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精選20篇)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
“小懶蟲!快起床,今天是端午節,媽媽和你一起包粽子,你怎么還在睡覺?”媽媽興致勃勃地叫著。難得的假期,我還真想好好地睡一覺呢,都被媽媽攪和了,可是我昨天答應媽媽和她一起包粽子的啊,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我還是很快地起床,跟媽媽學著包粽子。
媽媽拿出泡在水里的粽葉,還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們兩個準備“操作”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驟:①選料,選擇好合適的粽葉;②把糯米放在折疊好的粽葉里,包好;③把五花肉放進有糯米的粽子里;④用線把包好的粽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心里暗想原來包粽子還有學問呢。
媽媽開始包了,她神色嚴肅,十分細心。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兩只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練地上下翻飛,這不,不一會一只胖乎乎的肉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顯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媽媽這個包粽子的好手,已經包了幾十個粽子了,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我的進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媽媽有說的步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練著,可是這粽子似乎看我是個孩子,非鬧點小脾氣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個粽子都沒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說:“哎呀……就你……還想把我給馴服……那可比登天還難。”我可“不服氣”了,這小小的粽子就能難倒我嗎,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媽媽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帶著些虛榮心努力的學著。果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終于包好了第一個粽子。看著手中的這個小粽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是手上捧著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貴,那種喜悅與興奮難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開始煮粽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后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粽子就好了,此時家里到處都彌漫著棕子的香味,終于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今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包粽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粽子其中的快樂,真實一個難忘而愉快的一天,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快樂”!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2
端午節到了,我家正忙著包粽子呢。
今天,天剛蒙蒙亮,我們都起床了。媽媽讓外婆做餡,讓小姨洗粽葉,讓我發粽葉和繩子,她做粽子。至于“大名鼎鼎”的“大廚”老爸嘛,就負責煮粽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綠豆餡。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里。最后,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里。只聽一陣“嘩嘩”的水聲,小姨也把粽葉洗好了。我把兩片粽葉和一條繩子遞給媽媽。
只見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粽葉折成斗型,再把兩勺糯米、一勺綠豆和幾片豬肉放進粽葉里,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粽葉,然后把多余粽葉向內折,最后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一共做了四十多個。老爸接過粽子,把它們裝在兩個壓力鍋里,在把壓力鍋都放在煤氣爐上。他一會兒看看這鍋,一會兒看看那鍋,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分鐘,粽子煮好了。廚房里充滿了粽香。
我拿了一個粽子,去了葉,便狼吞虎咽了起來,沒到一秒鐘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粽子就是好吃,我明年還要吃。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3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4
端午節這一天的早上,媽媽給我們端上了一盤我最喜歡吃的粽子。吃完早餐后,我們一家三口一致表決去老山森林公園玩,于是我們就整裝出發了,一路上我坐在車上,看見路兩旁郁郁蔥蔥的樹,心情別提多高興了。
一進老山大門,只見高山聳立,古木參天。這里很偏僻,去這兒游玩的人不是很多,但是空氣新鮮,環境幽靜。我們首先玩了空中自行車,我和媽媽坐在空中的車上,我讓媽媽不要蹬腳踏,我一個人使上全身的勁,車子開始緩慢的向前滑行,到了拐彎處就不行了,要媽媽和我一起蹬,車子才能前進。
累了我們就在上面歇一會兒,身旁茂密的樹木就像一把大傘,遮住了耀眼的太陽,微微的風輕輕的吹在臉上,就像媽媽的手在我身上撫摸,身邊枝頭上的小鳥在嘰嘰喳喳的唱歌,真是感覺舒服極了!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滑草場,這以前來玩過兩次,但每次都是我坐在車上,爸爸媽媽跟著我跑,但我還是很怕。這一次不同的是,媽媽站在我要到達的終點,我一個人坐在車上,車子由于工作人員的推動和地形一高一底的坡度,開始飛快的向下滑行,刺激極了!我不怕了。
我們玩了很多,如:奇怪小屋。多面鏡,金陵第一鼓,走繩鎖等,眼看太陽已開始西下,肚子也咕咕地叫了,才匆匆離開。
這個端午節玩的可真開心呀!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5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媽媽提前幾天就買好了粽葉、豆沙、糯米、蓮子、豬肉、蝦仁、蘑菇、還有咸蛋黃。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
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粽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裝。
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余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豆沙把尖部堵嚴,再放入糯米蓋住豆沙,然后放入豬肉、蓮子、蝦仁、蘑菇、咸蛋黃,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扎緊,最后把多余的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粽子還有那么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塊豆沙再放入糯米,然后放入食材,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系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真實又香又甜啊!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6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文天祥
又是一年端午時,回到家。
剛回到家,就看見了滿桌子的粽子,各種餡的都有:咸蛋,肉,白米……。
真該好好感謝屈原大夫,讓我們這些人有了口福。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想。不過好端端一個人,又是一個官,為什么想不開跳江去了?好好的活著,不好嗎?我把自己的疑惑對爸爸說了,爸爸笑著說:“我給你講講屈原的故事吧,他本身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詩人,一生寫下《離騷》《九章》等著作,留下‘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等名句,被后人贊頌位‘詩魂’但仕途卻不順,提倡‘美政’,但被貴族所嫉妒,多次被流放,被白起攻破國都后,悲憤不已,才沉江自殺。后人為了紀念他發明了端午節。”“那他的一生也太慘了吧!要不待會我們也把一些粽子扔到河里吧!”“嗯。”爸爸說。
往年,都會去溱湖看龍舟,溱湖的湖面上都有百舟相爭,今年,因為疫情,待在家中,哪都去不了“真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好多大型活動都沒有了。”我嘆了口氣,說道。“但總比在前線奮斗好吧?你還能待在家里歇歇,前線奮斗的人們可是歇不了的。你不怕可以去武漢看看。”爸爸聽我這么一說,忍不住嘲諷了我兩句。我立刻不作聲了。
“來包粽子啊!”我聽見爸爸朝我喊道。我滿不情愿的走進廚房,問了一句:“不是還有很多嗎?為什么要包?”“你以后不吃嗎?別問了快來。”爸爸又喊道。我看著爸爸的動作,包了起來。綠油油的葉子,上面放上各種餡,再把葉子裹起來。嗯,雖然步驟看上去區別不大,但成果卻截然不同。綠色的葉子歪七歪八,餡到處都是。“慢慢來。”我包了半天,終于做了一個像樣點的“唉~”我嘆了口氣,“還是去寫作業吧!”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屈大夫,我敬佩你的愛國。未來我也要做一個愛國的人。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7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我的家里會到處都飄散著濃而香的粽子味:有四角形紅棗赤豆粽、三角形豆板咸肉粽、枕式鮮肉粽。外婆還會給我帶上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編織的“長命縷”,真好玩!這一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年的端午節吃晚飯的時候,我們一家子都會坐在一起,一邊吃著美味的飯菜,一邊聊天……媽媽告訴我,端午又稱重午,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所以端午節這一天一定要吃粽子賽龍舟。爸爸告訴我,端午節佩香囊、懸艾葉、菖蒲、懸鐘馗像是為了避邪驅瘟。外婆還教我一首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真是太有意思了,你一定也很喜歡吧?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8
廣西左江是龍船的搖籃,農歷五月初五發大水,叫龍船水。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涼粽,在門前插艾葉,把樟腦丸裝在小絲網袋里,掛在小朋友的胸前避邪。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要喝一口雄黃酒,根據古老的傳說,蛇精變成的人,喝了雄黃酒,就會現形。而包涼粽的習俗,是因為古時候一位叫做屈原的愛國志士報國無門,投江自盡,為了保護屈原的遺體,民眾劃著龍船向江中投放涼粽喂飽魚蝦,一年又一年,形成了龍船競渡的習俗。
我家住在左江邊上,從小時起,每年的端午節都觀看龍船比賽,看慣了劃龍船的隊員矯健的身影,聽慣了他們奮勇拚搏的呼喊和有節奏的鑼鼓聲。而最為大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數年前,我縣龍頭鄉的女子龍船隊曾經參加澳門國際比賽,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端午節到了,我們一邊吃著涼粽,一邊欣賞著精彩的龍船比賽,緬懷著古代的仁人志士愛國傳統,立志做一個熱愛祖國的好學生。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9
星期日下午,回到家里,飯已經煮好了。我們一家人吃完晚飯,就打開電視。我拿起遙控器,剛想調到動畫片,我我的爸爸一把搶過遙控器,說:“兒子,你都五年級了,不要老是看那些打打殺殺的動畫片了,看點有意義的吧!”我極不情愿地說:“好吧!”。原來,我的爸爸要看賽龍舟呀!
只見那些龍舟像一條條龍飛鳳舞的神龍在江中游。比賽規則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后決定名次。
龍舟,與普通船只不太相同,龍船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分別有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扎、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真是壯觀啊!
每艘龍船船長大約為20—30米,船上約30名水手。都是些身強體壯、力大如牛的人,他們一起劃槳,同心協力、不言不語、竭盡全力的在奮勇前行!只見你追我趕,此起彼伏,真是競爭激烈、扣人心弦啊!各隊的拉拉隊,也在臺下較起勁來,加油聲連綿不斷,有人還打起響指呢!我暗暗的向那些賽龍舟的人舉起大拇指,心想:“你們真棒!”
最終紅色的龍船在沖刺階段終于奪取了冠軍。太好了!真是如我所愿,“紅龍”我真為你們感到驕傲。我也情不自禁在心里鼓勵哪些失敗的人:“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從哪里跌倒,就要從哪里爬起,只要努力,下次一定能贏,我為你們鼓氣、加油!”
看完比賽,我上網了解了關于“賽龍舟”的傳統文化:
原來,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后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0
端午節,相信大家都知道吧,但是我所過的端午節一定與你們有不同之處,讓我來為你們講一講吧!
上午,我和媽媽擠進菜市場買回了艾草,插在門縫里,放在窗戶上,立在院子前、大門前。全小區的人都買了,放眼望去,就像一條條綠色的絲巾正隨風搖擺呢,那艾草能驅蚊除蟲、驅災辟邪,發出一陣陣清香,使人們沉浸在奇特的香味之中。
正午,大人會給孩子系上五色繩,有的叫長命繩,辟邪繩和快樂繩。據說,穿上這種繩子可以強身健體、長命百歲呢!
到了兩點鐘左右,家家戶戶開始洗澡了,這洗澡水很特別,是由十多種草熬成,說是用這種水洗過后,身上就不會長東西了。
要吃晚飯了,哇好豐盛的菜啊!不僅有白菜,還有雞鴨魚肉蝦,魚代表以后會年年有余,雞、鴨寓意著來年家畜興旺等等。
這個端午節別具特色,令人難忘。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1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相信大家對這個詞并不陌生,那么,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賽龍舟呢?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就聽我講吧。
端午節是要吃粽子的,那么,為什么要吃粽子呢?不再別的天吃呢?吃粽子要干嘛呢?大家不一定都知道。這里我要講一個故事:古時候,戰爭時期,有一個叫屈原的大詩人。屈原像魏王提供了許多計謀,魏王覺得好笑,沒被采用。屈原覺得很傷心,心想自己幫不上國家,就跳河而死。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古時候愛國的屈原,在這一天,大家都將粽子投進河里,讓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尸體,去吃粽子。保護屈原的尸體不被吃掉。
那端午節為什么掛香包呢?這又是什么原因。這有牽扯到一個傳說,以前的現在,不冷不熱,小孩經常鬧病,那時科學不好。大家以為鬧鬼,去求娘娘,娘娘見這么多人來求,心軟了,就去找玉帝說:“你不許傷害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玉帝說行。但是哪個是你的孩子。娘娘說我的孩子很多。玉帝說要他說出來。娘娘就說:我的孩子身上有雞蛋網或香包。玉帝說行。應為娘娘法力無邊,玉帝也懼怕三分。娘娘回去告訴大家做好準備。玉帝下來一看,全都是娘娘的孩子,嚇了一大跳,都不敢碰,只好回天庭。贊嘆道:都是娘娘的孩子,怎么動呢?
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怎么樣,同學們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更了解端午節的來歷了?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2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重陽節、重五節。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起源的嗎?如果還不知道那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傳說,在戰國時期有一位楚國人很有學問,他的名字叫屈原。屈原是在楚王身邊做官的,一心想使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可是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急了。就在五月初五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后來楚國百姓得知此消息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尸體。一位老人從家里拿出一個米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的往江里扔說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在去吃屈原的尸體,好讓漁夫完好無損把他的尸體打撈上來。還有一位老中醫把用雄黃做成的藥酒往江里倒,說是把魚、蛟、蝦、蟹都藥暈,不讓它們破壞屈原的尸體。久而久之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所以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不僅只是漢族過端午節,滿、蒙、藏、苗、等28個少數民族也過端午節。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3
在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而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有些地方的人們掛菖蒲,艾草,據說可以驅除蚊子等害蟲。端午節必不可缺的就是包粽子,有糯米粽子,赤豆粽子,還有火腿粽子等等。記得一年端午,我們家自己包粽子,我也參與了一回。可惜技術水平實在不高只好做旁觀者了。看著媽媽熟練的動作,心里真是又佩服又羨慕。
粽子包好了就可以下水煮,隨著開水沸騰而冒出來的水蒸氣飄蕩在房間,房間充滿了竹葉和糯米特有的清香。饞的我直流口水。粽子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拿了,媽媽在一旁直笑我是個小饞貓,但還是幫我把粽子剝開,蘸了白糖給我吃。
還告訴我,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原來是古時候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因為愛國而投江的屈原的尸體,而把粽子扔進了江中。聽著媽媽的講述,我不知不覺又吃了一個粽子,覺得好甜好甜。
幾年過去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節奏加快了,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還是沒有改變,只是現在的粽子都是直接從市場上買來的方便并且選擇的品種也多。但是吃著粽子總是懷念那一年滿屋子的清香……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4
已入六月,窗外千樹蔥翠,花開如錦。陽光灑滿每個角落,打開一扇窗,一縷粽香飄來,又是一年端午日。走在超市,看著那些塑料包裹著的速食粽子,不禁勾起了我對小時過端午之舊思。
玉葉碧,青花染,碧葉江米,輕裹指尖,手執瓷勺,一落一起白糯染青花。米盈碧葉,棗嵌玲瓏,葦葉輕蓋纖繩細捆,行云流水,手起成粽。我幾次模仿此番手法,卻總不成。奶奶總會牽起我的手慢慢教,隨后又將一顆紅艷的棗塞入我的手中,那一瞬心霍頓散,明白了那碧葉緊裹的不僅是江米,更是將我與奶奶的情也包了進去。
濃霧聚,柴爐暖,輕推木樆,白霧爭涌,霧中,奶奶精干的身影正于霧中往來,左手掀蓋,右手抓兩個粽子往鍋中扔去,勢疾卻無水花濺出。
等粽子出鍋的間隙,奶奶干枯龜裂的手指上纏著圏圈五彩線,指尖在絲縷中穿梭,拇指一捏,手心一搓揉,一個漂亮的“十字結”出現了,在末尾系上個小鈴,一串五彩繩就編好了。夕陽西下,倚窗憑眺,落日余暉點綴著遠方的小丘陵,屋子里米粽出鍋的香氣四溢,更是氳染了奶奶對我的千萬縷柔情。
傍晚濃霧散去,奶奶帶著我去買了幾束艾草,插在了門楣上。表面深綠,散發著濃郁的清香。一家人聚在炕頭剝米粽,齒端觸江米,甜糯香軟,舌尖浸紅棗,滋甜沁心。
思緒止步,我隨便挑了幾個粽子就匆匆趕回家。拆開包裝是味道與記憶的重逢,仲夏的晚風吹散城市喧囂,吹動那五彩繩上的小鈴,吹來了這一年端午。傳統在江米里沉淀,端午在軟糯間香甜。
一年一端午,一歲一安康。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5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我最喜歡的就是吃肉粽子,一吃就是三四個。
記得有一年過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買了很多粽子回老家,老家人比較多,有爺爺奶奶、伯父、娘娘、哥哥、妹妹等,加上我們一家人一共9口人。可是我這個饞貓在路上看到肉粽子就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纏著爸媽先品嘗幾個一飽口福。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去了外婆家,我們買了不少蜜粽子,因為外婆喜歡吃甜的,當然也少不了我愛吃的肉粽子。到了外婆家,我們邊吃邊聊,外婆還給我講了吃粽子的由來。原來我國古代楚國的大夫屈原是個非常愛國的賢臣,還是個著名的詩人,由于楚國被別的國家打敗了,屈原寧死不屈投入汨羅江自殺報國,人們為了確保他的身體不受魚蝦吞噬,就紛紛用糯米制作成飯團投入水中引開魚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種習慣,米飯團也之間演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可口的粽子,而且還有賽龍舟等活動,其實還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我既吃了粽子又增長了知識,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開心。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6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我國人民的一個傳統習俗。這一天,奶奶在做粽子,我聞了那些香噴噴的粽子,迫不及待地要親自動手。我拿出了兩片粽葉,折了一個角筒,在折好的角筒里放下一捧糯米,塞上一大塊鮮肉、蛋黃。我想,做一個粽子不怎么難。
結果當我準備用粽葉把糯米蓋好時,糯米卻像一個個調皮的孩子,已經蹦了出來,不聽我的指使。嚇得我手忙腳亂。奶奶看見了,急忙幫我去掉一些糯米,粽子才能包起來。接著,要給粽子扎粽繩。我認為要把粽子包扎嚴實才好吃。所以我便把粽子五花大綁起來。粽子終于做好了。那種喜悅的心情是無法形容的。
我們邊吃粽子邊看電視里的龍舟賽。龍舟樣式多種。分紅龍、黃龍、青龍、白龍數種。龍身龍腹按鱗甲模樣涂彩,色澤艷麗鮮明,圖案漂亮眩眼。不同龍舟掛著長長的不同色澤的龍須,標志突出。每只船上鼓鑼喧天,喊聲陣陣,你追我趕,力爭上游。河岸兩側人頭攢動,萬眾歡騰。前來吶喊助威的觀眾,群情激昂,歡聲震天。扣人心弦的龍舟競渡,把端午節的節日氣氛推向了高潮。
端午節不僅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還能看到激烈的龍舟賽。真是美好的一天啊!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7
一陣“咚、咚、咚”和“哈、嘿”的聲音,把我們迎進蚶江潑水節的開幕式。來到開幕式,我們看到了五花八門的節目,有打鼓、武術、民間小調、舞獅、……應有盡有。
我們正津津有味地看表演,突然聽到有人喊:“放“王爺船”了。”我急忙轉身一看,只見在一艘破舊的小船上,有四個人正虔誠地拿著紙折的彩色的“王爺船”放入海里,又有幾個人在鐵桶里點燃了鞭炮,響起了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音。其他人則把一些燒香的紙放入海里。“王爺船”飄著飄著便沉入海里。聽何叔叔說:“放“王爺船”是想讓這次賽龍舟順利舉行,并祈禱兩岸人們生活平安。
過了一會兒,賽龍舟正式開始了。隨著一聲發令槍響,四艘龍舟象離弦的劍飛奔而去。其中有一艘中國臺灣女隊的龍舟最引人注目,剛開始她們還一路領先,可是另兩只代表隊也不甘示弱,奮力直追,一時間海面上船只游來游去,浪花飛舞,岸邊人山人海,彩旗飄揚,舞臺上鑼鼓喧天。真是熱鬧壯觀極了。
正看得入迷,突然聽到何叔叔在岸邊說:快看哪,這邊有人正在捉鴨子。我們急忙跑過去,只見在一艘大船的船頭上有一根又圓又長的紅柱子。柱子的一頭插在船身上,另一頭懸掛在海面上,上面掛著一個鐵籠子,里面有一只鴨子。只見一個身穿救生衣的年輕人小心翼翼地走在柱子上,啊!他打開籠子了。何叔叔說:“你們快看哪,鴨子屬于他了。”岸邊的人都紛紛在為這位“英雄”拍照。又有許多人爭先恐后,一試身手,可都紛紛“落馬”,掉進海里。可不論捉到鴨子或掉進水里,大家都一樣興高彩烈。
突然,我們的目光又被一艘大船吸引過去。在我們的央求下,大人們帶領我們幾個小孩上了船。船開始航行了,爸爸站在船的最前邊當主力軍,何宇暉身穿“防彈衣”在第二位進攻,何叔叔帶領我和小研拿著雨傘隨時準備抵擋敵人的進攻。大家忙著用水桶提海水到兩個大水箱里。不一會兒,我們遇到了一個“大家伙”,爸爸大喊:“敵人來了,快做好準備”,大家齊心協力,都舀起水潑向對方,對方也不甘示弱,回潑了過來。剎那間,如同下起傾盆大雨一般,我們渾身淋得濕漉漉。何叔叔說:“你今天水被潑多了沒關系,這代表你有福氣”,我聽了心里美滋滋,因為我今天被潑的水特多。就這樣,我們迎戰了一艘又一艘,喊聲、水聲、歡笑聲交織成一片。
今年的端午節我過得特別開心,特別有意義。因為我不僅親身體驗了節日的好玩和刺激,還感受了兩岸人民的濃厚深情。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8
端午節那天,爸爸媽媽帶我到奶奶家過。
上午,我們去買來艾草,把艾草分別插在窗戶上、陽臺上、門口、花瓶里。每家每戶還把艾草晾曬在院子里,房前屋后。整個小區都好像綁上了一條條綠絲帶,都好像沉浸在濃濃的艾草香里。艾草代表著驅蚊除蟲,驅災避難。
中午,大家們都給小孩系上五彩繩。五彩繩由青、白、紅、黑、黃五種顏色織成,分別代表著水、金、火、木、土。五彩繩在每個地方都有著許多不同的名稱,長命繩,避難繩、快樂繩。五彩繩有的系在手腕上,有的系在腳上,有的系在脖頸上,寓意著人們能夠強身健體,長命百歲。
下午兩點,大人小孩都要洗一次特殊的澡。洗澡水由艾草、魚腥草、毛苦草等十幾種植物熬成。可以保佑洗了的人來年不長東西。
晚飯,桌上的菜十分豐富,但是有幾種是必備的。魚:寓意著年年有魚。雞鴨:寓意家畜興旺……
吃過晚飯后,去買香包是小孩子們最開心、最期待的事情。大街兩旁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香包。香包形狀各異、大小不一,有心形的,有圓形的、有三角形的,還有許多說不出名來的形狀。香包大的有臉盤那么大,小的只有大拇指一般大。香囊里裝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的裝小巧玲瓏的玩具,有的裝小零食,有的裝芬芳撲鼻的小花草。香包代表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
家鄉的端午節別具特色,令人難忘。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9
離今年的端午節已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記得以前,端午節是我除了春節之外興和開心的節日。在小時候一年之內只會買兩次新衣服春節和端午節。在端午節那天,我也能和過春節一樣穿上自己新買的衣服,因此在過完春節就特別期待端午的到來。然而,隨著時間不斷的流逝,我漸漸的覺得端午節已和平常的節日無異。我曾在無數夜晚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今年的端午要回家嗎?要是回家一方面,從此地到南昌進而轉車到家,節假日火車上定是特別的擁擠,加上轉車又不能省下逃票的生活費;另一方面,村上和我一起玩的伙伴大多在外地務工,沒有時間回家,我回家了也是孤零零的一個人,索然無味。要是不回家呢,又覺得不能吃上只有在家里才能遲到的那種蜜棗粽子味。真讓人糾結極致。
回家過端午節,這是我們祖先傳承了幾百年的文化,難道要到我們這交通便捷的時代從此斷了嗎?如今的端午節,少了許多過節的氣氛,不像過去那樣,離家再遠,只要有心回家,定能在端午那天和親戚朋友們坐在同一張圓桌上吃著香噴噴的飯菜。
小學生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20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歷的一個節日-端午節。
這個節日,是我們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粽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粽子,都會在這個粽香的季節紛紛涌現。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為是紀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與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來的后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粽子等習俗,聯系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與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于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是,這是吃粽子的節日,如此而已。
關于端午節賽龍舟,其實現在不是端午節的到來賽龍舟的比賽項目也是處處有。從驅邪避疫,到紀念屈原,端午節的意義起了很大的變化。
這個節日的原意,在年復一年的社會變遷中漸漸的受到“蠶食”。
今天,這個節日變成了一個中國人美食的節日。從舊有的角黍,粽子制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的包粽。許多的地方都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點在粽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