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有哪些(通用13篇)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有哪些 篇1
中國歷有很多傳統節日,如新年、元宵節、元旦節……,可讓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香甜的粽子,帶大家走進端午的歷史。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國內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傳聞屈原抱著楚國的石頭投汩羅江死后,百姓們十分傷心,大家為了不讓江中魚蝦來啃咬屈原的尸體,便把米、雞蛋等物投入江中,從而演變為現在的粽子。有個藥師把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迷暈了龍,不讓它吃屈原,果真有一條過世的蛟龍浮在了水面,胡須上還有一片屈原的衣服,大家把這條龍筋須拔了,纏在小孩的手上,可以避邪,后來就演變成孩子手上的五色線,門口插的艾葉。在端午節,孩子子們最喜歡吃的是什么?哈哈,那就是粽子,我,也不例外。
粽子外形多變,有三角形、桶形、圓椎形、寶塔形、圓棒形……,真是千奇百怪,更怪的是粽子的味道,有棗粽、豆沙粽、蛋黃粽、還有肉粽,可真是無奇不有啊。
今天是我首次包粽子,只見奶媽把粽葉、紅棗、米等都拿了出來,我好奇的指著米,問奶奶:“這米如何和平時的不同呀?”“這是糯米不是平時的大米”,奶奶笑著說。開始包了,奶奶拿上粽葉,嫻熟的一彎,粽葉就乖乖的成了漏斗狀,放入了一顆大紅棗,又放上了一層米,又放了一個棗,然后一折一個粽子就成形了,奶奶又飛快的纏了兩圈,一個大而香的粽子成了!我一看,呀!這么容易,我一會就能做好幾個哪,我心想,可是把粽葉成漏斗狀就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我剛把棗和米放進來,粽葉又開了,棗和米全掉了,我心一泄,不包了,奶奶告訴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要細心,我又試了一次,這一次我把有縫的地方包緊,米不多也不少,包成了一個不像粽子卻又是粽子的玩意兒。
經過了三四個鐘頭的蒸煮,終于熟了,我也顧不上燙,抓起粽子拔開就美滋滋的吃了起來。由于它不只美味,而且還有我的付出,所以粽子格外香甜。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有哪些 篇2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現在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每家每戶的端午節似乎都一樣,現在就由我來介紹我家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高手——老媽。今天的早上,我跟老媽學習包粽子。老媽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后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我學著老媽的樣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老媽見了就在旁指點:“左手捏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老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接著,老媽在空心圓錐形里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粽葉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老媽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一些。你看……”老媽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樣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繩。只見老媽兩手握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各宗字。隨之,第2個,第3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老媽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我們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老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三十分鐘后,再泡在湯水里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
我與爸爸著兩只小饞貓一聞到香味就圍著鍋子,問老媽:“老媽,老媽,什么時候能吃呀?”老媽總會笑著說;“你們這兩只‘小’饞貓!”
瞧,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有哪些 篇3
說起我家過這個端午節呀,我還真是感慨萬分啊!實屬讓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民謠生動地表達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我的家鄉沒有江河湖水來劃龍舟,不過每逢端午,還是可以看到人家門前插著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聞到從各家各戶傳來的陣陣粽子的香味。
按理說,我家過端午也沒啥區,別可就是有些與眾不同。眾位看官欲知到底有何不同,且耐心往下看——
其實也無太大區別。還不就是過個端午節!只是我家的氣氛不對頭。
人家過端午,都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可我家卻是硝煙彌漫,分成兩派,年年都要斗上兩回合,才肯罷休。
第一回合:吃粽子
傳說在屈原投江時,人們因為撈不上屈原的尸體,所以用棟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羅江以祭祀屈原,不讓江里的蛟龍吃掉屈原的尸體。從這以后,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如今的粽子在講究飲食文化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下,不論是造型還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這粽子餡兒上。
爸媽喜歡吃糯米粽、蠶豆粽;而我和弟弟則喜歡吃豆沙粽和肉粽。可媽媽在包粽子的時候總是以種種理由來反對包豆沙粽和肉粽。于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較量。
“媽,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嗎?”
“包那兩種粽子多麻煩!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的媽媽我哇!肉粽又油膩膩的,多吃對身體健康無益。還是糯米粽和蠶豆粽比較好!”
“‘青菜蘿卜,各有所好。’我們兩姐弟就是喜歡吃這兩樣嘛!難道您連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應嗎?”
“那好啊,你們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現在我沒空!”
“包就包,誰怕誰!”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怎么著也不能虧了自己的肚子!很快我們就湊齊了所需的原料。接下來我們倆淘米的淘米、切肉的切肉,干的是熱火朝天!
忙了大半天,總算把粽子包好、煮好了。可我們還是和爸媽堵著氣呢。干脆就把吃的挪到了客廳,邊看電視邊吃粽子,好不愜意!
第一回合:我方勝利!
第二回合:懸艾草
艾草和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驅蚊殺蟲;懸艾草又是端午節的習俗,是用來驅鬼避邪的。所以我方一致認為門前應該掛一束艾草。
可是敵方卻認為在門前掛艾草只會招來蚊蟲蛇蟻,就堅持不去采摘艾草。第二回合的較量爆發。
一陣唇槍舌戰之后,我方漸漸處于下風。雖然很想在門前掛上一束艾草,可由于我方沒有人愿意上山去采,也沒有地方可以得到艾草。于是終以戰敗而告終。
第二回合:敵方勝利!
就這樣,每年較量情況都是一成不變:打和。可這端午節過的是真不是滋味。唉,真是“偷雞不成反被蝕了把米”!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有哪些 篇4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長詩《離騷》中的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這位因勸說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的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跟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這六百里地的好處,就跟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后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在秦國,繼位的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后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的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歷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過的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少不了吃粽子,賽龍舟。
說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媽媽可是一個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里錯了,不要放這么多肉。”“喂喂喂!你怎么把花生給吃了”“啊!這些是菜葉,不是包粽子的。”調皮的我正在廚房里搗亂呢!好了,回歸主題,正式包粽子。“先把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筒,然后放入糯米跟花生、肉餡跟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后,綁好定形,一個粽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著媽媽的步驟做的,但感覺怎么也不像一個粽子。但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粽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著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大家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劃著槳。只有一艘龍舟在緩緩的游動著,大家都認為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后來,當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著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為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的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有哪些 篇5
又是一年端午節,父母不再像往常那樣張羅著包粽子了,估計是年歲大了,手腳不利索了,精力也不行了。本來打算第二天回家給父母親送些粽子的,中午接到了母親的電話,說姐姐已經捷足先登把粽子送回了家,叫我千萬不要再買粽子了,怕吃不了壞掉,讓我和孩子回去就好,弟弟也特意從深圳打電話回來關心父母親端午節的安排,怕年邁的父母過節的時候沒有人陪。
很久沒有去看望父母了,因為一些瑣事,但這也絕對不能成為忽略他們的理由和借口,所以內心還是充滿了自責的,剛一進門,小花兒就撒歡的圍著我們蹦來跳去,小花兒是我們家的小狗,今年三歲了,已經是一群小狗崽的媽媽了,兒子是小花兒最喜歡的對象了,激動的狀態真的是難以形容,父母親正在和鄰里們一起打牌消遣,父親難得能夠清閑,因為到了做晚飯的時候一般都是父親在干活,母親在聊天,難得我回來,父親就安排我做晚飯,雖然我并沒有買多少東西會回來,但是父母還是嘮叨說東西太多了,他們是無論如何吃不了的,父母真的是老了,上次給他們染過的頭發又開始白了。院子里的蔬菜水果倒是被父母打理的充滿了生機,我最喜歡的提子今年如愿的結果了,紅果樹似乎是累了,往年碩果累累今年掛的果兒少得可憐,媽媽說走的時候一定要給我拔一些小蔥,因為今年的小蔥長勢真的喜人,第一撥絲瓜也被媽媽毅然的從秧子上摘下來,盡管它們還沒有長的很成熟,每次離開家的時候拿走的總比送來的多很多。
姐姐買的粽子很香甜,為父母姐姐總是會很費心思,晚上我陪父母住了一夜,只有在這里才能找到家的感覺,這個從小魂牽夢縈的地方。
夜里睡得很踏實,很久沒有睡過這么安穩的覺了,似乎都沒有夢。第二天父親很早就起來做好了早飯,每次父母總會把家里的好吃的留到我們回來吃,吃飯的時候接到了哥哥的電話,哥哥也是在端午節當天趕著回來陪父母的,父親說哥哥最近回來的比較多了,也許是年紀大了些,生活條件更好了些,所以騰出了更多的時間來看看父母親。本來早飯是沒有給哥哥準備的,但是父母親非要省下自己的早飯留給哥哥,還不停的督促我和孩子吃飽。臨行前,母親正在和鄰居的嫂子自豪的炫耀孩子們回來的情景,一向很強勢的母親變得越來越容易滿足,依依不舍得告別的父母和我摯愛的家,路上遇見了哥哥,非要塞幾個粽子給我,惹得我只想流淚,家人就是這么好。
每個家庭都會在這一年一度的節日里有很多平淡感人的事情吧,雖然沒有像我這般贅述,但是一定都是暖心的。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有哪些 篇6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的家鄉不僅有綠水青山,還有各種各樣的風俗。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端午吃粽子了。
端午這天,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吃粽子,沉浸在端午佳節的喜悅中。我不免有些好奇,端午節為啥要吃粽子呢?懷著好奇的心情,我問了媽媽,可是媽媽也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上網查詢,終于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因為亡國之痛,悲憤的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亡,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每年的這一天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讓我對屈原肅然起敬,也更加熱愛起包粽子這個習俗了。于是一大早我就跑到了廚房里。哇!包粽子的食材擺滿了一大桌,晶瑩剔透的糯米、嫩綠的粽葉、還有各種豆子和紅紅的棗子......
一切準備就緒,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糯米和粽葉洗干凈后,先將兩片粽葉重疊,彎曲成漏斗狀,接著將一勺糯米放進“漏斗”里,再在里面放上兩顆紅棗,然后再用糯米填滿剩余空間。最后用繩子將包好的粽子扎起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就完成了。我包了一個又一個,把他們放在面板上,他們似乎在笑嘻嘻的看著我說:“你不賴呀,這么快就學會了……”看著我的杰作,我得意極了。
時間差不多了,媽媽把包好的粽子往鍋里一放,胖嘟嘟的粽子“咕嚕咕嚕”的在鍋里不停地打鬧著,說笑著。經過一段漫長的等待,一家人親手包的粽子終于搬上了餐桌,剎那間,滿屋飄香。我拿起一個,咬了一大口,粽子軟糯香甜,紅棗甜而不膩,讓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嘴里面品嘗著美味的粽子,不禁再一次讓我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似乎瘦削的他就在我的面前,低聲吟道: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我想這一顆顆小小的粽子,飽含著人民對正義之士的懷念之情,亦飽含著我們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有哪些 篇7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時候對端午節的理解,僅僅停留于香噴噴的粽子。而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尤其是我母親,既不懂得端午節的內涵,也不記起在門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從未忘記用一雙巧手為一家人包上幾個肉粽與涼粽。在母親的潛意識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撐起一片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天空。我們稚嫩的心,年年都為粽子的清香與家人團聚的溫馨而陶醉。
漸漸長大,我才知道,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二千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地。屈原出生于湖北秭歸,他自小就樹立了濟世救民地遠大理想。當他目睹民不聊生地社會景象后,決心救人民于危難之中。于是,他乘一葉扁舟,踏著西陵峽地滾滾波濤,走進了自己立志為國地那座圣潔殿堂。然而君主昏聵,佞臣當道,他實在回天乏力。雖然他知道要實現自己地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雖然他也決心“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樣地環境下,他難以力挽狂瀾。面對現實,他只能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地嘆息。他只能將他地滿腔憂憤訴諸筆端,為后人留下《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后,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命運地縮影吧。但他愛國憂民地胸懷情操,卻隨著端午地習俗千古傳承。他堅毅不屈地精神品格,照耀著湘楚大地地巍峨群山,照耀著楚江地驚濤駭浪,也照耀著中華大地,成為后世典范。
如今,粽子地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對自己說,好好享受那一份祥與愜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夠穿越兩千年地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地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地方式飲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來到天等,眼見天等政通人與,處處與諧,他一定會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為天等地發展出謀劃策地。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濟濟,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讓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健康穩定,他也下決心不再從政,那么我們不妨尊重他地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風景秀麗地龍角小天池邊筑屋而棲,于端午朗日,面對一池碧波,盡抒詩興。也或者,他來到巍巍四城嶺中結棚而居,于端午佳節,手提一壺美酒,穿過幽靜地八角林,來到山腳下我地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醬蘸著品嘗母親親手精做地肉粽,不時與我舉杯暢飲,那是多么溫馨地場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發現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遠也回不了繁華的今世了!
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避免屈原悲劇再次上演,同時好好過端午佳節,靜靜懷念屈大夫,細細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有哪些 篇8
又是一年端午到,再回粽葉飄香時。端午節沒有春節的喜慶;沒有中秋的月圓;更沒有兒童節的歡樂。端午節是一抹淡淡的艾香;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是永遠抹不去的思念。
每逢端午,我就會想到遠在武威的大姨公,大姨公總是會站在高處遙望東方。大姨公是江蘇揚州人,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淮海戰役,在戰斗中負過重傷,是一名戰斗英雄。新中國成立后,為了響應祖國建設大西北的號召,義無反顧地奔赴甘肅武威,這一去就是一輩子。大姨公特別喜歡吃粽子,但是大西北沒有新鮮的粽葉,很多年都是綠皮火車在端午節前夕運送一批粽葉,可是還沒等到上市就被搶購一空。有一次端午節,我跟隨阿婆帶著粽葉來到了武威,當大姨公看到家鄉的粽葉時,用手輕輕捧起,狠狠地聞著粽葉的清香,眼含淚花,我當時不能理解這是一種什么情感,覺得粽葉有什么可聞的。接著,阿婆親手給大姨公包了幾大鍋粽子,粽子煮熟了,濃郁的香氣飄滿了整個屋子,大姨公激動地剝開粽子咬了一大口,高興地說:“就是這個味道,家鄉的味道!”吃過粽子后,大姨公并沒有扔掉粽葉,而是小心翼翼地放進水池里,打開水龍頭,仔細地清理,就像對待一件失而復得的珍寶,輕輕撫摸。清理完粽葉后,大姨公把粽葉掛在了自家的陽臺上,讓太陽那耀眼的光揮灑到那一抹綠色上,久久飄香……
粽葉的艾香,糯米的黏稠,寄托著人們濃濃的思鄉情。我又聞到了大街小巷的粽香,現在的我似乎有些明白大姨公了。當時的武威是不毛之地,可現在的武威已經成為了一個繁華的城市,為什么轉變這么大?對,就因為有這么多愛國的老兵無私的奉獻,所以才有了現在的繁華,他們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大姨公聞到的不是粽香,而是故鄉的味道,我被深深地感動了!端午時節,我們不由得想到了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想想屈原不甘楚國被侵略,跳江銘志,成為了一位愛國主義詩人。而當年祖國西北大建設,也成就了大姨公他們的一番報國之志。
又是一年端午到,又到粽葉飄香時,就讓這清清的粽香綿延流長吧……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有哪些 篇9
每一年的陰歷五月初五是端午,我家鄉的大家就會歡歡喜喜地迎來端午的來臨。
端午節是為了更好地留念春秋時期階段杰出的作家司馬遷。那時候燕國被秦朝擊敗了,他懷著悲痛跳到汨羅江自盡。大家懷戀他,尊崇他。為了更好地防止魚類、蝦類咬司馬遷,扔了很多米團到汨羅江,大伙兒認為那樣讓蝦吃飽就不容易咬司馬遷了。之后,大家怕河流把米團沖走,就用菏葉把米團包起來,再用紅杠把米團捆緊。漸漸地就發展趨勢為今日的粽子。每一年的端午,在大家的家鄉每家每戶都忙著包粽子,可繁華了。粽子用翠綠色的粽子葉包囊著雪白的檽米再加上用小紅豆、黑豆和一肥一瘦的腌豬肉做餡。粽子煮開后,剝掉粽子葉,但見米團里好像嵌著幾個深紅色光亮的瑪瑙石,十分漂亮,還釋放著香味,令人垂涎三尺。家鄉的大家都說吃完這類粽子,日子會過得更為蒸蒸日上,身體就會更健康。因此大人小孩都喜歡。
家鄉的端午除開包粽子,還會繼續賽龍舟。賽龍舟太吸引人了,那一天,大家陸續從四面八方趕過來收看賽龍舟。堤岸上,人潮人海,早已擺滿了觀眾們。
參賽選手們都是會衣著色彩艷麗的服飾,精神煥發地立在船里,專心致志等候著賽事的逐漸。最酷的便是立在最前邊的鼓師,他扎著鮮紅色的方巾,健壯的身體,威風凜凜的立在船首。“砰”只聽到一聲槍聲,上場比賽了,數十條龍船像離弦的箭一樣劃向終點站,參賽選手們拼了命地向前劃,河海峽兩岸上的拉拉隊也是不顧一切一樣給自己的隊友鼓勵,“給油,給油”叫喊聲此起彼落,振聾發聵,頃刻間,熱熱鬧鬧,人頭攢動。
家鄉的端午還有一個風俗習慣,便是在大門口上掛艾草葉,給孩子戴香囊。由于傳說故事五月是毒月,毒蝎子,蚊蟲,鬼都會出去,因此大家會在大門口上掛艾草葉辟邪,到夜里,老年人都是會用艾草葉熬水給全家人冼澡,仍在小孩子的腳底涂上香噴噴雄黃,聽聞那樣能夠除掉萬病,避邪。
我認為家鄉的端午真有意思!歡迎您到我的家鄉來玩。我能讓你當個完全免費的導游員陪你去看賽龍舟,還你要吃美味可口的粽子。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有哪些 篇10
去年的端午節不是雙休日,所以過得還簡單,今年是端午節放假的第一年,因此我想這個端午節一定要過得有意義。過端午節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這就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度過端午節的情景。
經過長久的期盼,端午節黎明的曙光終于出現了,響亮的鞭炮聲把我從夢幻中喚醒,睜開眼,想到今天是端午節了,心里不禁興奮起來。吃過早飯后,母親和奶奶就會為包灰水粽子的事忙碌起來,而我和弟則會收拾打扮好,向大寺進發,去看熱鬧的舞龍獅。在母親的叮囑下出了門,一路上大伙會興奮地互相詢問:“端午節到了,吃鴨肉和粽子了嗎?”當我們被問到時,我們會高興地答道,“還沒呢!中午就有粽子吃了,晚上再吃鴨肉!”一些也去大寺的人會大呼,“看舞龍獅去嘍!你們去不去呀?”我們也會大聲而愉快地說:“去呀,一起去吧!”然后我們三五成群地來到大寺,大寺那叫一個熱鬧,真的快到摩肩接踵的地步了,特別是大寺街上,那更是人山人海。我和弟弟牽著手在人堆里鉆,只為尋找一個空隙去目睹一下幾條龍獅在數十條壯漢的奮力舞動下那壯觀的場面。快到中午我們也就意猶未盡地談論著踏上歸家的旅程。
回到家后,不出所料,粽子果然已經蒸熟了。打開鍋蓋,那濃濃的香氣迎面撲來,拿出一個熱氣騰騰的粽子,翻來顛去一陣后,剝開那幾片還在散發著香氣的箬葉后,里面躺著的.粽子就像小寶寶一樣新鮮細嫩,招人喜愛。輕輕咬上一口,那混合了棕葉香、糯米香還有肉香的濃濃香氣在口中鼻中縈繞不絕,那黏而不粘的口感,那甜美的味道讓人吃后回味無窮。
到了下午,我們兄弟兩個會提上一只鴨子上外婆家,去看望一下她,陪她嘮嘮嗑,還會和表哥們聊聊天,上山玩玩……
夜幕降臨時,我們一家人就會圍坐在飯桌前分享一只自家養大的鴨子,那道醋血鴨可是我最愛吃的菜,那是放有許多香料炒出來的,可香了。它味重而不咸,肉嫩而鮮,味道好極了。
飯后一家人嘮嘮家常,其樂融融啊!
最后在暖暖的被窩中回味著一天的美好,漸漸步入了甜蜜的夢鄉。
想到這,對比著今天,心里頓時倍感凄楚,眼角不覺濕潤了起來。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有哪些 篇11
小時候每每聞到醞釀在空氣中的粽香味,便知道端午節將要來臨了。眼前便會馬上浮現出沿江路上圍滿了一大群人,他們打著顏色各異的雨傘看著江中,江上數十條龍舟爭先恐后地前進,舟上的賽舟者個個都精神抖擻。看著船頭前面的人指揮的動作以及聽著船尾的鼓手那熟悉的鼓聲,整齊地劃水前進的情景。
盡管所有的事物每分每秒在變化,但不變的依然是端午節的樸素民俗。
在四天假期的第一天,熱鬧精彩的龍舟競賽在中午十二時左右開始了。太陽光亮得讓人感到暈眩,我坐在家里的電視前觀看,電視上沿江路已人山人海,人群攢動,好像海中的浪濤在奔騰著。他們打著顏色各異的雨傘,拿著扇子扇著,沒有半點離去的意思。一片嘈雜的聲音掩蓋了報道,只聽得見觀看者內心的欣喜興奮的心聲。隨著鏡頭的轉移,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江上的十幾條龍舟上,預賽隨著“開始”的一聲地喚出,各條龍舟上的劃舟人員都迅速且整齊地提起船槳,一起向下劃水,每條龍舟前面一個指揮員站立著去指揮,劃舟人員的動作,他雙手揮動得十分有力,連身體也動起來了。龍舟后面一個鼓手認真地打著我們十分熟悉的龍舟節拍。在這兩人的配合下,劃舟人都一致地向前沖。開始居先的永慶和大嶺丫隊,劃舟人員都穿著白色的衣服,在霧氣朦朧的江中的他們神采飛揚,大力地劃著江水,江面蕩漾,泛起了漣漪。永慶隊和大嶺丫隊不相伯仲,大嶺丫隊舟上的指揮員焦急得更用力的向劃舟人員揮動雙手,他的身腰彎曲著,仿佛要倒向劃舟人員那頭。劃舟人員更迅速地劃槳,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襟,終于在他們的努力下,大嶺丫隊到了終點了。
今年的端午節最熱門的話題不是男子組的龍舟比賽,而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子組的比賽。他們的勇敢令我們敬佩。女子組在江中奮力前進時,鏡頭幾個六十多歲的老奶奶也做著劃舟的動作為他們加油,他們那緊張的神情好像是他們自己在比賽的樣子,同時也有許多觀看者一邊拍手,一邊吶喊著“加油”……頓時掀起了端午的高 潮……
端午節雖然過去了,精彩激烈的龍舟賽也已經結束了。但端午的余潮仍在蔓延,人們仍陶醉在那激烈龍舟賽的情景中,想念那誘人的粽子。端午的濃郁風情仍散發在我們的身邊。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有哪些 篇12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到了那天,人們一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中。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會包粽子吃,這里面還有一個故事呢。據說很久以前,有一位的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因郁郁不得志,抱石投汩羅江而死,人們知道后怕江里的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里,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你知道粽子是怎么包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要把綠油油的粽葉洗得干干凈凈,然后用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輕輕地舀起糯米,并加上蜜棗,冰糖等,包起來后用馬蓮帶捆緊,最后把美味的粽子在鍋里煮上四個小時后,等到熟透了就可以吃了。這時你咬上一口嘗嘗,保證讓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聞一聞都會使你垂涎欲滴。
一頓豐富的午餐過后,人們就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的來到應縣木塔,來游玩著美麗的風景——千年古榙,有的人手里捧著幾柱香,給佛像面前栽上,嘴里一邊念叨幾句:"阿彌陀佛。"心里一邊許下自己美好的愿望,有的人圍著木塔轉了三圈,這樣他們說能消災減難,有的人在觀賞著四處美麗的景色,還有的親朋好友拍上幾張紀念照!這樣的活動一直會持續到晚上八點,人們才戀戀不舍地離開,應縣木塔。
回到家里該洗個舒服澡了。按照傳統的習慣,人們把早已準備好的艾葉等放進鍋里,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要洗,說是避邪氣,其實它的中藥原理是殺菌除濕氣。洗了以后,不會生痱子。
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節,到時你一定會一飽眼福和口福的。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00字有哪些 篇13
夢回昨日,五千多年前的農歷五月初五,屈原為國苦生憂愁,正處悲痛欲絕之際,抱石自盡于波濤滾滾汨羅江。人們苦尋屈原遺體未果,恐魚兒食之,投綠粽,劃木舟趕魚,門前掛艾葉紀念。
“后來也便有了端午……”屈原的故事總在初夏那夜從奶奶口中流出,我捧著腮兒聽著,掀開清香竹葉,嚼著一口香軟糯米,或念著那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然而,魂牽夢縈那日,又是一年粽飄香,正值初夏,艾葉翠綠而清香,我欲曬出那年端午濃情。
“咚嗆,咚嗆,咚咚嗆”清早,我便被激情鼓鑼聲引入祠堂。“畫龍點晴,順風順水,朱砂一點,龍眼始開。”眼前,這平日冷清的小祠堂里擠滿了人,讓我不禁感到有點兒驚訝,村中德高望重的長者正手抬滿醮朱砂新筆,點畫龍睛,口中喃喃萬事如意,更筆重點龍頸,龍尾,后塞龍眼葉入含珠龍口,我同人們一齊拍手叫好,緊跟著到堂前河岸。
排排龍船靠岸,埠頭鞭炮紛紛而響,眼前滿是彩繪龍舟,人潮如流。曾幾何時同今日一般,萬人空巷,人山人海,曾幾何時同今日相似,龍騰虎躍,倒海翻江。我在岸旁靠橋處找好觀賞位后,一聲炮鳴,支支五彩龍舟爭先直進,賽舟人縱身躍下,雙槌齊下,伴著雄渾響亮整齊劃一“嘿嗬,嘿啊”的號子聲,用盡全力,爭著向前,
五彩龍船上,一人在船頭牽紅繩擺動口含紅珠龍眼葉的金龍頭,一人在船尾牽白麻繩掌舵,還有鼓手按鼓點擊鼓高聲喊號。兩個老者吹著嗩吶,閉著雙眼沉浸其中,蒼桑的黃臉中漾著歡喜的笑。吶喊聲,喝彩聲從岸邊涌來,此起彼伏,鑼鼓聲,劃槳聲匯成一首激昂雄渾的曲子,被船槳翻起的江流滾滾地清脆響亮。
緩緩江流因五彩龍船的駛進而在今日泛起陣陣青波,久久而不平;密密細汗因賽舟人的熱情而在今日掛在溫熱黃額,滴滴而齊落;綿綿端午濃情,也因今日五月初五的別樣而重生我心。
那日端午甚是難忘,如今荷塘里只剩飄零的幾片落寞孤葉,勾起我的無限回憶。曬出那年端午情,愿能透過端午再次體會文化大氣,感悟文化風范,觸摸文化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