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端午節作文1000字(通用7篇)
高中生端午節作文1000字 篇1
昨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將艾草插在了門前,這是家鄉延續已久的一種風俗。據說,它還有一個神奇的故事:嘉靖十四年(1535)湯紹恩出任紹興知府后,最讓他寢食不安的是當地頻繁發生的水災。當時,會稽、山陰和蕭山三地之水均從錢塘江、曹娥江和錢清江匯流的三江口入海。由于當時河口處擁沙堆積如丘,洪水不能外泄,因此“民甚苦之”。湯紹恩為此訪查了山會平原的地理水道,當他行至三江口時,見兩山對峙,心中不禁一喜,當即對隨行人員說:此江水下必有石根,正是建閘擋潮的好地方。后經過地質勘察,果然如此。于是,湯紹恩決定在三江匯合的彩鳳山與龍背山之間,建造一座擋潮和泄水的大閘。
自湯知府造三江閘以后,紹興連續十幾年風調雨順,旱澇保收,五谷豐登。這時,有些人家就大手大腳,浪費起糧食來了。一天,太白金星下凡察訪民情,他來到紹興一個叫水村的上空,按落云頭,搖身一變,變成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討飯老頭。他走進一戶人家,看見一個婦女正在喂豬,豬槽里全是油汪汪的剩菜和雪白的米飯,灶上灶下都是散落的飯菜。老頭說:“阿嫂,可憐,可憐我,給我點飯吃吃,我已經餓了三天三夜啦!”誰知那女人卻用嘴一撇道:“死要飯的滾出去!誰有東西給你吃?給你吃,還勿如喂豬,過年還可以殺肉吃!”太白金星強忍住怒火,又說;“我已經三天沒喝一口水了,給我點水喝總行吧?”那女人白眼翻了幾翻,就隨手從墻上摘下一個撈兜,遞給老頭,撈兜全是洞,怎么能舀水呢?這不是故意作弄人嗎!太白金星氣極了,心想這里的人太可惡了,就用手指在大門墻上畫了幾下,然后留下一股青煙,人就不見了。喂豬的女人這才知道剛才來討飯的老頭是神仙,自己闖了大禍,非常害怕。
第二天清早,太白金星拿著瘟疫瓶來到這個村子的上空,剛想向下撒瘟疫,忽然看見村頭小河里,有一位女人,抱著一個大孩子,領著一個小孩子,慌慌張張地淌著河水往對岸走。他覺得很奇怪,便化作一個小老頭,來到女人身旁說;“我從來沒有看見過河的時候,抱著大孩子,領著小孩子的。那女人說;“老人家,您有所不知,這大孩子是我丈夫前妻病死時丟下的孩子,小孩子是我親生的兒子。昨天,我們村里一個潑辣勢利的女人,惹怒了一位老神仙,說是今天讓我們村起瘟疫,全村人都死光。我們只好逃走。淌水著了涼,容易生病。我寧可讓親生的兒子淌水,也不能讓這大兒子委屈呀!”太白金星聽了,心想,這是一個好心人。同是一村人,心眼就不一樣,不能同樣對待,就從地上拔了一株艾草說;“你們回村去吧,把這株艾草插在你家門上,瘟疫就不會染上你家了!闭f罷用手一指,河上頓時出現了一座大橋。那女人知道遇見了神仙,接過艾草,謝過老人,就帶著兩個孩子從橋上走過河去。那女人過了河,心想,就我一家避開瘟疫怎么行呢?就帶著兩個孩子拔了一大捆艾草,急急忙忙地趕回村去,在每家每戶的門框上都插上了艾草,連那個喂豬的心眼不好的女人家也給插上了。
太白金星撒下的瘟疫沒處落,就隨風飄到大海里去了。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從此,這種端午插艾草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迄今猶存。
高中生端午節作文1000字 篇2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長詩《離騷》中的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那位因勸說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的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和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處,就和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后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在秦國,繼位的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后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的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歷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過的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少不了吃粽子,賽龍舟。
說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媽媽可是一個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里錯了,不要放這么多肉!薄拔刮刮!你怎么把花生給吃了”“!那些是菜葉,不是包粽子的!闭{皮的我正在廚房里搗亂呢!好了,回歸主題,正式包粽子。“先把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筒,然后放入糯米和花生、肉餡和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后,綁好定形,一個粽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著媽媽的步驟做的,但感覺怎么也不像一個粽子。但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粽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著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大家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劃著槳。只有一艘龍舟在緩緩的游動著,大家都認為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后來,當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著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為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的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高中生端午節作文1000字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學校連放三天假,我簡直快要樂瘋了。
久旱不雨,呆在家里,人頓覺燥熱得很。后來,爸媽決定帶我到去青云公園游玩。爸爸用摩托車載著媽媽和我出發了。
我們經過鬧市時,鬧市里早已人山人海,甚至連公路兩旁都站滿了賣各種草藥的鄉下人。
各種叫賣聲更是不絕于耳。好不容易穿過鬧市,爸爸的摩托車載著我們向青云公園疾駛而去。今年,我們倒是頭一回游青云公園。沒過多久,高聳于蒼翠之巔的青云塔就在我們眼前了。
沿著坡度較大且彎曲的水泥大道攀升,爸爸的摩托車都快喘不過氣來了,不停地咆哮著。我們都戰戰兢兢的,生怕出點意外。山下和山腰竟然出奇地安靜,基本上沒見到什么游人。我猜測可能是大家都只顧著過節去了,沒心思再出來游玩了。車行至半山腰,就再也無法上去了。
爸爸只好將車停在了半山腰。然后我們徒步向上攀登。
山上各種花草樹木長得異常茂盛。我們沉浸在綠色的海洋之中。以如此的自然美景作背景,照出來的相片一定迷人,小學生作文《小學作文端午節見聞》。
媽媽立刻掏出了攝像機,不停地給我們拍照。哪知,山頂卻是另一番景象。高聳入云天的青云塔周圍站了不少人。有的中學生三五成群地站在石欄邊舉目遠眺,為眼前的美景所折服;有的是一家老少集體出游,在青云塔旁正合影留念;有的退休老人在悠閑自得地打太極拳,似乎在此能集天地之靈氣······最惹人眼的要數那個穿白背心的老同志,他手握大筆,醮水圍繞著青云塔正專著地練習寫毛筆字,幾乎不受旁人干擾,寫出來的字端莊大方,吸引了不少游人前來圍觀。
爸爸見此情形,忙奪過媽媽手中的攝像機,動作麻利地按下了快門。
“丁零零……”清脆的放學鈴聲終于響起了。啊,總算放學了,同學們有的長吁了一口氣,有的迅速整理著沉重的書包,快步走出了教室。
此時的校門口、已經密密麻麻了。不用問,這肯定是家長們接孩子來了。盡管天氣很嚴寒,但家長們有的放下手中的家務活,有的拖著疲倦而勞累的身體,從四面八方匆匆趕來……按時按點接送孩子,寧肯自己多等孩子半小時,也不愿讓孩子在校門外等自己一秒鐘。有的孩子理解父母的苦心,用好成績回報家長。可有的同學卻已可憐的分數回報父母,哎,可憐天下父母心。
公路上,此時幾乎都是家長和放學的孩子們。家長們騎著各種各樣的車輛,有的穿著單薄的外衣,有的穿著厚厚的棉衣……他們帶著自己的孩子,心中充滿著希望和對未來的憧憬,向家中駛去。
十月的冬天,天色暗淡下來,遠處的樹木和建筑物隱約可見。此時車燈、路燈都亮了起來。像一片燈的海洋。一輛輛急駛而來的汽車,像一個個急著要回家的“游人”一樣急匆匆趕路呢。
我和媽媽一路上談笑著……一直回家。
高中生端午節作文1000字 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各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傳說,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為國忠誠;杈鯀s聽信*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在過端午節時,人們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等許多習俗。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驅邪或紀念屈原的死。
端午節的許多習俗與五這個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過端午節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币荒暌欢鹊亩宋绻澯值搅,提到端午節,心里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我們家,過端午節當然少不了2件事,你們應該也知道那2件事了吧!如果不知道也沒有關系,因為下面有答案了,也讓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節的世界吧!
包粽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我們打招呼了,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了,看見媽媽在包粽子,我想:包粽子一定很好玩。我馬上跑過去,對媽媽說:“我也要包粽子!眿寢屶诺囊宦,我們現在就要包粽子咯。要準備糯米、粽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粽葉放在鍋里滾洗,然后拿出來放在盆子里洗干凈,再把糯米洗干凈,然后放在鍋里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起,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嘻嘻,材料都準備好了。包咯,拿2片粽葉,上下一層,然后向自己的方向一轉,就像一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后放肉、花生等,然后在再邊上加一片粽葉,再把側邊的粽葉壓下去,最后用繩子綁著,ok啦,大功告成,粽子下鍋咯!
總算把粽子包完了去看賽龍舟。看見觀眾水泄不迎,可真熱鬧啊!觀眾們為賽者加油,大聲地歡呼。看完了賽龍舟,回到家里,聞到一陣陣香味,一定是粽子的香味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過去了,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了,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的味道啊!
高中生端午節作文1000字 篇5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在戰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說秦軍攻破楚國國都的消息后,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后,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在沒有結果時,人們只有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尸首的方法表達對他的懷念,此日正是農歷五月初五,以后每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粽子表達緬懷之情,隨著時間的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為“端午節”。過節的形式也多養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粽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有電視里看到的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粽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著媽媽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著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的,我們孩子的焦點在于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下來,手里捧著一大把花線、畫布。可高興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繩來;氐郊依,和鄰里幾個小朋友圍著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的收獲,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著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興奮的我就是睡不著,偷偷起來把花繩和荷包比劃了好幾次,因為姥姥說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在端午節這天戴上才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真是一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爸爸插楊柳的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著戴荷包啰……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洗刷完畢,在媽媽的幫助下認真的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著手腕、腳腕花花綠綠的花繩,是弄著胸前各式各樣的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帶著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幫媽媽炒雞蛋、包粽子。
說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在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粽子。我便一個指揮官的架勢喊來爸爸,指揮著他和媽媽抱起粽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的糯米、大棗、葡萄干、枸杞放入盆中掏干凈,然后再加進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勻,接著拿來竹葉卷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的餡子后封起來,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后的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扎的繩子要打成活結,不然證書后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在我成功的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后就是開灶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著自己的花繩和荷包指揮爸爸矯正了爸爸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享受了,一家人圍著豐盛的節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說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著自己親手做好的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和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的被這欣欣向榮的日子陶醉了……
高中生端午節作文1000字 篇6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們的風俗,但在我小的時候卻不知道粽子是何物。倒是端午節吃雞蛋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八十年代末的鄉村,雞蛋真是稀罕物。一年能吃幾次雞蛋呢?怕是屈指可數。在我的記憶里,生病的時候,母親會煮個雞蛋給我補補身體。其實是讓我高興高興,一高興病就散去了大半。再就是過生日的時候,蒸兩個雞蛋糕,吃起來可比現在的蛋糕香多了。或者來客人了,炒幾個雞蛋當菜,那是吃不了幾口的。而最能盡興吃雞蛋的時候就是端午節了。
端午節那天,母親老早就起床了。我常在睡意朦朧中聽到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聲音。其實,每一個早晨母親都會早早起來為我們做飯,母親總是躡手躡腳的,生怕驚醒我們。那窸窣的聲音成了我兒時最溫暖,最甜蜜的記憶。等到我們起床時,母親早已煮好了一筐雞蛋,偶有幾個鴨蛋,鵝蛋。伴著艾草的熏香彌散在一個個端午的清晨,真讓人驚喜和陶醉。
農村的五月是繁忙的季節,田野里,滾滾的麥浪在陽光下閃耀著金黃的光芒,像鄉親們那舒展的額頭般溢滿了喜悅。端午時節多是麥收時節,這一筐雞蛋是積攢了很久的,為著端午,也為著這麥收時節犒勞自己。揣著雞蛋,跟著大人去碾壓打麥場,去地里拾麥穗,去打麥子。那是我關于勞作最初的記憶,那時卻不感到辛苦。常隨著大人一起高興,一起憧憬著稻谷滿倉,憧憬著明天更美好的生活。
美好的生活里當然得有雞蛋吃,而且能隨便吃。其實孩子的愿望就是這么簡單而具體,端午的雞蛋能吃好幾天,那就是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了。況且吃幾天也不感到膩歪,剝開雞蛋仍是清香饞人。我常想,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一個玩具,一種零食,就能帶給孩子莫大的驚喜與快樂。而那又不僅僅是物質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滿足。
這也常常讓我感慨現在的孩子,他們的快樂在哪里呢?物質極大豐富似乎吸引不了他們。我女兒上一年級,雞蛋變著法子也不想吃,糖果挑著吃,牛奶喜歡這種,不喜歡那種,玩具擺滿了房間……她不會理解一個雞蛋為什么會給我們的童年帶來那么大幸福感。他們是在城市里圈養的一代,寫作業,上輔導班是他們的最重要的事情。六一節沒布置作業,女兒高興的蹦得老高,看著她那么高興,我卻感到了一絲的悲涼,為他們的童年。這更讓我眷戀與懷念我們兒時散養的歲月,也感謝那個時代。廣闊的鄉村任我們馳騁,鉆麥垛的興奮,采桑葚的快樂,捕知了的驚喜……
又是一個端午節了,我會在街上買些粽子,收拾一桌菜,和家人圍坐在一起,細數著過往的歲月。不會煮雞蛋了,在這個雞蛋幾乎成主食的年代仍會常常想起,想起兒時的端午,想起母親煮的那香噴噴的雞蛋,也想起那割麥時節勞動的場景。
高中生端午節作文1000字 篇7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戰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說秦軍攻破楚國國都的消息后,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后,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沒有結果時,人們只有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尸首的方法表達對他的懷念,此日正是農歷五月初五,以后每年人們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粽子表達緬懷之情,隨著時間的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為“端午節”,過節的形式也多養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粽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有電視里看到的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粽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著媽媽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著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的,我們孩子的焦點于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下來,手里捧著一大把花線、畫布?筛吲d了,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繩來。回到家里,與鄰里幾個小朋友圍著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的收獲,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著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興奮的我就是睡不著,偷偷起來把花繩與荷包比劃了好幾次,因為姥姥說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端午節這天戴上才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闭媸且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爸爸插楊柳的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著戴荷包啰……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洗刷完畢,媽媽的幫助下認真的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著手腕、腳腕花花綠綠的花繩,是弄著胸前各式各樣的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帶著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幫媽媽炒雞蛋、包粽子。
說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粽子。我便一個指揮官的架勢喊來爸爸,指揮著他與媽媽抱起粽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的糯米、大棗、葡萄干、枸杞放入盆中掏干凈,然后再加進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與均勻,接著拿來竹葉卷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的餡子后封起來,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后的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扎的繩子要打成活結,不然證書后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我成功的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后就是開灶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著自己的花繩與荷包指揮爸爸矯正了爸爸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享受了,一家人圍著豐盛的節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說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著自己親手做好的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與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的被這欣欣向榮的日子陶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