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精選19篇)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早上,聽到奶奶嘴里念叨著這首歌兒,讓我想起了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
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插艾枝。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楣中央或隨身帶著,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更得吃粽子。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里頭包的東西而命名。其中,摻紅棗兒的最多。摻紅棗兒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風俗習慣。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村民百姓劃船追趕。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屈原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2
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有很多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節日。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他投汨羅江而死,老百姓為了不讓他的尸體被魚蛟蝦蟹吃掉,就包了很多粽子投到江里,讓它們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尸體。
每年端午節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當然我家也不例外,每年都會包很多粽子。我們家每次都包幾十個,里面只有二、三個是我包的。但是,我包的也不是最少,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爸爸一個不包,我雖然只包了二、三個,但是跟他比起來也不少了。
粽子的餡有很多種,比如說蜜棗、臘肉、蛋黃、豆沙......我比較喜歡吃豆沙和蛋黃餡的,因為真的很美味。
你喜歡什么節日?端午節、元宵節,還是中秋節?快來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3
今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正當我這條大懶蟲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我被一陣陣撲鼻的清香喚醒了。好香啊!是什么東西的香味呢?我一邊咽著口水一邊迅速起床。
來到樓下,我急忙問奶奶:“奶奶、奶奶,您燒的是什么好東西?這么香啊……”奶奶說:“傻孩子,你怎么忘記了?今天可是端午節啊。”哇,原來是粽子的香味呀!我可是最喜歡吃粽子的了。聽說,古時候的人們把用糯米包裹成的粽子投到江中,讓江里的魚兒不要去吃屈原的尸體,包粽子是為了紀念這位詩人。可是每當我吃到又香又糯的粽子時,卻能感受到奶奶對我的疼愛。奶奶知道我愛吃肉粽,所以每年的端午節總是會特地為我包好多的大肉粽。
你瞧,奶奶看著我大口大口地嚼著鮮美的粽子,她的笑容多燦爛啊!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外婆家可熱鬧了!清早,媽媽帶著我坐上回外婆家的車。在車上,媽媽和我講起端午節的來歷: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5月5日,抱石投汨羅江身死。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用飯團或是粽子投入江中喂魚龍蝦蟹,這樣就可以保護屈原大夫的身體。
剛踏進外婆家的大門,我就迫不及待地跟著外婆開始包粽子的準備工作。只見外婆把青綠色的粽葉和包粽子的繩子洗干凈,浸在放著熱水的臉盆里。然后把五花肉切好,加入醬油、少許鹽等調料,把前一天就泡好的糯米也調配好。
接著就開始包粽子了。先把長長的粽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類似三角形的“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再放上一塊醬香味的五花肉,再用糯米蓋在五花肉上,最后包成四角狀的粽子,接著用繩子捆上,一個粽子就完工了。很快一個個粽子包好了。我飛也似的跟著外婆跑進廚房煮上粽子,10分鐘、20分鐘……1小時!我跑進廚房,揭開鍋蓋,一股熱氣沖上來,帶著粽子特有的香氣頓時讓我垂涎三尺……我將粽子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一個金黃松軟的肉粽呈現在我的面前,一口咬下去,真是美味無比。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了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比吃了蜜還甜。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5
端午節,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據說這個節日就是在古代流傳下來的,當時就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屈原因忠國愛民投河自盡了,當地的人們為了不讓河里的魚毀了屈原的容貌,所以大家就動手包起了棕子,再把粽子丟進河里讓那些魚來吃粽子,而不損害屈原的身體。因此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都會包美味的粽子,也有的地方賽龍舟,有的舉行粽子比賽……
端午節這天,按照我們那里的習俗就就是殺雞、包粽子、拜神。這天早上,我們全家人都早早起來開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等各種準備工作做好,我們就洗好手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就是包粽子的高手,很多人都請奶奶到他們家幫忙包粽子呢,做完后,自然也會送幾個給奶奶。而我呢,但就是最喜歡吃粽子的,一見到粽子就忍不住嘴饞起來。于就是,我丟下手邊的粽葉,吃起美味的粽子。這個瘦肉拌小蔥餡的粽子就是最好吃的,我大口大口地吃著,不一會兒就解決了好幾個粽子了。“嘻嘻……”大家都捂著嘴巴笑了起來,我不知所措地難為情起來了,可自己又很疑惑,他們為什么都要在偷笑我呢?最后有個人肯要告訴我原因了:“看你這個大花貓,吃得滿臉都就是。”說著把紙巾給我,我一擦,結果紙巾上全就是米飯粒,我也不禁笑了起來。
最后把粽子做好了,這個時候已就是中午了,我們趕緊拿上雞和自己包的粽子去拜神。只見奶奶和媽媽雙手合上,跪著,嘴里還在嘰哩咕嚕地說一大堆話,說完以后便燒起了紙錢,然后回家吃粽子去了。
這一天,我過得十分開心,因為既有美味棕子吃,還能夠聽到古老的傳說故事——包棕子的來源。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跳江這一件事。每逢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煮雞蛋、賽龍舟、戴五彩線、上山采艾葉草……
我家包的粽子是正三角形的。先準備了糯米、棗、粽子葉。先把粽子葉包成長三角形,再放點米,然后放上一、兩個大棗,最后包成三角形,把線捆在包好的粽子上,這個水靈靈的粽子就做好了。媽媽說:“白白的米象征屈原清白的為人,大紅棗是屈原的一顆愛國心。”
除了吃粽子、滾運氣蛋,大家還在露天進行了燒烤,羊肉串、熏肉卷、雞翅、肉皮、火腿腸、魚片……那滋味就是比串店好吃多了。大家圍坐在火爐旁邊,有說有笑,一派幸福、和諧的景象。
我認為家人為我包粽子,這是對我的祝福。等我長大了,一定要用最真誠、最美好的祝福回報我的家人。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7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老師告訴我們,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為了紀念春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把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可多了,有賽龍舟、包粽子、佩香囊、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上山采藥等。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端午節到了,爸爸和媽媽上街買了一些葦葉和線繩,紅棗和糯米家里都有,紅棗是我們家棗樹上結的。洗凈手之后,我們就開始包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舀了一勺糯米放到葦葉上,再放一顆紅棗,當然糯米和紅棗不能放得太多,否則就包不住了。接下來我們就用葦葉把紅棗和糯米包裹好,媽媽幽默地說是給它們穿衣服呢。最后用線繩五花大綁起來,就可以放進蒸籠去蒸粽子了。
終于,粽子熟了,我小心地解開線繩,一股甜香撲鼻而來。我們一家人品味著自己的勞動果實,真開心啊!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8
你知道端午節的傳說和習俗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端午節的由來是:在戰國有一個叫屈原的人被小人趕去飄游,在飄游時寫了許多詩,所以端午節也叫詩人節。后來,因為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就要滅亡了,于是跳汨羅江自殺了。許多人劃著船來來回回地打撈,尸體并沒有撈到。有一個漁夫往水里面扔食物,說給龍蝦吃飽了,不再咬屈原的尸體了。一位醫生往里面倒了很多雄黃酒,說是可以藥暈蛟龍。后來,人們在食物上包一種葉子,就成了現在的粽子。
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戴香包、插艾葉、戴五彩繩。五彩繩的顏色有紅、黃、藍、黑、白五中顏色組成。南方過節要吃“五黃”:黃瓜、黃魚、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人們還要在兒童的頭上畫“王”字。
你還知道哪些關于端午節的傳說和習俗?一起說一說吧!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9
今天是端午節,町町姐姐她們叫我們去她們家過端午。
早晨,我在家里悶悶不樂,真想去活動活動筋骨,突然,我想起了町町姐姐家有乒乓球臺,我可以去打乒乓球啊!我馬上打電話給町町姐姐,我說我先去打球,反正也要去那里吃飯,可是,大雨滂沱,町町姐姐家也離我家很遠,媽媽說:“你可以去乘公交車啊!”說著,就給了我一塊錢,我下樓去,等公交車,等了許久。終于等到了一輛車,我揮手示意公交車停下來,上去后,我投下一塊錢,坐在坐位上走了,這個公交車除了我和司機根本空無一人,給人一種幽靈車的感覺,到了町町姐姐家,我先是打乒乓球,之后,等我爸爸媽媽和客人來了之后,就開始吃飯了,我看著滿桌的粽子,口水嘩嘩地流,幾乎每碗都是粽子,不同口味的粽子,這是粽子宴會,我開始“狂吃”粽子,左一口右一口,我好像一頭“豬”正在吃豬食,大家看著我的吃相,都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酒足飯飽后,大人坐在沙發上,談天說地,小孩子們打撲克、打乒乓球等。
端午節聚在一起真是其樂融融啊!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10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名,端陽節。目的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是吃粽子,到了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做起了包粽子的活動。大人先用兩片葉片疊在一起,然后放入糯米和各種餡料,包裝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口味也有很多,有紅豆餡的,板栗餡的……粽子的樣子也有很多,有橢圓形的,有斧頭型的,還有圓形的……讓人看了眼花繚亂。煮粽子的時候,香味撲鼻而來,真是香啊!熟了,剝開咬一口,讓人吃了還想吃!
特別是賽龍舟,龍舟間的比賽非常激烈,其中有的龍舟像搶第一名,落到第二名,最后只好成為了第三名。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既能吃上好吃的粽子,還能看到精彩的賽龍舟,真是樂趣無窮啊!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11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陽杰,午日,夏節。
雖然名稱不同,但是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的愛國詩人,他投汨羅江死后,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大家把!相傳從戰國時期有個楚國人叫屈原,是個很有學問的人,他在楚王身邊為官,但由于昏君楚王只聽信讒言,把善于進忠言的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的路途,屈原面對遭難的百姓,悲憤至極,在農歷五月初五這天,抱恨透入汨羅江中。當地的百姓聽到消息,含淚劃船趕來打撈,這就是后來端午劃龍舟的由來。由于沒打撈到屈原的尸體,百姓們紛紛往江中投食物,給江里的魚蝦吃,希望魚兒不要吃屈原的身體。現在這個習俗一直延用,也就是端午吃粽子。
我們家鄉吃粽子的習俗流傳的比較廣泛,每到端午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購買或者自己做一些香噴噴的粽子。我每年都盼著這一天的到來,吃上粽子,還帶上花花繩呢!我喜歡端午節!更懷念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12
大家都過過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踏青。我過端午節興的是——踏青。
端午節的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因為媽媽要領我去大河踏青。媽媽騎著車馱著我。路上的人真多!我想:“今天的大河是什么樣的呢?大河的人多不多?”到了大河,“哇!大河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在河邊,有賣羊肉串的,買羊肉串的叔叔正在烤羊肉串。那羊肉串好像在說:“來!快來吃我呀!”每個人都難以抵住誘惑,坐下來吃了起來。媽媽也給我買了兩串。好吃極了。有的人在賣魔法棒。魔法棒有圓形的,有星星的.也有月亮的……美麗極了。這里吸引了許多孩子,河邊還有照相的。有的賣葫蘆,端午節家家都要掛的。賣香包的,走上去一聞好香。五彩線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了,特別漂亮!瞧!我的手脖腳脖都帶上了我最喜歡的五彩鏈。我和媽媽繼續向前走出了熱鬧的人群,向草地走去,媽媽給我講端午節的由來,哦!原來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我和媽媽在草地上玩耍.嬉戲!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端午節是個快樂的節日,端午節的大河更是一片喜慶祥和的氛圍。端午節踏青能把煩惱和憂愁除掉。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13
端午節,也是我們很多民族的風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風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而在我們家鄉過端午節主要是吃粽子,看賽龍舟。
提到吃粽子那是沒得說,我們這的粽子可是超好吃的喲!吃一口讓你終身難忘。這粽子通常扎成五角塔狀、四角扁狀,這四個角成菱形的。粽子也分大棕小粽。粽子要用糯米來做,多用豬肉、綠豆、墨魚、蝦米等做餡。包粽子還有特有的包粽葉,那葉子好像只有我的家鄉才有哦!
粽子怎么做我就不多說了,因為這是秘密。我來說說粽子是怎么樣好吃的,怎么的讓你回味無窮。
葉子的清香滲進粽子里,打開粽子,香味頓時彌漫到了整個屋子,還沒吃到嘴里就已經為它陶醉了。吃到了嘴里,就有一種鮮嫩滑膩中香氣撲鼻的感覺。那真是無法形容,讓你不禁的說道:“好吃,好吃,這粽子真好吃!”之類的話。
如果你吃了粽子還不過癮,那就讓我帶你去看賽龍舟吧!那是每年端午節都舉辦的。地點是“江奔公園”。去到了那里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副人山人海的景象。因為有很多人也喜歡看賽龍舟。有很多小販在那里擺攤賣冰淇淋、珍珠奶茶之類的冷飲,也有賣包裝食品的。為的是能夠讓人在等候的時候去買東西吃,也方便,最重要的是還能賺錢。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劃來了,劃來了。”,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江邊遠處的白點,那白點慢慢的向我們這里“移”來。不久,3我們看得清——那是十幾條龍船。上面的人齊心協力的劃著。每條龍船都有一個打鼓的,聽人們說是指揮劃船的人的,讓他們跟著拍劃,因為這樣才能劃得整齊。在人們的加油聲中,分出了勝負,先到達終點的是那條“白龍”。緊跟上“白龍”的是一條“紅龍”,再來的是:“黃龍,這”三條龍“就是賽龍舟的三強了。就這樣端午節在歡聲笑語中渡過了。
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是不是很有趣呢?那你們家鄉的端午節是不是英語很有趣?那講給我聽聽吧!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14
今天,陽光燦爛,萬里無云,我和爸爸乘坐307公交車去偉星大廈參加家長幫組織“五色絲線繞香囊,一針一線端午情”的親子活動。
一到偉星大廈五樓電梯口,就聽到關于“端午節”來歷的音頻,沿著聲音找到了活動的現場。今天的活動的內容有三部分,第一做香囊。第二做龍舟。第三端午節知識PK賽。
今天的活動,我和爸爸進行了分工。爸爸做香囊,我做龍舟。首先將有龍舟圖的兩張紙沿著實線小心翼翼的剪好,再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然后將龍舟圖沿著虛線折好,粘好,這時一條龍舟就基本成型了。為了美化龍舟圖,用一根紅線,把中國結系在龍舟的底部,把燈裝人龍舟中央。龍舟的前部和尾部用一根紅線連接,再系在一根藍色的棒上。最后終于完成了。
今天既聽了端午節的來歷,又做了龍舟。心里真高興啊!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15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贊美。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
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床,把事先準備好的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著后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里讓雨水將其沖走。
家鄉還會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后,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里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
除了端午泡酒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征著一年的五谷豐登,衣食無憂。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說“毛毛,你等著,我去弄些薆蒿來。”直到下午,他才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里煮沸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后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說“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吧!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16
一說起端午節,小朋友們就唱起有關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17
故鄉在長江邊的一個小鎮上,依山傍水;一條彎彎的小河,從老屋的門前流過。每年的五月,原本安靜的小河,開始變得熱鬧起來,人們在收割完油菜、小麥之后,便帶著豐收的喜悅,在昔日寧靜的小河上,賽起了龍舟;而最讓人難以忘記的,是故鄉那一年一度的的端午節。
故鄉的端午節,不象春節那樣隆重而拘謹,也不象中秋節那樣纏綿而哀思……故鄉的端午節是在一種豐收中的喜悅中帶著一種祥和、一種感懷;人們把剛剛收割的小麥,磨成面粉,做成各種風味獨特的美食;把糯米配以各種佐料、做成端午節里各式的粽子,用來祭奠偉大的詩人屈原,全家老少一齊動手,那感覺、那思緒真是其樂融融,回味無窮。
初五這天,一大早人們就把新鮮的艾蒿,菖蒲,掛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備好雄黃、美酒、上好的咸蛋、皮蛋,然后在一種歡慶中,談天說地,談屈原、談龍舟、談白娘子傳奇以及那些撲朔迷離的人間傳說。
傍晚,村子開始點起了篝火,人們圍在一起,跳起了“鍋莊舞”大人、小孩圍在一起,盡情地跳啊、唱啊、仿佛所有的快樂、都融在這篝火中……
隨著時光的流逝,故鄉的這一切,因為我的遠離,似乎離我也愈來愈遠了。如今每每走在大街上,看人們在街頭的夜幕下,跳著幸福的舞蹈或是手提一串串粽子,我總是會不知覺地想起故鄉的五月:那美美的粽子,那迷人的“鍋莊舞”、還有那叫人無限回味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18
今天一大早我就聞到一股粽子的味道,就從床上爬起來吃粽子。
餐桌上放了五六個粽子和一碗白糖,我馬上去廚房拿了雙筷子津津有味的吃著粽子,我邊吃邊想,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吃完以后,我立馬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在戰國時期,秦國想吞楚國,便破壞齊楚兩國的關系,削弱楚國,當時楚國有個大夫叫屈原,他主動抗秦,還主動實行政治改革。而秦王很昏庸,聽了奸臣的話,不采納屈原的意見。反而把他留放邊疆了。在流放中,屈原把他的愛國思想寫成一部偉大的史詩《離騷》。后來他不忍看到祖國滅亡,就跳汨羅江自殺了。楚國人聽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后,紛紛劃船打撈屈原的遺體。看到這里我想應該就是端午節要劃龍舟的來歷吧!我又接著看:人們打撈不到屈原的遺體,又怕魚鱉蝦蟹吃了他,就用米包粽子投入江內喂飽魚兒,不讓它們吃屈原的遺體。以后人們都包粽子紀念他,這就是吃粽子的來歷。
看了這個故事,我想屈原真愛國,我們應該永遠記住他!
端午節的小學優秀作文 篇19
端午節,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在這一天,我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可是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那就讓我來給你講講吧。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來的。古代屈原為楚國投江而死,人民很同情他。因為想盡快把屈原打撈上來,人民爭先恐后地劃船尋找后來形成了劃龍舟因為怕江里的魚餓了會吃屈原的尸體,就往江里投米團喂魚,逐漸就發展成為了粽子。后來,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以此來紀念屈原。
可我卻不這么認為,我覺得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一是為了填飽我們的肚子,二是為了使我們的身心得到放松。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因為我在端午節的時候就很快樂。記得上一次端午節的時候,我吃了好多粽子,雖然已經吃飽了,但是我還是沒有停下來,到最后,我硬撐著把每一個味道的粽子都吃了一遍,我撐得都站不起來了,可是,我必須起來,因為我吃得太多了,必須起來活動一下,于是我猛地一站,終于站了起來,想走兩步,剛邁開腿,由于重心不穩,我一下趴在了地上,全家人都笑了起來,我也笑了起來,因為我給家人帶來了快樂,盡管摔得很痛,但是心里卻很開心。
端午節,一個快樂的節日,一個充滿著歡笑的節日,我愛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