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精選16篇)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1
隨著這幾天冷空氣的到來,冬天已悄悄的降臨在這片大地上。大街上到處可以看到,來去匆匆的人為了御寒裹得都像“粽子”一樣。
一年一度的冬至節也即將到來。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家團聚的日子。在蘇州,冬至夜素有“有就吃一夜,沒有就凍一夜”一說。為了來年有一個好的開始,在冬至夜各家的餐桌上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可以說是“滿漢全席”了。在蘇州每到這個時候,各家各戶在冬至前夕為了祭拜祖先都要進行祭祖儀式。
這不,今天一大早,當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只聽見奶奶已在廚房間乒乒乓乓的準備著祭祖用品。我一個“鯉魚打挺”趕忙起床,迅速加入了奶奶的隊伍中。奶奶一邊在廚房里做著美味的飯菜,一邊指揮著我端盤子,放供品……。
經過我們的一翻努力,一切準備就緒,我們的祭祖也正式開始了。當奶奶點好蠟燭,倒好酒,我懷著虔誠的心依次和爸爸媽媽祭拜著祖先。過了1個多小時,我們的祭祖活動也結束了。
就這樣,這個冬至節就過了,我期待著下一個冬至的到來……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2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冬至又到了,我很興奮,又可以搓湯圓了。
那天早上,媽媽一大早就起來做湯圓,我和姐姐也跟著起來了。媽媽把糯米粉放進盆里,讓姐姐把溫開水倒進粉里,就開始和糯米團了。媽媽還告訴我,要是太干了,就再加進一些溫開水。過了十多分鐘后,媽媽把糯米粉揉成了一團,我想拿一點糯米團來搓湯圓。姐姐說:“妹妹,你太小,不要搓湯圓了,去睡覺吧!”我說:“我會認真搓的。”于是,媽媽拿一小塊糯米團給我搓,我搓的湯圓有大有小,姐姐看了不興奮說:“叫你別搓你就不聽,看你把湯圓搓成這樣子!”媽媽說:“沒關系,這是祖孫父子圓,這樣才像一家子嘛,圓圓滿滿的。”聽了媽媽說的話后,我自得地向姐姐扮了個鬼臉。
湯圓搓好了,媽媽拿到廚房去煮。不一會兒,湯圓煮熟了,媽媽把兩顆湯圓放在門的上面。我問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媽媽說:“湯圓又甜又圓,表示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媽媽舀了幾碗湯圓給我們吃,說:“吃了湯圓又長一歲了,你們可要更懂事啊!”
冬至吃湯圓是我們潮汕的民俗,我喜歡吃湯圓,更喜歡搓冬至圓!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3
冬至下午,姥姥開始拌餃子餡了:先把肉剁成肉餡,拿作料腌好;接著又把白菜、蘿卜剁碎,擠水后放入肉餡中,再加入一些調味品,餃子餡就拌好了。聞一聞,啊,真是色香味俱全呀!就要包餃子了,我趕緊去幫幫忙。
姥姥把面團揉一揉,然后搓成粗細均勻的長條,又切成大小一樣的小面團,撒上些面粉,因為害怕我搟的面皮不夠圓,姥姥又幫我把這些小面團壓成圓圓的面片。搟餃子皮可是個技術活,用力太大,面片就會粘在搟面杖上,還會厚薄不均。
我先把面片搟成橢圓形,再把它轉個圈,搟短的一面,如果覺得有地方厚了些,我還會再補一下,這樣圓圓的面片就大功告成。
接下來該包餃子了,這我還不太熟練,姥姥給我做了示范,我照著姥姥的樣子,把面片平攤在手上,挖了點餃子餡放上去,對折餃子皮,輕輕把皮捏在一起,好,成功!
可我包的餃子真難看,肚子癟癟的趴在桌上。姥姥說這是因為我包的餡太少了,再包一個,多放些餡,這次的好看多了。
開始吃餃子了,我狼吞虎咽的,一會就吃完了。
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冬至餃子終于吃完了。我自己計算了一下,我今天一共吃了二十一個餃子。我的肚子吃的那個飽呀!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4
聽奶奶說:冬至是傳統四大節之一,冬至開始數九,是個嚴寒的節氣;“冬至—陽生”,從此陽氣上升,又是個帶來希望的節日。在我們老家西北一個小山村,過冬至,人們要吃包子。因為那里有句老話:冬至節,禿子頭上凍出血。人們吃了包子,就“包”住了“頭”,也“包”住了來年的希望。奶奶至今還保留著這個習俗。
去年冬至,奶奶一大早就發好面,準備好羊肉胡蘿卜餡。一聽說包包子,我急忙洗了手,跑到案板邊,拿過奶奶壓好的面皮,開始學包包子。奶奶邊包邊教我:“左手心放面皮,右手舀餡放在面皮上。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邊皮,中指沿著邊兒往回拉,邊拉邊捏,最后捏到一起擰個小辮就行”。我一聽,難,得有點技術。奶奶說:“不怕,一學就會。”她握住我的右手,分開手指,在面皮上練習“邊拉邊捏”,看著面皮的圓邊在我手下一點點收攏,也很好玩。奶奶教我做了兩個,第三個我堅持要自己來,開頭我小心慢慢捏,不算順利,快要捏好了,我心里高興,想一下捏住,可是餡都捏到了邊上,拉回的面捏不住倒粘在手指上。我有點發急,使勁一捏,不想倒把皮捏破了,餡也漏了。奶奶一看說:“不要急,最困難的時候就是快成功的時候。你這是面邊上粘了菜汁就捏不住;手濕了就粘面了。”我長吸一口氣,擦干手,重新拿過一面皮,按部就班操作,終于成功了。那包子歪著小辮坐在箅子上,我左看右看,多像淘氣的小娃娃!我大喊:“耶,我捏了個胖娃娃!”大家都笑了。吃飯了,奶奶端上熱氣騰騰的包子,我心里美滋滋的,這包子也有我一份功勞啊!
今年的冬至又到了,想起第一次包包子的經歷。我就想起了奶奶的話:最困難的時候就是快成功的時候。就像冬至最寒冷的時候過去了,那溫暖的日子也就開始了。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5
冬至是24節氣之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冬至后陽氣上升,陰氣下降,春天離我們也越來越近。
冬至這一天,我們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有吃混沌、吃湯圓等習俗。冬至還有畫九九消寒圖的習俗,九九消寒圖,有許多種類,有梅花的,圓圈的,銅幣的等。
冬至吃餃子,還有一個故事呢。冬至時,醫圣張仲景辭官回鄉,在大雪紛飛的路上,他看見鄉里許多人的耳朵都凍壞了,他就讓弟子搭起醫棚,包“嬌耳”。他先找來羊肉和驅寒的藥材熬一下,撈出切碎,再包成耳朵的樣子,做好后,村民一人兩個“嬌耳”,一碗肉湯,吃完后,所有人的耳朵都好了!所以從這以后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小朋友冬至你們一定要吃餃子,要不你的耳朵就會凍掉。另外,我們作為中國兒童,大家一定要保護文化遺產,并將其繼承下去,不要讓他成為外國的節日!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6
我拉開窗簾,看見窗外紛紛揚揚的雪花,猶如一只只蝴蝶飛舞。我突然想到今天是冬至。冬至不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而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起床啦,起床啦。”爸爸匆匆忙忙地大叫著,他這么一叫,大家都起床了。爸爸說:“走,我們去吃飯了。”爸爸和我帶著妹妹來到餃子店里,我坐在最靠邊的椅子上,我問爸爸:“為什么冬至要吃餃子呢?”爸爸想了一會說:“東漢時候,醫圣張仲景辭官回鄉時,看到雪太大,天太冷,老百姓的耳朵都被凍壞了。名醫張仲景不忍心,就準備藥材羊肉熬成湯,并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人們吃了嬌耳,耳朵就慢慢好起來了。所以以后每逢冬至,人們就都吃餃子。”聽了爸爸的描述,我想冬至吃餃子是這么來的啊!不一會兒餃子端過來了,我吃了熱乎乎的餃子之后,身體就覺得暖洋洋的。
我和爸爸吃完餃子就回到家畫九九消寒圖,爸爸說:“九九消寒圖有多種圖案,今天我們這是梅花圖案的,一共有九朵梅花,每朵梅花九片花瓣。從冬至開始,每天涂一片花瓣,涂九九八十一片之后,春天就會到來。”我一聽拿去紅色的水彩筆涂一片花瓣,憧憬春天桃花開。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7
今天,是我國二十四節氣里的冬至。
我們早早地起了床,奶奶提議把外曾祖父接過來一起過冬至,于是,老爸二話不說就帶著我和奶奶去接外曾祖父。回來以后,正在燒飯。我就看了會兒課外書,看完了書,飯菜正好都燒好了。可是,這些不是給我們吃的,而是給老祖宗吃的。老祖宗吃完我們才能吃。
不過,在吃飯前,要先拜祭老祖宗,要磕頭。爺爺先磕,然后爸爸,最后我。磕完頭就是燒紙錢。我和爺爺一起燒紙錢時,煙熏的我連眼睛也睜不開了。于是我想了一個辦法:用水往臉上抹幾下,這樣就不怕煙了。
輪到我們吃了,當然不是同一桌飯菜,吃的時候,我吃了兩個蛋餃,一小半碗飯。
吃完飯后,我看了會兒《爸爸去哪兒》的重播,然后我就來寫周記。因為我在老家,而且要吃完晚飯去蘇州,所以我現在就先把周記寫完。終于寫完了,可以玩了。
今天真是一個美好的冬至。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8
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正所謂:冬至到,吃水餃。過去,南寧人甚至把冬至提到了比年還重要的地步,在民間至今還流傳著“冬大過年”之說。每到冬至,各家各戶就要做湯圓、包肉粽,還要準備“三牲”拜祭祖先,舉家歡飲。而在鄉下,除了家家戶戶要做湯圓、包粽子外,在冬至那天所有外出的人都要到村里祭祖宗祠,然后合家吃一頓豐盛的晚餐,以慶團圓。
據傳,南寧之所以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是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離春天已經不遠了。冬至那天,各家殺雞宰鴨,準備酒肉、果品、湯圓,而在外的親人也趕著回來過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同時冬至對于農民而言,就意味著要對來年的生產、生活進行系統的安排和籌劃,從這個角度上分析,確實是“冬至大過年”了。在民間還有“冬干年濕”一說,即如果在冬至那天天氣晴好,在過年的時候則會遇上下雨天,十分應驗。其中奧妙,也許是因為古人千年之總結,是之談。過冬節時,南寧人的餐桌上除了雞鴨豬羊等佳肴外,還有一道特別的菜——魚生。這是因為民間有“冬至魚生夏至狗”的講法,也許是因為冬至時令氣候較涼,切好的魚生不易變質,入口時清涼爽滑美味。
當然,南寧魚生口感最好的要算橫縣的,橫縣魚生還成功申報了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9
今天,小水滴培訓中心上課的內容是——冬至。在這節課當中,我了解到冬至的由來,還有每個地區在這一天的習俗都不一樣,而我們南方是吃湯圓。
老師講解完冬至的由來和習俗后,我們就開始進入搓湯圓的環節。老師把我們分成兩組,每組要搓滿一個大竹編。老師開始分配搓湯圓的任務,有的拿糯米團,有的搓。我的任務是搓湯圓。
很多同學都是第一次搓湯圓,大家都非常興奮。老師讓我們都戴上一次性手套,可是戴著手套湯圓會把手套卷起來,搓來搓去都不成形。這時有一個同學找到了方法:左手平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搓,左手不動。我們大家都學著他的方法,果然快了很多,不一會兒工夫搓滿整個竹編了。
搓好湯圓后,老師就拿去煮。過了一會兒,一股香味涌了上來,單是聞到這味道我就知道一定會很好吃。正當我饞得直流口水,老師把香噴噴的湯圓端了上來,每人盛一碗,我喝了一口湯,甜絲絲的,真是人間美味啊!正在我要張大嘴巴大口吃時,老師告訴我們要一口一口地吃,不然會噎到的。我只好忍住慢慢地品嘗的沖動。
由于湯圓實在太好吃了,我把勺子和碗都舔了一遍,舔得干干凈凈的。雖然湯圓吃完了,一直到放學我都沒辦法忘記那湯圓的味道。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10
冬至,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誕生”,一直穩坐第一把交椅,大家尊稱其為“亞歲”。
“黑夜”和“白天”,一襲黑色燕尾服的`紳士,一身白色長裙的女子,這一對華爾茲的舞伴,在四季里舞步翩翩,一路跳到了冬至。這一天,太陽公公神機妙算,直射點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公公喜笑顏開,一年中“最早下班”,月亮婆婆只好“延時加班”。過了冬至這道分水嶺,“黑夜”開始幽雅地后退,“白天”則踩著靈動的舞步緊緊跟隨。
冬至的到來,讓我格外的欣喜,雖然冬至是寒冷的開始,“數九”的第一天,讓人已有清晨簾幕卷清霜,呵手試梅裝之感,然而“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我卻仿佛能感受到陽氣從地層下磅礴而來的氣勢,能聽到地下萬物的涌動,河流潺潺,草木新芽,春天的腳步發出鏗鏘聲響。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我們有“吃了湯果大一歲”的說法,湯果也被叫做“圓子”,有“團圓”、“圓滿”的美好寓意;而酒釀則是我們做番薯湯果習慣用的烹飪手法,在寧波話中酒釀也叫“漿板”,“漿”跟寧波話“漲”同音,取其“財運高漲”、“福氣高漲”的好彩頭。大頭菜烤年糕是舌尖上的冬至另一道美食,我們在冬至前夜烤大頭菜時會把火燒得“烘烘相”,寓意“薪火相傳”、“日子紅火”,而年糕則寓示著我們的生活水平能夠“年年高”。
梅花香自苦寒來,冬至以特有的方式,釋放著韻味,萬物將隨之熱情奔放開來,新的希望和收獲越來越近,春天近在咫尺!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11
在冬至夜,我家準備吃火鍋,但不是去外面吃,而是買了菜,自己做火鍋!
我們一坐到餐桌旁,爸爸媽媽就開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卻邊吃邊觀察冬至夜的夜空。我突然叫道:“爸爸媽媽,冬至夜的夜空是深紫色的!”媽媽聽了有了興趣,一看,果然,冬至夜的夜空是深紫色的!
又過了一會兒,我再看看,哈!冬至夜的夜空又成了深紅色。媽媽和爸爸也發現了,都覺得很有趣!慢慢地慢慢地,深紅里出現一點檸檬黃,一點一點,檸檬黃慢慢變多,和深紅搭配起來,特別漂亮!爸爸說這樣的夜空是因為空中有霧,家家戶戶的燈光和路燈的燈光映襯著夜空才出現的。
吃著吃著,我想起了“二十四節氣歌”,就背給媽媽聽——“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想:節氣歌里有兩個“冬”字,其中一個冬字應該就是“冬至”的意思吧?背完節氣歌,我又問爸爸媽媽座右銘。爸爸怎么也想不出來,媽媽讓我開個頭提醒一下。我說:“先來三個:一個‘少’,一個‘欲’,一個‘書’吧!”媽媽一口就回答上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爸爸卻一個都沒答上,反應真慢!
這時,爸爸的手機響了,原來是爸爸單位的一個叔叔發來的:“剛才買了一把菜刀,想殺你那天釣到的魚,結果第一刀就切在了自己的手上。”我、爸爸、媽媽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這個冬至真難忘!這頓火鍋吃得可真香啊!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12
今天是冬至,晚上我家準備吃火鍋,沒錯,冬天就開心的就是吃火鍋了。
我們一坐到餐桌旁,爸爸媽媽就開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卻邊吃邊觀察冬至夜的夜空。我突然叫道:“爸爸媽媽,冬至夜的夜空是深紫色的!”媽媽聽了有了興趣,一看,果然,冬至夜的夜空是深紫色的!
又過了一會兒,我再看看,哈!冬至夜的夜空又成了深紅色。媽媽和爸爸也發現了,都覺得很有趣!慢慢地慢慢地,深紅里出現一點檸檬黃,一點一點,檸檬黃慢慢變多,和深紅搭配起來,特別漂亮!爸爸說這樣的夜空是因為空中有霧,家家戶戶的燈光和路燈的燈光映襯著夜空才出現的。
吃著吃著,我想起了“二十四節氣歌”,就背給媽媽聽——“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想:節氣歌里有兩個“冬”字,其中一個冬字應該就是“冬至”的意思吧?背完節氣歌,我又問爸爸媽媽座右銘。爸爸怎么也想不出來,媽媽讓我開個頭提醒一下。我說:“先來三個:一個‘少’,一個‘欲’,一個‘書’吧!”媽媽一口就回答上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爸爸卻一個都沒答上,反應真慢!
這時,爸爸的手機響了,原來是爸爸單位的一個叔叔發來的:“剛才買了一把菜刀,想殺你那天釣到的魚,結果第一刀就切在了自己的手上。”我、爸爸、媽媽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在冬至的.夜里,我們一家開開心心吃著火鍋,真幸福。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13
冬至即將來臨,這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這樣又可以一起歡聚吃餃子啦!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么得人管!”
冬至吃餃子可是有來由滴哦。東漢末年,有一名醫生叫張仲景,被稱為“醫圣”。正值冬至,因為年年戰亂,老百姓饑寒交迫,不少人耳朵都凍爛了,痛苦不堪。于是為救濟百姓,張仲景就把中草藥包進餃子里煮熟,分發給百姓們用于驅寒,稱其為“祛寒嬌耳湯”。為了紀念他,人們把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延續了下來。
“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白日最短的一天,在古代也是一年循環的開始,被看作一個吉日,北方人說:“冬至大如年”,南方人說:“冬至就是過小年”。
一到冬至,天氣就到了最冷的時節。“交冬數九”,從這天起就進入了數九寒天,這使我想起小時候的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耕牛遍地走。”
所以,冬至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讓我們一起吃餃子吧!還可以再加點湯圓,大家團團圓圓,新的一年圓圓滿滿!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14
冬至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的習俗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包餃子,有的是做冬至圓,讓人溫暖的冬至作文450字。今夜是冬至夜。叁九嚴寒,外面寒氣徹骨。我家里卻溫暖如春,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
“吃了湯圓大一歲”。今晚要吃湯圓了,這是冬至的傳統習俗,而且媽媽又特赦,批準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湯圓。我們高興得在大廳里歡呼雀躍。
只見媽媽先打來幾勺白花花的湯圓粉,接著加了些溫水與湯圓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湯圓和成了一團。我用手一捏,覺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軟滑有彈性。我們照著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有模有樣地揪些小面團,先把小面團搓成一長條,接著把長條分成寸長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兩手輕輕揉搓,一個小圓子的湯圓就誕生了。
水開了,我們把一個個潔白的小圓子放進鍋里,一個個湯圓像愛睡的小娃娃靜靜地躺在鍋底。不一會兒,水又開了,湯圓像一個個打著哈欠、調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來。媽媽連忙把火力關小,個個湯圓在鍋里不斷地翻滾著。又過了一會兒,湯圓皮軟了,熟了。
在冬至,天氣變得更冷,而人們的心卻會走得更近。心與心的溫暖,讓整個冬季從冬至開始溫馨。所以,我喜歡冬至。每一年的冬至都是如此,每一年的冬至都相同快樂。在冬至,我們收獲得很多,同時,我們也收獲了一份等待,等待春天的到來。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15
相信大家都會有過什么與眾不同的事情吧,我當然也不例外,我也有與眾不同的經歷。那就是冬至!想知道為什么這個冬至會與眾不同嗎?想知道的話,就往下看吧。
冬至的前一天,我非常高興,下午一放學,我就飛快的往家跑。一跑到家,我就快速地把作業完成。然后我跑到廚房對面媽媽說:“媽媽,明天就是冬至了,老師說讓我們自己包餃子,明天早上帶到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品嘗!可是我不會包餃子,您教我好不好?”“當然好了,來,媽媽現在就教你做。”
就這樣,我開始跟媽媽學包餃子。包餃子的第一步是剁餃子餡兒,媽媽拿出來一些大蔥和豬肉,對我說:“我們今天就做你最愛吃的豬肉大蔥餡兒的餃子吧。”“好嘞!”我高興地點點頭。“來,我先教你剁餡兒。”媽媽給我講了一些剁手餡兒的技巧,我便開始一一嘗試,一開始做得不怎么順手,但一會兒子就掌握了要領。餡兒終于剁好了!下一步是拌餡兒,媽媽讓我把鹽、十三香、味精、香油、醬油適量放進餡兒里,然后用筷子按順時針方向攪拌。
然后,就是包餃子。媽媽端來一碗清水,教我包餃子在媽媽的帶領下,不一會兒我就學會了包餃子。而且我還包了許多“貓耳朵”和UFO。就這樣餃子終于包好了。
第二天,我和同學們各自帶去了自己包的餃子,吃著自己包的餃子,格外香。我們還和同學分享。大家非常高興。
過冬至作文400字左右 篇16
終于放學了,我蹦蹦跳跳地打開門,只見桌上擺著一碗大頭菜,仔細一看,里面還有許多5~6里厘米的年糕。咦?老媽不是總將大頭菜當菜,年糕當飯的嗎?今天怎么把這大頭菜和年糕混煮了?是不是老媽糊涂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夾起一塊年糕就往嘴里放,哇!甜津津的大頭菜,柔嫩而富有彈性的年糕,真是美味無比啊!“別吃完了,今天你老爸會回家,大家吃團圓飯。”廚房里忙活了半天的老媽發話了。話音剛落,老爸就推門而入,我們全家吃了一頓團圓飯。
吃完飯,做完作業,老媽就催我上床睡覺。我好生奇怪,以前都8:00才睡覺,現在才7:00怎么就睡了?我急忙說:“老媽,現在才7:00呢,我還要看書呢!”老媽回答說:“冬至這天,夜晚特別長,寧波人呀,這天要早睡,來年能夢想成真!”我一聽,心想:這說不定不是迷信,真的可以實現呢!于是,我很快進入了夢鄉。
一早起來,我利索地洗臉刷牙,仔細回想,卻怎也想不起來昨晚的夢。正想著,老媽又叫我了:“快來吃湯果了!”以前早飯不都是吃大餅油條的嗎?今天怎么吃湯果了?走過去,老媽盛了一碗湯果給我,說:“古代,皇帝都會在這一天帶著文武百官去寺廟祭拜,好保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所以,冬至這天,要吃一碗湯果保佑這一年順順利利。”噢原來是這樣,我聽完后,吃著湯果,真是美味!
暖暖的一碗湯果下肚,足以抵御風寒。我背著書包,想:冬至這么一個節氣就有這么多講究,更不用說過年了,可見我們中國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我愛你,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