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精選20篇)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1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氣中彌漫這糯米和艾葉的香氣,清香寧神,層層的霧氣掩映著熱鬧的氣息。
猶記幾千年前,那位詩人抱石投入了汨羅江,人們紛紛劃船尋找,龍舟,粽香在節日里傳承下來。今天的端午是否還似當年那樣,龍舟馳騁,糯米粽香。
是否還記得,那一年手包粽葉,糯米在手中回旋,慢慢的繞成一個又一個喜人的粽子,蒸籠的青煙彌漫,江南小鎮的細雨朦朧,誰手持艾葉,一曲離散,吹盡了斷橋的哀愁,喝盡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黃酒。
說到端午,應該有不少人記得五色線,小小的絲線在手腕腳腕上繞來繞去,繞成一個個五彩的結,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說法也在其中流傳下來,下雨天的時候拿下來順著河水流走,總少不了雨天的詩意。
我還記得家鄉的端午節必須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葉包裹著的糯米,層層的香氣縈繞在鼻翼之間,小心翼翼的剝開粽葉,生怕是破壞了粽子的形狀,糯米的軟糯香氣與粽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無窮回味。
南方的許多地方或許還留有著端午佩香囊的行為,這香囊里有著朱砂,雄黃和香藥,外包絲布不僅樣子玲瓏奪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著祈福安康避邪驅瘟之意,在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極。
手包粽子,手采艾草只有親手才能體會到端午的樂趣。粽香、五色線、艾葉、賽龍舟。這本是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如今卻能見的幾個又有誰人能知,連那粽子也都是超市里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各色粽子爭奇斗艷,卻也失去了曾經的那種手包粽子的歡樂,民俗在漸漸淡去,哪個才是我們想要的節日。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2
當粽子的葉子又香了的時候,這個世界到處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端午節誰為自己說話,傳聞千古是屈原”。端午節是一個深刻而悠久的傳統節日,體現了中國五千年的文明。這時,孩子們會在胳膊上系上彩色的繩子,帶著漂亮的香包和父母一起去郊游。
對于北方人來說,端午節是郊游的好時機。此時的果園、草原、路旁、田野,生機盎然,滿眼綠意,滿山綠,為這個節日增添了色彩。自古以來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習俗,人們不禁陶醉于山河之樂。
今年,我和父母去了叔叔的果園。綠色出現在我的眼睛里,我可以隱約看到一兩種深淺不同的紅色。我走進去,發現是一顆迷人的櫻桃。小巧玲瓏掛在枝頭的時候很可愛。摘下來洗了洗,全部放進嘴里,不禁感受到端午節的甜蜜。
然后,我們去了泰乃家,在那里吃了好吃的粽子。粽子里的果香穿梭在唇齒間,黏軟的口感令人陶醉。此時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偉大的詩人屈原,他曾吟誦“路漫漫修遠忙,吾將上下求索”。
屈原投汨羅江后,人們怕河里的魚吃了他的尸體,就回家帶飯團扔到河里,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身體。后來吃粽子成了習俗。自古以來就有“粽子葉飄十里,酒伴傈僳族”的詩句,也印證了端午節的悠久歷史。原來端午節很強。
根據資料,香囊也叫香囊或錢包,里面的香料通常是由白術、白芷等植物的根粉碎混合而成。這時,孩子們會展示和玩他們最喜歡的香包和朋友。淡淡的香味在風中蕩漾,讓人陶醉。原來端午節很香。
香包中還包含一個春風、兩滴夏雨、三片秋葉和四片冬雪,構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禮盒;父母和老人用五顏六色的絲帶和九分真誠和熱情無限地愛著他們的子孫。
“輕煙雨幽幽,輕月上西樓,輕魚游水,輕蝶落繡球,輕胭脂輕酒,輕酒化解輕愁,輕思贈友。”牽著親人的手,圍坐一桌,感受端午的滋味。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3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端午節吃粽子是祖先傳下來的習俗。想著那美味的粽子,就饞得直流口水;還有那艾草淡淡的香味,沁人心脾。
記得去年,我們一家三口回來到奶奶家過端午節。節日的前幾天,奶奶就從山坡上采回了粽葉,回家以后,將這些新鮮的綠葉清洗晾干。奶奶還準備了許許多多包粽子的材料;有紅豆、綠豆、糯米、老臘肉……奶奶見到我們十分高興,笑瞇瞇地對我說:“可馨,奶奶教你包粽子吧。”聽了奶奶的話我可興奮了,迫不及待地催奶奶快點包給我看。只見奶奶拿起兩片洗干凈的粽葉,把它們疊起來,再捏住粽葉的一邊,把粽葉輕輕一轉成為了一個漏斗形狀,就像冰淇淋的那個蛋卷筒一樣。然后往漏斗里灌進糯米和紅豆,再用粽葉的末端把漏斗蓋起來,用繩子扎緊,不一會兒就包好了一個粽子。看著奶奶嫻熟的手藝,我真是欽佩又羨慕。我也躍躍欲試地拿起了兩片粽葉。包粽子,看起來簡單,自己包起來卻不容易。我手忙腳亂,一不小心糯米從粽葉縫里“逃”了出來,沒過一會兒就被我折騰得亂七八糟的,勉強用繩子捆起來,卻也是那樣奇形怪狀,逗得大家都大笑起來。
一家人齊動手,沒多久就包好了粽子,奶奶把粽子放到大鍋里煮。在煮粽子的時候,爸爸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老百姓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幾千年來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
聽完故事,粽子也熟啦,整個屋子都飄滿了粽香。家人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品嘗著美味大餐,說說笑笑,開心極了!
午飯后,奶奶在門上掛起艾葉、蒿草、菖蒲等植物。奶奶說這可以避邪驅瘟。媽媽用剩下的艾葉菖蒲煮了一鍋熱熱的藥水,用這水給我泡了一個舒舒服服的熱水澡,真愜意啊!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傳承著,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粽子,淡淡的艾香,這是端午節味道,是家的味道,是愛的味道。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陽。插香葉,戴香囊……”每當我唱起這支兒歌時,總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
每逢五月五日,就要過一個盛大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民間的傳統節日,又叫端陽節和重五節。
著名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又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端午節時,吃粽子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活動,還有一項活動,那就是賽龍舟。為什么要賽龍舟呢?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人么相繼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時,人們要把房子打掃干凈,還要在廚房里灑上許多雄黃水,就是為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端午節呢,它呀,又稱重五,總之,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白、黑、藍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勃頸上、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名家還要插“五端”:葛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我不僅知道北方過端午節的知識,而且還了解南方過端午節的食物呢!
南方每次過端午節,必定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用黃瓣包的粽子和最美味的食物——雄黃酒。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頭上畫個“王”字,另外,還有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過了好幾年,我又念起了“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
此時,我又想起了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5
此時,我不由得想起去年過端午節時,我們家一起吃粽子,正想著,那粽子的香味就迎面撲向我來。
記得去年端午節那天,一大清早,細雨綿綿,好象在表達著自己對端午節的喜愛。突然,雨停了,幫我們把世界沖洗得干干凈凈,讓我們迎接著快樂的端午節。媽媽從廚房走出來,手上拿著一些粽葉和包棕子的材料放到桌子上。
只見,她一手拿著粽葉,一手把綠豆、豬肉……放進里面。突然,她微笑著說:“我們不如做一些甜粽子。然后,往一個粽子里放一枚硬幣。誰吃到了這個甜粽子,今天就可以許上一個愿望。”說完,我們都拍手叫好,而且,每人都神氣十足地說:“這一個甜粽子一定會讓我吃上的。” 不一會兒,一個個粽子做好了。粽子一出來,我們就像蜜蜂似的涌上了桌子。
然后,冥思苦想,用手摸了摸這個,又用手摸了摸那個……我呢,用手撓著腦袋,兩眼目不轉睛地盯著桌上的粽子,最后,挑拿了一個最大的。我開始狼吞苦咽地吃起來,只見我吃完了,硬幣影子都沒有瞧見。忽然傳來了“啊!硬幣在我這兒!”我們一看,原來硬幣寶貝在爸爸手里。
爸爸連忙用手揮來揮去,然后,舉起手來開始許愿說:“我希望我們一家人能夠天天健康、天天快樂、永遠幸福。”頓時,傳來了一片熱烈的歡呼聲,我們沉浸在歡呼聲中……
去年端午節,爸爸為我們全家許下了一個愿望。這個愿望一直伴隨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如今,我們一家都在為爸爸給我們的愿望而奮斗。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6
看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來了,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端午節有許多習俗,例如賽龍舟、吃粽子、吃鹽鴨蛋……這個節日也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主義者——屈原。
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江堰市會包粽子,吃粽子,棕子的品種多如繁星,各式各樣,有簡單好吃的白粽,有紅白相間的赤豆粽,還有鮮嫩可口的肉粽……簡直讓人饞得直流口水啊!我們家也是一樣的,每次大都包的是白粽,雖然它非常單調,但是吃起來特別松軟,香甜可口。包粽子所需準備的材料有:蘆葉、糯米和線。
里面包的餡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愛好去調整。我們家一般會把采摘回來的蘆葉浸在水里,浸得比較軟時,包起來會好包一點。包粽子可是奶奶的拿手絕活呢!我通常都會坐在奶奶的對面,幫她拿葉拿線。我時不時還會照著奶奶的樣子學起來,可是總到了第二步裝米的時候,出洋相了,由于我物拿錯地方,倒致米裝一粒掉一粒,最后搞得蘆葉上到處是米。
奶奶會在一旁笑瞇瞇地對我說:“你這個小調皮蛋,盡給我幫倒忙。”我看我還是安分點好。棕子包完了,放在滾燙滾燙的熱水中煮一個晚上,就可以吃了。
第二天早晨,就會聞到粽子發出來的清香,拆開“包裝”,里面是雪白的糯米,我馬上就狼吞虎咽吃起來。吃咸鴨蛋也是這兒的習俗,敲醉蛋殼,里面是白白的蛋白和金黃的蛋黃。這可是吃粥時必備的美味啊!
我們家就數我媽媽和奶奶喜吃咸鴨蛋了,每頓飯都少不了吃上一只,可見她們對咸鴨蛋真是情有獨鐘呀!我喜愛端午節,端午節是一個快樂的節日,我們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可以享受紅黃流油的咸鴨蛋,可以賽龍舟……啊,我期盼今年的端午快快到來!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7
小小的粽子有四個尖尖的角,外面包裹著一層嫩葦葉,就像一個小孩兒穿著一件嫩綠的衣服似的。為了不讓葉子散開,人們包好粽子后,還在外面纏上一根細線。細細的線,像根腰帶似的,真有趣!
粽子是糯米做的,一粒粒飽滿的、雪白的糯米擠在一起,看上去很誘人。不過,要讓粽子好吃,餡也要好。那餡各種各樣,棗的、肉的、豆沙的……數也數不清。咬上一口,可真香啊!
每到端午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那么,你知道為什么要吃粽子嗎?告訴您吧,這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當時,他看見自己的國家快要滅亡了,可楚成王卻無動于衷。他多次直言上諫,可成王不但不聽勸,而且還把他流放在外。他悲痛萬分,寫下了《懷沙》這首詩:
“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五月初五這一天,他悲壯地吟誦這首詩后,投江殉國了。人們怕魚把他的身體吃了,就包了粽子扔進江里讓魚吃。
后來,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每年端午節,人們都以吃粽子和賽龍舟來悼念屈原。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8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母親節、勞動節、端午節、兒童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說:“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著石頭自投舊羅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尸體,老百姓為 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家家戶戶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舊羅,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彩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說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著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媽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行的樣子,然后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說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說我會包粽子了啊,后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鐘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油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家鄉的端午節開頭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至,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年端午節正值上海世博會舉辦,又逢高考結束、南非世界杯開賽。所以可以說,今年的端午節較之往年是更加的出彩和好玩。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9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每當我唱起這支歌,便想起即將到來的,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可有意思了,我來講給大家聽聽吧!愛國詩人屈原,很不同意楚王管理百姓的方法,便去向楚王說理,結果楚王不同意見屈原,屈原很生氣,一怒之下投了汩羅江,老百姓很尊敬屈原,為了不讓魚蝦蛟蟹吃屈原的遺體,就用粽葉包著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年五月初五,老百姓都會坐舟投粽子,慢慢地就變成了吃粽子,賽龍舟。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頭上寫一個大大的“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有表驅怪避邪保平安之意。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讓我們所有人在今年的五月五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10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想起這首歌,我就想起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到端午節大家就包粽子,賽龍舟,和雄黃酒,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賽龍舟、吃粽子和和雄黃酒……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科技在發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吃粽子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盛。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11
有很多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__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最為廣泛流傳的傳說之一是源于紀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言陷害被革職,并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千百年來盛行不衰,還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甚至傳到了日本朝鮮及東南諸國。
怎么樣,中國的傳統文化多吧,還有書法儒學等等,自己去了解了解吧!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12
“小懶蟲!快起床,今天是端午節,媽媽和你一起包粽子,你怎么還在睡覺?”媽媽興致勃勃地叫著。難得的假期,我還真想好好地睡一覺呢,都被媽媽攪和了,可是我昨天答應媽媽和她一起包粽子的啊,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我還是很快地起床,跟媽媽學著包粽子。
媽媽拿出泡在水里的粽葉,還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們兩個準備“操作”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驟:
①選料,選擇好合適的粽葉;
②把糯米放在折疊好的粽葉里,包好;
③把五花肉放進有糯米的粽子里;
④用線把包好的粽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心里暗想原來包粽子還有學問呢。
且看——按照媽媽有說的步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練著,可是這粽子似乎看我是個孩子,非鬧點小脾氣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個粽子都沒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說:“哎呀!就你,還想把我給馴服,那可比登天還難。”我可“不服氣”了,這小小的粽子就能難倒我嗎,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
媽媽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帶著些虛榮心努力的學著。果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終于包好了第一個粽子。看著手中的這個小粽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是手上捧著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貴,那種喜悅與興奮難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開始煮粽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后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粽子就好了,此時家里到處都彌漫著棕子的香味,終于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今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包粽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粽子其中的快樂,真實一個難忘而愉快的一天,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13
星期四,我看到奶奶在團箕里撥弄殼是黑黑的豆子。我問奶奶這是什么豆,奶奶告訴我說是蠶豆。奶奶還說:端午節快到了,按風俗,大人、小孩要喝雄黃酒吃炒蠶豆,可以避邪的。
我瞪著兩只眼睛茫然地看著奶奶,奶奶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悠悠地給我講述有關端午節的一些知識: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是開端的意思。每個月有三個五日,即初五、十五、二十五。所謂“端午”就是頭一個五的意思。
端午節有一個特別的意義,它是民間一年一度的全民“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里要灑掃庭院、懸艾草、掛菖蒲、飲雄黃酒,用以驅蟲菌,除害病。這其實也是民間一種自覺的防疫防病措施和良好習慣。這些活動反映了我們民族預防疾病,講究衛生的優良傳統。這些與日常衛生保健有關的習俗,也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不過,我從課外書上看到過,知道端午節的意義是屈原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傳說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的楚國大臣,由于敵國實施反間計,朝中的奸臣又對他進行無恥的誹謗,使屈原遭到國君的冷落并被放逐。但是,屈原的愛國之情并沒有因此而受影響,反而變得更加激烈,當他聽到國家淪亡之時,憤怒而無奈的屈原投江自殺了。
千百年來,中華人民始終懷著深厚的感情紀念屈原。我認為,屈原的憂國憂民、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的精神支柱,他深深地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深深地感動著我。作為一個中學生的我,最起碼,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才能振興中華,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14
我們都知道,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早上,我剛剛起床,就聞到一股粽子的香味。吃完早餐的大肉粽子后,我就和我的家人一起去寶墨園玩了。
我們一進門,就看見有許多可愛的小魚兒搖著尾巴在水里自由的游來游去。爸爸給我和妹妹買了3大包魚食,我不停的喂它們。其他的小魚看這里那么熱鬧,都紛紛來我這里了,這些小魚一個一個把嘴巴張得大大的,好像在說:“給我點吃的吧!”喂完魚之后媽媽帶著我們去小河里撈魚。撈魚那里的人可真不少啊!有的在玩水,有的在游泳嬉戲,有的在撈魚……我和妹妹拿起網子,脫掉鞋襪準備撈魚。可是撈魚的人太多了,魚兒都被撈走了,我一條也沒撈到。12點到了,開始放魚了,我拿起網子趕緊去撈魚。哇!我撈到了一條紅色的小魚,我真的好開心。午飯之后,我還去坐了游船。在船上我和妹妹一起給小魚兒喂食,那些小魚兒像箭一樣飛快地追食,一路追著我們的游船,妹妹開心得直拍手。然后我們去玫瑰園里撲蝴蝶,色彩艷麗的玫瑰散發出陣陣香氣。之后我們開心得開心的回家了。
今天真是一個美好的端午節。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15
午飯過后,我來到河邊,只見河兩岸人山人海、人聲鼎沸,人多得像銀河上的不計其數的小星星,有留平頭的,有梳辮子的,有黑發的,有白發的……人人都穿上了自己喜歡的衣服:紅的、黃的、紫的、花的……可真是色彩繽紛啊。
今天的太陽熱辣辣的,曬得河兩岸上的人個個都滿頭大汗。可他們都沒把太陽放在眼內,都踮著腳,伸著脖子,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龍舟賽事的來臨。突然,只聽見槍聲一響,主持人通過鞭炮聲一聲令下:“比賽開始!”頓時,人們大喊大叫起來,猶如一只只躍躍欲試的小鳥。
過了一會兒,主持人驚訝地叫了一聲,人們都不約而同地望向遠處。接著,又是一陣歡呼聲。從不遠處若隱若現看見一只只小艇陸續地劃來。參賽的龍舟可真多啊!鑼鼓喧天,龍舟越來越近了,上面坐著的不盡是年輕的選手,當中有許多是五十多歲的老人。他們拼命地劃著,爭分奪秒,你追我趕,毫不相讓。那神情,好像在決斗。生怕別人快自己一步,會追上自己。岸上也是洶涌一片,人們有的喊:“樂眾隊加油!”有的喊:“勒流隊加油!”喊聲震天動地。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一轉眼已經到了賽事的后半段了。可是不知是誰叫了一聲:“不要放棄,堅持就是勝利,加油!”頓時,人們又高叫起來,都為他們打氣。隊員們終于鼓起了勇氣,努力地往前沖,敏捷地往前劃,又進行他們的“生死決斗”了。
電線上的小鳥唧唧喳喳地鬧個不停,好像在為運動員們打氣;草坪上的一棵棵柳樹舞動動著,似乎在為他們喝彩。水浪寶寶時而翻起浪花幫助。
一場激烈的龍舟賽結束了,第一名是樂眾隊。這場龍舟賽給了我一個啟發:人生的路途是曲折的,我們要不斷前進,我們要學習賽龍舟的精神,奮勇拼搏、積極向上、齊心協力,只要這樣,我們就一定能成為成功者之一!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16
我喜愛爆竹聲中慶團圓的春節,喜愛張燈結彩猜燈謎的元宵節,喜愛欣賞圓月吃月餅的中秋節,也喜愛登高望遠倍思親的重陽節,但我更喜愛粽葉飄香賽龍舟的端午節。
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給睡夢中的我和妹妹戴上了五彩繩,等我們醒來,還叮囑我們一定不要摘下或者扯斷,只有端午節過后,下了第一場雨才能摘下。我不明白為什么,好奇地問媽媽。媽媽告訴我們:“五彩繩可以保護兒童,驅妖避邪。下雨了摘下扔進河里,隨水沖走的五色繩就會變成五色龍,帶走身上的晦氣。這樣一來,煩惱、憂愁都隨著水流走了,會帶來一年的好運。”我們聽了,特別開心。
廚房里,奶奶已經準備好了包粽子的材料。媽媽和奶奶開始包粽子了,我和妹妹坐在旁邊仔細地看著媽媽包,只見媽媽先把粽葉折疊成圓錐形,再舀了一勺子糯米放進去,又加了幾顆去核的小紅棗,然后,將冒出外面的粽葉折來疊去,把口封得嚴嚴實實,最后用一根細繩捆緊,一個有棱有角的漂亮粽子就誕生了。
我看著似乎很簡單,就過去湊熱鬧,也去嘗試著包一個。不知為什么,在媽媽手里是“乖乖女”的粽葉,在我手里卻變成了“調皮蛋”,就是不聽我指揮,氣得我真想把它扔掉算了。媽媽在一旁還不停地笑話我呢!不過,笑完之后,她還是耐心地教我怎么包。在媽媽的幫助下,我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雖然看起來不美觀,但總算沒有漏米,算得上一個合格的粽子了。
一會兒功夫,粽子就包好下鍋了。鍋里剛剛冒氣,我就想揭開鍋蓋拿個粽子吃了。奶奶急忙阻止我:“別動,粽子要煮一個多小時才能熟呢!”我們耐著性子等著,終于等來了飄滿屋子的清香氣味。媽媽把粽子撈起來放在桌上,我迫不及待地拿上一個,剝開綠色的外衣,香味立刻撲鼻而來。咬上一口,又甜又黏,唇齒留香,一直甜到了我的心里呢。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吃著美味的粽子,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動聽的童謠。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17
今年端午節,我去了城隍廟感受端午節的習俗。
在上海,我有一個端午最喜歡去的景點-----老城隍廟。“到上海不去城隍廟,等于沒去過大上海。”這句話是上海人常說的一句話。在上海南市區的豫園,就是被稱為老城隍廟的地方。那里經營著上海的各種風味小吃,應有盡有。有綠波廊的特色點心,還有松云樓的素菜包,還有桂花廳的鴿蛋圓子、八寶飯、南翔小籠、百葉油面筋等,加上端午節有各式各樣的粽子。可稱的上是“小吃王國”了。城隍廟的周圍商鋪云集,是上海最古樸最熱鬧的地方了。尤其是土特產和小東西,吸引了許多中外朋友去購物。上海城隍廟的小吃十分豐盛,我喜歡的有南翔小籠包,叉燒包,雞腿飯,大肉粽,三絲春卷。南翔小籠包原名是南翔大肉饅頭,后曾稱南翔大饅頭。它以皮薄、味鮮、汁多、肉大而馳名中外。來的城隍廟,怎么能不上九曲橋上走一走呢?彎彎曲曲的小橋直通豫園,每到有什么節目,便會張燈結彩,熱鬧非常。只是橋上游人如織,人山人海,挨挨擠擠,有的人拍照,有的喂魚.......如果人多時連步子都邁不出去。九曲橋,其實只有七個曲,可能是因為中國人喜歡九的寓意吧,所以叫九曲橋。我想去吃南翔小籠包,可是隊伍長得像條龍。外國游客成群結隊涌在隊伍里。當我拿著小籠包準備坐下來吃時,連座位都坐滿了。
午飯后,我被人流如潮的隊伍擠到了西洋鏡旁。這是我第一次看西洋鏡,太棒了!
最后走進20--年端午文化節舞臺邊,和屈原塑像拍了張照就回家了。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18
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端午節前幾天,爺爺在菜場買來了幾片粽葉,泡在水里。終于等到端午節這天了,爺爺把水倒掉,洗了一遍糯米,于是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粽子的形狀很特別,它是一個立體的三角形。只見大人們把粽葉編成一個漏斗形,再用碗盛些糯米放進去。接下來可以放又甜又香的紅棗、鼓鼓的肉團……再用紅線裹緊,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做好了。爺爺在煮的時候,廚房里總是飄來陣陣棗香和糯米香。我已迫不及待地在廚房門口,一次又一次地詢問爺爺是不是快要熟了。
過了好久,終于聽到爺爺說:“小炎,好了,可以吃了!”“啊!太好了!”我興奮地叫起來。爺爺用筷子挑起一只,我焦急地去用手拿,還沒等爺爺說當心燙,我就真的被燙到了,唉,還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終于等到涼了,咬上一口,嘴里的糯米黏黏的、香香的,紅棗的甜味從口中一直甜到心里,真好吃呀!我津津有味地吃著,爺爺笑瞇瞇地問:“你知道吃粽子的由來嗎?”我邊吃邊好奇地說:“我不知道,爺爺你給我講講吧。”爺爺有聲有色地講起來:“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他戎馬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采納。后來,君王淪喪,他就韓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為了懷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每年的端午節,人們就把粽子投進江中,作為敬獻給他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
聽完后,我想:中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我要做個有心人,多去了解一下祖國的傳統與文化。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19
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到了。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把門上插上艾條,小朋友們的手臂上會扎上五彩絲,脖子上戴上香包來辟邪并帶來一年的好運,最重要的是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紀念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
一大早,媽媽就把我叫醒,為我扎上了漂亮的五彩絲。和爸爸媽媽來到姥姥家一起包粽子。我看到姥姥早已做好了包粽子的準備,盆里泡著墨綠色的粽葉,一粒粒白白的糯米像喝飽了水的小珍珠,這些都讓我感覺到非常新鮮。只見姥姥搭好幾片粽葉,再放上糯米,折來折去像變魔術一樣一會兒一個粽子便包好了,我拿起來就要放到鍋里去煮,姥姥笑呵呵的說:“先等一下,它還有一個伴兒呢!”咦,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這粽子是一對兒呢,姥姥又包了一個,用草繩把它們綁在一起,一個粽子才算真正包好了。就這樣,我們全家人齊心協力很快就包了一大鍋胖乎乎的粽子。
終于要煮粽子了,姥姥點上旺旺的火,倒上滿滿的水,火在鍋底舞蹈,水在鍋里歌唱,木柴燒的噼里啪啦,水被燒的吱吱呀呀,我在一旁焦急的等啊等啊,粽子的香味飄出來了,我貪婪的吸吸鼻子,呀!好香啊!
我們一家人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邊談論著中國各種傳統節日的來歷和有趣的風俗,這個端午節過的真開心。
我喜歡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我喜歡飄香的端午節。
端午節400字作文滿分范文 篇20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一來到街上就可以聞到濃而香的粽子味,不時地還會聽到賣粽子的小伙子喊出的吆喝聲,“賣粽子了——有咸的、有甜的、有紅棗餡的······不吃不知道,吃了忘不了!”那么熱情、那么粗獷,向那初夏的天氣,溫暖而又會有一些親切。逛街的人們,有的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粽子,看的我的口水都要飛流直下三千尺了;有的大人在小孩子的胸前掛著彩色絲線編織成的鴨蛋網,白色的咸鴨蛋調皮地在胸前跳來跳去。每家的門前都插著一把艾葉和菖蒲。這一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我還從媽媽的口中得知:端午節又稱午日、重午、重五、地臘、中天等。而且這一天要用紅、黃、藍、黑、白五色絲線拈在一起系在小孩子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而且我們南方還要吃“五黃”——黃鱔、黃瓜、黃魚、咸鴨蛋黃及雄黃酒。和“五紅”——龍蝦、紅櫻桃、莧菜、烤鴨、紅燒肉。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后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這些習俗都流傳至今。
哇! 真沒想到端午節也有那么多習俗,那么熱鬧呀!嗨!同學們可要好好學習才能懂得更多的知識,加油吧!相信你們會比我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