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小學五年級作文500字(通用3篇)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五年級作文500字 篇1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仡佬等民族地區。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瓜、黃魚、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這天無論北方南方,都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顔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關于端午節還有許多兒歌,這些兒歌活潑、生動,令人們十分喜愛。這些兒歌也給端午節增添了許多歡樂的情趣。
端午節能看龍舟,能吃好吃的粽子,我真喜歡端午節啊!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五年級作文500字 篇2
一說起端午節,小朋友們就唱起有關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有關端午節的小學五年級作文500字 篇3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但端午節最傳統的習俗就是吃粽子和賽龍舟。
外婆是一個包粽子的好手。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各種餡的粽子,外婆說:“用蘆葦葉子包的粽子最香”,外婆在包粽子前要先做好準備工作:首先她把采摘好的蘆葦葉子放在鍋里煮一煮,再把預先泡好的糯米和輔助材料如紅豆,紅棗等洗干凈備用。等煮好的蘆葦葉子涼了以后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外婆先取三片蘆葦葉子將它們卷成一個圓錐體,在圓錐體里先放一顆紅棗,接著放上糯米,再放上幾顆紅豆,最后用線把葉子捆結實,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外婆包的粽子小巧玲瓏,非常可愛。等外婆把粽子包完后就把它們放在鍋里大火煮四十分鐘,接著再用小火煮一整夜,煮熟的粽子,會發出淡淡的蘆葦葉子香味,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半夜醒來都能聞到從廚房里飄出來的粽子香味。第二天早上起來,頓時胃口大開,剝開粽子就狼吞虎咽的吃起來。
我還喜歡看賽龍舟,賽龍舟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當十幾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的劃著,擊鼓手使勁的敲著。“加油,加油!”場外啦啦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更加用力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
吃著粽子,看著精彩的龍舟賽,這兩樣最傳統的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20xx年,又一個新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懷著一顆激動,期待的心迎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