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工業經濟調查報告
狠抓關鍵環節。一是抓好招商引資。按礦業、高新技術()產業園項目、農業產業、文化旅游業分類,組建專業招商小分隊,實行脫產招商。成立高規格的大型企業招商分隊,主要針對中央和省屬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和國家500強企業招商。二是創新扶持舉措。利用山口、茶子崗、車聯堰、湘竹四個國有電站組建縣域供電網,專供企業生產用電,降低生產成本。做大做強擔保公司,借鑒河北省廣宗縣財政扶貧資金抵押融資的做法,切實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對民間融資持相對寬容的態度,引導其合法經營。引導金融部門開發動產抵押、訂單抵押、農房抵押等貸款項目。對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省內外知名企業開展聯產、聯學、聯研,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和爭創名牌產品,或者運用國內外領先技術的,給予適當獎勵。引導行政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到企業幫扶,離職期間計算工齡,發放財政工資,對表現突出者提拔使用;引導退伍軍人、大中專畢業生到企業就業,連續工作三年以上,報考縣內企事業工作崗位的,可給予適當加分,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錄用者在企業上班時間計算工齡。縣職業高中和勞動就業培訓中心要為企業員工開展法律法規、產業政策、經營管理、職業技能、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培訓。三是著力優化發展環境。縣稅務、工商、國土、環保、公安、安監等職能部門要建立班子成員聯系企業制度,及時提供產業政策、發展規劃、投資重點和市場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做好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服務。落實聯合審批、限時辦結、超時默認、首違不罰等制度。推行“一卡”繳費制,不登記上卡的稅費,企業有權拒繳,從而杜絕執法部門擅自提高收費標準、擴大收費范圍和搭車收費的現象。禁止部門向企業推銷產品、強行征訂報刊、拉贊助和吃拿卡要,不得授意企業參加各種評比、競賽、聯誼及協會活動,切實減少企業生產以外的應酬與負擔。
健全體制機制。一是完善管理體制。將工業經濟主要分成四大塊,即礦業、返鄉創業、農業產業化、異地建園,由縣四家班子各主抓一塊,形成合力,高位推進。整合縣工信委、中小企業服務局、商業管理辦公室和工業園管委會,成立縣工業管委會,強化服務與管理職能。工業園設置“準政府”機構,縣國土、工商、環保、安監、供電、公安等職能部門在工業園區內設立分局。二是優化考核機制。對鄉鎮和部門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財政收入等方面的考核,要權衡各方面的因素綜合確定指標,鄉鎮與鄉鎮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不能在同一起跑線上,要突出所長,體現科學性和差異性。考核要重平時,實行開工備案、階段督查、竣工驗收三步考核,以完成任務情況和項目質量進行量化評分,不能走過場,不能“賣面子”,更不能“做人情”。三是建立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可采取四種方式操作:股份經營方式,即農戶以土地出租、勞力入股,企業以資金、技術、物資等入股,收益按比例分成;租賃經營方式,即農戶按流轉土地的份額分享租金收益;轉包或反租倒包方式,即由村集體或農戶將土地集中后倒包給企業;使用權轉讓方式,即農民將土地經營權轉讓給企業,再讓企業與集體重新簽訂承包合同,并按合同享有相應的權利和履行相應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