久,便是屈原為國捐軀的日子,人們?yōu)榱唆~蝦不撕咬他的身體,向河里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紀(jì)念屈原成為了中國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團里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倒不怎么喜歡這種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
家鄉(xiāng)的甜粽味道清香,不加修飾,更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實的想法。晾干的蘆葦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爾向其中塞入一顆甜棗,折疊成錐體,綁上纖細(xì)的葦桿,載入锃亮的瓷盤,鍋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龍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盤,大塊濃綠被這波濤淹沒,于是又拿起灶臺上的鍋蓋,輕輕扣下,叫他接受洗禮,散發(fā)香氣。
苦痛熾熱的煎熬總是漫長的,待火光熄滅方才發(fā)現(xiàn),葦桿不知何時變得色深柔軟,棕葉綠得油亮,頗有食欲。撈入盤中,松開棕葉之上的_,抄起筷子,夾住一端棕葉,慢悠悠地將白玉般的糯米自棕葉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綠的粽葉下,糯米光滑的身軀更顯潔白明亮。
放在盤中托在手上,輕捷地將它們擺在桌上,一家人圍坐在方桌幾面,面前擺上載著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夾起粽子蘸少許糖,就著白酒的辣味兒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勞累一揮即散,仿佛回到古時田園的小家,食物簡潔卻真情四溢,總覺得這就是屈原先生向往的生活。滿嘴溢著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縱使時間老去,年代老去,我們老去,但有一樣?xùn)|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先人的愿望,我們的和諧,將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遠(yuǎn)都不會改變。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19
端午的味道,有如白荷花的清香,淡而優(yōu)雅;端午的味道,有如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純潔;端午的味道,有種玫瑰花的芳香,鮮而浪漫。
說起端午節(jié)就不得不說粽子啦!
不管是咿呀學(xué)語的小孩子,還是能做飯洗衣的大孩子,或是白發(fā)長須的老孩子,一提到粽子,誰不是立時感到口中被一種鮮香軟糯質(zhì)感填滿的充實,誰不是感到唇齒間滑滑膩膩的。把糯米與腌制過的肉、紅棗、赤小豆、花生等食材搭配,再用散發(fā)著清香的粽葉,將其包裹,放入蒸鍋,單單看那小鍋連珠炮似的吐氣,僅僅嗅一嗅那米與肉、紅棗、赤小豆等食材交融的香氣,就足以讓人垂涎三尺了!更何況,一層層堆成小山,一口一口滿足地扯咬著極富彈性的糯米呢!放入嘴中,那一股清味在嘴中釋放,雖淡卻不失濃香。在這種美食的熏陶下,讓齒感到格外的舒爽,細(xì)細(xì)品嘗,那Q彈米粒讓你的味蕾都更加美好。吃下一個個粽子,就算過了幾十分鐘,也會有一種芳香在口腔中蕩漾,讓人回味無窮,神清氣爽。
提到粽子也不得不說一說粽子的來歷啦!
相傳是為了紀(jì)念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當(dāng)年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初五,悲憤地懷抱大石投了汨羅江。為了防止魚蝦咬食屈原的尸體,人們創(chuàng)造出了粽子,把其扔到江里,引魚蝦來食。后來,人們?yōu)榱吮硎緦η某缇春蛻涯睿康竭@一天,人們便做出粽子祭奠。雖然這僅僅是個傳說,可也說明了一個節(jié)日中的食物影響之大,在一些看似常見的食物背后往往有一段震撼人心的故事。
端午的味道是那么的香甜,卻又是那么的傷感。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20
熱的暑假到了,今天,爸爸帶我去母親河看賽龍舟。
一到母親河邊,我就看見在平靜的水面上有兩艘彩色的龍船在水中搖來晃去,好像兩只小鴨在走路。岸邊已經(jīng)是人山人海了,大家冒著酷熱的陽光來觀看精彩的賽龍舟比賽。
過了一會兒,比賽就開始了。只見紅龍順利地游出了起點線,而青龍的人們一時反應(yīng)不過來,所以晚了一步,被紅龍漸漸甩在了后面。
青龍中的人不甘心落后,努力向前追去,打鼓的人敲一下,劃船的人就用力劃一下,他們齊心協(xié)力,還不斷發(fā)出:“加油!加油!……”的鼓勁聲。此時,岸兩邊的人,也拼命扯著嗓子喊加油。有的人還一邊喊一邊打手勢,紅龍中的人見青龍追了上來,趕緊向前劃。這時候,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紅龍和青龍的*速度不分上下,一會兒你前面,一會兒我前面,大家誰也不讓誰,岸上的喊聲響得快要震破了天:加油,千萬不能輸,打敗他們!……青龍似乎已感受到了人們對他們的希望,竭盡全力,終于,在觀眾的期待中,青龍遙遙了,紅龍不服輸,拿著船漿還在劃行。一把把船漿一上一下,在他們的手中上下翻飛。可這時候,青龍已經(jīng)到了終點,岸上的人們立刻歡呼起來,成功屬于青龍!
今天的賽龍舟比賽,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堅持不懈,齊心協(xié)力,成功一定屬于他們!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21
說起端午節(jié),有誰不知道呢?據(jù)說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愛國詩人屈原,在國家戰(zhàn)敗后,不愿茍且偷生,投江自盡。他的行為感動了許許多多的老百姓。那些善良的人們,擔(dān)心屈原的肉體被魚蝦啃咬,就撒了一些菜肉在河里,讓魚蝦只吃菜肉,不吃屈原的肉體。日子久了,人們?yōu)榱朔奖悖桶扬埡腿獍谝黄稹S谑蔷陀辛私裉斓聂兆印?/p>
端午節(jié)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一個個鼓鼓的粽子,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使人聞了就垂涎三尺。在我的家鄉(xiāng),除了包粽子,還有一個習(xí)俗——趕集市。這集市,與普通的集市不同。它是在山林中的一大片草地上趕。這一天,人們非常高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在山林中,有拍民族特色照的;有投球奪取小玩具的;有投籃球奪獎品的;有射飛鏢贏禮物的;有用沙包打玩具小狗、小貓的……
在這片空地上,到處都洋溢著歡聲笑語,集市高潮時,那可謂是人山人海。在專用的一片地盤上,青年們,老人們都上面唱山歌,一個對一個,相當(dāng)激烈,遇到聲音特別好的,觀眾的掌聲震耳欲聾,驚天動地。
端午節(jié)這天,除了去趕集,還有一種迷信的說法,這一天上山去采的草藥用了非常好。去年的端午節(jié),奶奶讓我陪她去,雖然我不迷信,但出于好奇也跟著去了。到山上后,那里的景色非常美麗壯觀,綠油油的樹木,寬闊的草地,讓人心曠神怡,真想高歌一曲。草叢中,不時顯現(xiàn)老人們采藥的身影。
好不容易才熬過了找草藥的時光,端午節(jié)又趕到了末端,但并不冷清,反而很熱鬧,小伙伴們捧著家里包的粽子,比較誰家的好吃,吵吵嚷嚷的聲音打破了傍晚的寂靜。
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有趣的節(jié)日,特別是我們家鄉(xiāng)的習(xí)俗。希望今年的端午節(jié)快點兒到來,我們都有點兒迫不及待了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22
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在中國的民間節(jié)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jié)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diào),也很苦,不是過節(jié)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xiàn)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后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nèi),涼了以后細(xì)細(xì)地?fù)荛_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jié)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jié)早晨,起床后,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后一向帶著,據(jù)說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里,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jié)是快樂的,節(jié)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23
從小到大,我過過許多次端午節(jié),但惟獨這一次最令我難忘。
今天,班級里開展了名為“香袋飄萬里,情誼暖人心”的十分鐘主題隊會,內(nèi)容可豐富了!有知識競賽、觀看香袋圖片、朗讀慰問信等環(huán)節(jié),但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制作香袋了。
在隊會進行了五六分鐘后,主持人說:“現(xiàn)在在讓我們來制作香袋吧!”我便拿出事先準(zhǔn)備好的材料開始忙活。我先將兩塊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形花布翻到反面,準(zhǔn)備將他們的三條邊縫合起來。于是,我便開始穿針了。可沒想到,第一步就遇到了麻煩,線頭總是理不齊,根本穿不進針眼。我穿啊穿,穿了好多次還是無濟于事。后來,我留意觀察了一下別人,發(fā)現(xiàn)了竅門,便先用舌頭舔了舔線頭,再用手捻了捻,果然一穿就穿進了。我小心翼翼地開始縫合,可是由于我是第一次縫,還沒縫幾針就被扎到了手,痛得我差點跳起來,還好沒有出血。把三面都縫起來后,我將布口袋翻了過來。然后,我將一小袋香料粉撒到了棉花上,又將棉花塞入布口袋。最后,我完成了最后一次縫合,將線穿在袋口上,打了個死結(jié)固定好,一個香袋就這么做成了。這時,主持人剛好叫停。
最后,又進行了展示香袋,朗讀慰問信等環(huán)節(jié),但我還是更鐘情于制作香袋。這既鍛煉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又能給災(zāi)區(qū)同胞帶去溫暖,多么有意義呀!這真是我最難忘的端午節(jié)!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24
3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xì)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dāng)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jié)的贊美。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jié)。雖然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jié)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xiàn)端午節(jié)特色。。
端午節(jié)是個非常熱鬧的節(jié)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jié)必定的習(xí)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nóng)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xué)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xí)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xí)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xí)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家鄉(xiāng)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后,家家戶戶就已經(jīng)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fā)酵。里面放6樣?xùn)|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
看,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25
一陣陣艾的奇異香味飄來,是那么香,那么誘人。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著艾,不知不覺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了。每到這個時候,我那慈祥的外婆都會給包粽子吃。
每年的端午節(jié),外婆都會提前做準(zhǔn)備,做我最愛吃的豆沙粽子。外婆總是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去做餡兒料,煮熟、過濾、翻炒。時間很漫長,但外婆做這些的時候依然是那么開心,而我則是在一旁手忙腳亂的給外婆打下手。外婆總是一邊給我講著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故事,一邊包著粽子。小粽子在外婆的手中是那么的聽話,而我包出的粽子卻總是張著大嘴巴,一個接著一個的嘲笑我,沒有任何一個能勉強的算上合格。
直到這些粽子一個個的被外婆請下鍋,我才開始了漫長的等待。時間很漫長,不知道過了多少個小時,粽子還是沒有出鍋。此時的我就像等待千層面出爐的加菲貓一樣,恨不得立馬就能吃到粽子。突然,我聽到一聲,粽子出鍋了,話音未落,我就立刻去看粽子了。粽子被外婆一個個的夾出來,泡到了涼水當(dāng)中。隨后,外婆不緊不慢的將粽子夾到碗里。我并沒有像外婆一樣不緊不慢,而是伸手就去抓,結(jié)果,我被燙得嗷嗷叫,手紅得不得了,差一點就腫了。看樣子,我還是得拿筷子去夾呀。我從粽子里挑了一個夾到我碗里,剝開一嘗,一股甜甜的味道頓時停留在我的舌尖上。這使我立刻明白了,粽子里不單單有著糯米和豆沙,還有著外婆滿滿的愛。
外婆做的粽子是超市里買不到的,是獨一無二的。我愛過端午節(jié),也愛吃外婆做的粽子。希望外婆每次都能為我做出這么好吃的粽子。
作文端午節(jié)450字 篇26
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非常的開心,因為端午節(jié),我家有一件端午節(jié)的趣事。
那是在端午節(jié)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餐桌旁,一邊看《新白娘子傳奇》的電視,一邊剝著粽子吃。端午節(jié)啊,桌子上這幾樣菜必不可少: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
爸爸拍拍我的肩說:“女兒啊,你知道端午節(jié)的時候,為什么要喝雄黃酒呢?”
我搖了搖頭,然后又點了點頭,爸爸奇怪的問:“到底知不知道啊?”
“知道是知道,但是有兩個傳說呢!就講一個關(guān)于《白蛇傳》的傳說吧!相傳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jié)為夫婦后,在端午那天因喝了雄黃酒差點現(xiàn)了形的情景,便成為民間端午節(jié)的風(fēng)俗。”我自豪的說道。
“呵呵~爸爸請教你一個問題哦!為什么要紀(jì)念曹娥?”看著爸爸那一臉無知的樣子,我不懷好意的說:“爸爸,你讓別人說故事,不能不給報酬吧!”
“你想要什么?”原本無知的臉,瞬間提高為警惕。
“哎呦!沒什么,只是要你的令牌啊!”我笑嘻嘻的說道。
爸爸猶豫了片刻,拿出令牌,轉(zhuǎn)手拱讓給我。我接了下來,說道:“爸爸,你給我把粽子剝了啊!”
“為什么?”
“令牌在此,你敢不聽!”
“哼~早知就不跟你換了!”
“你說什么!”
“呵呵~沒說什么!”
就這樣,我們家的端午節(jié)就在這么有趣的節(jié)目中度過了,怎么樣,我家的端午節(jié)趣事是不是非常的好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