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通用28篇)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1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隨著那首古老的端午童謠,端午來了,來到了飄香的粽子里,來到了門前的艾葉里,來到了孩子們的歡笑里。端午的氣息溢滿了城市、鄉村的各個角落,無時不刻向人們詮釋它的存在。
在屈原縱身投入江中的一剎那,將端午定格在了每年的五月初五,而這個日子也成為了親人們團聚歡慶的時光。按往年的慣例,我回到外婆家過端午。剛踏入院子,風就送來了一股淡淡的藥香,走上前看,原來,在堂屋門前兩側早已掛上了兩束艾蒿,給端午又添了幾分神奇的色彩。進屋一看,大家都擺好了過節的陣勢,各干各的,真是熱火朝天,樂在其中。
我很快卷入到端午的洪流中去了,我領到了一小盆糯米,開始淘米,可能由于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吧,不懂得淘米的技巧。接滿水,馬上往水槽里倒,水是倒完了,不過米也所剩無幾了。我端著近乎空空如也的盆子,向大人們“求救”。我第二次淘米還算成功,經大人們指點后,只犧牲了一小部分糯米。
自然,接著就是包粽子,我先用箬葉裹成一個上空的錐形,然后往里灌米,再剪去多余的葉片,往下一折,最后用兩個手指壓緊,把葉子別向左邊就完成了。我信心滿滿地完成了全過程,得意洋洋地給外婆看,可沒想到,外婆手一擺,斬釘截鐵地說:“絕對不行,重包。”我立馬像氣球被針扎了一樣,泄氣了,沒理由呀,我包得這么認真……后來,我又包了幾次,都被外婆搖頭否決。我倒是越挫越勇,越不行越要包。我開始仔細觀察外婆和我包的粽子的區別,終于看出了端倪,原來,是我包粽子時沒將米壓緊,讓米粒有了可乘之機從箬葉里逃出來。于是,我進行了改進,終于,工夫不負有心人,我包出了一個有模有樣而又緊實的粽子,那粽子四個尖尖的角,箬葉的走勢流暢,里面的米鼓鼓的,似乎要爆裂出來,像一件精致可愛的藝術品,讓人愛不釋手,終于揚眉吐氣了一回。
接著,是祭祖,插上香、燭,點上紙錢,我們小孩子就挨個拜祭并許愿。那火焰中的紙錢是我們的一片孝心,那飄著青煙的香是我們和天上長輩們溝通的橋梁,那火精靈跳躍的燭代表著家族的興旺,生活的紅火。
祭完祖,大家開始吃中午飯,那飄香的粽子讓人饞涎欲滴,鮮美的魚肉讓人難以忘懷……
端午的氣息淡了,歡樂也就要結束了,孩子們有些不舍,但我們可以懷著對端午的思念與憧憬,向端午的下一個里程碑進軍。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2
街邊那一個個圓圓的飽滿的粽子,散發著香氣,我的記憶也隨著這味道飄回了一年前。
美好的一天從早晨開始,暖暖的陽光灑在身上,似乎一切都那么美好。今天是端午節媽媽一大早便帶我去菜市場挑選粽葉,媽媽帶我來到一個攤位前,買粽葉的是一位叔叔,精心給我們挑選了一捆粽葉,媽媽年年都來這買,他家的粽葉十分新鮮,幽綠的葉子上還帶著幾滴清晨的露珠。隨后媽媽又去買了糯米等其他材料,買好東西我們便回家了。
媽媽今天要教我包粽子,等會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他們都會來我家吃飯。媽媽讓我把粽葉和糯米都洗干凈,晶瑩圓潤的糯米在我的手里翻滾著,我用手輕輕擦洗著粽葉,絲絲的冰涼傳到我的心尖。我看著媽媽一連串行云流水的動作羨慕極了,媽媽的手仿佛有魔力一般,把透剔光滑的糯米包在一兩片小小的粽葉里,還包出了一個美麗的形狀。后來外公外婆他們都來了,也參與進了包粽子里,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大家分工合作,齊心協力的包粽子,將絲絲親情融進了一個個細致飽滿的粽子里。
不過一會兒香香的粽子便出鍋了,晶瑩的糯米與清新的粽葉包在一起散發出一股獨特的清香,我挑了幾個剪斷繩子趕緊送給爺爺奶奶他們,“爺爺奶奶端午節快樂!快吃粽子吧!睜敔斔麄冎笨湮议L大了、懂事了、知道孝順了,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貪吃的弟弟妹妹按不住性子不顧冷熱就往嘴里放,香甜的糯米旱災口里直呼“燙”,長輩們在一旁細心的把粽子吹冷,再送給弟弟妹妹們吃,不一會兒,幾個粽子就被消滅了。
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粽子,看著電視上直播的賽龍舟比賽,弟弟妹妹們在一起玩著小游戲,爺爺奶奶們互相噓寒問暖…….那畫面好不溫馨!
我將思緒收回,把目光移到眼前的粽子上,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今年的端午節也會如往年一般那么溫馨吧!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劃龍舟、吃粽子、懸艾草,這是端午節重要的活動。只要到了端午節,街上就更加熱鬧了,賣各種各樣東西的商販們恨不得喊破喉嚨。每家每戶也都在忙著打掃院子,采艾草,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聞到粽子的香味。
我家當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節,奶奶就會把早買來做粽子的材料拿出來,于是,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粽子。剛開始,我不會包粽子。奶奶就手把手的教給我。先拿兩片包粽子的粽葉,弄成像勺子一樣,把糯米用勺子舀進去,但糯米不能太滿,一些肉或者豆沙之類的材料放在糯米中,然后把糯米包起來,再用繩子系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蒸。我按照奶奶說的方法做了起來。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好,可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粽子。然后把粽子放到鍋里蒸,熟了之后,只要你一揭開鍋蓋,濃濃的粽子香味就會飄出來,讓你垂涎欲滴。一家人邊看電視邊吃粽子,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4
轉眼又是一山粽葉綠,贛州的街頭巷尾,已飄起了粽葉的清香,那粽兒飄香季節,悄然來到了我們身邊。扳起手指一數,離開家鄉已十五載,在城市的鋼筋水泥間,家鄉的粽葉,如同家鄉的的端午節,早已被歲月拉成了長長的記憶。
粽葉學名箬葉,箬竹屬中的闊葉箬竹的葉片,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丘陵地區,在贛南的崇山峻嶺間,一年四季生長著這種天然綠闊葉。在我的家鄉,林間的溪流山泉邊,散布著一蓬蓬的粽葉,青翠欲滴,氣味芳香,聞上去,有回歸大自然的感覺,那夾雜著泥土和山林的氣息,令人陶醉。后來從《本草綱目》上得知,粽葉具有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癰腫等功效,近年來研究證明,箬竹葉多糖物具有抗癌效果,便對粽葉多了幾份憐愛。
記憶中,采摘粽葉是端午節的前奏。那時,親戚、鄰居、朋友,全村的人都忙起來了,燒草灰制堿水,采洗粽葉淘糯米,大家忙在一起,有說有笑,那是我記憶中難忘的鄉村生活情景。節日前幾天,我們小伙伴們便相約到山澗采粽葉。村莊附近的山上是沒有那種植物的,我們要步行很遠一段距離,到深山的清泉邊采摘。
采粽葉是不易的事,不僅要爬山越嶺,還要經受蚊叮蟲咬,相當辛苦,但一想到那香噴噴的金黃色的粽子,我們就興奮無比,唱著歌撒著歡,如小兔般跳躍在林間,尋找著粽葉。找到之后,小心翼翼地將這種紡錘形的粽葉摘下,一枚一枚疊放好。采完粽葉回來,我們往往是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但扛著一編織袋粽葉,小伙伴們都有一種收獲的喜悅,雖然腰酸背痛,卻依然嘰嘰喳喳個沒完。
采完粽葉回來,奶奶就把又寬又長的青翠粽葉,一扎一扎捆好,泡在水里,用大鍋煮透,此時,濃郁清香便彌漫滿屋,把過節的意味熏濃。端午節頭天下午,奶奶從米缸里舀出白白的、珠圓玉潤的糯米,裝在水桶里,清涼明澈的水細細地清洗糯米中的雜質,再摻上幾把紅棗,紅的白的,格外醒目。包粽子時,我就迫不及待搬了小板凳,坐在盛滿了糯米和粽葉的鍋盆前,等著和奶奶一起包粽子。說是“一起”,其實,用奶奶的話說,是“瞎摻和”。但奶奶卻從不阻止我,哪怕我包得還未及開煮就脫線散架,或者樣子奇形怪狀四不像,都不會被指責半句。不一會兒,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一個個精神飽滿,可愛極了,還沒煮就有一股隱隱的清香。
吃完晚飯后,在灶里加些木棍雜柴,把粽子倒進鍋里,翻騰幾遍后,大人們便放心地休息,而我則聞著粽香,心里如翻滾的粽子,興奮,難眠。煮了一晚上的粽子熟了,清香四溢,輕解開來,那嫩黃色彩的粽肉,升騰著蒸氣,散發出一股特有的粽香。輕咬一口,過節的滋味就從舌尖彌漫到全身。
冰心說:“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在我真中的夢里,飄著粽葉的清香,飄著粽子的甜香;在我夢中的真里,有一片令我永遠回味的粽葉,那粽葉里包裹著美好的節日,包裹著節日里奶奶的笑臉,還包裹著童年的無憂與歡樂。
又到粽葉飄香時,城里的繁華,擋不住我思鄉的情緒,我決定利用假期,馬上回到家鄉尋找粽葉。是的,我尋找的不僅僅是粽葉,我尋的是那段有著粽葉香的歲月與情懷:質樸而沉靜,悠遠而綿長……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5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十分深厚,每一個節令都對應一個節日,在這諸多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彌漫著清新的粽葉香。這一天人們要吃粽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備包粽子。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變魔術般被包好,煮熟了。這時心急的小孩子望著冒著熱氣的粽子會吵著要吃,而大人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苯K于可以吃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后,小孩子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著說:“吃吧,吃吧,多吃幾個!”因為這一年里只這一個端午,也只有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們嘴里,才會有不同于往日的味道。
說到端午吃粽子,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后投江了。后人為了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粽子投進江里。后來這一習俗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端午的這天不只吃粽子,還有別的活動。南方的一些城市這天會舉行龍舟比賽。這一天大人,小孩兒紛紛涌向比賽的地方,這個比賽可是人們盼望已久的。而在我們這里這一天不僅家家包粽子吃,還會買些艾葉放在家里。更好趣的是街上會有賣小飾品的,這些飾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瓏的,袋子上還繡著精致的五毒圖案,小孩子戴上可以保平安。這些小飾品都很可愛,惹得過往的人駐足觀看,非要買上一個才心滿意足離開。
端午快臨近了,我深深地期盼著。那清甜的粽香,它在我的心中已深深地扎下了根,我熱切地盼望著它的到來。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6
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全國各地的習俗大都相同,但也存在些許不同之處。在我的家鄉,端午節可是十分的熱鬧,在粽香的縈繞下,平淡的生活竟也咂摸出些許滋味。端午的家鄉,如詩如畫,憑增了幾分古典的氣息。
每年端午,父母總會帶我去外婆家,至于原因,大概是家鄉的習俗。到達外婆家后,外婆總會將早已準備好的粽子端出來擺在我們面前。兒時的我不太懂事,總喜歡一馬當先搶過粽子,自顧自地品嘗那由一根細長的紅線捆著的粽葉里的美味。后來,父母總會再三提醒我,要讓外婆先品嘗。
其一,這是外婆的勞動成果;其二,外婆是長輩。知道這其中的“奧秘”,我也收斂了些許,以后總是將粽子先放在外婆手中,讓她先嘗。母親說,這叫“孝親敬長”。粽葉外包的紅線一定要用剪刀一刀就剪斷,不能剪太多次,外婆說,這樣今后的日子才能一帆風順。
外婆家的后面,有一條細水長流的小河,至今我都未看到盡頭。每至端午,對這條小河我總是“情有獨鐘”。將一片新鮮的粽葉放在清澈的河面,用手撫起些許水痕,看著這承載著我美好祝愿的粽葉隨波逐流,我心中也會蕩起些許漣漪,甚至幻想這粽葉是否會流向汨羅江,與當初心懷遠大抱負的屈原會面呢?
當我走到外婆家的菜園時,看到母親正在幫外婆擇菜,兩人相談正歡。等到中午吃完飯后,母親走到正在洗碗的我身旁,告訴我,老人家都喜歡身旁有兒女相伴,我們與外婆難得見幾次面,端午節一定要讓她開開心心的!我連忙點了點頭,仿佛懂得了久經歷史沉淀的傳統美德——孝親敬長。
領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品味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傳承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我們正在踐行中!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7
五五端午,為紀念大詩人屈原而設定的一個傳統節日。
相傳五月初五這天,屈原跳入河中,人們怕魚蝦會吃掉屈原的肉身,而向河中投入粽子,在河面賽龍舟。千百年來,吃粽子,賽龍舟,成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端午,奶奶手工粽子的味道。
小時候,每逢端午,奶奶都會自己動手包粽子。爸爸媽媽不準許我吃現成飯,總讓我給奶奶打下手。洗粽葉、調粽餡、包粽子、綁粽子…….媽媽幫著調餡,奶奶負責包粽子,而年幼的我則端著一大盆水洗粽葉。“一片一片慢慢洗,小心別弄濕衣服了。”“知道啦!鄙砗罂倐鱽砟棠滩环判牡亩。洗完整齊放進小盆子里,我打起了幫奶奶包粽子的鬼主意!澳棠,我來幫你!薄昂醚,來這邊坐,我來教你!蔽覕]起衣袖,打算大干一番!把绢^喜歡那種餡啊?”“就光包糯米的!薄跋饶弥@片粽葉!敝灰娔棠淌种凶筠D一下右轉一下,一個大大胖胖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學著奶奶的模樣,剛塞好餡,葉子一滑全散了,媽媽看見我笨手笨腳的小模樣不禁笑出聲來。
媽媽也加入了包粽大軍的隊伍。
“先這樣在這樣,好啦!”我開始認真的學著。雖然包出來的粽子形狀特別,不成模樣,但這一個個奇形怪狀的粽子卻包含著來自一個家人的愛。端午未至,粽香卻早已傳遍千里,甚有端午的溫馨氣氛。又是一年端午,卻與爺爺奶奶相隔千里,莫名懷戀故鄉。
年幼時的美好畫面被粽香勾起,一幕幕浮現在我的腦海,時光有情讓粽香悠揚;歲月無情讓兩鬢斑白。想吃粽子卻又覺得無味,是因為這沒有愛的味道嗎?我想,是的吧,奶奶的手工粽子總有這濃濃的愛的清香。
粽香飄飄傳千里,思戀遙遙萬里傳。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8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賽龍舟、插艾葉、吃粽子,說的就是過端午節的情景。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又稱端陽節、重午節。每年的這一天,奶奶都會買來艾葉擺放在門口,還用艾葉煮雞蛋,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奶奶就已經準備好了新鮮的粽葉,清洗干凈后放水里煮一煮,再將提前浸泡好的糯米端來,然后就開始包粽子了。每次她先取兩片葉子,左手捏緊葉子的一頭,用另一只手把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卷成一個圓錐體,接著往里面放糯米,這時候,奶奶會根據每個人的口味放不同的餡兒,有蜜棗的、豬肉的、八寶的、葡萄干的,最后用棉線綁住。就這樣一個個粽子就上鍋蒸煮了。還沒出鍋,空氣里就已彌漫著粽子的香味,真叫我們饞得流口水,恨不得立刻就吃。
只是我一直很好奇,為什么奶奶要把那些難聞的艾葉放在家門口,并用它煮雞蛋呢?后來我才知道,原來艾葉有辟邪驅瘟的作用,奶奶是希望我們都平安健康。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9
哈哈哈!我真高興啊,國家又新規定了一個法定假日——端午節。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大早,我和妹妹就趕往河邊。“咚咚鏘!咚咚鏘!”公公在哪里?我和妹妹的眼光在河面上拼命地搜尋。找到了,找到了,原來公公站在龍舟前指揮呢!“公公,加油,加油!”我和小妹妹揮舞著雙手為公公吶喊助威。
轉眼間,到了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當空照,我和妹妹汗流浹背,肚子也開始唱空城計了。我和妹妹轉身回家吃粽子。回到家,我傻了眼,外婆還在包粽子呢?
我和妹妹急忙洗好手來幫外婆包粽子。我拿了一張又寬又長的粽葉,放入一勺米,接著把紅棗放入里面,再放上米,又用另一張葉子把表面蓋住,使米不漏,最后用線扎好,一個粽子就誕生了!
婆婆把粽子放在高壓鍋里煮,不一會兒時間,粽香就彌漫了整個屋子,真香啊!我用鼻子使勁地吸。
自然,小孩掛的香袋也必不可少!你看,我的香袋老早做好了,香噴噴的,里面全是香豆,上面還有一根金黃的絲帶,可以掛在脖子上。
端午節,真讓人開心。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10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是用來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者——屈原。屈原十分愛國。但因為被奸人所害,流放到民間,他認為自己不能報效國家,不能為國家出力,不能改變楚國現在的狀況。而跳入汨羅河,為國捐軀。屈原死后,那些敬仰他的平民百姓便劃著小船,去打撈他的尸身,可大家卻失望而歸。于是,百姓們為了不讓河中的魚類和蝦蟹蠶食屈原的尸身,就用粽葉包裹上糯米,投入江中。傳說,河中有只兇殘的惡龍,可他卻偏偏只住在河心。日日在河中興風作浪,為禍百姓。于是,人們便下定決心要活捉這條惡龍。經過千幸萬苦的努力下,人們終于抓住了這條惡龍,將他的筋抽出來。因為這條筋太長太長了,所以人們把筋剪成一條一條的綁在自己的身上。從此,為了紀念屈原,就有了劃龍舟,包粽子,綁彩繩的傳說了。
吃粽子是我國端午節一項極具有民族特色的風俗。以前,粽子只有一個味,是用糯米和紅棗做成的,F在根據不同人的喜好已達幾十種口味。比如,有的人喜歡吃咸的,就可以做成咸肉棕;有的人喜歡吃甜的,就可以吃甜粽子;還有些人喜歡吃肉的,就可以吃肉粽子……總之,粽子的品種是特別多的。粽子的外表可漂亮了。你瞧!她身穿一件綠衣裳,散發著誘人的香味。粽子一般是四只腳的,不過,也有三只腳的只是市場上不常見罷了。粽子通常是煮熟后涼了才吃,在拌上白糖和蜂蜜,口感好極了。
戴彩繩,戴香包也是端午節獨特的習俗。到了端午的那一天,老人們會用不同的彩繩,戴在孩童的手腕上或腳腕上;心靈手巧的老人還會在上面系上鈴鐺,手一動就會發出極為清脆的鐺鐺聲,好聽極了!再來看看香包,種類不同。有小動物的,有花朵的,還有卡通人物的,上面的畫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樣。香包可香了,還可以驅逐蚊蟲呢!
除了這些,一些南方的城市還有賽龍舟呢!到了那一天,河兩畔的人們將河圍得水泄不通,紛紛觀看賽龍舟,那場面壯觀極了!
這就是端午節,你們聽后一定覺得很有趣吧!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11
五月初五,淚羅江邊,你——屈原,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于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著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涌著向東流去,你的心隨著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嘆,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么晶瑩,發出多么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嘆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心情;表達了你對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聲,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出千嘆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淚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涌,憤怒地拍打著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你,就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節日中就多了一個。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為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贊嘆不已,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一定會繼承和發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粽子”一起成為端午節的特色,和你一起成為中國的傳說。為了什么呢?為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華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蛟S在你投江之前,你為自己無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但是我想你現在知道你為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一定會感到很欣慰。我為你而驕傲,又為你而悲哀。驕傲的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
今天,我們仍然過著這端午節,為的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12
6月7日是端午節,一大早起來,媽媽就開始包粽子,看著一盆白白的糯米在媽媽的手中變戲法似的成了一個個菱角分明的“綠色精靈”,我也忍不住想試一試,可是媽媽說什么也不讓,我也不敢違抗“上級”的命令,只能回到房間里,從門縫偷偷地往外看。
媽媽首先把粽葉卷成空心的三角形,在往里面放進糯米,放到一半的時候,把一粒蜜棗放進去,然后再蓋上一些糯米,最后,把頂上的粽葉折疊下來,再用線捆上,就大功告成了。這時我高興地發現媽媽站起身走出去了,我連忙跑出來,拿起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來。先卷一個空心三角形,再往里邊兒裝糯米……,原來動起手來遠不像看起來那么簡單,一會兒,糯米放多了包不攏;一會兒,糯米少了看上去像個癟嘴老太太;一會兒,捆得太松散開了;一會兒,捆得太緊又把粽葉勒破了。忙碌了半天總算包出了一個“其貌不揚”的白粽子。我正看著自己的“大作”發笑,媽媽突然不知從什么地方“冒”了出來,我不知所措地低下頭,假裝欣賞媽媽包的粽子,媽媽笑逐顏開地說:“別裝了,我都在后面看見了!”。
我摸摸自己的頭用央求地語氣說:“媽媽,您就教教我吧!”,媽媽居然答應了,我興奮得不得了。經過我不懈地努力,圓鼓鼓的可愛的粽子,終于在我手中誕生了,它們一個個像打勝了仗的將軍一樣昂首挺胸。
晚飯的時候,品嘗著自己親手做的粽子,那滋味別提有多美了。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13
一陣陣夏的氣息夾雜著淡淡的粽葉的清香,是那么清爽,那么誘人。啊!不知不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粽葉飄香時。這本該是我們小孩子最快樂的時候,然而,我的心卻一陣隱隱的痛,一種濃濃的思念帶我進入童年的回憶之中。
小時候,臨近端午節,最疼愛我的奶奶就會帶我一起去蘆葦灘上摘蘆葉,奶奶忙著選摘那種又長又寬的蘆葉,而我呢,也在一旁忙得不亦樂乎:一會兒摘幾片最底下的老蘆葉給奶奶,一會兒忙著去抓蘆葦上的螞蚱,一會兒又去摘幾朵小野花夾在自己的小辮上。不知不覺,手腳麻利的奶奶已經摘了好幾把蘆葉了,她牽著我的小手回家了;氐郊,奶奶把蘆葉掛在屋檐下晾曬著,聽奶奶說,因為新摘下來的蘆葉比較硬而且很容易就裂開、折斷,所以要把蘆葉曬干,等到要用的時候,再用開水煮一下,這樣經過處理的蘆葉既柔軟又有韌性,就可以用來包粽子了。端午節前夕,奶奶用水把蘆葉煮沸,頓時,一股粽葉的清香撲鼻而來……奶奶心靈手巧,會包好多種粽子:有鮮肉餡的、蜜棗餡的、小豆餡的、還有就是光白米包成的……我吃得肚皮圓滾滾的,仍舍不得停下嘴來……
想到這里,我的鼻子一酸,眼睛又濕潤了。那一年,無情的病魔奪去了我最親愛的奶奶的生命,我再也吃不到奶奶包的美味的粽了了。
又到粽葉飄香時,盡管各種口味的粽子現在都能買到,可是我卻再也體會不到童年時那種摘蘆葉,包粽子的快樂了,再也體會不到那種沁人心脾的清香了。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14
“吃飯了!吃飯了!”幺嬸給我和弟弟拉響了“戰爭”
我對弟弟說:“我們舉行一場‘吃戰’吧!讓媽媽來評分吧!”弟弟聽了,不假思索地點點頭。我把這個建議給媽媽說了,媽媽也爽快地答應了。我把這些給其他人說了,他們都一致同意。
人坐齊了,媽媽就宣布:“宏偉和彥冰的‘吃戰’馬上開始了,請幺嬸監督宏偉,請老公監督彥冰。第一戰:弱點戰,比賽規則:如果你吃了這樣東西,對方沒有吃,就加一分,如果對方吃了,己方就扣一分。過5分,比賽結束。預備,開始!
我急忙揀了一塊瘦肉放進嘴里,哈哈!弟弟是個死也不吃瘦肉的人,他肯定輸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弟弟果真沒吃,我就加了一分。該弟弟了,他揀了一塊有辣椒的肉,吃了下去,他知道我平時不吃辣椒,但我現在改了,要吃辣椒了,我揀了一片和他一摸一樣的肉放在嘴里,吞了下去。哈哈!弟弟扣了一分,正當我要揀弟弟不喜歡吃的鹵菜時,媽媽一聲令下“!,我們聽了,就放下了筷子。
媽媽接著說:“宏偉1分,彥冰-1分。開始第二戰:自由戰,比賽規則,在3分鐘內,隨便吃什么,看誰吃得多,就附加一些分,吃肉2分,吃粽子4分,吃豆腐干1分……預備開始!”
我們急忙吃起來,我一邊吃粽子一邊吃豆腐干,一直吃了2分鐘(我有手表),就去吃鹵菜(鹵菜5分),不知不覺就吃過了1分鐘。媽媽又令下“!,我們就停住了嘴。爸爸報告:“弟弟45分!辩蹕饒蟾妫骸案绺45分。”一模一樣,我暈!,媽媽又說:“宏偉46分,彥冰44分,相差2分,宏偉獲勝!边@次我僥幸獲勝,說句實話,有的菜我是一點兒胃口都沒有。為了這次比賽,我豁出去了。同時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不是我們不想做的事情,就要放下,而是應該克服心理和各方面的困難,只要用心去做,就會有一個滿意的結果。
我和弟弟情不自禁地笑了,他們也不由自主的笑了……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15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不一樣的節日,不一樣的穿著,不一樣的食物,不一樣的居民……在我們這個大中國里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有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元宵節,清明節……在這么多的節日里我最喜歡的還是歸“端午節”莫屬。“端午”一個多么起眼的詞語,它的大名家喻戶曉,與它相關的傳說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關于端午節有許許多多的習俗: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我最喜歡的當然還是吃粽子啦!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彌漫著清新的粽葉香。這一天人們要吃粽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備包粽子。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變魔術般被包好,煮熟了。這時心急的我望著冒著熱氣的粽子會吵著要吃,而爸爸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苯K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后,我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
在香甜可口的粽子后面有著一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相傳在古時候,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他有淵博的知識和杰出的才華。但當時朝廷因被賤人所挑撥,屈原被輕視,無人欣賞他的才華。不僅如此,當時朝廷腐敗無能。屈原無法忍受朝廷的腐敗,竟跳進汨羅江自盡了。他的故事被人一代代流傳下去。于是人們為了紀念他,每逢五月五日端午佳節都包粽子投入江中,防止江里的魚兒吃屈原的尸體。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16
我的家鄉在廉江,那里有很多風味小吃,比如:粽子、臭豆腐、牛肉串等等,但我最喜歡吃的是粽子。
粽子的形狀很像五邊形,粽是用荷葉包著的,還要一條草繩綁著,好像粽子正要穿衣服似的,還要綁著一條腰帶。
粽子的色味很香,聞起來很舒服,并且讓人越聞就越想聞了。我為什么要喜歡吃粽子呢?原來是它的香味在勾引我吧。
有一次,爸爸媽媽帶我來攤點里吃粽子,粽子的香味彌漫了這個攤點。攤主把我們要的粽蒸好了送上來給我們吃。
我見到了粽子,就連忙把它接過手里,粽子在我的手里熱呼呼香噴噴的,我把粽子的草繩解下來。然后把荷葉脫下一點點,不津津有味地吃起粽來,粽子的糯米沾在我牙齒里,好像一個小朋友拉著媽媽不想去學校似的。我把粽子吃完了還想吃,但我的肚子太小,吃都吃不下,裝都裝不下。媽媽說:“你這個小東西,還真喜歡吃粽子。不要難過,下次爸爸媽媽再帶你來吃,好嗎?”我聽了媽媽的話,高聲喊到媽媽萬歲。
如果到了端午,我就能吃到更多的粽了,我盼望著這一年的端年節,等著吃粽子呢。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17
說到端午節,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清香撲鼻的粽子。端午節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每到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甚至海外的華人聚居地區都會彌漫著粽子的香味,響起賽龍舟的鑼鼓。
端午節的由來有許多說法,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屈子當年被奸臣所陷害,流放在汩羅江邊。他整日里憂國憂民,感嘆“世人皆醉我獨醒,世人皆濁我獨清!”后來,楚國國都失陷的消息傳來,屈原更是懷抱大石頭,投江殉國了。人們被他的愛國精神感動,為了保護他,不讓魚兒吞食他的尸體,就用糯米包了粽子,用船載了投入江中。漸漸地這個做法就流傳了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也就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五月初五早上,我和爸爸早早就起了床。我們要上山去采艾蒿,那是一種有著特別氣味的草。爸爸告訴我:“端午節也是人們去除污穢的節日,所以這一天人們會采來艾蒿、桃枝,掛在家門上,驅邪去穢,保佑一家人健康平安。”沒想到端午節還有這么多的說道,我的興趣一下子來了。
那天,我們爬了幾座山,采回了大抱的艾蒿,也折了一些桃枝回來;氐郊,吃吃清香的粽子是應有的內容。
端午節,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
我知道中華民族還有許多這樣的節日,我們的民族真是一個偉大的民族。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18
哈哈哈,我真高興啊,國家又新規定了一個法定假日——端午節。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大早,我和妹妹就趕往河邊。“咚咚鏘!咚咚鏘!”公公在哪里啊?我和妹妹的眼光在河面上拼命地搜尋。找到了,找到了,原來公公站在龍舟前指揮呢!“公公,加油,加油!”我和小妹妹揮舞著雙手為公公吶喊助威。
轉眼間,到了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當空照,我和妹妹汗流浹背,肚子也開始唱空城計了。我和妹妹轉身回家吃粽子;氐郊遥疑盗搜,外婆還在包粽子呢?
我和妹妹急忙洗好手來幫外婆包粽子。我拿了一張又寬又長的粽葉,放入一勺米,接著把紅棗放入里面,再放上米,又用另一張葉子把表面蓋住,使米不漏,最后用線扎好,一個粽子就誕生了!
婆婆把粽子放在高壓鍋里煮,不一會兒時間,粽香就彌漫了整個屋子,真香啊!我用鼻子使勁地吸。
自然,小孩掛的香袋也必不可少!你看,我的香袋老早做好了,香噴噴的,里面全是香豆,上面還有一根金黃的絲帶,可以掛在脖子上。
端午節,真讓人開心。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19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必做的事。
在鄉下,端午節的前幾天,婦女們便成群結隊的去采箬葉,采回來的箬葉洗凈后,平整地鋪在竹篾上,待曬干后,整整齊齊的收起,用細白線將其捆成一疊疊,一部分自己家用來包粽子,另一部分則拿到集市上去賣,補貼家用;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包粽子,淘糯米,備餡料,各家都有自家獨特的餡,有火腿,有紅豆,有紅糖,有花生,琳瑯滿目。包粽子一般都是婦女來包,因為婦女心靈手巧,包出來的粽子也就精巧,小孩子好奇,總喜歡來湊個熱鬧,插上一手,不過常常因為笨手笨腳,被婦女嬉笑著驅趕開,孩子們又嘻嘻哈哈地去打鬧。端午節這一天,一些家庭會在家門前,掛上艾草,祈求平安,但最重要的還是吃粽子,前一天包好的粽子被連成一串放入沸水滾滾的鍋中,小孩子嗅著香味而來,揭開鍋蓋,向里邊望,大人此時就走過來,把小孩子拉到身邊坐下,讓他們慢慢等,小孩子總待不住,迫不及待地去看。
在城市,吃粽子依舊是最重要的事情,對于一些家庭包粽子卻不屬于其中。城里人直接到超市買包好的粽子,只用煮就可以完事。吃粽子也只是解一下饞,應付一下高高興興過節的小孩子。但煮的過程依舊讓人期待,嗅著香味,坐在電腦前垂涎三尺,眼珠盯著屏幕,心卻早已飛到鍋中去了。
外婆一直是家中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一把手,包粽子的手藝也是另人贊不絕口的,家中的粽子都出自外婆之手。準備好材料,外婆開始包粽子。
一片粽葉,寬大墨綠,味道清幽,在外婆手中被卷成圓錐形,圓錐形的尖底不能漏,再盛入已經與火腿拌勻的糯米,一片墨綠的粽葉包住紅白餡料,封好圓錐形的底,最后用棕櫚葉一圈又一圈扎緊。一個有四個小角的尖頭粽子就包好了。一片片粽葉在外婆手中翻飛,糯米餡爭先恐后地跳人葉中,棕櫚葉飛快奔跑著,外婆如變戲法般變出一個又一個的粽子。
我把五個粽子劃為一家,連成一串,放入沸水翻騰的鍋中。然后坐在旁邊,聽著水的咕嘟聲,嗅著粽葉的撲鼻清香,閉上眼睛,唾津潛溢,飛流直下三千尺。
我最喜愛的粽子餡還是純糯米。用剪刀剪去棕櫚葉,剝開粽葉,香氣四溢,忍不住大大地咬一口,咬的那一刻,感受到的是糯米的爽滑和彈牙。要是再沾上蜂蜜就更完美了,滿口香甜。
端午節,粽子情結。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20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來臨的時候就會有許多的節目,例如:吃粽子、賽龍舟、吃雞蛋……然而,在今年的端午節里,我學會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包粽子。
包粽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我看見奶奶正在忙著洗粽葉、洗糯米……奶奶弄好了這些,準備包粽子的時候,我就在一邊看、一邊學。首先,我拿了幾片粽葉弄成三棱形,再把米倒下去,后來又抓不緊,米往下倒,弄得滿地都撒滿了米,連續幾次都是這樣,逗得奶奶眉開眼笑。后來,我終于把粽葉弄成三棱形,米也不漏了,再用筷子夾些豬肉、蛋黃、臘肉……然后就把葉折起來最后綁住它,奶奶再三叮囑我一定要捆緊粽子,不然的話,煮的時候就會成粥了。我就用繩子捆緊了粽子,一個粽子就這樣弄好了,我再接再厲繼續包粽子,附近的鄰居都夸我棒。
那天,包粽子真的很有趣,也讓我感到好開心。讓我從中懂得一個道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廢。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21
在龍南,每年的端午節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當香噴噴的粽子做好了,當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的時候,端午節也就隨風而來了。
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穿著,如潮的人群,那熱烈的場面實在是令人振奮。比賽終于開始了。青年水手們意氣奮發,頭上、腰上各束一條紅緞帶。鼓聲一響,那一條條龍舟便如一支支離弦的箭,在江上來去如飛時間,吶喊聲、鑼鼓聲、“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交匯在一起,在江面上回蕩,震耳欲聾。只見沖在第一的船只突然放慢了速度,后面那條緊追不舍的船看準時機,立即加速,反超第一。比賽雖然已經結束了,但依然讓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又怎能少了粽子呢?龍南的粽子有咸餡兒,也有甜餡兒。這美味的粽子早早地把孩子們從睡夢中勾起來。
那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么會有吃粽子的習俗嗎?這里面還有一個傳說呢。古時候,有一位名叫屈原的愛國詩人,憂國憂民。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22
賽龍舟是我們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每年的端午節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
我有幸在端午節去民族文化村看到了賽龍舟。
每條龍舟上都有許多名選手,也有許多龍舟。龍舟停在起跑線上,選手們正坐在龍舟上休息。
過了不久,只看見一個人一吹口哨,所有的龍舟快速向前面行駛,每條龍舟上面都有一個選手在前面敲鼓,為后邊的選手加油鼓勁,別的選手們在后面舉起槳拼命地向前劃著龍舟。
我看見每條龍舟顏色都各有區別,龍舟的相同之處是都像一條龍一樣,有龍頭,有龍尾,真是漂亮極了!有一條龍舟是深紅色的,上面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一條龍舟是天藍色的,上面也有許多美麗的圖案,一只只美麗的白天鵝雕刻在龍舟上,閃閃發光。有一條龍舟是棕色的,這條龍舟真是與眾不同,別的龍舟都有一條條花紋來裝扮自己,而這條龍舟一點花紋都沒有,只是一條普普通通的龍舟。這條龍舟用木頭做成。還有一條龍舟是橙黃色的,這條龍舟是用一個個小小的點做成的花紋,這小點很精致,也非常美麗!
一開始,那條深紅色的龍舟遙遙。排在第二的是那條橙黃色的龍舟。但是后來那條棕色的龍舟,不知怎么了,好像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帶著棕色龍舟,棕色龍舟上的選手們奮力地劃著龍舟,劃到了第一名,不過雖然他們的龍舟已經到了第一名,但他們依然不驕傲,快速地劃著龍舟。別的龍舟怎么樣也追不上棕色龍舟。
最后,棕色的龍舟沖到了終點。第二個沖到終點的是那條天藍色的龍舟,第三是深紅色龍舟,第四是橙黃色龍舟。
這就是精彩的賽龍舟!我非常喜歡我國的傳統文化賽龍舟!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23
當香飄十里的粽子煮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只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乘著五月的清風來了。
端午節里的賽龍舟活動,在我眼里是最美的風景線。彩繪的龍舟,整齊的著裝,江邊如潮水般的人群,那熱鬧非凡的場面實在是令人振奮。“咚!咚!咚!”隨著岸邊的擂鼓聲起,期待已久的的龍舟比賽開始了:只見龍舟上的青壯年們,腰上各系一條紅布,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神情,每人手里各握著兩支船槳,奮力地向前劃起來。那龍舟就如一支支離弦的箭,朝著目標飛去。一時間,吶喊聲、鞭炮聲、劃龍舟的號子聲交匯在一起,震耳欲聾,在江面上久久回蕩。我也跟著爸爸在人群中喊起來:“加油,加油!”
端午節不得不說說粽子,那香氣撲鼻的粽子確實好吃。每到端午的前夜,奶奶、媽媽就忙活起來,一片片粽葉在她們手中翻飛,一把把糯米在她們手中鼓搗,一眨眼的功夫,一個鮮嫩欲滴的粽子就包成了。聽奶奶說,人們吃粽子是為了紀念一位古時的愛國人士---屈原。其實,我也沒有仔細聽太多,只顧著吃那香噴噴的粽子了。
端午節這天,我們這些孩子還要佩戴香囊,說是有去瘟避邪的功效。香囊里放了雄黃一類的中草藥,清香四溢,讓人聞起來覺得神清氣爽。
端午節里不僅有吃的,玩的,樂的,一應俱全,而且還蘊含著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意義,這真是個不錯的節日!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24
今天,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東西——艾草。艾草是一種綠色的植物。它的正面非常光滑,反面毛茸茸的,像個小毛毯。它聞起來有股中藥味道。
它年輕的時候的用途是做各式各樣的艾草青團,給人們在清明節的時候吃。
它現在的作用是驅蟲、驅蚊,讓我們不被這些壞壞的小東西來騷擾。
艾草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比另外的驅蟲工具要生態、健康。那是因為艾草是從大自然里的泥土里長出來的。
比起小小的艾草來,菖蒲就顯得很高大。
菖蒲的形狀是長長的,兩面是非常光滑,像武俠影片里的劍。
它的味道是淡得幾乎沒有,那是因為它的味被艾草“打敗”了。
菖蒲的作用是驅鬼、驅邪的,就是為了我們天天出入平安啊。
在艾草和菖蒲的最下面,有一個很小很小的小東西,那就是大蒜。它跟其它的東西比起來,就顯得謙虛、膽小多了。
大蒜長得胖胖的,里面有許多小肉肉,團團地圍著,像個美好的家。
小小的艾草,高大的菖蒲,矮小的大蒜,這三個東西讓我們有了一個美好的期望,端午節,人們把它買來掛在門上,驅蟲、驅邪,祈愿我們家家幸福、平安!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25
到了端午,大家都知道是個吃粽子的日子。吃著香糯的粽子,看著媽媽提著好吃又好看的粽子滿是情誼。
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在北方有不少小孩子會佩戴漂亮的香囊,據說有辟邪的作用。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過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南北方各地共有習俗,只不過我們家包粽子是用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我們家包粽子是用糯米加棗包的。一年又一年這種習俗便傳了下來,以后,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有了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今天我要學習包粽子,媽媽把糯米淘干凈,準備了幾條彩色的繩子。只見她手握勺子把生米倒入蘆葉中,裹成一個倒三角,然后用繩子一扎就完成了?瓷先フ嫒菀装。乙矊W著包起來。試了一次、兩次、三次……才發現我貌似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正當我打算放棄時,媽媽看我垂頭喪氣的樣子,語重心長地說:“如果做事情半途而廢的話,那么他只會一事無成!蔽衣犃藡寢尩脑挘槤q得像個紅蘋果。連忙走到媽媽身邊繼續向她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試驗了無數次后,終于完成了一個好看的粽子,像個綠色的小寶塔一樣立在我的面前。終于下鍋了,我耐著性子等待著。當最后品嘗到自己包裹的粽子是,心里面甜滋滋的。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我發誓要好好學習中國文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26
五月初五,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關于端午節的由來,我也了解一些,據說是紀念屈原,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廣泛升入人心。因此,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這一天無論到城市還是鄉村,都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我們不僅可以享受到豐盛的佳肴,還可以享受節日里濃濃的溫情。
大家都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重頭戲。每家每戶都為包粽子這個大工程準備著,雖然我家沒做,但是幾天前我已在舅舅家體驗到了整個制作過程,讓我回味無窮。
首先放一些幾抖糯米浸泡一整晚。天亮了,我和表姐們就去采摘棕葉。棕葉枝細葉大,生于陰面的山間谷底,一棵上長得很茂盛,經過我們精挑細選,一會兒,袋子就豐滿了;厝サ纳铰飞想m然有些崎嶇,但在這綠水青山,溪澗流水潺潺,林間鳥語花香的自然風光,我們仍是邁著輕快的步伐。
下午,我們就進行了包粽的活動。一大盆生糯米,一盆香噴噴的豬肉和花生,還有幾條白細的小繩掛在椅子上以便包扎和節省空間。我和表姐們都躍躍欲試,便也跟著學,也能學出幾分模樣。一般都是三角粽,但也能做出新花樣,如長長的、微型的。一個個給粽枝緊緊地捆在空中,四個一小串,八個十六個為大串。一串串都躺到大鐵鍋里,燒了很長時間,撲鼻的粽香
才慢慢地從鍋里散發出來。我們在廚房里俳徊,張望,直咽口水,我們還直念叨著呆會要吃多少個,非得吃個夠!鍋蓋終于掀開了,粽子的香氣撲面而來,我吃了一個又一個。我們都洋溢在節日的歡樂中。
今天,我也嘗遍了各家送的粽子,各有各的風味,五花八門。午餐是節日的高潮。粽子依然占主體地位,一大盤粽子居中,青黛色的外衣,四角如菱,系著淡青的腰帶。腰帶打的是活結,一抽就撒;要是打成死結,就叫罵娘粽-急著要吃,可又解不開,就罵開了。其次是釀豆腐,這是我家節日里少不了的特色菜了,字面看也許你會覺得很麻煩,其實不難。用剁碎的豬肉放些香料,然后在豆腐上掀一個小坑,把豬肉捏進去,簡直一個精品,再一個個放進油里炸,便是黃澄澄的方金子一般,那股香味更是誘人,令人“口水直流三千丈”,其它也就幾樣家常小菜。雖然這樣也不算很豐富,但我還是很開心,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在電視上,也報道了城市端午節的一些消息。令人新奇的是那個“粽王”,擺在那大廳前讓人觀看,有人還擁抱它,感受它的碩大,報道說可以讓幾千人吃個夠,真令人耳目一新。還有那一幕幕壯觀的賽龍舟,轟鳴的敲鼓聲,人們的呼喊聲,繪成一幅美妙的賽龍舟圖。
端午節從淚羅江的波浪里悄然走來,幾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猶如一滴墨汁,把中華大地染成棕葉式的青綠。端午節里,那個過程,那種氛圍,那種樂趣,都讓我們回味無窮。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27
我的家鄉在湖南長沙,每到端午節,那里熱鬧非凡。
端午節的頭等大事自然是包粽子,湖南的粽子不是方形,也不是圓形,而是三角形的。包粽子首先將泡好的粽子葉卷成三角形,然后放入糯米、紅豆、花生等餡料,有蛋黃餡的,有香腸餡和叉燒餡的,放完后再用筷子往里捅一下,使它變得更加結實,最后封口用繩子扎緊,就大功告成了。蒸熟后的粽子香味撲鼻,剝開后咬一口更是松軟清香,不僅味美,還極富營養。
每一年端午節,長沙的湘江上都會舉辦龍舟比賽。龍舟一個個各色各樣,美不勝收,有的像一條火龍,有的像一只鳳凰,有的青面獠牙,有的溫柔似水。比賽開始時,每只龍舟都想箭一樣飛出去,劃龍舟的選手一個個整整齊齊,發出排山倒海的聲音,擊鼓手則更是用出吃奶的力氣,敲出震耳欲聾的鼓聲,近看龍舟賽仿佛真是一只只兇猛的野獸在江面上賽跑,遠看則像一條條蜈蚣在水上嬉戲,其龍舟賽的這般洶涌的氣勢及熱鬧的場面,令人非常的興奮。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楚國人,本在楚國當官,卻被小人誣陷,被貶為庶民,后來屈原因憂國憂民寫出許多流傳千古的詩句,楚國遭敵人攻打時,屈原不愿看到楚國滅亡的慘象,便抱著石頭投江自盡,老百姓感其大義,便用粽葉包著糯米等谷物,投入江中喂魚,讓魚不吃屈原的尸體。時間長了,粽子就成為端午節必備的美食。
端午節是中國千年來文化歷史的結晶,也是中國人民對偉大詩人屈原的美好祝愿,讓我們繼續把這份美好傳統傳承下去,留于后人。
精選有關端午節的話題作文600字 篇28
端午節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節日,每年,人們都將在這一天包粽子,插艾草,賽龍舟,懷念愛國詩人屈原。今年,外婆又要包粽子給全家吃,我很好奇,粽子究竟是怎么包的?我決定向外婆請教,自已也包出幾個好吃的粽子來。
一大早,外婆就忙開了,我也趕緊過去幫忙。外婆先將糯米淘好,放在一個大盆里,又準備了好多塊腌肉,幾個蛋黃。由于還要包肉粽,因此外婆又拿來醬油,往米盆里倒了些許,攪拌了幾下,米馬上就變成了醬油色,接下來,就要開始包了。
外婆先拿好一張箬葉,手把手教我。她拿住箬葉的兩端,卷成一個漏斗狀,往這里面加了三大勺米,又在米的中間放上一塊咸肉,然后將它撫平,看不出一點兒向上凸的痕跡,再將沒有碰到米的箬葉向前折,再將多余的部分向兩邊折,用手將它捏住。這樣,一個粽子就成形了。接下來,就要在粽子外面縛上白紗線,防止粽子里面的米漏出來。我先在粽子偏上方的地方繞了幾圈,又在下方更緊地繞了幾圈,最后,把繩子的頭和尾打一個死結,一個粽子就完美誕生了!我興奮極了,也按照剛才的步驟去做,可是,剛要將肉放進去,“嘩啦”,一下,我手里的箬葉松了,將米全倒了出來。我并沒有灰心,又繼續包起來,可箬葉就是不給我面子,剛包好,要系繩子了,“沙沙沙”我的“漏斗”漏了,幸好我眼疾手快,將米還有肉全倒在了邊上的米盆里,這下,我可真是大冬天吃雪糕——涼透心了。外婆過來安慰我:“每件事都有從不會到會的過程,慢慢來,會包好的!蔽矣终褡髌饋,經過了十分鐘的努力,我終于親手包好了第一個粽子!之后,我越包越熟練,看著一個個自已包的粽子,我的心里樂開了花,在這個端午節,我學會包粽子了!
端午節那天,滿屋子都是一股淡淡的粽香,我吃著自已包的粽子,我想這一定是世界上吃的粽子。端午粽飄香,粽子香,學包粽子的過程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