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初中八年級800字作文(精選3篇)
有關端午節的初中八年級800字作文 篇1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現在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每家每戶的端午節似乎都一樣,現在就由我來介紹我家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高手——媽媽。今天的早上,我跟媽媽學習包粽子。媽媽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后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指點:“左手捏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接著,媽媽在空心圓錐形里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粽葉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一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樣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握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各宗字。隨之,第2個,第3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媽媽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我們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三十分鐘后,再泡在湯水里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
我和爸爸著兩只小饞貓一聞到香味就圍著鍋子,問媽媽:“媽媽,媽媽,什么時候能吃呀?”媽媽總會笑著說;“你們這兩只‘小’饞貓!”
瞧,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初中八年級800字作文 篇2
冬去了春來,春去了夏來,轉眼間,此年的端午節也即將在縷縷粽香間清晰開來。
站在早晨清新的陽光里,感覺絲絲溫馨,恬靜美好。走在流馬人喧嘩的大街上,風中淡淡的粽香撲鼻而來,深呼吸,任粽香飄進五臟六腑,打消購買的念頭。看,轉角處,一群群年長的人兒正在精挑細選上等糯米,聲調不一的討價還價聲卻成了小城最歡快最活波的晨間交響曲,感覺那么真摯,那么動聽。
走進超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設計獨特,色彩鮮明醒目的宣傳語。進入購物區,其次,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那形態各異,口味多樣,包裝極其精致來自五湖四海風味獨特的粽子,讓人盡飽眼福。
盡管眼前這粽子千般好,萬般美,毫無疑問會吸引無數人的眼球,必定會激起不少顧客強烈購買的欲望。但在我心里,卻遠遠比不上我外婆包裹的愛心粽子。
往常的端午節都是在學校與老師同學們一起度過的,雖然外賣的粽子口味也不差,但是對外婆精心包裹的粽子還是懷深著一種特殊的感情。只要我放假回家,嘴饞了,不論什么時候,外婆總是毫不猶豫笑瞇瞇地滿口答應,轉身就走進廚房去準備包裹粽子的材料。此刻,我覺得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寵兒。
接下來,外婆就坐在藤椅上一邊篩選著糯米,而我就蹲在外婆身旁一邊刷洗著粽葉。我的任務完成后,我就安靜地坐在藤椅上,看著外婆以極其嫻熟麻利的動作清洗糯米,搓小豆,細切臘肉,又以其靈巧的雙手一邊擦去粽葉上多余的水分,一邊將糯米小心翼翼地遞進粽葉口,然后,將這些零散的粽子捆扎。最后,放入鍋內蒸煮。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這些繁瑣細致的程序,我是不會明白原來包裹一個小小的粽子竟然要花費這么多的時間心思精力。此刻,對外婆這種耐心細心貼心式的舉動,不禁使我的欽佩之感不由而生,讓我感動的無言。
望著墻上的鐘表,細數著自己在庭院踱步的步伐,迫不及待地等候著粽子出鍋的那一刻。邁進廚房,看著這滿屋氤氳的霧氣,聞著那濃濃的粽香,有一種強烈揭鍋,一嘗為快的沖動。但,最終,我還是遵守了那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良言。
過了幾分鐘,粽子終于蒸熟了。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揭開那還正冒熱氣的粽葉,用筷子將粽子一分為二,看著那金燦燦流油的臘肉,飽滿剔透的赤豆,讓人垂涎三尺。于是,忍不住細細咬上一口,滑滑嫩嫩的,不油不膩,而且富有嚼勁。但是,外婆總是在旁邊笑著溫柔提醒著我“當心燙手,當心燙手”。我總是天真的回答道:“就算是燙著了,我也是幸福至極,快樂無比的”,外婆淺笑無語,只是滿眼疼愛的望著我撫摸著我的腦袋。
每當走在回家的路上,手里提著外婆給我包裹的愛心粽子,心里感覺沉甸甸的,我明白這小小的粽子里面包含了多少關愛,多少汗水,多少祝愿,多少溫暖。這么多年以來,外婆總是無怨無悔,任勞任怨地默默付出著,勞累一個人承受著。不管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地方,有好吃的,好玩的,外婆總是在第一時間想到要留給我們,打電話告訴我們。不管什么天氣,不論什么季節,外婆依然堅持著給遠在千里之外的我們千叮嚀萬囑咐,叮囑我們要:“好好照顧自己,天冷要記得加衣,晚上要蓋好被子,不要著涼了。也許,我們若安好,便是她的晴天。”每當回憶起外婆的音容相貌,一言一行,心里總是暖暖的,甜甜的,對她的思念越發濃烈。不管在校內校外,只要聽到室友們贊揚起她們外婆時,我的腦海播放的滿是外婆慈愛辛勞的畫面,讓我不禁潸然淚下,我想,親情總是無須解釋的,思念總是無需理由。
有關端午節的初中八年級800字作文 篇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是用來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者——屈原。屈原十分愛國。但因為被奸人所害,流放到民間,他認為自己不能報效國家,不能為國家出力,不能改變楚國現在的狀況。而跳入汨羅河,為國捐軀。屈原死后,那些敬仰他的平民百姓便劃著小船,去打撈他的尸身,可大家卻失望而歸。于是,百姓們為了不讓河中的魚類和蝦蟹蠶食屈原的尸身,就用粽葉包裹上糯米,投入江中。傳說,河中有只兇殘的惡龍,可他卻偏偏只住在河心。日日在河中興風作浪,為禍百姓。于是,人們便下定決心要活捉這條惡龍。經過千幸萬苦的努力下,人們終于抓住了這條惡龍,將他的筋抽出來。因為這條筋太長太長了,所以人們把筋剪成一條一條的綁在自己的身上。從此,為了紀念屈原,就有了劃龍舟,包粽子,綁彩繩的傳說了。
吃粽子是我國端午節一項極具有民族特色的風俗。以前,粽子只有一個味,是用糯米和紅棗做成的。現在根據不同人的喜好已達幾十種口味。比如,有的人喜歡吃咸的,就可以做成咸肉棕;有的人喜歡吃甜的,就可以吃甜粽子;還有些人喜歡吃肉的,就可以吃肉粽子……總之,粽子的品種是特別多的。粽子的外表可漂亮了。你瞧!她身穿一件綠衣裳,散發著誘人的香味。粽子一般是四只腳的,不過,也有三只腳的只是市場上不常見罷了。粽子通常是煮熟后涼了才吃,在拌上白糖和蜂蜜,口感好極了。
戴彩繩,戴香包也是端午節獨特的習俗。到了端午的那一天,老人們會用不同的彩繩,戴在孩童的手腕上或腳腕上;心靈手巧的老人還會在上面系上鈴鐺,手一動就會發出極為清脆的鐺鐺聲,好聽極了!再來看看香包,種類不同。有小動物的,有花朵的,還有卡通人物的,上面的畫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樣。香包可香了,還可以驅逐蚊蟲呢!
除了這些,一些南方的城市還有賽龍舟呢!到了那一天,河兩畔的人們將河圍得水泄不通,紛紛觀看賽龍舟,那場面壯觀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