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學生禮儀意識的調查報告
禮儀就是禮節和儀式,我國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它不但形成了燦爛的文化,而且還擁有許多優秀的傳統美德,我國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禮儀的歷史。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更需要文明禮儀來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在儒家學說中,禮為天下先,強調以禮治國、以禮治家,我國歷來是“ 禮儀之邦”, 禮儀不僅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反映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形式,禮儀不僅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 更能折射出一個單位、一個地區乃至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
一、基本概況
隨著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交往的日益頻繁以及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碰撞, 使得世界各地的禮儀習俗不斷地融合與發展,社會對大學生的個人素質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更加具體的要求。在就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對大學生禮儀加以普及與規范。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范,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眾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會使與公眾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為調查了解在校大學生的禮儀情況、增強大學生禮儀意識,我們小組共同努力,對大學生進行了以關于大學生禮儀意識為主題問卷調查,調查方式是無記名填寫紙質(見附錄)和電子版調查問卷,總共發出800份問卷,有效問卷732份。從我們進行調查結果分析看,從中可以得出調查結論。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8日至12月3日
地點:醫學院
二、 調查問卷結果與簡要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對我校大學生的禮儀意識有了基本了解,調查情況如下:
(一) 大學生總體禮儀認知及了解渠道
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群體,那么已進入大學的他們是怎么樣看待禮儀的呢?為了了解這一方面,我們在調查問卷中也涉及到了這類問題。 (4)你認為“禮”應該是?
選 項 A 內外兼修的必然結果 B 外表彬彬有禮就行了 C人際交流的潤滑劑
比 例 81.4% 0 18.6%
(5) 你怎么看待中國的傳統禮儀?
選 項
A 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值得繼承和發揚
B 僅僅是待人接物禮節
C 是封建社會的糟粕
D不知道傳統禮儀是什么
比 例
83.3%
7.4%
0
9.3%
(7)你是通過什么渠道了解傳統禮儀知識?
選 項
A 家中長輩的教誨
B 通過學校教育
C 電視節目
D通過書本知識的閱讀
比 例
40.7%
33.3%
9.3%
16.7%
從以上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多數大學生能夠正確認識中國傳統禮儀,并認為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值得繼承和發揚。但仍有部分學生不清楚中國傳統禮儀或對傳統禮儀的認識不深刻。
而對于傳統禮儀的認識及造成這方面認識的渠道,多是通過家中長輩的教誨,其次為學校教育,另外,也有少數書籍等方面
(二) 大學生自身禮儀認知
禮儀,是通過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及其外在形象表現出來的,是一個人思想、道德、情操、修養的外在表現。那么大學生對自身的禮儀認知又是如何的呢?
(1)你接受過禮節教育嗎?是在什么時候?
選 項
A 無
B 小學
C 中學
D 幼時父母教育
比 例
5.5%
25.9%
5.5%
63.1%
(2)你認為自己的禮節意識完善嗎?
選 項
A 非常完善
B基本完善
C不完善
比 例
3.7%
56%
40.3%
(3)如果你是家長,你會讓你的孩子接受系統的禮節教育嗎?
選 項
A 會
B不會
C隨便教一些基本禮節
比 例
76%
3.7%
20.3%
(6)與誰交往你最講究禮節問題?
選 項
A朋友
B家中長輩
C領導老師
D視情況而定
比 例
1.9%
12%
31.4%
54.7%
從以上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接受禮儀教育的時間都是在幼時,以父母教育為主,而仍有小部分學生沒有接受過禮儀教育。在對于自我禮儀認識的方面,較多數人表示自己的禮儀認識基本完善,但仍有多數人表示自己的禮儀意識不夠完善,也從另一方面表示了自己對禮儀重要性有了深層思考。在對自己將來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認為禮儀教育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充分認識到了禮儀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此外,在日常交往中,禮節也常被忽略,而過半的受調查者在不一樣的場合下展現出不一樣的禮節修養。
(三) 大學生對社會禮儀發展問題的展望展現出
任何一個社會調查者組織,小到一家店鋪,大到一個國家,想要廣交朋友,廣聚信息,想要增進相關公眾對它的理解、信任、合作與支持,想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全面實現自己的目的,同樣也一刻離不開禮儀。大學生對社會禮儀發展前景又有何展望?
(8)當前教育是否有必要加入傳統禮儀文化?
選 項
A有必要
B沒有必要
C說不清楚
比 例
64.8%
9.3%
25.9%
(9)你認為最能夠弘揚我國的傳統禮儀文化的方式是?
選 項
A國家倡導
B列為學校必修課程
C 媒體宣傳
D民間人士及組織推動
比 例
12%
52.8%
16.7%
18.5%
(10)你認為傳統禮儀在當今社會能發揮多少積極作用?
選 項
A發揮不了什么作用
B能發揮一定作用,但作用不大
C能發揮非常大的積極作用
D不了解
比 例
0
61.1%
35.2%
3.7%
(11)你覺得當代大學生的交際過程中,禮儀方面做的怎樣?
選 項
A總體上不樂觀,需要改進
B總體還好,只是個別需要改進
C很不錯,體現了大學生的素質
比 例
38.9%
59.2%
1.9%
(12)你心目中最能夠代表中國禮儀的社會活動是: 【可多選】
A 婚禮 B 喪禮 C祭祀 D節日慶典 E 社交 F 行業禮儀 G日常生活
H其它
根據數據分析,多數選擇為:節日慶典32.7%、婚禮26%、日常生活23.8%
(13)你認為中國傳統禮儀在當今社會的作用和價值是什么? 【可多選】
A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中國文化根脈 B促進社會的文明與和諧程度
C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D 在國際上展示中國文化,增強“軟力”
E 提高中華民族的人文素質 F 其它
根據數據分析,多數選擇為:在國際上展示中國文化,增強“軟力”33.3%、提高中華民族的人文素質31.2%、促進社會的文明與和諧程度21%
以上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近半數同學認可禮儀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過半數同學認為禮儀教育很有必要,且學校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較多數同學較認可當代大學生的禮儀問題,但仍指出依舊存在問題。并且反映出社會環境對個人禮儀問題存在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各項社會活動能夠引導人們對禮儀問題的關注。由此可見,中國傳統禮儀在當今社會中的作用和價值對中國的發展不容小視。
三、 原因分析
(一) 主觀原因
大學生對禮儀存在著“知”與“行”的偏差,其原因為“知之不深”。所以建議大學生在接受禮儀教育是,應加強禮儀課程知識的了解,增強禮儀教育的自我修養和實踐,提高“知”與“行”的統一性。將來無論是畢業走出社會還是留校繼續深造,我們在哪里都離不開與人交流和溝通。而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是既有相當的工作能力,還要有交際能力。這是加強禮儀教育弘揚中華美德的需要,更是素質教育和完善高校德智體育的需要。禮儀教育應該成為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大學生中,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對個人價值看得很高:看重自己對自我物質、精神生活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注重社會對個人的尊重程度及所能給予的物質生活條件,而對人的社會價值卻看得較低,即個人對社會能創造多少價值,對他人、社會應有什么樣的尊重與責任這些注意較少。現在的大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沒有責任心,對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采取消極、逃避40的態度;不懂應該怎樣去尊重別人和尊重、適應社會;有些人則放縱個人欲望,崇拜感官享樂,把吃喝玩樂的享受主義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能動性的發揮與社會個體利益尊嚴的樹立上、從對人的尊重上、從團隊意識上等多方面進行研究和教育,真正讓人從思想上和實際行為上擺正一個人的社會與個人價值的關系。
(二) 客觀原因
1、 家中長輩的疏忽
父母們在社會上的急功近利、金錢萬能、專業技術萬能、關系萬能的思想影響下,本身思想上就比較混亂,再加上文化上的不足,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意識和教育手段是比較錯誤和失敗的,過度關心孩子的生活,無論如何都會給予他們最好的物質生活條件,然而卻沒有能在人格、心理、價值觀、責任心上進行很好的教育與訓練,而在禮儀方面的缺失教育表現的尤其突出。
2、 學校老師應試教育的疏忽
在現代應試教育肆虐的環境背景下,競爭異常激烈。而各學校也因此只在意學生成績,關注應試教育,從而忽略了對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及禮儀方面的教育問題。
3、 歷史方面的影響
“五四”新文化運動,對中國傳統文化中束縛著人們精神的糟粕進行了“決裂”,但是也無不遺憾地看到:(1)解放后,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實行的國有所有制與原來農耕時代的家庭家族式所有制發生了沖突,原來的禮制文化中到底哪些已不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而應否定,哪些還需要發揚不是非常清楚,其結果是采取了全盤否定的方式;(2)為了某些政治目的,一次次運動均以禮制文化作“革命對象”,特別是“文革”時期,將支撐我們中國禮儀文化的“忠”、“孝”、“仁”、“義”、“善”、“和”幾乎全部否定和摧毀
一個文化結構的摧毀是很容易的,但要再建立起來,卻是非常困難,也是長時期的,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哲學的思想去認真研究這些問題。
4、 文化的粗鄙化所帶來的沖擊
解放后,特別是“文革”十年,又將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優秀
文化以及引進的國外的先進文化和優秀文藝作品一起“革”掉了。沒有了優秀文化與心態的底蘊,沒有了信仰,再加上無法保證的基本的文化教育,使本來就已漸變粗鄙的文化更加摧殘成了一個空架子。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文化狀態下,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迎來了與外來文化的相撞,迎來了隨商品經濟一起涌入的商品文化。魚龍混雜的文化背景下,人們漸漸誤解了禮儀文化的內涵,從而忽視了對禮儀的認知。
四、幾點建議與思考
1、大學生禮儀對當代大學生的作用有以下幾大點:
⑴有助于大學生的個人素質提升到更高的標準;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文明素質;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自身修養.
⑵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
⑶有助于維護高校形象,甚至有助于對整個高等教育形象的維護.
⑷有助于增進人際溝通,使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更加能適應社會.
2、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禮儀教育, 使其掌握基本的行為準則, 不僅可以豐富禮儀知識, 掌握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禮儀規范, 懂得在實際生活中按照禮儀規范表現自己的行為, 而且可以做到把內在的道德品質和外在的禮儀形式有機地統一起來,成為名副其實的、有較高道德素養的現代文明人。
3、學習好大學生禮儀是強化大學生文明行為,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禮儀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內容。講文明、講禮貌是人們精神文明程度的最具體表現。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都能反映出他的思想修養、文明素質教育。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群體,在道德水準上,在禮儀修養方面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個性是當代年輕人的特點,在追求突出個性過程中,許多不文明、不禮貌,甚至丑陋、陳腐、粗俗的東西都被當做了“新潮”、“瀟灑”,在我們的周圍,經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為不端者、張口罵人者、隨地吐痰者……。諸如此類不良行為的存在,已嚴重損害了大學生的形象,成為他們健康成長的障礙,因此,開展禮儀教育和教學,進行標準的禮儀訓練,通過禮儀這個“尺度”,規范大學生的言談舉止,矯正粗俗、丑陋行為,已經成為培養大學生良好形象、優雅氣質和風度的必修課,必須引起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和大學生的普遍重視和關注。
4、各教育部門加強對學生禮儀問題的教育,重視學生行為禮儀的學習,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5、媒體加強對社會禮儀問題的關注,引起人民對禮儀問題的足夠重視
五、小結
1、禮儀是一種行為規范和交往程序.
2、禮儀規范和交往程序是一定社會關系中人們通過約定俗成而共同認可,成為人們自覺遵守的原則.
3、禮儀活動是施禮者和受禮者相互尊重,感情互動的統一過程.
4、禮儀是一種禮貌行為,是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的外在反映.
5、禮儀活動是一種禮節、儀式.
6、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范,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眾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會使與公眾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