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有關端午節的小作文300字(精選3篇)
三年級有關端午節的小作文300字 篇1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早上,聽到奶奶嘴里念叨著這首歌兒,讓我想起了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
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插艾枝。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楣中央或隨身帶著,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更得吃粽子。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里頭包的東西而命名。其中,摻紅棗兒的最多。摻紅棗兒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風俗習慣。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村民百姓劃船追趕。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屈原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三年級有關端午節的小作文300字 篇2
今天是端午節,我把所有作業都做完了。搞了一會復習,然后就開開心心的玩去了。
早上爸媽帶著我和哥哥到一個劃船的地方去玩,端午節就是要劃船嗎,我剛走到那個門口,那里就人山人海,尤其是那里的小朋友特別多,那里可熱鬧了,那里好多船啊,我和表哥選了一條紅色的船,只可以兩個人坐,剛剛好,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那些小朋友一開始就猛沖,我和哥哥在落后,我跟哥哥說:“我們得加把勁趕上他們,哥哥說嗯,我們最后來一個沖刺吧。”快到終點的時候我們用我們全身的力氣沖刺,最后我們得了冠軍,沒想到還有獎品我真是太開心了,是粽子媽媽說端午節就是要吃粽子,中午我們們桌子上都堆滿了粽子,幾乎都是粽子,沒有什么別的啦,我和哥哥的肚子都變大了,吃的太多了,媽媽說我們下午要回長沙了,我們大概休息了一個多個小時,就回長沙了,我和爺爺奶奶,還有哥哥們打了聲招呼就走了。
我真是太舍不得離開這里還有今天上午的那件事,想起就想笑。放心吧!我還會回來的!
三年級有關端午節的小作文300字 篇3
我們莆田的傳統節日很多,有端午節、中秋節、春節(過大歲)......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介紹我們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是在農歷五月初五,有的地方將端午節稱為重陽節、女兒節、潑水節,我們莆田人則稱之為“五日至”,奶奶隨口一句“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蛋”讓我對這個“五日至”充滿了期待。終于盼到了端午節那天,一大早,奶奶便從市場帶回來一大堆的菜,因為中午是一定要吃湯面的,吃完湯面還要洗澡,大人小孩每個人都要洗,據說洗了這種用了“五味草”燒煮的洗澡水,一年無病無災,真是太好了!而且最有趣的是用這些草煮出來的蛋,裝在奶奶提前用彩線結成的網袋里,掛在我的脖子上,聽說能消災什么的,好玩吧!
老師說端午節是用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說屈原因為國家被占領而投江自盡,人們怕魚吃了屈原,紛紛往江上投粽子,希望魚只吃粽子不傷屈原......看來中國的傳統節日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你們喜歡我們莆田的端午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