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鎮級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的調查報告
鎮級領導干部是鎮級各項工作的直接領導者和組織者,肩負著執行和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級黨委決策部署的重任。為加強鎮級領導干部隊伍建設,本文以問卷調查和訪談形式,深入查找和分析當前鎮級領導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原因,提出加強鎮級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一、當前鎮級領導干部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厭倦基層工作思想情緒較濃,想回市直機關單位任職的較多。從調查來看,當前不少鎮級領導干部對基層工作有較濃的厭倦情緒,不安心基層工作,人心思走,想回市直機關工作,問卷調查顯示想回市直機關單位任職的鎮級領導干部占44%。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工作任務重,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大。當前鎮級工作線多、面廣、量大、事雜。既要發展經濟,又要做好計生、殯改、信訪、維穩、安全生產等工作;既要做好上級部署的工作或突擊性任務,還要完成簽訂的眾多“責任書”工作。樣樣工作都重要,樣樣工作都考核問責,輕則受批評,重則“一票否決”。繁雜的任務,讓鎮級領導干部工作如履薄冰,疲于應付,承受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較大。二是權小責大,工作難做好。在當前條塊的管理體制下,有較多職責權力是屬于市直部門或是市直部門派駐到鎮機構,但工作出問題的責任是按屬地原則進行追究,存在“人權、事權、財權收歸部門,責任留給鎮”現象。還有一些市直部門以簽定“責任書”形式,將本該是部門的責任推給鎮級,工作鎮級要做,責任要負,然而手中又沒有相應的權力,導致鎮級領導干部常常是上下為難、兩頭難受。三是問責力度不斷加大,被問責風險較高。由于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攻堅期、發展關鍵期、矛盾凸顯期,一些政策制度與基層現實工作存在一定差距。如果嚴格執行政策制度要求、按照規矩開展工作,工作很難做得好,工作做不好就要進行問責;而突破政策制度限制、打政策制度擦邊球,工作又有問責風險,面臨著兩難選擇,感到無所適從。有的同志形象地說,當前在鎮級工作象在“走鋼絲”,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掉下去。還有一些難以預料的重大突發和群眾性事件、一些群眾“鬧訪”、“纏訪”,還有媒體對一些問題缺乏客觀全面公正的報道,讓不少鎮級領導干部頭痛不已。由于以上原因,鎮級領導干部經常是早出晚歸,風里來雨里去,工作不但辛苦忙碌,而且被問責風險較高,導致部分鎮級領導干部覺得在鎮級工作,付出的多,得到的少,經濟待遇沒有優待,政治待遇上不去,久而久之便對基層工作產生厭倦的思想情緒,想回市直機關單位任職。
(二)思想懶散精神懈怠,事業心責任心不強。根據調查情況反映,當前個別鎮級領導干部思想懶散精神懈怠,事業心責任心不強的現象比較突出。這主要體現在有的缺乏敬業精神,得過且過,對待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的工作拈輕怕重,有利益的事爭著干,碰到矛盾就回避,遇到責任就推諉。存在問題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理想信念缺失。當前對鎮級領導干部強調的是抓計生、殯改、信訪、維穩等硬性工作任務多,認為鎮級基層工作“擺平就是水平”,放松政治思想、理想信念教育,個別干部理想信念缺失,鎮級領導干部實用主義的思想較重。二是監督管理不到位。在調查中,許多鎮級黨政主職反映,當前對鎮級領導干部管理監督手段缺乏,難以調動鎮級領導班子積極性,工作只能靠自覺、靠“哄”,導致工作難開展。三是激勵和懲罰措施不力。對一些埋頭苦干的老實者、一些工作優秀者甚至工作實績突出者,不能得到應有的認可和相應的激勵。對部分碌碌無為的平庸者甚至制造矛盾者,任其下去,不能采取有效懲罰措施,加以懲戒,使他們得到應有懲罰。獎罰不明,結果是“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吃“大鍋飯”現象突出。
(三)素質能力較弱,服務群眾宗旨意識淡薄。這主要體現在有的鎮級領導干部實際工作能力較弱,政策不熟、思路不寬,成效不明顯。有的習慣于老思路、老方法,習慣于被動執行。有的宗旨意識淡漠,不愿也不敢深入群眾,見到矛盾繞著走,遇到困難踢皮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多,發的牢騷不少,把小事拖成大事,把簡單的事復雜化。存在問題原因主要有以下二方面:一是鎮級領導干部后備干部缺乏。近年來我市鎮級公務員補充得較少,就算是補充有少數新公務員,干得不久有很多也陸續調走,一些邊遠山區鎮公務員缺編尤其嚴重,導致鎮級領導干部后備干部缺乏。同時,近年來市直機關優秀年輕干部到基層任職熱情不高。所以,導致可供選擇為鎮級領導干部的人選不多,個別鎮級領導干部有從“矮子里選高佬”現象。二是缺乏系統性的提升能力素質培訓。當前鎮級黨政主職參加系統性的提升能力素質培訓較多,但是其他鎮級領導干部參加系統性的提升能力素質培訓較少。并且在干部教育培訓過程中,對培訓時間長短、培訓需求把得不準,培訓方式方法不靈活,培訓成效不明顯。
二、加強鎮級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大后備干部培養力度,從源頭上為建設高素質鎮級領導干部隊伍提供保證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整體提高鎮級領導干部素質能力,解決當前鎮級極個別領導干部選拔的“矮子里選高佬”現象,就必須加大鎮級領導干部后備干部培養力度,從源頭上為建設高素質鎮級領導干部隊伍提供保證。一是加大鎮級公務員補充力度。要作出補充鎮級公務員科學合理的規劃,對缺編較多公務員的鎮及時補充,充實鎮級領導干部后備力量。對新補充的公務員,應考慮提高全日制學歷層次,同時,明確在基層服務年限,防止鎮級后備力量過快流失。二是科學制定培養規劃。在深入研究鎮級領導干部成長規律基礎上,統籌考慮近期和中長期需要,研究制定鎮級領導干部后備干部隊伍培養計劃,把鎮級優秀成熟的年輕干部、中層干部,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進行給任務壓擔子的實踐培養鍛煉。三是暢通市直機關干部到基層工作渠道。理順鎮級與市直機關干部流動機制,為有志基層、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干部到鎮級任職創造條件。繼續推行掛職鍛煉等形式,引導市直機關單位優秀年輕干部到基層掛職鍛煉,掛職期滿后根據考核結果及其本人意愿,成熟的在基層進行正式任職,充實鎮級領導干部力量。
(二)加強教育培訓,提高鎮級領導干部素質能力
提高鎮級領導干部素質能力,教育培訓是重要途徑。要建立鎮級領導干部輪訓制度,改變“黨政主職培訓多,其他鎮領導干部培訓少”現象,促進鎮級領導干部整體素質能力提高。一是以鎮級領導干部全員培訓為目標,建立鎮級領導干部素質能力提升的輪訓制度。每年制定鎮級領導干部系統性能力提升輪訓計劃,有步驟地對鎮級領導干部開展輪訓。二是加強培訓需求分析,堅持按需培訓。每年年初對鎮級領導干部進行一次培訓需求專題調查,認真研究鎮級領導干部培訓需求,并根據培訓需求,有針對性作出年度培訓計劃,科學設計培訓項目,真正做到“缺什么、補什么”,提高教育培訓質量和成效。三是改進培訓方式方法。根據鎮級領導干部特點和需要,綜合運用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方法,有針對性地組織鎮級領導干部外出學習、觀摩考察,組織部分鎮級領導干部到重點工程項目或上級部門跟班學習,安排一些鎮級領導干部到艱苦環境、重大任務和突發重大事件第一線接受鍛煉和經受考驗,提高鎮級領導干部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三)明晰職責權利,營造干事創業環境和氛圍
當前鎮級突出問題是“吸引不了人才、留不住人才”,現任的鎮級領導干部想回市直機關,市直機關的干部不愿到基層去。造成這一問題原因,大家都覺得鎮級權小責大,工作壓力大,長期面對各種利益和矛盾的擠壓,工作環境和氛圍壓抑。因此,要改變這一局面,首先要從為鎮級領導干部營造良好干事創業的環境和氛圍做起。一是要“擴權強鎮”,強化鎮級黨委在轄區的領導核心作用。凡是能下放到鎮的權力都應下放到鎮級管理,使鎮級黨委能對政治、經濟、社會等資源進行有效配置,提高鎮級黨委的管治能力,實現鎮級作為一級基層政權的責、權、利統一。二是要“松綁減壓”,科學合理設置“一票否決”和問責事項。“一票否決”和有力問責,是推動工作有效“尚方寶劍”,但過多、過濫會給基層干部帶來巨大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導致基層無人敢去,基層工作無人敢干,反而不利事業發展。因此,要慎用、少用“一票否決”,科學合理進行問責,為鎮級領導干部創造一個松緊適度的環境和氛圍。要禁止有關市直部門亂下指標、亂攤派任務,嚴格控制一些市直部門通過簽訂“責任書”的形式,將應是部門為主、地方配合的工作責任,推給鎮級領導干部,切實減輕鎮級工作負擔。三是要大力精簡文件和會議、堅決取消不必要的檢查、評比和達標活動,確有必要的也應進一步簡化程序,規范內容,使鎮級領導干部能把更多精力、時間投入到謀劃發展上來。四是要“責隨權轉”,理順鎮級與市直主管部門派駐到鎮級機構關系,明晰職責權利,明確擁有相應權力,就要承擔相應責任,不能夠“權力歸部門、責任歸地方”。由鎮級和主管部門雙重領導的市直部門派駐到鎮級機構,管理上應以鎮管理為主,業務上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對一些執法監管部門,由主管部門和鎮雙重領導,管理上以主管部門為主,但在人員的考核、晉升、調整等方面,應征求轄區鎮級黨委意見。
(四)實行傾斜基層政策,增強鎮級基層吸引力
一是在政治上要多關心。在干部提拔使用上,更加注重基層一線,形成重視基層的用人導向。探索建立職務與職級相結合的制度,實行適當傾斜基層政策,對鎮級領導干部中思想素質高、工作時間長、實績顯著的鎮級領導干部,適當提高一個職級待遇,鼓勵鎮級領導干部安心基層工作。二是在工作上要多支持。各級領導和部門對鎮級領導干部既要嚴格要求,也要給予他們足夠理解和支持。對鎮級領導干部工作中出的問題,要在弄清客觀事實的基礎上,科學分析主客觀原因,嚴格按上級的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明確界定責任主體,不能一出現問題就不加分析地橫加指責和處理,讓他們切實感受到來自上級黨組織的信賴和支持,增強他們在工作中的“踏實感和安全感”。三是在生活上要多關懷。要積極穩妥地探索經濟待遇向鎮級傾斜政策,分類設置邊遠鎮級崗位特殊津貼,適當提高在邊遠艱苦地區鎮級領導干部的經濟待遇。積極幫助鎮級領導干部解決實際困難,制定優惠政策措施,積極創造條件,讓他們安心基層工作。四是在身心健康上要多關愛。經常性地開展談心談話活動,了解鎮級領導干部所思所想,解開思想疙瘩,理順情緒,緩解壓力,幫助他們卸掉思想包袱,平衡心態。加強心理健康知識培訓,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體系,使鎮級領導干部掌握釋放心理壓力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增強自身心理調節和承受能力。建立定期體檢制度,每年由財政拿出專項經費,安排全體鎮級干部參加一次健康體檢。落實休假制度,督促鎮級領導干部合理安排休工齡假,做到張弛有度,勞逸結合。開展健康有益文體活動,改善身心健康。
(五)完善考核機制,科學評價鎮級領導干部現實表現和工作實績
一是建立健全務實管用的考核評價機制。堅持以平時考核、年度考核為基礎,以屆中、屆末考核為重點,增強考核動態性和系統性。考核方法上,要堅持上級評價、相關職能部門評價、黨委考核評價、基層群眾評價和社會評價有機相結合。二是要突出考核重點。在政治上要突出考核理想信念、道德修養、生活作風等;在能力上,突出考核科學決策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應對復雜局面能力等;精神狀態上,突出考核精神面貌、事業心責任感等;在工作實績上,突出考核工作成效等;在廉潔自律上,突出考核遵紀守法、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群眾口碑等。三是加強考核結果的運用。要把考核結果作為鎮級領導干部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對考核優秀的,予以褒獎;對考核差的,視情況給予相應的組織處理。
(六)建立獎懲分明管理機制,激發鎮級領導干部生機活力
當前鎮級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是客觀事實。但從主觀上看,當前個別鎮級領導干部身上彌漫著一股庸、懶、散風氣,缺乏一股敢于擔當精神和一股干事創業工作沖勁和活力。古語云:“國家大事,唯賞與罰,賞當其勞,無功者自退;罰當其罪,為惡者咸懼”。一是要大張旗鼓地表彰和激勵優秀的鎮級領導干部,對那些勇于開拓、能干事、敢干事、干得成事的實干型干部給予大力支持,對那些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予以重用,努力營造一種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讓能干事的人有舞臺,讓干好了事的人有地位的良好氛圍。二是要旗幟鮮明地懲處個別庸、懶、散干部。對于極個別思想懶散,事業心責任感不強,消極怠工,只占位置不干活或鬧不團結的鎮級領導干部,要敢于動真格,嚴格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根據實際情況分別給予誡勉談話、責令書面檢討、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對不改過者,視情況給予交流調整、降職、降級、責令辭職、免職、辭退等處理,違法犯紀的移交紀檢、司法機關處理。從思想認識、用人導向上,旗幟鮮明表明一種堅定的獎懲分明的態度,形成能上能下的選任機制,就會對鎮級領導干部產生良好的教育和約束作用,振奮鎮級干部的精神,激發鎮級干部的生機活力,在鎮級基層涌現一種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