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關于電腦的利與弊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讓我們青少年了解網絡對自身的影響
對象:青少年
調查方式:資料查詢及簡單詢問調查
過程及時間:20xx年**月**日至20xx年**月**日
田艷梅上網查閱資料,寫調查報告。李穎上網查閱資料,畫手抄報,幫助我組修改結構圖。李智超和王天賜負責調查同學上網的原因。王飛波和李鑫宇給小組提供意見。
內容:我們小組調查了大部分同學上網的原因 , 即上網都作什么 , 大部分同學回答說"上qq , 聊天"或"玩游戲", 只有一小部分同學說是為了查資料 , 從此便可以看出其嚴重性 . 我們隨后又網絡查詢 , 獲得了極其豐富的資料, 從而也可以看出網絡不光有害 , 也有利的方面.
結論:
(一)開闊視野
因特網是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百科全書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實現了全球信息共享,青少年在網上可以隨意獲得自己的需求,在網上瀏覽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科技信息,極大開闊了青少年的視野,給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
(二)加強對外交流
網絡創造了一個虛擬的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員可以超越時空的制約,十分方便的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進行聯系和交流,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由于網絡交流的虛擬性,避免了人們直面交流時的摩擦與傷害,從而為了人們情感需求的滿足和信息獲取提供了嶄新的交流場所。
(三)促進青少年個性化發展
青少年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也可以得到發展的資源和動力,利用因特網就可以學習,研究乃至創新,這樣的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學習。網上可提供學習的知識浩如煙海,這就個青少年進行大跨度的聯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廣闊的領域,為創造性思維不斷的輸送養料一些電腦游戲在一定程度上能強化青少年思維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四)“網絡性格"的形成和身體素質的下降
網絡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獨、緊張、恐懼、冷漠和非社會化"。對互聯網虛擬世界的依戀,人機對話和以計算機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脫離現實社會而產生異化,同時青少年又處于生長發育的旺盛期,長時間呆在電腦前的幅射和高度緊張,會損害各種人體機能,導致身體素質下降。
(五)價值觀念的模糊和道德觀念的淡化
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期,好奇心強、自制力弱,極易受到異化思想的沖擊。網絡既是一個信息的寶庫,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各種信息混雜,包羅萬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極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傾斜,模糊不清。網絡虛擬世界里人際關系的隨心所欲,無須承擔責任和免遭懲罰的特點,養成了自我中心的習慣,特別是網上暴力、欺詐等,使得迷戀網絡的青少年道德素質下降、道德觀念淡化。
小組心得:
網絡已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部分,但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全社會行動起來,加強網絡立法、凈化網絡環境、深化教育改革、凈化社會風氣,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小三位一體"和立法、技術、教育的"大三位一體"相結合的網絡文明系統,才能還我們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