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廣告調查報告4篇
XX年1月27日,全球領先的移動互聯網第三方數據挖掘和整合營銷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了《微信朋友圈廣告用戶感知調查報告》。報告數據顯示, 超過60%的受訪微信活躍用戶每天都接收到朋友圈親友的廣告推送,41.2%的受訪微信活躍用戶每天接收到的朋友圈親友推送的廣告在3條以內。在微信沒有啟動廣告平臺之前,微信朋友圈早已存在著大量的廣告信息,其中廣告內容以美妝護膚、電子數碼、服飾鞋帽為主。
41.5%的受訪微信活躍用戶在朋友圈看到微信官方直接推送的廣告;37.1%的受訪微信活躍用戶沒看到過朋友圈微信官方廣告。微信朋友圈的廣告覆蓋人群巨大,如果能在保證不降低用戶體驗的前提下進行分批次、地域、年齡、系統等進行精準推送廣告,那么微信朋友圈將成為品牌廣告主在移動互聯領域的投放廣告重要渠道。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46.5%的受訪微信活躍用戶表示絕對不能接受微信朋友圈廣告,近三成的受訪微信活躍用戶能夠接受微信朋友圈廣告。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分析認為,微信用戶對朋友圈廣告的接受度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所提升,這一方面是因為微信用戶已在其他社交平臺接觸過類似模式的廣告,另一方面得益于移動互聯網廣告在精準推送、廣告制作、互動傳播等方面都優于傳統的廣告模式的特點。
親友在微信朋友圈推送的廣告是受訪微信活躍用戶最常接觸的微信廣告形式,占比為58.3%。由于微信朋友圈的強互動性以及熟人關系的屬性,部分微信用戶通過文、圖片、鏈接等方式在朋友圈推送廣告。但這種無序的廣告營銷方式,一旦發展壯大,勢必將影響整個微信的生態圈。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只有4.2%的受訪微活躍信用戶在過去一個月內購買過微信朋友圈的廣告商品。微信朋友圈的商品廣告畢竟不是電商平臺,在支付、物流、產品保障方面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其交易轉化率比較低。
超過七成(70.5%)的受訪微信活躍用戶將朋友圈定位為交流互動平臺,12.2%的受訪微信活躍用戶將朋友圈視為娛樂消遣工具,有8.2%受訪微信活躍用戶將其看做營銷渠道。目前,“交流互動”依然是微信用戶對朋友圈的主流定位。在朋友圈推送的信息流廣告應當以不破壞用戶體驗為前提。
在微信用戶最討厭的信息流廣告的選擇上,40.3%的受訪微信活躍用戶最討厭廣告出現頻率高,30.6%的受訪微信活躍用戶最討厭出現自己不感興趣的廣告。在朋友圈廣告的推送上,應當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盡量減少對用戶的騷擾。微信積累的海量用戶數據,包括位置信息、圖片信息、訂閱信息等,將成為朋友圈廣告精準推送重要的依據。
據北京中企市場研究中心廣告監測系統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中,全行業共有255個品牌在全國279種報紙、雜志媒體上發布了熱水器廣告10524次,投放廣告費用總計6372.88萬元,較XX年年減少了0.01%,基本上打了個平手。
品牌數量之多無可比擬
在當前我國家電市場中,熱水器行業的品牌數量之多是任何其它家電品類無法比擬的。統計數據表明,XX年年度參與平面廣告投放的熱水器品牌共有177家,這在整個家電行業中已經是手屈一指了,然而到了度又有78個新品牌競相殺進。其中既有美的、長虹、康佳之類的國內家電大品牌和眾多區域性小品牌,也不乏新進入我國熱水器市場的國外知名品牌,使得原本品牌集中度就很低的熱水器市場更加蕪雜,正是這些大量涌入的熱水器新品牌掩飾了老品牌廣告投放的下降頹勢。其實,在度有不少已具有相當規模的熱水器生產企業的平面廣告投放費用比XX年年有較大幅度的下降:曾位居XX年年熱水器行業平面廣告投放費用排行榜第一名的櫻花下降了67.02%,小鴨下降了44.29%,博世下降了52.48%,澳柯瑪下降了33.25%,華帝下降了43.76%,科龍下降了54.08%……而與此恰成鮮明對照的諸如皇明、輝煌、恒熱、清華陽光、上海能率、創爾特等品牌則今年度大幅度提高了廣告投放力度,其中創爾特XX年年的平面廣告投放費用僅為6.95萬元,而到則驟升到96.48萬元,升幅高達1288.2%,其變化之劇烈,反映出企業極欲在熱水器市場作大、作強的意圖。統計數據顯示出廣告投放費用呈下降趨勢的品牌多是以生產燃氣熱水器為主的企業,呈上升趨勢的多是以生產太陽能熱水器為主的企業。
度熱水器行業平面廣告投放費用前10名品牌中,只有阿里斯頓、恒熱、博世三家是國外品牌,這與手機、彩電等行業平面廣告投放以國外品牌為主的陣容大相徑庭。統計數顯示,這10家熱水器品牌平面廣告投放費用總計3172.37萬元,約占全行業平面廣告投放總費用的49.78%,其中皇明一家的平面廣告投放費用就約占行業總費用的15.73%,領先優勢明顯。此外,1996年登陸中國熱水器市場的澳大利亞品牌恒熱是新近入圍前十名排行榜的熱水器生產企業,XX年年的平面廣告投放費用是58.5萬元,升至245.22萬元,增幅達319.18%廣告投放費用與阿里斯頓并駕齊驅了。
在度熱水器行業平面廣告投放中,電熱水器品牌共95個,燃氣熱水器品牌共44個,而太陽能熱水器品牌則有124個,無論是品牌數量還是廣告投放費用,太陽能熱水器都占有絕對優勢。單從廣告投放量上看,電熱水器呈穩定增長態勢,而燃氣熱水器已顯出頹勢。
熱水器打廣告重點在北方
廣告投放策略因各品牌愛好不同而大相徑庭,在度熱水器行業中,雖然資金實力雄厚的品牌廣告投放力度相對要大,但是也可以看出一些國外著名品牌在熱水器廣告投放上仍保持著一定的低調,譬如ao史密斯、松下等,盡管它們表示決心要在中國熱水器市場成為領軍者,并不斷對在中國的生產線增資,但從近年的廣告投放上看,一直很有節制,不溫不火,始終居于第二集團中。
在度熱水器行業平面廣告投放中,德國品牌博世的廣告含金量即廣告投放費用與投放次數的平均值最高,共投放費用115.51萬元,發布廣告57次,平均含金量為2.03萬元/次。國內熱水器品牌創爾特的平面廣告投放費用為96.48萬元,共發布廣告1769次,是全行業平面廣告發布量最多的品牌,但是廣告含金量又是最低的,僅為0.05萬元/次,遠遠低于全行業平面廣告投放費用的平均值,而且所發布的廣告形式單一,均為欄花。創爾特以密集的小型廣告進行產品營銷,明顯有別于其它品牌的廣告投放策略,形成了自己的廣告特色,這在整個家電行業的平面廣告中是絕無僅有的,其市場效果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從熱水器行業在各行政區的廣告投放上看,華東、華北、華中三個地區的投放力度最大,投放費用之和占行業平面廣告投放費用的63.43%。從平面廣告投放的省份上看,熱水器行業平面廣告的重點投放地域是山東、北京、湖北、遼寧、廣東,其中山東最多,總費用高達614.41萬元。主要投放品牌是皇明、海爾、澳柯瑪、小鴨四個品牌,投放費用均在50萬元以上。而且這四大品牌又均是山東省本土品牌,其競爭之激烈,自在情理之中。
熱水器平面廣告投放量最少的省份是西藏,全年的平面廣告投放費用僅為0.74萬元。而令人欣喜的是熱水器行業在我國西北地區的平面廣告投放量由XX年年的216.01萬元提高到的391.41萬元,增長了81.2%,增幅之大令人刮目。北京中企市場研究中心的專家認為這巨大的增幅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伴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步伐的加快,有效的推動了西部地區市場需求穩步增長,而且這種消費需求的增長,絕不僅僅局限在熱水器市場,而是對整個家電產品全方位的需求。是一個充滿廣闊發展前景的市場。
還記得前段時間在微信朋友圈掀起討論熱潮的推送廣告嗎?想知道它的具體推送情況是怎么樣的嗎?hcr針對這個問題適時做了一個小調查,接下來就是揭曉答案的時刻!
在這次的小調查中,男性參與者占比為55.6%,女性參與者占比為44.4%,其中大部分是90后和80后,少數是70后和60后。
根據hcr的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玩朋友圈的累計時長低于30分鐘的人中只有40%收到了推送廣告,而玩朋友圈累計時長2小時以上的人100%都收到了推送廣告。我們發現收到廣告的比例隨著累計時長的增加大致呈現遞增關系,即玩朋友圈的累計時長越長,越有可能收到推送廣告。那最多人收到的是哪個產品的廣告呢?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在收到推送廣告的人中,有63.3%的人都收到了vivo智能手機的廣告,占比位列第一,其次是可口可樂,收到寶馬廣告的人最少。看來,寶馬雖好,但不是人人都能收到的。
那收到的廣告是不是都與我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呢?是不是能勾起我們的購物欲望呢?根據我hcr的調查結果,目前有30%的人認為推送廣告與日常生活是相關的,而有26.7%的人認為與自己日常生活沒有半毛錢關系,還有43.3%,將近一半的人處于中立狀態。是不是覺得相關就會勾起購物欲望了呢?有一句話說得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調查者中,超過一半的人對推送廣告沒有興趣,認為不會勾起購物欲望,只有13.3%的人覺得能勾起購物欲望,根本抵不住誘惑。這就說明,要想消費者買單,微信朋友圈對于廣告的推送方式方法都還需要進一步結合市場情況進行調整。
每當面對那些鋪天蓋地的廣告,想必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會覺得神煩。那面對微信朋友圈的推送廣告,人們的反應是不是也如此呢?根據我們的調查數據顯示,大眾對于朋友圈推送廣告的態度與跟觀看一般媒介的廣告有較大差別存在。有73.4%的人是可以接受朋友圈推送廣告的,而當中的36.7%的人不但接受而且還喜歡推送廣告。看來,朋友圈推送廣告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既然那么多人喜歡推送廣告,那是不是喜歡就會在朋友圈分享呢?通過調查我們得知66.7%的人表示絕對不發廣告,也有23.3%的人是無條件愿意分享廣告的,另外有10%的人只有收到寶馬廣告才會分享,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雖然目前大眾對于朋友圈推送廣告的排斥心理沒有特別強烈,但真正使得大眾接受朋友圈的廣告并進行分享還是存在一定難度,即使進行分享的用戶也是出于一定的特殊原因。綜上所述,hcr認為,朋友圈的廣告分享的方法和形式可以進行一些調整升級,如何能夠使得用戶接受廣告并實現更好的廣告宣傳是進行朋友圈廣告推廣應當考慮的關鍵因素。
調查人:
調查報告內容及結果:
我來到了一條干凈整潔的黃甫街上。看見一個小吃店門前立了一塊木牌,上面寫著店里各種食品的名,而寫到餛飩的時候,竟然寫成了“餛燉”,可真有趣。又走了一會兒,一個大約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裝”寫成了“按裝”,這樣明顯的錯誤竟然沒有人發現,他們真對不起造的老祖宗。就在旁邊一個大木板上用刷子寫了幾個醒目的大:“批發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別夠大了,可真夠怪呀!在名氣很大的小辣椒火鍋門前我又發現了一個錯別,上面本來應該寫“黃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卻意外寫著“黃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優雅飯店的墻上貼了一張紙,上面寫著“店招工一名”,差點把我大牙笑掉,“本”都能寫錯,文化也太低了吧。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見一個布專賣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卻清清楚楚地寫著“大浪淘紗國際連鎖”,我吃了一驚,國際連鎖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錯別,看來現在的電腦對于錯別也看不嚴啊!
導致出現錯的原因應該有這樣幾點:
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寫了不檢查。我想只要把這幾點消滅,錯應該不會出現,或者出現了也是很少很少。
看見錯的感受:
漢是老祖宗一筆一畫制造出來的,我們應該尊重他們,把它們寫好絕對不能看到錯視而不見。漢是各種文的精英,我們不能為了省事就把他們改造。看見街上顯眼的錯別,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業中也經常出現錯別,我應該先把自己的錯別消滅掉,盡量在寫前想好要寫的是什么樣的,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達到這個樣子,錯一定會飛到九霄云外。
范文二
一、調查背景
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漢的數量很多,總數約6萬個,常用約6000個。漢有悠久的歷史。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漢,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們已是很成熟、很發達的文。據科學家推算,漢的歷史有50XX年左右。
漢,就是記錄漢語的文。它是我國各民族團結的紐帶,是國家統一的象征,中華文化的瑰寶。
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各地方言復雜,分歧很大,而漢是超方言的,它打破了地域的局限,為不同地域間的交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漢適應漢語的特點,記錄和傳播了漢民族豐富燦爛的歷史文化,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遺產。今天,漢在信息處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人們可以在電腦、網絡上直接使用漢處理和傳輸各種信息,從而顯示出它的強大的生命力。
漢不同于英語、俄語等拼音文,它是一種形、音、義相結合的獨特的文體系。也就是說,一個漢不僅有一定的形體,有一定的讀音,還往往能直接體現一定的意義。因此,我們說漢是一種意表文(也有人稱意音文)。
從形上說,漢是一種方塊文,是通過橫、豎、撇、點、折等各種不同的筆畫構成的。從形體看,漢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獨體,一類是合體。
中國文的發展,經過秦統一中國后,連續對漢進行簡化、整理,使漢逐漸走向規范化。漢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由此可知,歷史上任何一種新的體,都是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的。總體來說,楷書形成後,中國文已基本定型。
文不僅是中華文化的載體,而且本身就是一種燦爛的文化。但在歷史發展的潮流中,人們對中國文傳統的寫法有所改造,產生了所謂的“現代”,也就是錯別,這種輕易的“改寫”,使得中國文失去了她原本的韻味。平時,有很多人為了一時的方便,而把很多簡寫;或是不會寫的,就用另一個同音的代替原本的,這樣就可能使原來的句意改變了。
如果細心觀察,你將會發現身邊的環境中,有很多的錯別。平時,老師或者同學為了簡便、節省時間,把“點”下面的四點水寫成提橫線,或是把四點水寫成“大”,這是一個什么呢?在典上找不到的,算是一個嗎?這么一簡化,變成了一個最新型的現代人發明的。如果這個簡化了的繼續寫下去,那么以后中國文會變成什么樣呢?文的發展歷史是否會被扭曲呢?
走在大街小巷中,你同樣可以發現錯別比比皆是。有的是為了廣告效益,有的是明顯的低級錯誤。如:舞與倫比,這是一項街舞比賽的標題,有意將“無”改成“舞”,取之近音,為的是吸引過路人的眼球。
表面上看,漢不過是一個符號,指稱著對應的事物,但就在這對應背后,還潛伏著中國人的情感、習慣甚至本能。這些情感、習慣、本能,我們可以隨意更改嗎?漢它是產生漢以前,我們遠古人對社會的認識結晶,對自然的認識結晶,科學的認識結晶,還有哲學的認識結晶。難道,我們要否定這一切認識結晶嗎?
語言文明、文使用的規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精神文明狀況的重要標志之一。規范、優美的單位名稱、招牌、標語、廣告牌等是城市文化的組成部分。因此,把規范用,把城市語言文評估,作為全國文明城市評比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也就順理成章了。能否正確書寫、使用漢,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人際交往以至發展經濟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與影響。
招牌,是企業自我介紹的工具之一,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形象。有不少企業(包括商店,服務性部門)的招牌或者廣告牌的制作很考究,其體清楚,端莊有力,大小適宜,再配上順眼和諧的色調,往往令行人留步欣賞,從而起到了很好的自我宣傳作用。
早些年湘潭市有關部門曾組織有關人員上街檢查和糾正個別單位在招牌、廣告牌中的錯別,宣傳正確使用漢,效果很好。在公眾場合,正確使用(書寫)漢,應該是建設文明城市的內容之一。
如今,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而中國文卻在“退化”——錯別的出現。我們是否應該停下前進的腳步,靜下心來思考這一嚴峻的問題呢?
二、課題意義
通過尋找收集街頭巷尾廣告招牌錯別,進行分類,并探究其原因,讓大家感受凈化祖國語言文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三、研究方法
觀察、尋找、搜集、調查、分析、整理、上網查詢、寫出書面報告。
四、預期成果
在網上展示,報送湘潭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和湘潭市文改革委員會,引起有關方面的關注。
五.常見類型
本案界定:“錯別”是指錯和別。“錯”是指寫時因筆畫或構件錯誤,寫成了本無其的。“別”是指寫時,因形、音、義的影響,把甲寫成了乙,俗稱白。
走在都市的街頭小巷,我們可以看到各類城市廣告、宣傳畫廊、招牌、店牌、標語牌。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在街頭路邊上各種招牌、廣告不規范用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錯別,有的用諧音亂改成語,用繁體等。在現代的這個社會里,有很多人都是為了一時的方便,而把很多的簡寫;或者不會寫,就把另一個同音的代替原本的,這樣就可能使原來的句子意思改變了。總之,錯別漢的具體情況是千奇百怪,層出不窮,看了往往讓人捧腹大笑。通過1個多月的調查和資料收集,將錯別分為如下幾類:
(一)不是故意寫錯的(引號中為錯別)
下面是一些商業廣告中常見的錯別,我把正確的標注在了后面:
1、飯店門口:“抄”飯---應該是“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