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通用28篇)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1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
這天,我和媽媽到街上去買菜,我聞到一股粽子香.回到家,我突然想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又有哪些風
俗?我便想去問媽媽,而媽媽卻說:“你自己去查書就知道了.“我心里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說干就干.
我找到了百科全書,翻開它,它說:“端午節這天,人們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
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學者聞一多
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
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
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我看見香噴噴的粽子,情不自禁的唱著關于端午節的兒歌: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2
每當粽葉飄香、艾草掛在門口的時候,我們家除了過端午,還要過的便是我的生日。
聽媽媽說,生我的時候很危險,血壓高、難產,端午這天的中午還轉到了一所大醫院,到傍晚六點的時候,才生下了我。曾經不能理解那樣的感受,直到自己也做了媽媽。盡管我是剖腹產下了兒子,卻也能感覺到生產的艱辛。未能經歷那樣自然分娩的過程,是我一輩子的遺憾。實在是因為懷孕時期的肚子太大,胎兒也很大,媽媽實在不敢讓我冒順產的危險。因為她經歷過那樣的痛楚,便想讓我多一份安全少一份苦痛。這是每一位母親的心。
去年的這個時候,因為是新婚第一年,家鄉便有這樣的風俗。要在端午前,由娘家帶著粽子以及給新婚夫妻買的衣服、扇子、雨傘等到男方家送端午禮和報生日。而我也是在爸爸媽媽一起到老公家的時候,確定了懷孕的消息。盡管在最初知曉的時候,曾想寶寶來的太早了,但是在一天一天感受著胎兒每天的變化后,不由得開始期待這個上蒼賜予我們的禮物,他讓我一天比一天成熟,一天比一天更能理解媽媽的愛。都說養兒方知報父母恩,的確如此。
最是懷念學生時代,每到端午的前夕,便會收到朋友的祝福,盡管只是一張很普通的卡片,卻是心底最深的感動。現在,交通方便,信息發達,卻再也不曾有過那樣的感動。
因為有了可愛的的小壯,我們一家一直住在父母家。于是,今年的生日,依然在爸爸媽媽身邊度過。
在大家為我的生日祝福的時候,我也愿媽媽快樂而健康!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當這個時候,各家各戶都包好了粽子,準備那一天吃得飽飽的。還有一首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怎么樣,這首兒歌好聽吧。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很多習俗都和“五”這個數字有關聯。而且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手腕或者足踝,稱為長命縷。
端午節的來歷/習俗都很多,說也說不完。其中有一個來歷是這樣的,古代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受到壞人的誣陷,為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他投汨羅江而死,主張愛國主義。后來的人們賽龍舟是為了撈救他,投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們柳州過端午節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買艾葉和菖蒲掛在門口,再貼上紅紙。我奶奶還會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豬肉。吃起來可香了!
說了這么多,相信大家都了解端午節了吧。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4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炸菜角。
今年,我看到媽媽和姥姥在忙著包粽子、炸菜角,心里癢癢的,特別想嘗試一下。我拿起一片粽葉,擺弄了好久,也沒有包好。這時媽媽放下手里的活,認真地教我。媽媽說把粽葉折出一個小小的三角形,把米和各種食材放進去,把它們包起來用線捆好,一個好看的粽子就成功了。媽媽和姥姥忙碌了幾個小時后,粽子終于包完、煮好了。
看著這一個個胖乎乎的粽子,我急著找我的作品,找到了!它和其他的棕子不一樣,是一個笑開花的粽子,葉子上都是米。哎,這就是我包的第一個粽子。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5
節日生活里總是充滿了樂趣,它們像繁星點點閃爍,在我美好的記憶中,成為我心底最珍貴的回憶。那是一年端午節,我和媽媽到外婆家包粽子。
我們來到外婆家,進門一看,糯米和粽葉都準備好了。粽葉泡在水里,碧綠碧綠的,糯米每顆都圓潤飽滿,潔白純凈。旁邊的盤子里還有餡料,紅棗,黑米,咸蛋黃,紅豆,咸肉……真是應有盡有,把頭伸過去一聞,頓時感覺香氣四溢。再走進廚房,外婆已經坐在那里包粽子了。粽葉和糯米在外婆靈巧的雙手下沒有多長時間就變成了一只只飽滿的粽子,那粽子好像在說:“快看我多好看,快來吃我吧!”
我把手洗干凈,坐在桌子旁邊躍躍欲試。外婆看我那迫不及待的樣子先給了我一片粽葉,又自己也拿了一片,開始手把手地教起我。一開始,外婆正教我怎么把粽葉疊成一個錐形的時候,我那底下老是有一個小洞,手一松,糯米就會流出來,怎么包也包不起來,外婆教我了一個竅門:把小洞用手堵住,用一小段粽葉在那里打個小結,糯米就不會露出來啦!我用這個方法做了以后,果然不流出來了。包好之后,再把粽葉上的“蓋子”把“露天屋頂”給蓋上,用繩子捆起來,最后的死結我不會打,只好讓外婆來打。一盤粽子包好后,被我們目送進了蒸爐。過了一會兒,打開蒸爐,只見熱氣騰騰,幾只粽子來到我們面前。我迫不及待地把繩子解開,撥開粽葉,露出潔白的糯米,我用筷子插著,一邊蘸著白糖一邊吃,那味道真是好吃到沒話說!一進口,糯糯的,甜甜的,還有紅棗的清香。我胃口大開,一下子吃掉了三個!
那次端午節的快樂和甜蜜至今留在我心中。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人們賽龍舟、吃粽子來過端午節。
端午節快到了,媽媽已經準備好了過端午節的東西了:姜米、葦葉、大棗、白糖,這些材料都是端午節必備的東西。
我覺得應該趕快把粽子包好,這樣端午節當天就不用那么麻煩了。而媽媽的想法卻恰好和我一樣,我么母女開始忙活起來。
我幫媽媽一起包粽子,媽媽也手把手一步一步的教我,我學得很認真,并把步驟記錄了下來:第一步:拿水泡上姜米;第二歩:把葦葉洗干凈;第三步:把大棗洗干凈;第四步:把葦葉圍成一個圓錐形,圓錐形地下必須是尖尖的才能防止姜米漏下去;第四步:用手緊緊按住葦葉,把姜米放進去;第五步:在姜米上放上幾顆大棗;第六步:用線繩繞一圈系上。就完成了。
吃粽子時先把線繩解開,然后蘸著白糖吃,好吃極了。
端午節還有一個風俗習慣,那就是賽龍舟。往年每次電視里有賽龍舟的節目,我都吵著要看。而且如果我晚上看的話,就會大喊:“加油!加油!加油!”吵得我的家人都不能安心入睡了。
龍舟很漂亮,特別是那個龍頭,好有威風啊!我喜歡龍舟,真想親自上去坐一坐。
我喜歡端午節,喜歡吃粽子,喜歡看賽龍舟。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7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這首充滿童趣的兒歌,大家看了這首兒歌,一定有一肚子的問題:明明是“端午”,兒歌里怎么變成“端陽”的呀?還有沒有其他習俗啦……端午又叫重午、端陽……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有關:用紅、黃、藍、白、黑等五種不同顏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手腕上、足踝上,成為“長命縷”;吃“五黃”:黃魚、咸鴨蛋黃、黃豆包的粽子、雄黃酒……雄黃酒喝完了,人們還喜歡用酒杯里剩下的雄黃在兒童的頭上寫上“王”字,再把多余的雄黃倒在廚房的地上,用來消滅害蟲。
說到端午,大家肯定還想問:為什么要把粽子扔到水里去呀?那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扔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體。說到這兒,你也對端午節有一定的了解了吧?一定要記住哦!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8
下午,奶奶說要包粽子,我一聽特別開心!吵著要包,奶奶就只好答應了。哇!要開包了,真開心啊!
我學奶奶將小手洗干凈,好了開包了,我拿起兩片竹葉仔細的看著奶奶的手,到我包了,哎呀!我怎么包不起來呀!我明明是按奶奶教我的方法包的呀!怎么包不起來呢!奶奶又教我了一遍,可是,我還是包不起來。奶奶又把我的手握起來教了一遍。我心想:奶奶,您真好,我不會包您還不覺得厭倦繼續教我包,您對我真好。我又試了一遍,耶!太開心了,我終于學會包粽子了。奶奶看我笑得這么開心,也沖我笑了笑。
奶奶,您真好,我長大以后一定要報答您的恩情。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9
“么·····真好吃!實在太好吃了,媽媽的手藝又有長進了!再來一個!”聽到這話,你一定知道我在吃東西吧,吃什么呢?當然是吃老媽做的餃子咯!
老媽做的粽子別提多香了,種類也繁多,有:紅豆沙棕.肉粽.紅棗棕·····我最喜歡吃的當然是吃,最有味道的:肉粽!你那味道可真叫個香。
輕輕一咬,絲滑的肉汁在你的嘴里來來去去,回味無窮,一點也不膩,再咬一口,只見那黏米裹著的半塊咸肉,還有半塊呢?當然是在你的嘴里,悄悄的,慢慢的融化.對了,我猜你肯定不知道我那天吃到多少為止吧!我吃飽為止。減肥計劃又泡湯了!
你們還知道有關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嗎?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習俗夠多吧!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10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端午節吃麥餅,吃麥油煎。
我們先做麥餅,奶奶把粉團做成圓形,再用搟面杖繞著圓形轉,粉團就越來越薄,越來越大。最后一張麥餅就做好了。我也學著做了一下,做出來像一片荷花葉。我把缺口補了一下,可要拿起的時候面粉粘住了桌子。因為我忘記撒面粉在桌面上,這下我可無計可施了。媽媽過來幫我把做好的麥餅做回粉團,又重新用搟面杖在上面滾動,隨時撒上面粉。不一會兒,一張又大又圓的麥餅就做好了。
做了十幾張麥餅之后,我們又開始攤麥油煎。我們這次的做法與以前的可不同,用上了爺爺剛從街上買來的電烤爐。
只見二娘抓了一把和好的面粉在電烤爐上一比劃,形成一個圓形,再把空心處補住,合上電烤爐蓋子,大概要二十幾秒就可以打開了。麥油煎邊上一些地方就會翹起來,把它壓一下,再把餅翻個面,合上電烤爐大約過十幾秒,一張麥油煎就做好了。
到了中午,炒好菜,包好麥餅筒,大家圍著桌子高高興興地吃了起來!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11
今天是端午節,快樂的午餐后,爸爸帶我去大蜀山下的蜀峰灣森林公園玩。
我已經很久沒來這兒玩了。走進公園,我發現公園煥然一新,有了騎行道和步行道,還多了許多健身器材呢!
我跑到健身器材區,順著器材一個一個玩。正玩著,我突然看到遠處有一個什么東西,好像是滑滑梯。我趕緊跑過去,一看果然是。我興奮的跑上滑下的玩起來,流連忘返。
時間過得真快,很快就到六點了。我對爸爸說:“老爸,我們該回家了。”“那你陪我順著湖繞一圈吧”爸爸說。
我們順著湖邊走著聊著,盡情地欣賞美景。人們有的野餐,有的下象棋,有的釣魚……大家臉上掛著開心的笑容。
出門游玩是多么愜意啊!我長大一定要飽覽這大好河山!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12
農歷5月5日,端午節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了“陶然亭端午節紀念屈原活動。
早上的空氣是那么的清新,同學們身穿校服,排著整齊的隊伍,精神抖擻地向陶然公園走去……
我們首先來到了“華夏明亭園”。這里的景色十分優美,園中到處盛開著五顏六色、香氣撲鼻的花朵,一座屈原塑像巍然聳立其中,還有仿造的汨羅江,江中的龍船栩栩如生。這一切仿佛把我們帶回了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同學們在此紛紛朗誦童謠,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園中的游人也不禁被我們感染,停下腳步聚攏過來。
毫無疑問,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深深地鼓舞著我們,教導著我們。隨后,我們參觀了李大釗生前工作過的辦公室,以及一對革命烈士夫婦的公墓,并了解了他們的生平事跡。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
我們戀戀不舍地走出陶然亭公園,但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我不禁感嘆:今年的端午節過得可是分外有意義啊!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13
每一年的端午節都搞得非常的,雖然天氣很熱,但是人們的的心情卻很興奮,過節的氣氛很濃。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在我國大多數地方端午節都是吃粽子和賽龍舟,而在我的家鄉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面………都會被裹在麥餅里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掛艾草,聽說用來避邪驅蚊的,好講究啊!
我想:過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過端午節,天天吃好吃!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14
今天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一大早,媽媽也給我們做了香噴噴的粽子,我覺得粽子實在太好吃了。
中午,我們去香蜜湖度假村參加山西老鄉端午聚會。一去那兒,就收到小記叔叔送給我的禮物,是一張688元的兒童攝影券,我開心地跳了起來。
聚會開始了,第一個節目是威風鑼鼓,我覺得好像奧運會開幕式上敲的鼓,鼓的聲音很大,屋頂都似乎要被震翻了。我連忙捂住耳朵。
接下來是一個五歲的小男孩登臺演唱,他梳了一個很酷的發型,身上背著一把吉他,他的歌聲又好聽又宏亮。我一定要向那個小男孩努力學習呀!
這時,一盤盤好吃的菜端上來了,我們一邊吃著美食一邊欣賞著精彩的節目,桌子上還有各種口味的粽子,我覺得過端午節真好!
聚會結束了,我又跟哥哥去海岸城溜冰。看著又光又白的冰,我好緊張啊,因為我好久沒來,有點忘記怎么滑了。我穿好溜冰鞋,就進去溜了。一開始,我溜得不太好,后來就慢慢得適應了。我在上面像一只小燕子在飛舞,真過癮!
溜完冰,我們就回家了,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有意思!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15
農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有好幾個來歷,有些人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還有些人認為端午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過端午節時,小孩子們就可以大飽口福了。因為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這些食物可是相當美味的。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寫一個王,還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被稱為長命縷。我們現在有很多地方還會舉辦賽龍舟比賽,它象征友誼和中華民族的團結精神。
端午節是大約四千年前留下來的傳統佳節,我們要好好了解它的故事、風俗。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1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當然是包粽子、吃粽子和賽龍舟了.包粽子肯定同學們都不會包吧!我也不會包,今天我就要和媽媽、奶奶他們一起包粽子.
早晨,爸爸到街上去把粽葉買回來,我和媽媽他們把糯米準備好.媽媽就開始教我了.我先學著媽媽的樣子,拿起兩張粽葉,把粽葉向中折出一個圓角,左手捏緊,最后,再用事先撕好的粽葉條向粽子的兩頭各繞兩匝緊.一個好看的粽子便包好了.于是,我又別出心裁地給它做上記號.我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幾個粽子,但怎么也沒有媽媽包得美觀結實.我想:雖然我這次沒包好,但下一次一定會包好的.
粽子煮好后,我就連忙挑我包的粽子.雖然這幾個粽子都被開了花,但是我還是覺得這是我勞動的果實,所以我吃起來特別香.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17
端午那天上午,爸爸領著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著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里一字排開,劃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著。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后。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里。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雞蛋,我非常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么,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進水里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紀念他。借劃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粽子等食物喂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18
今天放假,因為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節日,在這天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還要在手上系七彩的繩子,表示祝福。媽媽說他們小時候的粽子是自己做的,用葉子把糯米包起來,還放紅棗,然后包成三角型的,用繩子扎起來,煮熟就可以吃了,可惜媽媽不會做,要是姥姥在就好了。前兩天玩的太美,沒有寫作業,下午開始就寫了作文,數學,還看了一本書,完成了神秘阿姨的作業,她讓我每天抄一條成語,造一個句子,一年以后會檢查,還會給我大獎呢。晚上媽媽做了好多好吃的我還以為家里要來客人了,媽媽說是過節,
假期過完了,明天開始就要上課了,乖乖睡覺吧。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19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包粽子、賽龍舟、踏青等習俗,今年端午節,我跟媽媽一起上山踏青。度過了一個很快樂的端午節。
剛一上山,我就被這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山上松柏滴翠,蒼青色的群山,一座疊著一座,像大海的波濤,無邊無盡伸到遙遠的天邊。還有黃燦燦、紅艷艷的小花從草里冒出來,在山坡上一簇簇噴放。
這時,太陽升起來了,紅艷艷的太陽射在山尖上,把山頂的霧氣像幕布一樣拉開了,人們拿出準備好的毛巾,開始用溪水清洗手部和面部,傳說端午這一天,當太陽升起,用溪水洗手洗臉可以除災袪百病。
踏青結束,人們手里都拿著新鮮的艾蒿,在傳說中,端午的時候把艾蒿掛在門上可以避邪,防止鬼邪進入家門。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回家可以吃到熱騰騰的粽子,自然很高興,但我又想到了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為了紀念他,發明了粽子這種食品。
今年的端午就這樣快樂的過了,我期待著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希望下一個端午節也能像這樣子快樂。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20
“五月里,端陽到,汩羅江上好熱鬧……”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吃粽子,有的地方還舉行賽龍舟,熱鬧極了。
據說,這一天是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國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了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汩羅江。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
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和奶奶把包粽子的材料準備好,第二天的上午,就開始包粽子了。首先,我把粽子卷成圓筒形,把糯米放進去,再放一些大棗和花生。然后,把粽子包成三角形,用繩子扎起來,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包了一大鍋。奶奶煮了3個小時,終于可以吃了,真是又香又甜,我吃了一個又一個。
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21
我最喜歡過端午節,因為可以看精彩的賽龍舟,吃到美味的粽子,還可以學包粽子。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說:有位愛國詩人屈原,因國家滅亡,跳河自盡,人們為了不讓河里的魚吃屈原的尸體,就把糯米和各種材料用葉子包好投入河里,讓魚兒吃,這就是最早的粽子。
我最喜歡吃粽子和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把幾片葉子合在一起,在里面放入少量糯米,再放入新鮮的肉,然后把糯米放上,最后把葉子包好并用繩子捆好。
看著看著,我也忍不住開始包了,我挑了幾片小小的葉子,往里面放入許多糯米,再放上幾塊新鮮的肉,抓一把糯米就往里面塞,剛想把葉子包好卻發現葉子怎么也合不上去,我犯難了,最后還是媽媽幫忙解了難,去掉一些糯米,我心想:“包粽子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粽子下鍋了,不一會兒,房間里飄滿了清香,我使勁吸著鼻子,恨不得把清香全部吸到鼻子里,終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撥開葉子,咬了一口,好吃極了!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22
大家都知道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有首兒歌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綢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為了讓魚跤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辬包的粽子,喝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23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傳統的節日,有賽龍舟和吃棕子。
這一天,媽媽買來糯米和棕葉。我好奇地問:“媽媽,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媽媽給我說了端午節的又來后,就開始教我包棕子了。我看媽媽包一個棕子,然后我拿起一片葉子也包了一個棕子,可是棕子旁邊一角掉糯米出來。媽媽說:“快把棕子放到碗里解開,棕子要包三個角要包緊些很好吃不會壞掉。”我聽媽媽的指導,我認真地學著包棕子,小心翼翼地把角搞好,捏緊。我終于學會了包棕子。媽媽說:“我們還要包更多棕子。”于是我們抓緊時間趕快包,包好后。媽媽把棕子放進鍋里煮了一會,就煮好了。媽媽說:“快吃吧。”我們全家就圍在一張桌子吃起來。吃完后,我們就去外面賽龍舟了。首先是紅隊領先,然后藍隊慢慢的跟了上去超過了紅隊。快要到終點了,紅隊隊員齊心協力一起沖到終點。最后紅隊得了第一名。我在心里歡呼起來,有說不出的高興。
今天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2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今天,我就來講一下端午節吧.
一般人認為端午節起源于偉大的愛過主義詩人屈原投江自盡,被后人所紀念,也有一些人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自殺后,被吳王投入江中.總之,類似的傳說五花八門,但最流行的說法是紀念屈原說了.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后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就拿我們寧波來說吧,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聽老人說這樣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還沒等粽子出籠,饞嘴的我們早已掂起腳,準備大吃一場了.
《我們的節日》一書,還為我們介紹了植樹節,勞動節,母親節,建黨節,建軍節,七夕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元旦節等節日的來歷和活動方式,讓我們在愉快的閱讀氣氛中領略了我們所生活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節日,對各地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印象,更讓我們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25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帶我來到郊區的舅舅家,和大家一起玩。
舅舅家真好,有一個小小的后院,院里種著花草,還有一個秋千,我蕩了會秋千,就跟著舅舅一起來到山上的蒙古包中吃羊肉串。我大口大口的吃著羊肉串,覺得實在是太美味了。
吃飽喝足后,我召集全場的小朋友們一起來玩了一場跑步比賽,我來當裁判。
第一局開始了,我大喊道:“預備,開始!”小朋友們象離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大家在激烈的競爭下,壯壯獲得了冠軍。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游樂場里的淘氣堡,玩了一個超大的滑梯,特別好玩,我們尖叫連連,游樂場里傳出陣陣我們的大笑聲和尖叫聲......
這一天就這么飛快的過去了,我還沒玩夠呢。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26
又是一年五月初五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懸艾蒿、掛菖蒲都是端午節的習俗。
以前的粽子都是沒有餡的,用新鮮的蘆葦葉和竹葉包著糯米。粽子的形狀是三角形的。現在的粽子花樣可多了,有餡的,如蜜棗、火腿、豆沙、八寶餡;口感有甜的,也有咸的。粽子的形狀有三角形的、圓柱體的。今天我就要親自包一回粽子了。奶奶把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我先看奶奶包了一遍,就把流程記住了:把新鮮的蘆葦葉攤開,往里面添加糯米及蜜棗,用蘆葦葉把糯米包裹起來,最后纏上絲線。這么簡單呀,我心里有點不以為然。開始包了,第一步做得不錯,可第二步就不那么順利了。我在填放糯米的時候,不小心手一抖,糯米寶寶們全部去找大地媽媽了。唉,我只能重新來了。再包的時候我小心翼翼的,終于成功地包好了。怎么看上去沒有奶奶包的好呀,再接再厲吧。中午吃飯的時候,奶奶煮了很多粽子。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我覺得甜滋滋的。
端午小長假一晃而過了,美味的粽子以及包法我會一直記著,期待明年的端午!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27
農歷5月5日晴
我最喜歡過家鄉的端午節,因為家鄉的端午節特別有趣。
今天端午節,一大清早,我就跟在奶奶屁股后面去準備粽葉,糯米,肉塊兒,紅棗,菜干等包粽子的材料。奶奶忙前忙后的,我想幫忙,樂瘋了似的一個勁地問:啥時候包呀?啥時候……奶奶不耐煩地說:“看電視去,包的時候叫你。”我被哄走了,耳朵邊一只想聽見奶奶的呼喚聲。到了中午,吃完飯后,終于可以包了。奶奶先把粽葉圍成圓錐形后,再把摻和在一起的糯米菜干放進去一勺,壓扁后,再放肉或紅棗,再放一勺,再壓扁。這樣粽子很飽滿。圓錐里面放滿了餡后,再把上頭的粽葉將露出來的蓋住,再把一層粽葉再將它裹起來,系上繩。一個完美而飽滿的粽子誕生了。我也嘗試做了幾個,嘿嘿!我爆出來的都一些“丑八怪”。雖然不好看,但我很快樂。
端午節還有一個偉大的傳說。在戰國時期,有一位叫屈原的詩人,他非常熱愛祖國。有一次,國家敗亡了,他抱著必死的心,跳進黃河里。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每年這個時候稱為“端午節”。因此,許多人會把剛包好的粽子扔進黃河,紀念屈原。而我的家鄉也有一個關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那就是全村鄉親們坐在小劇院里看戲。依依呀呀的,不知道唱些啥玩意。老人們倒聽得入迷。我們這些生活在新世紀的人們卻有些不滿意。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日記500字范文 篇28
我的家鄉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千年古城——壽州。春節,端午,中秋是我們那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每年的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的家長都會親手給自己的孩子做一個荷包,里面裝滿香草,然后再用紅絲線扎住包口。白天孩子會把荷包掛在脖子上,晚上孩子睡覺時,再將荷包拿下放在枕頭下。一絲絲香味會慢慢擴散整個房間。家鄉的老人都相信,這種香味不僅能驅逐蚊蟲叮咬,同時還能避邪呢!
家鄉的端午節還有一件最開心的事,那就是吃粽子。我們一家人圍著桌子吃著粘軟的粽子和可口的飯菜。不一會兒,我的小肚皮已經被撐的像個小皮球。
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吃端午節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