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高中作文800字(精選5篇)
端午節(jié)高中作文800字 篇1
端午節(jié)由來已久 農歷五月對應地支中的“午”。“巳”、“午”、“未”三個月是夏季,夏季在五行中屬火,“巳”是火的出生狀態(tài),“午”是火的極盛狀態(tài),“未”是火的衰墓狀態(tài);饸獾搅藰O盛的狀態(tài),也就是陽氣達到了極盛狀態(tài),就會物極必反,陰氣開始產生。五月初五是五月的開端,從此之后,陰氣開始產生,并逐漸增強,是陽氣強盛的頂峰,又是陰陽變化的開始。大家都知道“否極泰來”這個詞,否卦(三陰在下,三陽在上)是七月,它的極限就是代表十月的坤卦(六爻全陰);但是,與此相對應的還應該有個“泰極否來”,只是因為人們喜歡事情從不好到好,所以,不大提這個詞。泰卦(三陽在下,三陰在上)是正月,它的極限就是代表四月的乾卦(六爻全陽)。因為到了五月初五時,已經開始“泰極否來”,所以,中國人很重視這個轉變,而且要通過一些方法來消除陰氣開始強盛可能即將帶來的不祥之氣。
為什么又把時間定為“初五”呢?一方面因為“五”與“午”諧音,“五”字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天地之氣相交合,與“五”相對應的五行中的“土”又代表著轉化與過渡;另一方面,中國的“陰陽合歷(即農歷)”每月的開端并不是“初一”,而是根據那個月的“節(jié)”(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節(jié))來確定,比如一年的開始不是從正月初一開始,而是從立春那天開始,夏季不是從四月初一開始,而是從立夏那天開始,因此,夏季的開始結束是到夏至,初五前后正是夏至的時候。
從五月是陽氣極盛、陽氣是正氣來說,“端”是“正”的意思;從五月是陰氣開始的時候,所以也可以說是“初”的意思,因此,“端五”也可以稱為“初五”。因為“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五月正是“午”月,因午是陽氣極盛而同時轉衰的時候,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也稱重五或重午。因為端午是天地之氣陰陽轉化的過渡點,此前是一年中陽氣由初生到極盛,此后是陰氣從初生到極盛,所以又叫天中節(jié)。如此等等,還有很多,不再多加解釋。
關于端午節(jié)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等等。其中,紀念屈原說為這個節(jié)日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內涵,應該是后起的;三代夏至節(jié)說是與我國的歷法緊密相關的,應該是較早的,云塵子主張采用此說;惡月惡日驅避說與我國的歷法和術數觀念有關,與第二說并不矛盾;吳越民族圖騰祭說帶有明顯的地方色彩,而且以圖騰作為切入點來加以說明,是近代以來的說法。
端午節(jié)高中作文800字 篇2
初一吃糕;
初二吃粽子;
初三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著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jié)。
端午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在莆田就有這么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jié)的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jié)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jié),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對于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鐘,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棗子,家里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只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里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余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后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jié)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jié)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致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著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后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說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里,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jié)就順利閉幕了。
端午節(jié)高中作文800字 篇3
我國有許多節(jié)日,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等,但最令我難忘的是今年的端午節(jié)。
那天,田老師帶來了一袋熱乎乎的粽子,它們系著白色的腰帶,穿著綠色的襯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里,好像對我說:“快來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的肚子已經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的望著那香噴噴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幾口。
田老師似乎猜出了我們的心思,笑呵呵地說:“小饞貓們,想吃了吧,快點排隊上來嘗嘗吧。”“萬歲!”同學們高興地手舞足蹈。田老師慢慢地脫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團,糯米上還鑲嵌著幾顆紅寶石呢。不一會兒,終于輪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講臺,拿起一根牙簽,輕輕地刺下一團糯米,蘸了一點白糖,高興地歡蹦亂跳;氐阶簧,我有點嘴饞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里,太甜了。最后,舔一舔嘴邊的白糖,實在是人間美味!以前我不喜歡吃粽子,今天為何改變了這種想法。彭議瑩也上去刺了一小團,大搖大擺地走下講臺,來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給我聞聞那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憐的眼神盯著她(意思是給我嘗點)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還沒嘗嘗鮮呢)于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后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大家眼巴巴地望著田老師手里剩下的最后幾個粽子,田老師笑瞇瞇地說:“誰還沒吃粽子呀。”大家都舉起手說:“我,我,我。”還沒等老師下令,大家就一窩蜂似的涌上講臺,擠得田老師不知如何是好,就連真正沒吃到粽子的那名男同學也被我們遠遠地擠在后面去了。大家刺啊刺啊,我一看,時機終于到了,剛剛把手往里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別人的牙簽刺到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只剩下最后一個粽子了,大家擠得更兇了,一個個粽子被我們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師手忙腳亂,應接不暇。就在我失望的時候,田老師突然轉過身往我嘴里塞了一團粽子,我又歡又喜,捂著嘴高興地回到座位上,心里有說不出的甜。粽子發(fā)完了,有些同學失望地回到座位,有的同學則很高興,大概搶了不少粽子吧。
這個開心的端午節(jié)真令我難忘。
端午節(jié)高中作文800字 篇4
今天是端午節(jié),大家伙都在家里忙著過端午節(jié)。我們姊妹幾個也聚在母親家過節(jié)吃飯。想起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的情形,大家七嘴八舌說起來。小妹嘴快,先說起來了,還是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熱鬧,一個禮拜前就有過節(jié)的氣氛了。那時候農村交通不太發(fā)達,好多小商小販就來村里賣紅棗和糯米,天天上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家里買了紅棗和糯米沒有。買了多少,好第二天上學去給別的同學炫耀,粽葉皮是不用買的,我們那有個蘆韋塘,勤快的人還可以打上賣給販子,過端午節(jié)的錢就有了。
那時我們那很少包粽子的,都是蒸年糕的。端午節(jié)前一天下午,家家戶戶就開始煮粽葉皮,泡糯米,洗紅棗。到了天快黑,大人就開始包年糕了。我們就在旁邊湊熱鬧,吃紅棗。蒸年糕也是個技術活,包好了年糕在水里煮一晚上,也不會散開,端午節(jié)早上打開年糕津津的,包不好的,煮到半晚就會散開,端午節(jié)就沒的吃的了。不過我們從來都不擔心,母親包的年糕是村里有名的,又好吃又瓷實。
年糕包好了,要開始煮年糕了,說包年糕是技術活,煮年糕可是件累人的活,從晚上差不多十點開始,要煮到半個夜四五點,那時都是加柴火煮的。家家戶戶為了煮年糕,都早早挖好了大樹根,曬干劈好,放一次柴火差不多可以燒一個小時。到了端午節(jié)的早晨,等我們起來,母親已經炸好了油餅,從田埂上?回了艾葉。院子也掃的干干凈凈。
看到我們起來了,母親就用油餅包上一大塊年糕給我們吃,黃燦爛的油艾葉插在大門口,這陣各家各戶人差不多都出來了,小孩子都拿著父母前面買好五彩絲線開始編五彩繩,老人說是“長命縷”,拴在各自的手腕和腳?,誰的漂亮就說誰可以長命百歲。
家里有出嫁一兩年的女兒今天和新女婿要回娘家來,沒小孩的娘家還有小弟弟妹妹的,姐姐都會做好香囊給弟妹,傳說香囊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巾,清香四溢,再以五香絲弦扣成索,做成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的香囊。女兒有小孩的,娘家媽媽早就坐好了蛤蟆鞋,名字不好聽,做的卻很非常精致,鞋面是黑金絲絨的,紅布包邊,鞋前面繡著一只栩栩如生的蛤蟆,鼓的眼睛,五彩絲線做的腿,也是取避邪驅瘟之意。
現(xiàn)在過端午節(jié)了已經成了大家放假休息的節(jié)日了,條件好的就出去旅游去了,沒時間的就大家伙聚在一起吃飯,就算過端午節(jié)了。小時候的熱鬧是一去不返了。
小妹一口氣把花說完了,大家也陷入沉思,雖然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想買什么都可以買到,小時候過節(jié)的那種期盼,那份發(fā)自內心的悅卻再也找不回來了。
端午節(jié)高中作文800字 篇5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好容易賴著床,只是還是在媽媽的催促聲中起了床。媽媽端上了一盤茶葉蛋作早餐。因為平時我們家早上都不會吃這個的,所以我好奇的問道:“為什么呀!今天早上怎么改吃雞蛋了?”媽媽笑著說:“端午節(jié)吃雞蛋可以祝福你逢兇化吉、平安無事啊!”“是嘛!”我趕緊拿起一個雞蛋剝起來。“我小時候外婆還把雞蛋染成紅色,用自己變得網兜裝著,掛在我的胸口呢!”媽媽邊說邊回憶著。
端午節(jié)有回娘家躲午的習俗,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我看見處處洋溢著端午節(jié)的氣氛。超市貼出了一張張關于端午節(jié)促銷活動的大海報。很快到了外婆家,走上樓梯,看到外婆家大門上懸掛著幾簇綠色的植物。只見這些植物有著細細的莖桿,葉子長長的。“這是什么呀?”我問來開門的外婆。“這是艾葉和菖蒲。”外婆回答。“為什么要把它放在門口呢?”“這樣可以防止蚊蟲進到家里,還可以避邪呢!”
我才走進屋里,廚房里飄出的粽香令人饞涎欲滴!
外公外婆正在熟練的包著粽子,我看了,也不由的想要試一試,便開始對外婆說:“讓我包一個粽子吧!”外婆擺擺手不肯,我又說:“我要試試看嘛!”這時外公發(fā)話了:“要包可以,不過先得告訴我們,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包粽子?”哈哈!正中下懷!我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這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末期的大詩人屈原。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終不舍棄祖國,于五月五日,抱石跳進汨羅江自殺。屈原死后,百姓們哀痛異常,都到汨羅江邊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尸身。發(fā)展成劃龍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棕子。”外婆說:“夠了夠了,過來吧!”
外婆就手把手的教我包粽子了。先把粽葉卷成圓錐狀;把卷好的粽葉卡在左手虎口,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粽葉卷中,舀一小匙拌好的肉餡放在米上,再蓋上一層米;將葉尾蓋下來,葉尾捏籠,將多余葉尾上卷,接著用葉絲系牢。最后,剪掉多余葉尾。啊!我終于包出了一只粽子,雖然沒有外婆的那樣好看,可我還是覺得很好。
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真高興!我既學會了包粽子,又嘗到了美味,更關鍵的是,小小的粽子讓我感覺到了祖國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傳統(tǒng),我更為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