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精選25篇)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
端午節到了,我和媽媽結伴去閩江河畔看賽龍舟。
閩江兩岸人山人海。伴隨著主席臺上一聲號令“龍舟比賽現在開始”,三顆信號彈騰空而起,兩岸沸騰了,鑼鼓聲、鞭炮聲、歡呼聲交織成了一首雄壯的交響曲,二十多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躍出了,伴隨著鑼鼓聲,你追我趕。
龍舟雕刻技藝精湛,栩栩如生。龍頭高昂,龍目圓睜,威武氣派。龍身的鱗片,形象逼真,像將軍的鎧甲,神氣極了。龍尾像巨鯨掠起千層浪,遠遠望去像無數只蛟龍橫空出世,在戲水搏擊。
一個個橈手多像出征的戰士!他們頭纏著頭巾,身穿背心,腰纏紅腰帶,黝黑的臉龐上寫滿了昂揚的斗志。
看,青龍多像一條騰云駕霧的蛟龍在碧波上騰躍。瞅,黃龍身披黃甲,如箭一樣前行。望,紅龍閃耀著紅光。
“咚咚鏘、咚咚鏘”,鑼鼓聲和加油聲響徹云霄。一場多么精彩的龍舟賽啊!望著這樣的場景,我和媽媽心中的熱血也沸騰起來。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2
今天是端午節,我聽姥姥說,吃粽子,賽龍舟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當年把粽子扔下水,是為了讓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尸體。“那賽龍舟呢?”我迫不及待的問。“那當然也是為了驅趕江中的龍、蝦、魚,以免傷害屈原的尸體。”姥姥回答說。
不一會兒,姨媽來了,手里還拎著一袋粽子。我接過粽子,剝開皮,只見里面的餡兒黑黑的顏色,姨媽告訴我,這是黑米做的,里面還有蜜棗呢!我趕緊把粽子遞到姥姥手中,并笑著說:“祝愿姥姥端午節快樂!”
姨媽說:“端午節可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世宇,你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嗎?”我慚愧的說:“還真不知道呢。”姨媽接著說“‘端五節’又叫‘重五’、‘夏節’、‘女兒節’、‘玉蘭節’、‘天中節’、‘地蠟’、‘詩人節’等等”。姨媽還說“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我搶著說:“這個我知道,有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戴五絲線、香包等。”我一邊說一邊又拿起一個粽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哇!”真好吃。我津津有味地一連吃了好幾個,沒想到我自己竟變成了一只大臉貓。
這個端午過得真快樂!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插上了艾葉,包起了粽子。我家也忙活了起來。
一大早我就起床了,你猜我要做什么呢?當然是包粽子呀!等我下樓,奶奶早就準備好了一堆材料:粽葉、糯米、葡萄干、蜜棗、紅豆、鮮肉那可真是應有盡有。我洗好手拿起粽葉準備包粽子了。可是,下一步該怎么辦,剛拿起粽葉就把我給難住了。
我不會包可怎么辦呀?我剛說完,奶奶就說:別急別急,奶奶教你。奶奶可真算得上是包粽子的能手,只見她挑了兩片又大又寬的蘆葉,整齊地放好,熟練地將它卷成了圓錐形,再用小勺從泡好的糯米、大棗、葡萄干中舀了幾勺來裝進圓錐里,然后左一包,右一裹,用麻繩系緊,一個菱形的大粽子就包好了,看得我眼花繚亂,垂涎三尺。
學著奶奶的樣子,我把粽葉卷成一個小漏斗,放了幾大勺糯米后又放了幾個大大的紅棗,因為糯米放的太多,怎么也裹不上,我左邊一搗鼓,右邊一搗鼓,粽子竟然成了一個大肚子胖娃娃,一不小心肚皮破了,糯米嘩啦啦地掉了出來,第一只粽子以失敗告終,接著我又重新拿了兩片粽葉,學著奶奶的動作,一步一步,在經歷了一次次失敗后,終于包成了一個四不像的粽子。
包完了粽子,奶奶給了我一只香囊,在我額頭上涂上了雄黃,奶奶悄悄地說,這是為了驅災辟邪。吃著這香噴噴的粽子,感受到真是一次難忘的端午節啊!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4
從甜甜的睡夢中醒來,我伸了伸懶腰,一想到今天是端午節。我興奮得從床上蹦了起來,沖到廚房里找媽媽。
“媽媽,今天是端午節,我可是要吃粽子的呀!”一進廚房,我就嚷到。只見媽媽好像變魔術似的,從袋子里“變”出了一串又肥又大的粽子。那粽子散發出陣陣濃香,把我饞得“口水直流三千尺”,巴不得馬上就拿一個來解解饞。
媽媽就好像我肚子里的小蛔蟲,指著我的小鼻子說:“小饞貓,我現在就弄點給你吃。”媽媽用剪刀剪開扎著粽子的繩子,剝開包著的兩層竹葉片。粽子好像跳水運動員翻了個身,落在媽媽早已準備好的碗里。一塊色香味俱全的粽子呈現在我眼前,只見那粽子是黑紅黑紅的`,上面點綴著黑色的蘑菇,又白又紅的肉,白色的雞蛋,粒粒糯米,就好像顆顆小小的珍珠。這些糯米你粘著我,我粘著你,就好像七兄弟。
我秋風掃落葉般,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粽子就被我掃了個精光。
我還覺得不過癮,還想再吃一個,就對媽媽說:“媽媽,再來一個粽子。”媽媽看了看我,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笑得連眼淚都流了出來,我看媽媽笑成了一團,摸不著頭腦,跑到鏡子前一看,呀,我就好像馬戲團里的小丑,成了個大花臉。甚至連眉毛也不能“幸免于難”。我連忙用毛巾把臉洗了一干二凈。
我又重新回到桌子上,津津有味地吃起第二個粽子。
這個端午節真有趣!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5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最傳統、最古老的節日。我們小區到處喜氣洋洋,一派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比如:劃龍船、吃粽子、系五絲線等等。當然,我媽媽在太陽出來之前已經把五絲線系在了我的手腕和腳脖上了。聽媽媽說,五絲繩也叫長命縷,是爸爸、媽媽希望孩子能長命百歲,多么美好的期望啊!
晚上,媽媽買回來一包粽子。粽子用竹葉包裹著,仿佛一個個綠娃娃似的,老遠就聞到一股甘甜的清香沁入肺腑。剝開竹葉咬一口,糯米發紅,再咬一口,香甜潤滑,真是又香又甜,好吃極了!一邊吃著粽子,我一邊想起了屈原這個歷史人物。當年屈原因被小人出賣,含冤投江自殺。當地百姓去汨羅江打撈尸體也沒成功,就向汨羅江中扔了雞蛋和熟米。據說這樣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
媽媽還熬了草莓湯,紅紅的草莓襯著那濃濃的湯,真是一道美味呀!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過得很開心。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6
“農歷五月五,家家稻米香。”這是我們家鄉流行的一句對歌詞。
往年的粽子總是外婆包,今年我纏著外婆,硬是要學包粽子,外婆拗不過我,只好答應。
星期天下午,我就跟著外婆學包粽子。外婆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外婆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外婆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住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外婆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著,外婆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勺子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塞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外婆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些。你看――”外婆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扎繩。只見外婆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外婆的方法捆好了我的第一個粽子。看著我包的這個歪歪斜斜的粽子,心里真是說不出的高興。外婆說,熟能生巧,我又一連包了好幾個。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更要有恒心。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7
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于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為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為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粽子。雖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粽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后準備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一卷,卷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后就往里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線把粽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粽“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8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稱端陽節。
每當端午節來臨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大門上插上艾葉。我家也不例外,每年端午節一大早,媽媽便會從菜場買回一大把艾葉插在門上,說實話,我根本就不喜歡艾葉,尤其是它散發的刺鼻氣味。于是我一邊捂著鼻子,一邊抱怨著媽媽的迷信。可是,媽媽一點兒也不生氣,耐心對我說:“端午節插艾葉,以后全家人就可以吉祥如意。”我似乎懂了一點,我使勁去聞聞艾葉的香味,不覺得那么刺鼻了,反而有一種清香,沁人心脾的感覺呢!
記憶中的端午節,不再是刺鼻的艾葉的氣味,而是濃濃的粽香味,說起粽子,思緒又回到去年的端午節那天,早飯過后,媽媽照料把包好的粽子輕輕放入鍋中去煮。不太一會兒,糯米、粽葉的清香溢滿整個房子,粽子出鍋了,掀開表面的一層粽葉,只見晶瑩剔透的糯米和似星星點綴的蜜棗映入眼簾,看著就嘴饞。咬上一口,又甜又黏,心里有一種既美好又滿的感覺。
口嘗了粽子,我想了解一下粽子,媽媽告訴我粽子分為兩大類,按照不同的開頭和用料人們給它們直了很多有趣的名字,像“角粽”“斧頭粽”等。
吃過了粽子,又了解了一下粽子,就到外面散步,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艾葉香味和粽子那淡淡的清香,在四溢的香氣中,我們盡情感受節日氣氛……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9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包粽子又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的那一天,一大早,家家戶戶便忙著包粽子。你看,我們家里也忙乎開了。媽媽把荷葉浸在鍋里,轉身后又去淘糯米,洗紅棗,切香腸,拌肉餡……過了一會兒,她轉過身來,掀開鍋蓋,一陣荷葉的清香撲鼻而來。于是,一番忙綠后。一大盆荷葉,幾小盆糯米,洗好的紅棗,切好的香腸,拌好的肉餡……圍著幾張小椅子,依次排開。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選了三片荷葉,依次排開,再卷成圓錐體,一會兒放紅棗,一會兒放糯米,直到放滿而至。再把糯米用荷葉封起來,圈一圈,媽媽又敲了敲,還說:“糯米往下沉一沉,更好吃!”最后用繩子捆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啊!真漂亮呀!像個胖娃娃。
粽子全都包好了。媽媽煮了三四十分鐘。粽子出鍋了,整個家里都沉浸在清香之中。我迫不及待地選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紅棗粽子。剝開以后,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我吃了一口餡子,味道,美極了,甜而不膩。
我愛端午節,愛端午節這濃濃的綜香。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0
端午節是我國“三節”中的一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早上,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目是賽龍舟。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知道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說:“知道呀!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媽媽聽了高興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
奶奶見我們談得這么開心,湊上來說:“你們知道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這倒是蠻好玩的。”我和媽媽一起說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著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念著念著,爸爸、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節的學問可真多。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1
今天是端午節,可是早晨就開始下起了傾盆大雨。哪里也去不了,只能待在家里,等爸爸做好吃的。
中午快到了,爸爸買回來了很多菜,我洗菜,爸爸炒菜。第一道菜,宮庭排骨炒好了,我嘗了一下香噴噴的,感覺很有嚼勁。第二道菜,剁椒魚頭蒸好了,我又嘗了一下,感覺有好濃的鮮嫩辣味。第三道菜,福壽全雞悶出來,我又嘗了一下,感覺雞肉很滑嫩又清香可口。第四道菜,紅燒牛肉爸爸是用爆炒法做的。我又嘗了一下,感覺牛肉很細膩滑潤。上菜了,我一手拿著根雞腿,另一手拿筷子,咬了一大口雞腿又吃了一下剁椒魚頭,啊,真好吃!我大口大口地吃,一根雞腿很快就被我吃完了。我滿嘴是油膩,這真是美味極了。晚上,我們還是吃中午剩下的這些菜,媽媽只是去熱了一下。
端午節真好!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讓我大吃特吃,嘗出了菜的奧妙,也嘗了中國傳統節日的快樂!但遺嘆的是天不作美,雨無情的一直下到晚上。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2
今年的端午節到了,但比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傳統節日也放假了,這可樂壞了我們這些整天讀書的學生,但在這放假期間,更讓我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到親戚家去吃晚飯,這一去還真學到了不少呢!
在吃飯前,姑姑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鴨蛋;吃飯時,大人放棄了自己喜愛的白酒,而是每人先一杯雄黃酒;吃完飯,姑姑還給我們小孩每人一個粽子。我拿了一個赤豆粽,那香甜的糯米紅紅的赤豆再加上雪白的砂糖,真是讓人陶醉呀!
我突然想到了些問題:為什么再多按誤解要做這么多事兒?怎么會有端午節的呢?我想去問大人,可看他們聊得熱火朝天的,也沒去打擾他們,心里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說干就干!
我首先打開電腦,搜索問題。啊哈,終于找到了:端午節那天人們賽龍舟、吃粽子是為了屈原。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在那天投進江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河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還了解到,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和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們邊吃粽子變長:“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啊,這真是個五彩繽紛的端午節!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3
今天是端午節,我聽姥姥說,吃粽子,賽龍舟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當年把粽子扔下水,是為了讓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尸體。“那賽龍舟呢?”我迫不及待的問。“那當然也是為了驅趕江中的龍、蝦、魚,以免傷害屈原的尸體。”姥姥回答說。
不一會兒,姨媽來了,手里還拎著一袋粽子。我接過粽子,剝開皮,只見里面的餡兒黑黑的顏色,姨媽告訴我,這是黑米做的,里面還有蜜棗呢!我趕緊把粽子遞到姥姥手中,并笑著說:“祝愿姥姥端午節快樂!”
姨媽說:“端午節可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世宇,你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嗎?”我慚愧的說:“還真不知道呢。”姨媽接著說“‘端五節’又叫‘重五’、‘夏節’、‘女兒節’、‘玉蘭節’、‘天中節’、‘地蠟’、‘詩人節’等等”。姨媽還說“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我搶著說:“這個我知道,有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戴五絲線、香包等。”我一邊說一邊又拿起一個粽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哇!”真好吃。我津津有味地一連吃了好幾個,沒想到我自己竟變成了一只大臉貓。
這個端午過得真快樂!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4
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呢?為什么每家每戶都要在這一天包粽子呢?這兩個問題我可以來回答: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之所以每家每戶都要包粽子,是因為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家也一起包粽子。媽媽早上很早起床,到市場買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準備完成。開始,我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在三分之一處折一個角,形成三角體。
然后,我把一塊綠豆沙塞了進去,再放一點糯米。最后,我想用竹繩把粽子包起來,但是香腸和糯米總是從下面的小孔露出臉來,我用夾子把那個小孔夾住,可是媽媽說:“不能這樣,待會兒怎么煮啊。”我把夾子取了下來,學著媽媽的樣子把孔縮小。
最后,我順利的做好了第一個粽子,我越做越有勁,一共做了18個。我把我的幾個優秀作品拿去煮。一會兒后,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開竹葉往嘴里送,頓時,一陣芳香在嘴里飄來飄去。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們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舉行了一個小游戲:把三個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嘗出那一個是自己做的。我一開始,總是品嘗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后,我發現最后一個粽子的底部,有一塊綠豆沙露出了來我高興的指著它,爸爸開翻下面的答案,結果被我猜中。
這個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5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最傳統、最古老的節日。我們小區到處喜氣洋洋,一派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比如:劃龍船、吃粽子、系五絲線等等。當然,我媽媽在太陽出來之前已經把五絲線系在了我的手腕和腳脖上了。聽媽媽說,五絲繩也叫長命縷,是爸爸、媽媽希望孩子能長命百歲,多么美好的期望啊!
晚上,媽媽買回來一包粽子。粽子用竹葉包裹著,仿佛一個個綠娃娃似的,老遠就聞到一股甘甜的清香沁入肺腑。剝開竹葉咬一口,糯米發紅,再咬一口,香甜潤滑,真是又香又甜,好吃極了!一邊吃著粽子,我一邊想起了屈原這個歷史人物。當年屈原因被小人出賣,含冤投江自殺。當地百姓去汨羅江打撈尸體也沒成功,就向汨羅江中扔了雞蛋和熟米。據說這樣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
媽媽還熬了草莓湯,紅紅的草莓襯著那濃濃的湯,真是一道美味呀!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過得很開心。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6
端午節到了,我也學會了包粽子,你會包粽子嗎?不會就請跟我學吧!
我們一家三口到了奶奶家,奶奶、媽媽和我包粽子,奶奶已經把糯米泡好了,奶奶說要多泡一段時間,粘性才大。你想吃什么餡的?比如:豆沙、蜜棗、小棗等。我喜歡吃蜜棗餡的,奶奶把蘆葦葉弄平,再把糯米、蜜棗放到蘆葦葉上,把它們包在一起,然后用線綁起來。奶奶動作非常快,因為奶奶以前包過粽子,所以她很熟練的包完了一個粽子。可是糯米可不聽我的話了,它總是從蘆葦葉的縫兒鉆出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完了一個粽子,但粽子的形狀不像奶奶包的那么好看。奶奶鼓勵我說:“不錯了!”我又有了些信心,接著,奶奶又教我包了第二個、第三個粽子,比第一個包的好了許多。
奶奶點火煮粽子,過了一會兒,我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我想:再過一會兒,我就能吃到自己做的粽子了!我坐在旁邊等著粽子出鍋。
“吃粽子嘍!”我帶著歡樂的喜悅,來到餐桌旁,“啊!”粽子的香味讓我陶醉了,我包開了一個粽子,咬了一口,又香又甜,我們一家人品嘗著美味的粽子。
我就這樣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7
這“端午節”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后,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著長發,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知道為什么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實調和,最后自投于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尸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棕子喂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棕子清香,于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為什么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為什么不會考慮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并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里,還有那個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8
星期天,媽媽帶我回姥姥家過端午,一到家里就看見姥姥在包粽子呢!我高興得喊道:“我也要包,我也要包!”姥姥聽到后樂呵呵地給我搬來了凳子和桌子,叫我和她一起包。
我學著姥姥的樣子包了起來,包著包著,突然我的腦海里出現了一個問題。于是我問姥姥:“姥姥,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姥姥聽后把手里的粽子放了下來,開始耐心地跟我講起:“中國古代有一位非常愛國的大詩人叫屈原,他的國家被敵人占領,他就投江自盡了。百姓聽說屈原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長江奮力打撈他的尸體,同時拿來了粽子和鳥蛋投入江中。從此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用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這樣,端午節被代代傳了下來。
完了姥姥的故事,我心里充滿了對大詩人屈原的崇拜和敬仰,堅定了我一定要學會包粽子的信心。最后,在姥姥的耐心教導下,我終于包出了第1個粽子。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9
難忘的端午節難忘的端午節隨著日歷的翻動,又一年的端午節到了。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已經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了,人民不但沒有淡忘它,反而更加重視它。有句名諺叫:“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現在已有端午小長假了,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喝雄黃酒、佩戴香囊和懸艾葉菖蒲等。這諸多的習俗,表達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一大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來到了外婆家。看見外公在門口做著什么,于是我走上前問了問外公,外公說:“我在做菖蒲劍,只要把它給粘在門上,能防蟲蛇,驅蚊辟邪的。”菖蒲是一種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中含有揮發性香油,有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功效。先取一片菖蒲葉剪一段40厘米左右長的段,再修剪成寶劍頭的形狀,然后再剪一根10厘米長的一段,兩頭順一個方向斜剪一刀,最后把短的交叉插在長的三分之一處,一把菖蒲劍就做好了。
我們如法炮制做了十幾把劍,再把它粘在家里的每扇門上。后來,我還跟外婆學包粽子、灑雄黃酒。我在外婆家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端午節,我期望下一年的端午節快點來。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20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后為蚊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諸說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于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群,人們也愿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于他。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21
星期四是端午節,我和哥哥、媽媽約好鄭子龍和他媽媽去華信游泳館游泳。
早上九點左右,我們大家一起出發去游泳館。到那里,我們各自換好泳衣、泳帽。然后就開始游泳,最開始鄭子龍不會游泳,我媽媽就給他租個救生圈,讓他跟我們一起玩,他拿救生圈也不太敢往水里下,他練習幾次才敢往水里下。可是他還是不敢把救生圈摘下去。
快到中午,我媽媽給我們每人買一桶泡面。我們吃飽喝足,就又開始下水玩,我們看別人都拿著一個球,我們也想租一個球,于是,我就讓我媽媽去租。球來,我們就爭先恐后的搶起來,哥哥先搶到球,然后傳給我,我在那時候正在發呆,居然被鄭子龍搶走球,他又使勁一扔,扔到他媽媽那里,接著他媽媽便傳給我。就這樣我們漸漸的成一個菱形,互相傳球。
到晚上,我們依依不舍的走出游泳館,我們坐上19路公交車,半路上公交車發動機還停火,收費員還讓幾個男生和我媽媽、鄭子龍媽媽下去推車,車開動,媽媽們趕緊上車。到四平賓館我們下車,我覺得肚子很疼,就讓媽媽牽著我走,吃過橋米線后,我的肚子更疼,就讓媽媽背著我走。
這次我們上游泳館,玩的都很開心。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22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23
大家好,我是來自青旅的導游李雨芯。今天我將帶你們走進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來了解中國的端午節。
端午節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跳河自盡了,百姓們都很傷心,便把粽子、煮雞蛋扔進了屈原跳河的地方——汨羅江。同時,也把酒灑進河里,不讓魚吃屈原的身體。
在這兩千多年后,大家都在門上放艾葉、吃粽子、賽龍舟……并在這天,給小孩們掛上香飄萬里的香囊和五顏六色的彩線。
“咚咚咚……”是什么聲音?原來是龍舟比賽開始了,賽場上,一片歡呼雀躍。從遠處看,一片美麗黃色的湖面映入眼簾,湖面上有龍舟,龍舟上有一個個像芝麻鳥一樣的人在劃龍舟,近處看,湖面上的龍舟上有加油的人,有敲鑼打鼓的人,還有賽龍舟的人。他們手里拿著船槳,像鴨子的腳蹼。龍舟的頭是龍頭,身是龍一樣的身子,尾是龍的尾巴。頭到尾還有像小魚一樣的鱗,像動物一樣的顏色。人們有的高興,因為能看到龍舟;有的緊張,因為不知道是誰勝利,還有的沉默不語,因為他們想給選手一個好的環境。岸上很多人在高興的吶喊,因為他們雖不知道誰勝利,但想為選手助興。
水手們劃得很快,一眨眼就不見了,他們的手上、下、左、右擺動,看著就像風火輪。加油的人在船頭跳上跳下,不時有人開懷大笑。喊號子的人看到他們劃得有多快,敲得就有多快,可他們一點都不累,要是他們敲累了,手松鼓棒子就飛了起來,像流星一樣飛到了河里。船尾的人是后勤,有人累了,劃不動了,他就在后面劃,劃到自己累了,再與剛才的人進行交換。
這就是中國的端午節,歡迎大家隨時來哦!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24
大家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這可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所以每逢端午節,人們都要把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這個小常識大家要知道哦!
但是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更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戰國時代,詩人屈原不但其愛國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等守舊派的反對,而且糊涂的懷王也因聽信讒言疏遠屈原。痛心疾首的屈原在寫下《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后的公元前278年,終因楚國的都城被秦兵攻破,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眼看國破之難,卻又無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憂心如焚,在極端失望和痛苦中,詩人來到了長江東邊的汨羅江,抱石自沉……聞訊趕到的楚國百姓紛紛劃船到江邊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并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喂食魚魚蛟蝦蟹,使它們不再啃咬屈原的尸體。
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端午節那天(農歷5月5日,屈原的忌日),人們仍要在江河里劃龍舟,把粽子系上五彩絲線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三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25
大家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這可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所以每逢端午節,人們都要把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這個小常識大家要知道哦!
但是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更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戰國時代,詩人屈原不但其愛國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等守舊派的反對,而且糊涂的懷王也因聽信讒言疏遠屈原。痛心疾首的屈原在寫下《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后的公元前278年,終因楚國的都城被秦兵攻破,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眼看國破之難,卻又無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憂心如焚,在極端失望和痛苦中,詩人來到了長江東邊的汨羅江,抱石自沉……聞訊趕到的楚國百姓紛紛劃船到江邊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并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喂食魚魚蛟蝦蟹,使它們不再啃咬屈原的尸體。
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端午節那天(農歷5月5日,屈原的忌日),人們仍要在江河里劃龍舟,把粽子系上五彩絲線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