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通用28篇)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1
端午節是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有賽龍舟,吃粽子,掛陳艾、菖蒲的習俗。
說起端午節的習俗,我最喜愛的就要數包粽子啦!早上我跟媽媽一起去菜市場買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有粽葉、有紅棗、還有麻繩。買完后,我們回到家。開始包粽子啦!我先把粽葉卷成圓錐體,接著把糯米放入錐體里,再放入一顆紅棗,然后把頭上尖尖的粽葉折下來,最后用麻繩將粽子綁緊,一個圓溜溜的粽子就做好了!一眨眼的功夫,我和媽媽就包好了三十五個粽子!把它們放進鍋里煮上30分鐘,一鍋香噴噴,熱乎乎的粽子就煮好啦!
30分鐘后,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我聞到了一陣撲鼻而來的清香,跑到廚房里一看,“呀!粽子煮好了!”我把粽子拿上了桌,拿起一個粽子,輕輕地咬上一口,又香甜又軟糯,再咬一口,咬到了一口紅棗,如一股暖流一般,融進了我的心里。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它不僅有紀念意義,還有好吃的粽子和豐富的習俗。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2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泡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北方有北方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吃粽子的習俗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地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愛國詩人屈原而展開,傳播各地,屈原之民人人皆知,大家用粽子悼念烈士。
今天媽媽就要教我包粽子!
媽媽今天六點就起來買粽葉、泡糯米了,到我起來時媽媽已近把材料準備好了媽媽拿起兩片粽葉重疊一部分,再把它卷成漏斗形保證不會漏,再塞一點糯米進去再放一顆蜜棗和一些花生,然后再用糯米填滿,再由白線給它捆起來,一個小粽子就成了。看著媽媽手里小巧琳瓏的粽子,我很是羨慕,想著那我包的是什么樣的呢?
終于該我包了,我也像媽媽那樣把兩片粽葉重疊一部分,再卷成漏斗狀,我也抓了一小把糯米塞進了粽葉里,可因為我的手松了一下粽葉里的糯米全掉了出來,地上臟兮兮的,“失敗不怕重要的是堅持,再來!”媽媽鼓勵我,第二遍我終于越過了那個坎,第三步就該放東西了我挑了一大塊蜜棗放了進去,然后又放了一把糯米,可我在用白箱包的時候,包不嚴好多糯米都灑了出來,媽媽教導我說:“在粽葉里面放東西不能放得太多,要不然就會潵出來”“毆”我點了點頭,看我再三努力的面上,成功的光芒終于照到了我身上,我成功包好了一個粽子,雖然看著不怎墨陽,但很好吃。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3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為了慶祝端午節的到來,學校特地舉辦了包粽子的活動。讓我們全校師生感受一點端午風俗。這一天,一反平常的沉重心情,大家都興高采烈。因為今天將親手學習包端午粽子。
很快就到了中午,我們將領來的粽葉用清水洗干凈,接著又用盆子裝來糯米和肉。湊近鼻子一聞,就覺得好香。一切準備就緒,吳宇媽媽一邊解說一邊示范給我們看:“包粽子講究的是細心,要先把兩片粽葉對接好后放在手掌中,把粽葉的一端向內折,形成一個‘兜’,再在‘兜’里放進糯米和肉,然后把粽葉的另外一端將里面的餡包住,最后用繩子綁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也模仿吳宇媽媽的方法包了起來。起初,我看著吳宇媽媽輕而易舉地,我以為很簡單,便信心滿滿地拿起兩片粽葉,“按圖索驥”,折‘兜’、壓米、塞肉,裝滿后開始后邊程序,覆蓋的時候才發現米太多了,全露陷了啊。一邊嘆氣一邊繼續,嘴巴喃喃細語,看似很簡單的手法,一上我的手咋就這么難呢!大腦隨便一想,就知道吳宇媽媽的手是巧手,我是棒槌手。
經過了一次失敗,就知道了問題在哪里,自己總結經驗,第二次少裝點料,覆蓋最后一張粽葉的時候剛好四周包裹嚴密,然后用繩子扎緊,一個“四不像”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完成一個后找到些感覺和自信了,接著包第二個第三個…。可惜“備料”太少!意猶未盡!不多時,煮好的粽子香味沖全校師生的鼻子里灌來,是熟了,不,已經在班級門口了,接著便是一窩蜂,爭搶著吃上自己的“產品”。我感覺,我的“四不像”是之中最香的。
嘿!這種特有的香氣,便是端午的氣息。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4
我們最喜歡的“家長進課堂”活動如期而至,這次的主題是“我們的節日之端午節”。我們滿心期待著包粽子,終于可以實現了。
這次的活動由三位家長來協助老師共同完成。分別是。夏睿旭外婆、楊子越奶奶和朱晨悅外婆。活動還沒開始,我們就已雀躍不已,在胡老師的主持下,我們才慢慢安靜下來。家長們把學校準備的包粽子的材料依次發給了同學們。開始包的時候我們爭先恐后地去拿糯米。
家長們反復演示著包粽子的過程,一步一步教授我們。我們認真地看、饒有興致地比劃著。最后的步驟要用繩子把粽子捆住,可愛的粽子就像一只只要逃跑的雞仔,主人把外面圍了一個圈,不讓它們逃走,可它們總是不聽話地鉆出來。
包好之后,我仔細觀察粽子。粽葉多么像一個心胸寬廣的母親啊,而粽葉里面的糯米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孩子,享受著粽葉母親的擁抱。
等到全班都包好之后,胡老師給小部分同學的粽子拍了一些美照。可惜我的沒有被拍到,但我不灰心,因為在我的心里,用心包的粽子就是最好的,也是最可愛的!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5
今天,外婆要包粽子。粽子可是我的最愛,可我沒有包過粽子,今天正是個學包粽子的好機會。
來到廚房,粽葉、大米、豬肉樣樣俱全,要知道這些可是包粽子的必備品。
只見外婆拿起2片粽葉,輕輕地扭了一圈,就形成了一個漏斗狀,往里面灑一半米,放上豬肉,再澆一層米在上面,就像給豬肉蓋了一床溫暖的被子,之后再把多出來的粽葉包住大米,最后用棕櫚葉把粽子纏住,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著外婆這么輕松,感覺好簡單,就迫不及待地拿起兩片粽葉,誰知七弄八弄也沒包出一個粽子來。外婆卻已經包了3、4個了。再看媽媽,手忙腳亂,包出來的粽子也不成樣子,要不就是弄破粽葉,要不就是米放太少,粽子小小的,外婆說這是“叫花子”粽,我和媽媽哈哈大笑起來。
外婆看著我正包不起來的粽子說方向扭錯了,我又換了一個方向,可漏斗的洞又太大。“看著簡單做著難!”我大叫。過了5、6分鐘,我還是一個粽子也沒包成功,米倒是灑了一地。外婆又耐心地示范了一遍給我看,可我就是不懂。最后媽媽提了一個好主意:“要不你用一張粽葉包吧!”我和外婆都贊同這個辦法。我拿起一片粽葉,試圖包了起來。終于我的“迷你版”粽子包好了。包完粽子,我的手上還有一股濃濃的香味。
失敗乃成功之母,下次我還要繼續努力包得更好!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6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每到那天,人們就會包粽子來紀念屈原,傳說那是保護屈原的尸體,把粽子扔進河里,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
今年端午節前夕,媽媽就買來竹葉、水草、綠豆、糯米、豬肉等才來回家,準備自己包粽子。
媽媽先把竹葉和水草煮了一次,將綠豆、栗子、花生、蓮子、糯米洗了一次,就開始包粽子了。
看到媽媽熟練地包粽子,我也覺得手癢癢的,忍不住也來“大顯身手”。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拿出兩片竹葉,把它卷成漏斗形。然后放上一小勺糯米,加上綠豆、蓮子、花生、栗子、豬肉等配料在中間,在放一些糯米在上面,最后用一根水草把粽子包裹起來,我廢了不少勁才扎緊。可過了一會兒,粽子就露出了白白的“肚皮”,好像在嘲笑我呢!我不服氣,憑著上次的教訓,我又包了一個粽子。這次,粽子不但沒有露餡,還飽飽脹脹的,像束著一根腰帶的將軍肚,有趣極了!我看到自己成功了,高興地跳起來!
媽媽把一大盤粽子放入壓力鍋里,過了一個小時,一些調皮的粽子露出了白白的“肚皮”,好像在嘲笑我們技藝不精呢!
我拿起一個粽子,脫掉它的“外套”,把它吃掉。雖然粽子不是很好看,但吃的是自己包的粽子,我感覺特別美味,心里樂滋滋的!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7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節到了,我很想學會包粽子,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笑: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我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8
在南方,每逢到了端午節,少不了包粽子、吃粽子。
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是再幸福不過了,從小到大都是吃著香噴噴的米飯長大的。上個世紀80年代初,大部分人吃的還都是番薯絲,男同胞大多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所以他們的碗里都要加點白米飯。那時候,家里的老老少少多么盼望端午節的到來呀1因為端午節一到,孩子們就可以吃到用白花花的糯米做成的粽子了!在孩子的眼里,粽子似乎是最好吃的東西了。
端午節到來的前一天,小孩子就隨同大人去山上采摘新鮮的粽葉。這摘粽葉可是有點講究的,要摘綠油油的、寬寬的,沒有一點兒損壞才行。摘完帶回家之后就得拿來剪刀,干凈利落地把粽葉的“頭”全剪掉。接著再把粽葉浸在熱水里,十分鐘后,用手梢微搓洗一下,便可以一張一張地撈上來了。一切準備就緒后,就開始包粽子了。包粽子是有講究的,首先把粽葉卷成漏斗一樣,倒進一勺用堿水浸過的糯米,茌手掌中使勁地抖實,然后用余出來的粽葉一蓋一折,再用嫩竹絲綁緊,一只粽子就包好了。第二個步驟,就可以把粽子放到鍋里煮了,但必須要有人守在灶旁掌握著火候。等到鍋里冒出帶著竹葉清新的氣味,粽子就煮得差不多了。打開鍋蓋,用手捏捏粽子的軟硬度,要是很有彈性的話,那粽子就可以拿出鍋了。因為粽子本身沒加配料,所以人們吃粽子的時候,往往會用白糖蘸著吃。吃粽子是人們過端午節最開心的事了。
現在可不比以前,粽子的花樣大大增多了,有牛肉粽子、香腸粽子,還有紅豆粽子……可有些人卻覺得這些粽子還不及以前的粽子。
現在的端午節,內容更加豐富了劃龍舟、舞龍燈成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活動。
小朋友們成群結隊地上街去玩,穿新衣、玩彩球,好一片繁榮的景象。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9
端午節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西河人行橋看龍舟賽。
到了人行橋,那里已經人山人海,橋上、河兩岸都擠滿了人。講話聲、議論聲不絕于耳,都在議論誰輸誰贏。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位置,只看見參加比賽的一共有7條龍舟,有紅隊、黃隊、藍隊和青隊。只聽發令槍“砰”的一聲,比賽開始了。龍舟像離弦之箭沖出起點之后,他們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一會兒紅隊,一會兒黃隊在前,一會兒藍隊第一,青隊卻總是落后。此時,助威聲、加油聲、劃水聲響成一片。在比賽的隊員聽到了助威加油聲,心里就有我要得第一的念頭,于是,他們越劃越快,爭取第一個沖到終點。劃過西河人行橋后,不知不覺紅隊已經遙遙,黃隊也不甘落后,追了上來。最后,紅隊得了第一名,黃隊得了第二名,藍隊得了第三名。
今天的龍舟賽很精彩激烈,我看的很過癮。看了這次龍舟賽,我懂得了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獲勝。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10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民間都有一個傳統的習俗:包粽子。
包粽子需要許多材料:棕葉、糯米、肥肉或瘦肉、醬油、棉線。糯米和醬油混合一下,再加上肉就是粽子的食材。當然,這都是可以按自己口味來進行選擇,如果喜歡吃甜的話,可以不需要醬油和肉,可以加一些赤豆和糖。
粽葉盡量要綠一些,光滑面和粗糙面分得明顯一些的,要有韌性的,不能太碎的粽葉,這樣包的時候容易裂開來,包的時候,米粒會漏出來,粽子的香味會大大減少。線得用棉線,棉線更粗,裹得更緊,肉要有肥有瘦,吃得時候才不會干巴巴的。糯米用平常的就可以了。
材料準備好后,就可以做了。先把粽葉的二分之一卷成一個無底的圓錐,然后兜兩到三勺子拌好的糯米和醬油加到圓錐里,加一塊肥肉和瘦肉,用勺子擠一擠,再兜三到四勺的糯米,兜滿為止。可是我兜了一勺又一勺,一勺又一勺,就是兜不滿,像個無底洞一般,怎么裝都裝不滿。可是我始終不知道為什么。
后來我把粽子翻了個身一檢查,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卷的時候,沒卷好,“圓錐”的頭上有個洞,只要我捏一捏上面或者用勺子使勁按一按,下面這個洞就會像沒捏緊的水龍頭一樣,時不時漏一些糯米下來。拆掉,重包!這一回,我可小心多了,為了防止它再漏出來,我甚至提前用了棉線,在尖角上面先捆了幾圈。粽子到是兜滿了,總該蓋蓋子了吧。我把剩下的二分之一的粽葉包上去,蓋住再折下去,它的兩邊就有兩個大口子開開來,會使糯米漏出來的。
我重復了好幾遍,還是會有兩上大口子裂開來。我索性倒出了一些糯米,把粽葉往口子上一蓋,就拿棉線捆住得了。我怕它在蒸得時候漏出來,所以橫著豎著斜著捆了有二十來圈,奶奶、曾祖母都笑我說我捆粽子像捆賊一樣,來了個五花大綁。而她們包的只有橫的口子上的三四圈,而且捆得還比我的結實呢!初學者嘛,沒事兒的,能吃就行!
直到把粽葉包完,我們一家人包了有二十多個。我包的那幾個雖然一個比一個好,但是還是奇形怪狀的。在一大堆粽子里,我包的粽子顯得特別與從不同。沒關系,我這叫有創意嘛!進鍋蒸粽子嘍!等一會兒吧,粽子很快就出鍋了。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主要最不可少的習俗。當然,還有其它很多習俗,例如:賽龍舟、掛艾草、戴香包……這些傳統文化寄托著我們對先輩們的思念,也是中華五千年文化之中的一顆閃耀的明珠!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11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比如賽龍舟、包粽子、掛艾香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跟姥姥學包粽子。
端午習俗:賽龍舟,掛艾香,包粽子
端午節的前幾天,姥姥就早早地買好糯米、紅棗和粽葉,準備包粽子。姥姥先把糯米用冷水泡上一整天,再把粽葉放在鍋里煮軟,準備好紅棗。一切準備就緒,就開始教我包粽子。
姥姥先拿了一片粽葉,我也拿了一片,姥姥用手把粽葉一卷,粽葉就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也學著姥姥的樣子,可我怎么卷也卷不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有一次我卷好了。然后我們開始放糯米,一開始我掌握不好糯米的量,放得不是多就是少,我仔細地觀察,只見姥姥抓了一把糯米,我也是試著按照姥姥抓的量,這次還差不多。
哎呀!差點兒忘了放紅棗,我們把香香甜甜的紅棗放進粽子里。最后一步是纏繩子,只見姥姥左手握著裹好的粽子,右手把繩子一纏,輕輕松松地就把粽子扎好了。在我扎的時候,我忽然發現粽葉松了,糯米正一點點向下漏呢。媽媽說:“失敗了沒關系,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又試了一遍,還是沒成功。包粽子說著簡單,但做起來難,粽子很“調皮”,“捉弄”了我好半天,我煞費苦心,竭盡全力才包好。
我包好了一個,姥姥卻已經包好了很多個,我們把粽子放在蒸籠里,過了一會兒,廚房里飄來了陣陣清香。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別提有多快樂了!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12
今天是國際兒童節,而明天呢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天媽媽在家里包粽子,我說:我也想學學。媽媽說:好呀!
我們包的是肉餡的,媽媽先把粽葉洗好,放在邊上備用。媽媽在把米洗好,放在邊瀝干,然后媽媽開始切肉,把肉切好后開始加調料有料酒、姜末、味精、醬油等攪拌。上述準備工作做好后,我們開始最重要的工作了——包粽子。
媽媽教我先取兩片粽葉,毛面相貼,在靠近3分之2的地方對折成60度的三角形,先放一小半米,在放些肉餡,然后在繼續加米至加滿為止。將粽葉的往下折,并干緊用力壓住,包緊。然后用棉線把粽葉扎緊。一個粽葉終于大功告成了,把我忙的滿頭大汗。
午飯吃著自己包的粽葉,感覺味道美極了!同學有機會也可以自己試試哦!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13
馬上要到端午節了,菜市場熙熙攘攘、人山人海。買粽葉、買糯米、買大棗,賣葡萄干生意特別火紅,好不熱鬧。
到了端午節。一大早,家里就開始忙東忙西,游手好閑的我來到媽媽身邊,看到了媽媽熟練的包著一個個粽子,不禁想自己包個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椎形,可就是卷 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然后用小勺把花生、 大紅棗、糯米填了進去。最后笨手笨腳的用線繩把粽子牢牢的捆 綁起來。不過我包的粽子歪歪扭扭的很難看,但是這也是我辛勤勞動的結果啊,我看著粽子滿意的笑了。媽媽告訴我,早在兩千多年以前 ,屈原投江身亡,當時人們非常傷心,所以把粽子扔下江去,以免魚蝦傷害了屈原的尸體。
我把粽子放進鍋里,過了一會兒,香氣四溢,我以為粽子已經熟了,可是媽媽說時間還不到呢,讓我耐心等待。又過了十多分鐘,滿屋子都飄著粽子的濃香,我簡直就要垂涎三尺了。
粽子終于好了,我把棕葉剝開, 黃燦燦的糯米閃閃發光哩!一個大紅棗在中央微笑,如同一個可愛的姑娘似的。一口咬下去,軟軟的、潤潤的、滑滑的、甜甜的,真是回味無窮啊!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14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也是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日子。因為新冠肺炎的原因,所以我們全家就取消了端午踏青的行程安排。不過包粽子這個傳統的美食活動可是必不可少的。
天剛蒙蒙亮,我的耳朵就覺得癢癢的。“小懶蟲!快起來,你不是要和媽媽一起包粽子嗎,怎么還在睡覺?”我一聽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頓時就沒了困意。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和媽媽學包粽子去了。
媽媽拿出之前準備好的粽葉、糯米、還有甜甜的紅棗。開始包粽子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粽子的步驟:他先拿出兩張選好的粽葉,把它卷成圓錐形。然后放了一些米,又放了一顆飽滿的紅棗,再放一些米包好,用線把包好的粽子纏緊,打結。我心里暗想:原來包粽子就這么簡單啊!然后媽媽非常細心地包了起來,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還真是熟能生巧,一眨眼的功夫,一只胖乎乎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的,顯得有些挺拔有力。媽媽真不愧是個包粽子的高手,不一會兒就包了好多個粽子了。
在看看我包的如何呢?按照媽媽說的方法,我認真地操作著。可是這粽子似乎看我是個孩子和我鬧點兒小脾氣,就是不聽話,不是米放多了漏了,就是捆的太緊粽葉碎了。唉!忙活半天,一個粽子都沒包上。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啊!但我并不灰心,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嗎,媽媽也在一旁的耐心地教我,果然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終于包好了第一個粽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但是在我看來他就像捧在手心中的綠寶石,閃閃發亮,格外耀眼奪目。
粽子煮好了。此時家里到處都彌漫著粽子的香味,終于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我今天不但和媽媽學到包粽子的手藝,從中還體會到了包粽子的快樂,真是難忘而愉快的一天啊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15
粽子有千年的悠久文化歷史。每遇端午,家家戶戶,大街小巷都飄溢著甜絲絲的粽子清香。粽子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我國民間很受歡迎的食品之一。于是,我們小組的成員去學習了做粽子的方法。
我們先準備好材料:糯米、紅豆、粽子葉等。然后,把糯米和紅豆浸泡在水里,等一定時間后把糯米和紅豆從水里拿出來瀝干,把這兩樣東西混起來。接著,把粽子葉卷成一個圓錐形,在里面填上餡,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從粽葉的另一端開始慢慢的卷起來,然后把上面的粽葉襄下來捏住,再把多余的粽葉左一圈,右一圈,直包到沒有粽葉為止。最后用線把粽子打個結,就完成了。
大家包的粽子各式各樣:有迷你型的、有大號形的、有歪歪扭扭的、有“四不像”的,有的只包出了三個角,逗得我們大家哈哈大笑。大家看著自己包的粽子,各個心滿意足。
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只要是自己動手,哪怕只是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就會滿足,就會有成就感。看來,在家還是要多動手,其實勞動不僅是最光榮的,勞動更是其樂無窮的。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16
今天是一月份的最后一天,我和家里的大人們一起來到酒樓包粽子,迎接新年。包粽子是我們家的習俗,每年在即將到新年的那一天,帶著芭蕉葉,糯米,香料,竹繩來到酒樓、奶奶家包粽子。
包粽子的前一天,我們早早的就洗好了粽葉,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酒樓了。就在那矮矮的平桌上,我們把葉子放好,在門外淘好了米,放在一個大盆里。那米可不是一般煮飯用的米,而是我們精挑細選出來的上等香糯。我們家包的粽子,既不用花生,也不用綠豆,但它依然散發出香味,為什么呢?這是因為我們包在粽子里的,是一種香料,這種香料,平時種在奶奶家的陽臺里,一到包粽子的時候,我們就會把它的葉子摘下來,把它撕成一條一條的,撕的時候,可以聞到清新的香味。當我們小孩已經把葉子撕好的時候,就會把它交給大人們,放在一個小小的用磚制成的小罐子里,大人們拿著一個小棒子,把它搗碎成粉,搗碎后,再放到鍋里抄一抄,綠色變成了黑色時候,香料就做好了。接下來,我們還要去準備竹繩。這種竹繩,是生在在老家山上的一種竹子做成的,并不是每棵竹子都可以做成竹繩的。做成竹繩的竹子,必須是節長眼少,不嫩不老,長得勻稱。選好竹子以后還要把它撕成一條一條的。當一切的材料都準備好了以后,我們坐在沙發上,開始包粽子了。
姑丈、爺爺、爸爸、媽媽負責綁粽子,姑媽、奶奶、姨婆則負責包粽子。我呢,在旁邊觀察,幫幫忙什么的……
只見奶奶拿起兩張葉子,疊在一起,用碗舀起一碗米放在葉子的中央,再拿起一塊沾了香料的肉放在米的中間,再舀起一小碗米蓋住肉,然后把葉子和起來呈長方形狀,再把多余出來的葉子折起來,交給負責綁的人。綁的人呢,拿起一根竹繩繞在粽子頭上,繞兩圈,再在粽子的斜側面繞個小結固定,再拿起一根竹繩,接著重復上面的步驟,直到粽子尾,大概一個小粽子上有五根竹繩,一個大粽子上有差不多8根竹繩。
接下來,在大家的努力下,粽子已經放滿了箱子,桌子。我大概的數了一下,竟然有一百多個粽子!
今天包粽子的時候雖然我沒有幫什么大忙,但是我也深深地體會到了包粽子的辛苦,大家的手都被竹繩嘞紅了。但是大家的心里都是甜蜜蜜的,因為這是我們大家一起團結合作的結果!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17
材料
糯米,粽葉,棗,豬肉,淀粉,糖,酒,鹽,醬油
做法
1.先把粽葉之前就煮好洗凈,泡上.豬肉切成小丁,加入淀粉,醬油,鹽,糖和白酒腌制幾個小時入味。
2.糯米洗凈泡上一天。粽葉對折成漏斗型,加入米和肉包上系緊,防止煮的時候露餡。
3.還可以包棗和花生的,包法同樣。
4.都包好后放到大鍋里加水末過粽子,小火煮二個小時左右即可。
小訣竅
包好的粽子要用清水泡著,經常換水,不容易壞,吃的時候還可以煎著吃。或是涼著粘糖吃。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18
材料
原料:大米,糯米,五花肉,(生鴨蛋黃、熟栗子、香菇、口蘑菇,根據粽子口味自行添加)
配料:植物油,生抽,黃豆醬,鹽,雞精,白砂糖
做法
1、大米和糯米的比例是2比1或3比1。把2種米洗凈倒入盆中,加植物油2大勺、生抽、白砂糖、鹽、雞精適量,攪拌均勻,浸泡20分鐘。
2、五花肉切片,加黃豆醬腌制20分鐘以上。
3、粽葉洗凈備用。
4、接下來就是包粽子,制作過程不細寫了,除了五花肉,根據自己的喜歡可加入生鴨蛋黃/熟栗子/香菇、口蘑菇。
5、粽子包好后,把粽子放入高壓鍋,加水沒過粽子,加小蔥一把,加適量的生抽、鹽、植物油,蓋鍋蓋大火壓制15分鐘。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19
端午節這一天雖然還沒有到,但包粽子的活動倒是出現在我們校園的各個角落,處處都洋溢著一種歡樂的氣氛。隨著第三節上課鈴聲的響起,同學們的激情進一步高漲起來。
課上,同學們抑制不住滿心的喜悅,此時已經看不到往日上課時候的嚴肅的表情,只見一張張充滿笑意的還帶有幼稚的笑臉,又猶如一群麻雀一樣的嘰嘰嘎嘎的小鳥,在節日來臨前的快樂,展現的淋淋盡致。老師也不見了往日的可敬可畏的神情,只見她笑容滿臉,那是我們多么渴望看到的一張笑臉,給我們無窮的動力,伴隨著老師的右手的舉起:“各組就位,包粽子的比賽正式開始了”。話音剛落,教室頓時響起一片的歡呼聲,比賽就在這歡呼聲中拉開了序幕。
對于我來說包粽子簡直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首先我抓起我早就準備好的包粽子的材料粽葉就開工,我先把兩葉子疊在一起,然后按照四十五度的角度握成一個空心圓錐形狀,接著我拿起勺子把粽子原料糯米與其他配料混合物往空心圓錐里塞,大約三分之二滿的時候用湯勺壓一壓,快到圓錐形滿的時候再用湯勺壓至結實,接下來一個過程就是粽葉的包裹,我小心翼翼的把粽葉沿著椎體外緣包裹扎實,最后就用繩子打著十字結系綁著粽葉。到此時,我心中一片雀呼,成功了。我滿懷激動的心情看看其他同學的粽子,瞧,那不是王智洋嗎?只見他手忙腳亂的,一不小心粽葉散了,粽料撒了一桌子,他又氣又急,額頭上的汗珠正冒出來,但也沒辦法,只能從頭開始,我認真的看著他的操作,細而發現是他把兩片粽葉疊加的角度已經大于了六十度的角度了,在加料的時候在料的重量之下粽葉又散了。在我的提議之下,王智洋終于完成了他的粽子。
比賽仍在繼續,笑容仍在充溢著整個教室,而我卻陷入沉思,學習難道不就同包粽子一樣要善于思考,發現問題嗎?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20
臺州有句俗語:“春節三忙事,搗糕、殺豬、包粽子。”每次包粽子,都會讓人覺得年越來越近了,連空氣中也彌漫著濃濃的年味兒。
那天,媽媽和外婆約好了要包棕子。一進門,外婆就把浸泡了一夜的粽葉、棕藤(棕櫚葉做的)拿出來,還有白得發光的糯米和誘人的蜜棗。
我急不可待地挽起袖子準備開始包粽子,細心的媽媽立即阻止了我,讓我先看看外婆是怎么包粽子的。只見外婆嫻熟地拿起一張綠得發亮的粽葉,把它卷成一個圓錐形,放一些糯米,放兩顆蜜棗,再放一些糯米蓋好,靈巧的手左折折右折折,三兩下便把它包得嚴嚴實實,最后用粽藤把它兩頭綁了起來,一個結結實實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完外婆的包粽子過程,就小心翼翼地拿起粽葉開始包粽子。第二道工序時,我就不行了,我包的粽子變成了一位病人,不停地流著“血”,止也止不住。這時號稱“天下第一神醫”的外婆來救援了,只見外婆左補右補,總算讓粽子“起死回生”,一個完好無損的粽子出現在我的眼前。看來包粽子也是一門技術活,讓我對外婆又多了幾分敬意。
外婆一人包了四十幾個粽子,外婆說:要把包好的粽子放入灶臺的鍋里,加水煮一個小時,這樣才能讓粽子吃起來又香又有嚼勁。起火、燒火,灶里的火越燒越旺,粽子的香味也越來越濃,房間里充滿了蜜棗的甜味和棕葉的氣味,饞得我口水直流。
一個個帶著水氣兒的粽子終于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綠色的粽葉,一口咬下去,清香撲鼻,純天然的粽葉和粽藤帶著絲絲植物的清香,讓人欲罷不能。
粽香溢滿屋,年的味道也在空氣中慢慢溢開。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21
"五月五,過端午。"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端午節前一晚,包粽子是媽媽的頭等大事。看著媽媽包粽子,我也在一旁有模有樣地學著。媽媽說:"要不要教你包粽子?"我看了一眼粽子說:"不就是包幾個粽子嗎,能難倒我?我又不是千金大小姐。"聽我這樣說,媽媽笑了。
我拿起兩片粽葉就包了起來,我先將粽葉卷成一個圓錐形,然后往里面放糯米——呀,米從下面的小洞漏了出去。我悄悄地觀察媽媽包粽子的步驟,重新開始包。這一次操作前半部分挺順利,可是后來裝了糯米之后,米太多,鼓鼓的,捆不起來了,于是第一個粽子以失敗告終。第二個雖然勉強包好了,但在捆扎的時候用力過猛,線"嘭"的一聲斷了,又失敗了。媽媽在一旁大笑起來,學著我的口氣說:"喲,不就是包幾個粽子嗎?我又不是千金大小姐。"這時爸爸走過來,得知詳情也大笑起來。真是氣死我了,我心想:你們等著,不就一個粽子嗎,老師常教育我們"失敗是成功之母","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我又開始包起來,吸取剛才失敗的教訓,我卷好粽葉,裝進適量的米,用適當的力度擱好了粽子——哇,成功了,終于成功了!我得意地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展現給爸爸媽媽看,換來了他們的陣陣掌聲,他們為我豎起大拇指。看著自己的"杰作",我得意地笑了。
端午節到了,主角上場了,我把煮好的粽子整齊地放在盤子里,我們拿起粽子,蘸上白糖有滋有味地吃著,一家人說說笑笑,可開心了!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22
在風和日麗的一天,校園里的同學都在包粽子,因為今天是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包粽子,賽龍舟等活動,但我們的學校只有包粽子這一樣活動,不能去看賽龍舟,但是有一個好處,這個好處就是可以吃雙倍的粽子,這是因為我們包一個,學校送一個,就是兩個。
我們先將粽葉包成錐形,然后用勺子盤了些糯米和菜,然后蓋上粽葉,可是不知怎么了,不聽話的粽居然從中間的縫隙中跳出,我用手去堵這個縫,可是,米又跳了出來,天呢,這可怎么包呀。就在我犯愁時救星從天而降,教我們包粽子奶奶出現在我眼前。
她見我的粽子會掉,馬上就給我指出問題說:“應該把錐形的尖給折一下。”我把錐形的尖給折一下,還真靈,一下子里面的米變得聽話了,一粒米也沒有溜出去。
我迅速把米、菜、肉,填滿這個錐形。
接下來就是捆粽子了,這可怎么捆呢?我又犯愁了,那位奶奶又出現了,她又教捆的方法,我照她的方法捆了起來:先把繩子的一頭放在粽葉上,然后和粽子一起轉一個圈,再把粽子轉一圈,最后一固定就OK了,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我再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看,結果我成了我們學校里的包粽子王。
通過這一件事我知道了,包粽子是一個要心靈手巧、眼疾手快的東西,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上是一件很難做的事。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23
端午節到了,我們一家開始包粽子。
首先,爸爸去菜場買了糯米、粽葉。爸爸一買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說:“快點開始,我等不及了!”我和爸爸負責包粽子,媽媽負責把包好的粽子用繩子綁起來。爸爸先準備好了一個盆,接著,就開始包了。爸爸非常熟練,包的粽子像模像樣,我呢,有的像曲奇餅,還有的像只有一塊橡皮那么大,那么扁,不是糯米太少,就是包的太小,媽媽就像傳送帶一樣,接一個捆一個,漸漸的盆里的粽子越來越多,堆得就像座小山。但是我偶爾也會包一個好粽子。我又趁爸爸媽媽不注意又包了一個空粽子,還好媽媽沒察覺到。終于,粽子包完了,該煮了,我時不時地向媽媽問:“好了沒?好了嗎?”好不容易粽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個粽子笑著說:“好了,小饞貓,可以吃了”。我急切地拿一粽子撕開粽葉一看,是我包的顏色還有點發亮呢!我一嘗大叫:“嗯,好吃!”看著我狼吞虎咽的樣子,爸爸媽媽都笑了。
啊,這個端午節過的真有意義啊!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24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會在這一天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不夠,我家都是在端午節包粽子,因為這樣比較有意義。
首先,媽媽先把糯米、花生和黑豆洗干凈后放在水里泡著,再把粽葉清洗干凈,我把線剪成一段段的,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中午的時候,媽媽把糯米、花生和黑豆一起撈了出來,濾干水,撒一點食用純堿,拌均勻。然后,媽媽把兩片粽葉卷成陀螺一樣的形狀,往里面裝滿糯米,再把上面留的粽葉蓋上。最后,用繩子困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由于媽媽是第一次包粽子,所以,媽媽包的粽子怪模怪樣的,有的像手榴彈,有的像槍,還有的像糖果。
所有的粽子包好后,放在高壓鍋里煮半個小時,粽子就熟了。打開粽子,黃黃的糯米,黑黑的豆子,紅紅的花生米,多么好看呀!咬一口,特別香。
端午節包粽子,是我們家每年都會有的,因為媽媽說,親手包的粽子才是吃的粽子。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25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于到了。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這天,全家人要在一起包粽子,吃粽子,有的還要賽龍舟。聽說,這都是為了紀念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
當時,屈原寫了許多愛國詩篇,可是國君卻不采納,屈原眼看著自己的國家被他人侵占,無奈之下,投江,于是便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和到江邊撒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早上,我和媽媽去買了,花生,紅棗,米和粽葉,準備回家包粽子。
回到家,媽媽把米和粽葉泡在水里,分別放到兩個大盆子放里面,又把花生和紅棗分別放在了兩個小碗里。最后媽媽找來了粗一點的繩子,剪了許多長長的線,然后對折在一起。一切準備就緒,包粽子開始了!
媽媽讓我先看她包一個,然后我再拿一個,跟著她學。首先,媽媽拿了兩片粽葉,交錯放在一起,然后拿起剪刀,把粽葉一頭剪平,然后握起來,讓它成為一個圓錐形,哈哈,活像一個小漏斗。媽媽對我說:“像小漏斗的這個地方決定了粽子的大小,一會你包時,不要太大,不然你的手抓不住。”我點了點頭。媽媽又抓了一大把米放進小漏斗里,到一定位置時,要往里面到一點水。然后可以在放米過程中放花生和紅棗。然后把漏斗上面的粽葉往下放,成為一個“立體三角形”,開始包,最后媽媽拿了事先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緊緊的困住,“OK了!”媽媽笑著對我說。我看了看,哇,媽媽包的真好!我一定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
我按照媽媽教我的步驟開始包粽子,拿兩個粽葉,交錯放,然后成為一個小漏斗,開始放米。可是,粽葉在媽媽手里就很聽話,一到我這,不是這爛了,就是那爛了,導致漏米,撒了一地。媽媽說:“你不要使太大勁,輕一點。”我按照媽媽給我的建議,重新開始。可是粽葉像是跟我鬧脾氣一樣,就是包不好了。我苦惱極了,把粽葉和米往旁邊一扔,不管了,氣呼呼的坐在那里。媽媽看了看我,語重心長的對我說:“沒關系的,媽媽第一次包粽子也是這樣,還沒有你包的好呢!”聽了媽媽給我的鼓勵,我又振作起來,開始了包粽子。
這一次很成功,到最后纏繩子了,我把粽子放在桌子上,用手緊緊按著它。用很大力氣,把粽子纏了起來。呼,終于好了,看著我包的粽子,它仿佛在朝著我笑呢!
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很成功。通過這一次包粽子我知道了,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著急,要慢慢的去做,精益求精。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2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馬上要來了。為了紀念屈原,有的地方賽龍舟。我們有包粽子的習俗,我們家也不例外。
今天一大早,奶奶就忙著洗粽子葉、泡花生、糯米,我問:“今天包粽子么?”“是啊!下午才包”奶奶說“那為什么這時候泡啊?”我說“因為提前把粽子泡四個小時,容易熟,粽子軟,口感好。”奶奶說。
下午奶奶開始包了,我搬個小凳子在一旁看著,奶奶一邊包給我講:“先把粽子葉折成三角形的斗裝,為了米不灑出來,先放花生再放米然后放棗,上面蓋一層米,把余下的葉子蓋過來包著下面的米,把尾部折過來,纏上線,一個粽子誕生了。
看著容易,做著難。奶奶包一個成一個、我包一個、撒一個。我不灰心,接著包。一次又一次我終于包成了一個沒有型的粽子,”不錯,煮熟就能吃。“奶奶說。我一連包了十幾個,樣子還不錯。
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軟軟的,甜絲絲、香噴噴,真好吃啊!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27
端午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一般這時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何浩軒,起床了,來包粽子,等下包完,吃粽子!”媽媽說:“快點,快點起床,不然早餐都吃完了!”爸爸又吆喝我。隨即,我也起床了,洗好臉,漱好口,一切準備就緒,我開始包粽子了,我先看著媽媽熟練的包粽子,心里也癢癢了,于是也開始包了。先把粽子放在粽葉里(粽子是媽媽事先做好的),然后一層一層地包到粽子上面,最后再打個結,一個“浩軒”牌小粽子出世了,帶著勝利的心情去媽媽面前展示,媽媽看了后,表揚我說:“還不錯,知道包粽子了,獎勵你去玩一會電腦吧!”于是,我去玩了。
到了午飯時間,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不覺感受到一種成功的感覺。是的,人因為有了成功的感覺,勝利的感覺,才會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去勞動,才會有新的事物誕生。
端午節包粽子的優秀作文 篇28
端午節就要來了,我的奶奶又要包粽子了。
周六上午,奶奶去家東邊的小河邊采了幾十片蘆葉回來包粽子給我吃。開始做準備工作了。首先,奶奶去找來一個大盆子,和兩個籃子;接著在盆子里放半盆子的開水,把蘆葉泡在里面;然后把蘆葉的枯黃部分剪去;再去盛半籃子淘好的糯米和半碗洗好的赤豆;最后把糯米和赤豆混在一起。所有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可以開始包粽子嘍!
只見奶奶老練地將四片窄的蘆葉疊在一塊兒,邊疊還邊說:“看好,如果要把粽子包得又大又美觀,就得把上面地的蘆葉分開一點,把下面的蘆葉并在一起,這樣就能包出大粽子了。”說完就開始調整粽葉疊在一起部分的大小;然后把粽葉圍城一個不漏米的“漏斗”;再把大米都放進去,接著用剩下的粽葉包住大米,不讓大米掉出來,剩下的粽葉包完后再用一張寬一點的粽葉包起來,最后用繩子捆起來,一個又大又漂亮的糯米粽子就做好了。
咦,這粽子是做好了,可這是生的要怎么吃啊?呵呵,當然得煮著吃嘍。奶奶把粽子放進鍋子里,再放滿水。煮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才怪,沒那么久啦,連燜帶煮一共才兩小時。兩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出爐了,咬上一口甜甜的,好好吃。
粽葉香香的,粽子甜甜的,端午節可真快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