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昌南小學學生語文學習品質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是了解學生是如何學習語文的,以便老師在了解學生學習需要的同時改進教學,幫助你們更好的學習。
二、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昌南小學二至五年級學生為對象。每班選好,中、差、各1/2進行調查,共4個班,60名學生。
三、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內容重點是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表現出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方法等三個方面進行調查。
四、調查方法。
(一)、訪談法
運用訪談法與學生、家長、教師進行面對面溝通,掌握第一手資料,來分析本校學生在學習品質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二)、觀察法
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觀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了解學生學習品質的現狀。
(三)、問卷調查法。
通過對昌南小學二至五年級各類小學生學習品質的問卷調查,了解小學生學習品質的現狀。
五、調查結果分析。
〈一〉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調查與分析。
學生的學習成績,源于學生的學習態度,而學習態度,就是學習習慣的代名詞,學生上課專心聽講,注意力集中,課下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作業,這些就說明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而這些也正是一個學生應該具備的良好學習習慣。
在學習習慣方面,我們針對上課聽講與課下作業這兩方面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上課時學生基本能認真聽講,偶而也有分心或做小動作的現象,還有4%的學生不認真聽講。完成作業方面:1.放學回家能主動完成作業的占38%,在家長的督促下能完成作業的占56%,根本不能完成作業的占6%。2.在做語文作業時希望獨立完成作業的學生占40%。希望家長提醒或別人幫助的占60%。3.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26%的學生會看書或查閱書籍自己弄懂,67%的學生會向老師、家長、同學請教、還有7%的學生遇到困難不管不問,隨它去。
〈二〉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調查與分析。
對不同學科的興趣受調查的學生都能明確指出“最喜歡的一門課”“與最不喜歡的一門課”,這表明目前小學生對不同學科的興趣的差異是明顯的,最喜歡的課是語文,信息技術最不喜歡的課是: 詳見下表(單位%)
學科
語文
數學
英語
音樂
體育
美術
信息技術
人數
101
56
4
12
12
4
61
興趣情況
39%
23%
2%
5%
5%
2%
24%
最喜歡某一學科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老師講的好( 28% )2.學了可以解決實際問題( 24% )3.沒有作業學得輕松(15% ) 4, 學習的內容很有趣( 33%)
這里老師講得好,學習的內容有趣是學生喜歡某一學科的主要原因,也是學生學習興趣形成重要原因。
3、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在調查中看到,目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可以分為三級水平|: 第一級是幾乎不閱讀或很少閱讀課外書籍,幾乎占(27% ) 第二級是能夠在家長督促或老師布置后閱讀課外書籍的學生占( 57% ),第三級是經常閱讀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還有積累的習慣如摘抄好詞好句,寫讀后感的占( 16% )目前小學生對課外書籍閱讀興趣的差異,表現在隨著年級的增長,課外閱讀書籍的興趣也逐漸增高,從整體水平看大多數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不高。多數處于一二級,他們僅閱讀教師指定的課外書,滿足于了解其中的故事情節,我認為,如果要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發展他們的學習動機,指導好他們的課外書籍閱讀,特別是誘發他們課外閱讀的主動性, 積極性是不可忽視的。
(三)小學生語文學習方法的調查與分析
1、預習情況
(1) 根據教師布置進行預習的學生學生最多占58%不預習或難得預習的學生次之占39%,堅持經常而自覺地預習的學生最少占3%。
(2)不預習或難得預習的人數比例隨年級的升高而減少,既學生年級越高,預習的人數越多。
(3)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與預習成正相關,既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預習做得好。
2、聽課方法
(1)較多學生的聽課方法是邊聽,邊想,邊記幾乎占37%進行討論的學生很少占5%。這說明學生在聽課時的思維不甚活躍。
(2)在被調查的學生當中,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邊記邊想,能抓住重點記筆記,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懶惰,不動腦筋,記筆記時抓不住重點,老師要求記什么就記什么。
3、復習及作業情況
(1)小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總體上是好的。其中因作業的困難而不能完成作業的只占少數(28%),多數學生是從課本上找方法或答案。占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