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養(yǎng)生:冬至如何養(yǎng)生
冬至是24節(jié)氣中第22個節(jié)氣,是冬季6個節(jié)氣的第4個,在每年公歷12月22日前后,太陽黃經270°,斗指子位(正北方向)。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因為陰極而陽始至,故叫冬至。從冬至這一天開始,進入為時近3個月的“九九天”,就是9天為一個段落,9個9天共81天,就叫數(shù)九天(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一天,是日照最短的一天,所以也是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一天。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時候,農村已進入深耕積肥的偷閑階段。親友們聚在一起煮餃子吃,過冬至節(jié)。冬季養(yǎng)生,要注意:勿妄泄精,節(jié)欲保精,忌過分疲勞;勿妄耗神,心神調和,不要過分勞心,晚上少熬夜;勿妄泄氣,情緒節(jié)制,不要過分喜怒哀傷,包括不要過分體勞如激烈運動、過分汗出。
冬至這天,是一年中尤其重要的進補日,冬補食品如冬蟲夏草、人參、附片,為“三九天”三大補品。
氣虛者,可用冬蟲夏草5條,人參3耀5克燉雞。
血虛者,可用當歸10克,燉生姜羊肉湯。
陽虛者,多吃狗肉、羊肉。
陽虛重者,取制附片10克燉豬肉(制附片布包先煮2小時,放入肉再煮1小時,喝湯吃肉)。總之,冬至應加大進補力度,所謂“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天,氣降極、陰甚極、陽虛極,所以要嚴防心腦腎病。因為寒冷會刺激心臟冠狀血管收縮,從而激發(fā)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所以要注意穿暖防寒,多曬太陽。因為心絞痛、心梗容易發(fā)生在半夜,所以被褥要暖,睡前如感憋氣的,要服丹七片。心前區(qū)不適的要服速效救心丸等,較重者如出現(xiàn)面色蒼白、胸痛憋氣、冷汗淋漓、煩躁不安的,要立即送醫(yī)院。因冬至以后天氣嚴寒,氣血運行緩慢,故腦動脈管腔狹窄的人易血栓形成,帽子要暖和,避免頭部受寒,避免過勞,養(yǎng)生多吃蘿卜、山楂、丹七片,少吃高膽固醇的食物。避免血液濃縮,睡前一小時要喝一杯水,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杯水。平時可服三七粉0.3耀0.6克(沖入溫水或肉湯服),但有出血傾向(紫癜、胃出血、鼻出血等)的人不宜吃。如出現(xiàn)頭痛、嗜睡、腿腳不利、半身不利索的要趕快看醫(yī)生。注意,冬天鍛煉的人,要在太陽出來后鍛煉。
冬至,天氣嚴寒,寒氣通于腎,所以冬至前后,腎病易加重,那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腰部避免受寒,褲子要穿暖。
避免感冒,有咽炎、扁桃體炎要積極治療。
避免過度疲勞。
鹽要少吃,肉要少吃,水要少喝,以保護腎功能。
不吃有毒的食物。
冬季感冒或支氣管炎易轉為肺炎,所以要避免受寒及過度疲勞,衣服要穿暖,背心不可少,還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多吃蘿卜、白菜,因為冬天常吃肉,易生痰,所以冬天“多吃蘿卜白菜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少兒有感冒者尤其要注意治療,防受寒,以免轉成肺炎。
急性腎炎是寒冷天易患的病,其主要癥狀是少尿、無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腫、腰痛、高血壓,此病發(fā)展極快,要盡快看醫(yī)生,否則很容易發(fā)展為尿毒癥、腎功能衰竭。冬天要防受寒,注意保暖,感冒發(fā)熱者要早治,患扁桃體炎、咽峽炎、猩紅熱、皮膚膿皰等要盡早治療。尤其是少年兒童要注意。另外,冬天慢性腎炎易發(fā)作,其主要癥狀是蛋白尿、尿量減少、水腫、高血壓、腰痛。
冬天要堅持治療,防受寒,不要太疲勞,要減少鹽及蛋白質攝入,心態(tài)要調整好。
另外,冬天是流行性腦膜炎的流行季節(jié),流腦是呼吸道傳染病,其主要癥狀是高熱、頭痛、嘔吐、皮膚出現(xiàn)瘀點及頸項強直,要趕快送醫(yī)院。少兒及老年人在流腦流行期間要避免到公共場所,并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預防藥及進行預防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