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通用27篇)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1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都和農事、親情連在一起,也有一些節日和紀念祖先有關。農歷五月初五既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五月節等。這個節日來源有很多種說法,最多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傳統節日作文300字作文。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是賽龍舟、吃粽子,傳說屈原的祖國滅亡后,他不愿投降敵人,投汨羅江而死。老百姓劃船到汨羅江打撈他的尸體,為了不讓魚兒吃他的身體,把包好的粽子扔到江里喂魚
今天的賽龍舟、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他。
每年端午節,奶奶都包好多粽子帶給我們吃,我和爸爸也一起,我們用煮熟的竹葉將泡好的糯米、紅棗包好,用五彩繩系牢。煮熟的粽子可香了。
中國不同的傳統節日都有不同的意義,都包含著濃濃的親情和淡淡的懷舊,爸爸用屈原《離騷》中的話鼓勵我:“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會記住的。
我會象屈原那樣愛我的祖國。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2
端午節的早上,我一邊吃著美味的粽子,一邊看著頻幕清晰的電視。正巧,看到了有一個賽龍舟的節目。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知道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慚愧的說:“不知道,那媽媽你給我講講吧!”
媽媽說:“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進汨羅江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就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又問媽媽:“媽媽,為什么屈原要跳河啊?”媽媽說:“因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抱著石頭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的老百姓紛紛劃著小船前去打撈他。就有了賽龍舟的習俗。”
爸爸接著說:“你知道端午又叫‘重五”嗎?在我們這,在端午節這一天,有給兒童手腕和腳腕戴五彩線的習俗,稱為‘長命縷”。你記得去年你二姨給你買的上面有五種顏色的寶石的那條五彩線嗎?那就是長命縷。”我得意地說:“哦,原來那就是長命縷呀!那我就能長命啦!”
啊!端午節的學問可真多啊,我今天又學到了好多知識。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3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吵死我了,“杜強起床啦!”媽媽叫道,我問:“怎么了,干嗎叫醒人家,人家剛做得好夢就被攪和啦!”“什么,今天是五月五端午節,你都忘記啦!”“哦,想起來了。”我恍然大悟。
我、爸爸媽媽和小姨來到了濉溪路上的樂購,我們先推了輛推車,然后就進入超市了。咦,樂購的手提籃可真好玩,跟箱包一樣,我很好奇。一樓是日用品店,而我們卻是去買食品,便上了二樓,買了菜、粽子、紫菜等許多食品。
回到家,我先把買的壽司包裝盒拆開,可是我拆了半天也沒搞好,還是找了爸爸幫忙。我把壽司放進盤子,在微波爐熱了1分鐘。
“叮鈴鈴”,門鈴響了,我跑過去開開門,原來是我們家大名鼎鼎的廚師三叔來了,三叔說:“哥(我爸),今晚我燒飯。”三叔穿上圍裙,開始烹飪了。
6點,我們準時開飯,“這些怎么那么的淡啊?”,“可能忘記放鹽了。”餐桌上,我們有說有笑,很有趣。
我愛這個端午節,希望明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啊!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4
今天是端午節,我吃過早飯就要出去玩。我拿出羽毛球和球拍,準備和爸爸去打一場羽毛球。我們來到了大院的健身場上,一場羽毛球賽就開始了。
先是由爸爸發球,爸爸發的球特別高,這不是有意的在刁難我嗎?我一蹦便把球回了過去,而爸爸出乎意料,所以他沒能把球接著。本想打我弱點的爸爸反讓我了一分,接著我發球,我就發到爸爸的反手位,結果爸爸又輸給了我。這樣你來我往的,比分緊緊咬著,我和爸爸不分勝負。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中午的時間,我們只好鳴鑼收兵。
我們剛一到家,飯桌上已經擺上了一盤粽子。我剝開竹葉,輕輕的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呀!”我贊嘆道。里面白色的糯米特別誘人,再加上里面的豆沙真是好吃極了!我聽爸爸說,端午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媽媽對我說:“屈原真是太偉大了!他的愛國精神鼓舞著世世代代的人們,吃粽子、劃龍舟的習俗也延續到了今天。”我點了點頭。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啊!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5
你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賽龍舟嗎?是因為當年屈原投江的時候,人們劃著船去打撈屈原的遺體。現在,劃龍舟成為了紀念屈原的一種方式。
那次觀看賽龍舟的場景,至今我還歷歷在目。
“加油,加油!”一聲聲鼓舞的聲音在大河上此起彼伏,隊員們齊心協力,拿著槳奮力向前劃著。還有一位隊員敲著鼓為隊員打氣、加油,指揮著他們,希望能夠得冠軍。隊員們劃出的水波快速向后退,龍舟像箭一樣在大河上飛快地向前行駛。快到終點了,隊員們使出全身的力氣向終點劃去,“噢,勝利了!”——隊員們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
看,這就是賽龍舟,優秀的中華兒女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創造的傳統文化。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6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按照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有的地方還要組織劃龍舟比賽等等活動,我問爸爸:為什么要包粽子劃龍舟呢?
爸爸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江而死,楚國百姓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啃食屈原的身體,將粽子丟進江中,同時,劃龍舟敲鑼鼓可以驚走蛟龍,就這樣,形成了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舟的習俗。
我們要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我們要有一顆愛國的心。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7
端午節到了。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風而來了。
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說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
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并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后,屈原繼續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歷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騷》、《天問》等等……
端午節還有許多別名,有:浴蘭節、女兒節、五五節、端陽節等等……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為這其中寓含著很豐富的意義。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8
時間匆匆忙忙的從我們身邊走過。眨眼之間,端午節就已到來。
一提到端午,大家都知道這一天要做些什么。那就是吃粽子、掛艾草、賽龍舟。甚至,有的人還知道端午節的來歷。是啊,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的丟進河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再咬屈原的身體了。
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用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后來,為怕飯團讓蛟龍吃到,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后來發展成今天的粽子。所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怎么樣?端午這個節日很令人難忘吧。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9
端午小長假,尋了個山清水秀的去處——唐縣全勝峽。
全勝峽,在諸多風景名勝之中,或許屬于名不見經傳,不過我的興致卻很高,全勝峽嘛——對于名字中有個“全”字的人來說,多么吉祥的噱頭啊?
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奇水秀,若是水再多些,真可稱做“北方桂林”了。
停下車,徒步過“石門”拾級而上后,首先進入的就是遮天蔽日的大峽谷,兩側壁立千仞,高聳云端,中間峽谷悠長,溪水潺潺,好個清涼的所在!
早有人說:“有山無水,枯燥;有水無山,單調;有山有水,絕妙!”尤其在現今這個普遍缺水的北方,全勝峽的水,更加顯得難能可貴了。曠谷之下,聽泉水叮咚,聞溪水潺潺,賞飛瀑喧嘩,皆是不錯的耳福。
若是細致之人,更可仔細琢磨那巧奪天工的乳巖壁畫,千姿百態,栩栩動人。
行走在全勝峽悠長的山路上,儼然已置身另一個世界,城市的喧囂,生活的負累,工作的繁重,家務的瑣碎俱皆拋諸腦后,留在身上的,是閑云野鶴的恬淡,是心靈放逐的自然,是超脫情感的釋然。
登上山巔,更加豁然開朗。“蕩胸生層云”“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悄然而至。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10
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包粽子。每當我唱起這首歌,就會想起中國臺灣的特產——粽子。
有一天,奶奶一邊在包粽子,一邊說:“其實包粽子很簡單,只要摘一些粽葉,放一些白糯米,再放一些豆,接著放一塊肉或一顆紅棗,最后再把粽葉三折兩卷的,就搞定了。過了一會兒,滿滿的一桶粽子出現在我的面前,有的像棕頭,有的像小山,有的像……最特別的算是小腳粽吧。
奶奶把粽子放進窩里蒸,不久,粽子的香氣撲鼻而來,我流著口水,迫不及待地向奶奶拿了一個粽子。我把熱騰騰粽了來回倒著,呵著氣。小心翼翼地把粽葉打開,聞了聞,自言自語地說:“啊,真香!”我吃了一口,津津有味地嚼著。每次我們都會拿出好幾個送給鄰居、朋友們吃,跟他們一起分享。
真希望每天都能吃到香噴噴的粽子。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11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聽說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屈原而設的傳統節日。我們全家和外婆一起去小阿姨家過。
我們先在阿姨家玩了會兒,等阿姨做好飯后,我們就吃食餅筒,可好吃了。吃過飯后,我看見阿姨她們在做些什么。我很好奇地問:“阿姨!你們在做什么啊?”阿姨說:“這個啊,這個綠色的是菖蒲,我們把它做成寶劍的模樣,然后掛在每扇門上。可以驅邪保平安。看我做的像不像啊!”我似懂非懂地說:“哦,這樣啊,你做的還蠻像的嘛!”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思,我還學到了不少知識呢!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12
“五月五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那天,人們都要包粽子、賽龍舟。媽媽一大早就去買包粽子的材料。超市里的人可真多呀!媽媽都買了2個小時才買到。材料買好了,我們把材料洗了洗,材料洗好了。我們開始包粽子了,連年紀很老的奶奶也來幫忙包粽子。粽子包好了,我們拿粽子去煮。過了一下粽子煮好了。我們全家人吃起了粽子。哇!那粽子真好吃。
還有賽龍舟。一大早媽媽就煮起了飯,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和媽媽要去參加龍舟大賽。我們吃完早飯,就去比賽場地了。比賽開始了,我和媽媽劃呀劃終于超過了1號。我們劃了差不多1個小時。終于到了終點,我和媽媽很高興。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贏了。獎品是大粽子。我們把大粽子抱回家給奶奶吃,奶奶說“我很喜歡”
以上的說明我愛端午節。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13
清晨推窗,撲面而來一股青青的草葉馨香,空氣中流淌著淡淡的艾草味兒,粽子香味兒!又是一年的端午節!
家鄉有傳說,端午節這天用黎明前采摘露珠的車前草加水煮雞蛋,吃完雞蛋再喝盡湯,腸胃生病。
端午天,還要到山上采艾草,據說能避邪祛病。插在門邊,窗縫,先把蚊子蒼蠅熏個頭昏腦脹,暈頭轉向,看它還傳播疾病?姥姥總在天縫大香包,或做七彩繩給我,里面都裝滿了艾草和朱砂。掛在脖子上,能保佑小孩子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還艾草煎湯,可以用來擦身,說子的話就被蚊蟲叮咬,也生瘡包。
早上,一大早就開始動手了:先買好的蘆葦葉用溫水泡在大盆里,再把糯米洗凈淘好,要泡上才行,到天早上就開始包粽子了。先把餡心擺好,讓后用各色的線纏繞。葦葉粽子四個角的,顏色各不相同,放進鍋里,就煮一夜,中間還加上幾次水。
早晨我醒來,一下就聞那濃濃的香味,我一鍋,“哇!五顏六色的'粽子!”我不禁叫了,太漂亮了!太美味了,我一連吃了三個。
那暖暖的甜甜的粽子香,那四處流淌的艾草的香味,那濃濃的情意和綿綿的牽掛,身在何方,年年端午,又讓人品味起故土家鄉的溫馨和美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14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快要到來。
每到端午節來臨,家家戶戶都忙著包粽子。我們一家人也在包粽子。奶奶包的粽子最漂亮,有的像一個個包袱,有的像一個個秤砣。粽子里夾著甜甜的棗子,那清香使我饞涎欲滴。粽子一好,我就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只吃得胃子提抗議才住口,真是大飽口福啊!我最喜歡看賽龍舟,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用力地敲著鼓。“加油,加油!”拉拉隊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我也會扯起嗓子為選手吶喊助威。
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為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吃粽子的習俗。在我的家鄉,端午節除能吃上香噴噴粽子,看到激烈的賽龍舟比賽,每個人都要用艾葉洗澡,每個小孩都要系上扣手線。我期盼著端午節快點到來。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15
一說起端午節,小朋友們就唱起有關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16
我們中國有許多節日,但我最喜歡有著濃濃藝術風味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的楚國大臣,他憂國憂民,深受百姓的愛戴,但由于奸臣陷害,加上看到國家快要滅亡,屈原傷心絕望之下便投江自殺了。屈原死后,楚國百姓非常傷心,于是劃起船只,去打撈屈原的尸體,并把食物投進江中,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尸體了。
端午節不僅有著感人的來歷,而且還有許多習俗。我最喜歡的.是賽龍舟:傳說古時,老百姓舍不得屈原死,為了紀念屈原,我們就有了賽龍舟的活動。賽龍舟的人們很快樂,船頭站著一個人敲鼓,大家就跟著鼓聲一起劃,那時別提有多壯觀了。每次賽龍舟,大家都齊心協力,船就劃得很快。
我愛有趣的端午節。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17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它有一個小故事。
戰國時期,屈原抱石投江自盡,老百姓敬仰他的為人,劃船到他投江的地方救人,又怕江里的魚蝦傷害屈原的遺體,就用粽葉包了糯米投向江里。這就是端午節劃龍舟吃粽子的由來了。而這一天,據說正是農歷五月初五。
不同地方過端午的習俗不盡相同,但吃粽子、劃龍舟、插艾蒿這些習慣大多一樣。
咱們荊門人過端午,又稱“過端陽”或者“送端陽”,是出嫁的女兒對爸爸媽媽的感恩節。這一天,女兒要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娘家,還要帶著豐厚的禮品。爸爸說,在京山,人們通常送的是幾斤肉,而爸爸媽媽一定會蒸饅頭,做包子,好好地招待女兒女婿。媽媽說,在荊門送皮蛋、咸蛋、肉的居多,老人要準備的也很多,不過一定不會忘了送女兒女婿幾把蒲扇,這既是因為夏天熱且蚊蟲頗多,也是因為蒲扇還有另外一個好聽的名字——福扇的緣故。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18
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啦!在端午節可以包種子和看賽龍舟!
今天就是端午節!我和媽媽早早地起床一起包種子。再桌面上看到干的河葉、糯米和包種子的材料。我們開始包。首先把材料放在河葉上,然后就包起來,最后再用干的草把種子捆起來,種子就包好!一開始我總是包不好,媽媽說:“孩子一開始是包不好的,只要你能用心去包就會包的好的。”我邊包邊問媽媽:“媽媽為什么端午節要包種子呢?”媽媽說:“因為古時候有位仙人每天都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有一天這位仙人報告人間的事情,玉皇大帝不聽他的話,便把他掉職位。這位神仙決定跳進黃河里,人們為紀念他在端午節里做一些糯米飯給魚們吃希望不要把這位神仙吃掉。糯米飯就被稱為種子,所以端午節要包種子。”不一會兒我果然把粽子包好。
吃完種子我們到珠江兩岸看賽龍舟。珠江兩岸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找到一個好地方看賽龍舟。只看一條條龍船在飛快地駛過江面。我看中一條龍舟,心里想:“你快游啊,快游啊!”
愉快的端午節就過。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19
我國有許多傳統文化,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吃粽子,劃龍舟,而且這天也要紀念屈原。
聽媽媽說,屈原是楚國的臣子,但是他的報復得不到君王的認可。只能跳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粽子投到江里,認為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因此端午節就這樣來的。所以這天要包粽子,劃龍舟。
今天媽媽說要教我包粽子,只見媽媽把棕葉包成漏斗形,然后把米到一半進去,把蜜棗或醬肉放進去,再把米倒滿,接著把粽葉蓋上,最后用繩子把粽子綁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煮,過了一會香噴噴的粽子就好了。
我國還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我還是最喜歡端午節。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20
為充分利用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在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來前夕,大豐谷小學開展了“粽情粽意話端午”主題活動。
活動開始階段,大豐谷小學借助少先隊板報欄、紅領巾廣播站、國旗下講話等形式,大力宣傳端午節及其意義,充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活動推廣階段,組織各班開展了生動活潑的班隊會,如一年級什么是端午節,五年級端午節與屈原,六年級端午節隨想等,既突出了主題,又學到了知識,受到了教育,起到了預期效果。
通過活動的開展,學生銘記的不僅是屈原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既弘揚了傳統文化,又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可謂一舉兩得。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21
農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一說到端午,大家都會想到偉大的詩人屈原。屈原乃愛國詩人,卻連遭排擠。滿腔悲憤的他來到江邊,仰天長嘆,投入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農歷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用包粽子、煮雞蛋等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媽媽要求,讓她教我包粽子。包粽子,首先先將粽葉洗干凈,再用熱水把粽葉泡軟,將準備好的蜜棗、葡萄干、花生米做餡,然后就可以開工了。媽媽一手拿著粽葉,一手把粽葉折起來,窩成一個窩,往里面裝餡,包出棱角,用線一系,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將軍”出世了。放進鍋里煮一個小時,我迫不及待地掀開蓋子,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的,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解放”出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趕緊剝一個粽子放在碗里,撒上白糖。咬一口,香甜無比。
今年的端午節,我快樂極了,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還學到了知識,真希望天天過端午節。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22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端午節吧!
端午節是在農歷的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主要活動有:賽龍舟、掛艾葉、喝雄黃酒、吃粽子等習俗。
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提倡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強烈反對。屈原澡饞去職,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后,屈原于五月初五,在寫下絕筆《懷沙》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老百姓紛紛憑吊。漁夫們劃船來回打撈他的真身,還準備了飯團等食物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不去咬屈大夫的身體,還拿來了雄黃酒倒入江中,要醉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后來發展成粽子)投入江中。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每到端午節,我們都會吃粽子,看賽龍舟,原來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啊!這樣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愛國精神不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嗎?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23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
往年的端午佳節天氣晴朗,風和日麗,今年也不例外,仿佛空氣中都透著甜甜的味道。
早上,我們全家早早就起床,準備好了行李到株洲外婆家過節。
到了車站沒多久車子便開了,搖搖晃晃大概過了一個多小時,車子便到達了株洲,舅舅已經在那里等著我們了,坐上了舅舅的面包車,一路上在車里有說有笑,沒多久到達了外婆家。
還沒進家門,鞭炮聲響了起來,外婆滿臉笑容的迎我們進門,外婆對我說:“婷婷,歡迎回來!”我笑著回答:“外婆,過節好!”
時間已是中午時分,外婆把早已準備好的飯菜端上桌,依舊少不了我愛吃的肉粽子,外婆親手包的粽子又香又美味,關鍵是帶著濃濃的慈愛!剝開粽葉,滿滿的香味席卷而來,咬上一口,軟軟的糯糯的米飯,真是美味極了!
吃過午飯,發現外婆家門上插著艾葉草,外婆告訴我說,艾葉草不但可以驅蚊,還可以用來洗澡。
晚飯過后全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家常,看看電視。
轉眼,一天很快過完了,我感受到了家庭團圓的幸福,也突然覺得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深刻意義。真心希望天下所有離開家的人都能回家團圓。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24
“五月五,是端陽……”小巷傳來了孩子們快樂的歌聲,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
說起端午節,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從前,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當時楚國危機重重,因為屈原一向受楚國的信任,所以他每天晚上都為楚王出謀劃策。有一天,一群小人在楚王面前告了屈原一狀,楚王信以為真,把屈原趕出了楚國。后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跳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后,紛紛捕撈屈原的尸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就往河里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每年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著粽子的清香。那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紅棗餡的,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著幾片薄薄的棗子,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的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香氣迷人。
端午節真是個有趣的節日!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25
昨天,爸爸媽媽帶我去看游龍。我們到了目的地,那艘龍船長得像一條真正的龍,有龍頭和龍尾。龍頭上面有一對大大的角,它有許多胡須,我還以為是龍爺爺呢!隨著龍身的游動,龍頭有節奏地左搖右擺,龍船上有激情四射的龍船手,他們精神抖擻,他們齊心合力地劃著船槳,他們的精神面貌值得我們學習。船頭站著一個人,中間的人在奮力劃船,有個人在有節奏地打鼓,響亮的鼓聲真好聽。后面有個人像龍一樣擺尾,啊!原來龍船是多么美麗的呀!
粽子,它穿著青綠色的衣裳,遠看,像一座小小的山坡。近看,像立體三角形。聞一聞,很香。我把它的繩子解開,種子就打開了,咦?好像變魔術一樣。我咬了一口,在嘴里黏糊糊的,香噴噴的,有點兒咸,不過還是讓人回味無窮。哇!粽子是多么好吃的呀!我在回家的時候,遇見了一大片農田,河邊的風輕輕地小臉蛋,聞一聞,一陣陣花香撲面而來,這種感覺真不錯啊!
今天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呀!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26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它可是屬于中國人的節日哦!其實端午節有許多故事,其中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屈原的故事了。
在戰國時期,有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他的君主很昏庸,偏聽了小人的讒言,把屈原流放邊疆,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滅亡,百姓受苦,他十分悲痛。五月初五那天,屈原懷著悲傷的心情,來到了汨羅江邊,投江自盡。當地漁民劃著船來打撈屈原的尸體,并把粽子投入江里喂魚,以免魚吃了屈原的尸體。這就是端午節賽龍舟和吃粽子的來歷。
甜甜的粽子和精彩的龍舟比賽讓端午節充滿樂趣,但是端午節還少不了一樣東西——艾葉。艾葉是綠色的,圓形。家家戶戶都會在每年的端午節把它掛在門上辟邪。
這就是我知道的端午知識,中國的傳統節日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我希望這些歷史悠久的節日永遠傳承下去。
小學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00字 篇27
再過些日子,重陽節就要到了。爺爺奶奶在這個時候臉上掛滿了笑容。他們最開心了,因為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我的奶奶比往日更加精神,家里準備了許多的好吃的東西。有重陽糕、菊花茶……更重要的是,奶奶要參加老年大合唱。我奶奶還是老年大合唱的帶頭人。
演出這天,我和媽媽爸爸早早的來到了現場,舞臺上穿著艷麗紅色衣服的爺爺奶奶們在五光十色的燈光下,像西邊落下的夕陽紅。我奶奶站在第一排第一個領唱。“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那高昂激情的紅歌,宏亮有力……從那以后,家鄉的重陽節,爺爺奶奶的大合唱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我喜歡家鄉的重陽節!因為它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秀品質:尊敬老人。昐望著它的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