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
大學生消費現狀的調查報告一
大學生作為特殊的消費群,本調查旨在分析大學生特別是貧困生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了解他們目前的消費情況,以期挖掘潛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有效的改善措施。結果表明,大學生月消費總額貧富差距大,“游玩費”、“通信費”、“戀愛費”逐漸增長,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因此,應形成更好的消費氛圍,指導大學生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注重精神消費,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
從表面上看,消費是個人行為,但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說,消費心理、消費意向、消費意識、消費嗜好是一種精神文化現象。從這一意義上說,校園里出現的不良消費所造成的消極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它不僅加重了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影響了家長和學生的感情;還在某種程度上扭曲了校園人際關系,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對學生個人來說,這一時期形成的道德觀念可能會影響他一生的消費行為,并且與其人生觀、價值觀、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關。所以,正視中國當代大學生消費問題,刻不容緩!
本調查旨在分析大學生特別是貧困生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了解他們目前的消費情況,以期挖掘潛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有效的改善措施,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筆者對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汕頭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廣東商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等面向全國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進行隨機性匿名問卷調查和訪談。接受調查共320人,平均年齡20.8歲,平均年級為2.1年級。
2.方法:一是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消費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經預試、反復修改后形成,問卷題型主要采用選擇題的形式。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發145份,有效問卷138份;二是網絡問卷調查,通過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讓各大高校的部分學生網上答卷。填寫網上調查問卷的人數110人,問卷做到了隨機發放;三是一對一談話或座談會等形式獲取信息,進一步了解被調查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取向。訪談的方式隨機選擇了愿意接受訪問的65人.三種形式形成互補,相互促進,使我們的研究更具客觀性。
3.資料處理:全部原始數據采用exel 進行分析和統計。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月消費總額貧富差距大。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于35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相當大。
2.飲食方面開銷大。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占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群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92%,其中70%的貧困生也擁有手機。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50元~100元,貧困生的手機費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50元以上。
4.“游玩費”、“戀愛費”逐漸增長。隨著旅游的概念進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花費。據了解,大學生平均一年內會出游兩次,跟集體出游或是與三兩好友同游。另外,調查中占30%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于戀愛的費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這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合理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占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
5.先進的消費方式悄然成風。大部分學生購物都喜歡現金消費,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喜歡銀行卡信用卡消費方式。可見,一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會成為大學生錢包里的必備品。學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漸悄然成風。
6.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系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酬。在對于是否會計劃月生活費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僅為28.4%,男同學則為37.1%。
大學生消費現狀的調查報告二
通過以下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和心理整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大學生消費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范效應的結果。拿手機產品來說,目前,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經濟
當今社會正面向多元化發展,新知識的爆炸式增長、新技術的迅速推廣對日常生活的深入影響,使時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同時具有更鮮明的主題和更人性化的表現形式,并因而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中具有象征性和大眾化的色彩和基調。“今朝有酒今朝醉”,似乎日漸成為一種時尚。“負翁”、“月光族”隨之大批涌來。在我們的校園中,昔日的“風聲、雨聲、讀書聲”中,又夾雜進了“手機聲聲”。為了解我校在校大學生目前的消費狀況,為我校明確確定貧困生標準提供可靠參考資料,同時為我校學工處開展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提供第一手資料,學生工作信息中心特開展此次調研。
調研時間:XX年11月27日---XX年12月15日
調研對象:校本部外語學院、水土學院、經管學院等九個學院
調研方式:問卷調研
調研情況:此次調研共發放問卷380份,回收376份,回收率高達98.95%,數據真實,可信度高。此次調研,主要針對學生的消費心理、消費意向、消費意識、消費嗜好等方面展開調研。
調研結果及分析:
一、 消費去向: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在學習方面,我校學生的花費主要在購書上。由于學校發放的教材只是基本教材,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在學生的消費去向中,購買教學參考書、英語等級考試等書目占了一定比重。
在消費去向中的通訊費中,大一和大四的學生占的比重最大。對于大一新生,由于剛來到大學,對于生活環境、學習環境、人際交往環境都很陌生,存在著種種不適應,同時對于大學中開放式的學習方式不習慣,總喜歡和自己以前的好朋友、老同學交換信息、交流意見。而大四的學生的通訊費主要是聯系工作。
在戀愛消費方面,有些同學有著固定的“愛情投資”。“愛情需要浪漫,而浪漫需要消費”,但是沒有資金是浪漫不起來的。無論對于男生還是女生,都是需要消費的。對于男生,需要給女生買單,送禮物。同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女生的戀愛消費主要是用在化妝品、首飾上。
另外,在戀愛中,雙方都共同支出的一個方面是在衣著打扮上,名牌成為一種標志。“只買貴的,不賣對的”,有相當一部分人持有這種觀點。在現在這個社會,戀愛是合理的,但對于戀愛中的種種不合理消費值得我們深思。
對于戀愛中的消費來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別提供”的;有的是“從生活費中支付”的;有的是來自“勤工儉學”的;有的是來自“獎學金”的。總之,無論是從哪方面支出,都占了不小的比重。只是比重的不同于大學生的看待社會的角度有關,更與家庭對大學生戀愛的看法有關。
上網消費: 無論對哪個年級的學生,上網消費都占了較為穩定的一定的比例。大學生的上網費亦成為大學生日常消費開支的一部分。
左圖是我校學生在娛樂休閑方面的消費狀況:
大學生的娛樂消費數額也是較為可觀的。 進歌廳,打臺球,遛旱冰,生日聚餐…另外,大學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熱潮影響著他們的娛樂消費。
在零食、水果方面,女生的消費型對較高。在大學中,女生更多地學會如何保養自己,水果既經濟又實惠,所以是最佳選擇。至于零食,既是某些女生的喜好,同時也是部分女生打發時間的較為常用的一種選擇。
從以上分析可知,我校學生的消費去向多樣化,正是多樣化的消費無形中就增加了總的消費金額。下面是我校學生的月支出情況和學期總的支出情況:
二、 月支出情況及學期支出情況:
月支出
學期支出
以上圖表顯示,我校學生消費層次不等,出現了較大差別。從整體上看,我校大多數同學的月消費保持在200-400元之間,各學院中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高消費現象。而且在現代的各所大學的校園中,學生這樣的高消費的現象均已屢見不鮮。對于著相當一部分的高消費的同學,他(她)們的經濟來源以及對家庭的影響又如何呢?
三、經濟來源及對家庭的影響:
經濟來源 經濟來源
學院父母助學貸款獎學金或助學金 勤工助學
資環100%
水土97.5%2.5%
外語83.33%16.67%
機電63.64%18.18%9.09%9.09%
生科72.22%11.11%11.11%5.56%
經管95.24%4.76%18.18%4.55%
以上表格中數據表明,我校在校大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來自父母,說明我校學生對家庭有很強的依賴性。甚至有些學院學生占到了100% ;此外,助學貸款也占了一定比例,這說明我校在國家助學貸款的發放方面卓有成效,使學生深切體會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政策,對學生提高對國家政策的認識起到促進作用。另外也有一部分同學的經濟來源是勤工儉學,說明我校學生有一定的自立能力。
四、學生對家庭的依賴過重,對他(她)們的家庭自然又有著影響。
以上圖表顯示我校學生的消費度對家庭的影響情況。從圖表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同學的家里因為供應大學生而使生活拮據,生活狀況下降。這說明學生的在校生活較大程度的影響了家庭的生活。 “再窮不能窮孩子” ,絕大多數的家長這樣說,“雖然我們家的收入不多,但我們就這樣一個孩子,決不能因為錢而產生自卑感,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在大學里過的舒暢,不影響學習”。 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在家庭消費中占的地位。可憐天下父母心,就是再辛苦自己,也不會委屈孩子。在家長這般疼愛與呵護下,大學生是否該有自己的消費計劃?四、消費計劃 圖表顯示,我校大部分同學的消費較為合理,雖沒有制定消費計劃,但是支出合理。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管理自己的資金,更培養了學生自己的計劃性。但是,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出現超支現象。這種現象雖然不合理,但仍然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1)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可支出的方式增多,自然花費增多;(2)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社會的發展,外部誘惑增多,好奇心促使大學生嘗試不該有的消費方式; (3) 在月初時,常常不自覺地超支(4)常常有意外消費,如和同學打賭輸了,就要請客吃飯,請的不好又沒面子,所以吃好的……總之,種種不健康的消費心理引起學生的不合理消費。
五、對學校的引導力度的看法 觀點比例
很好,學生能從中收獲很多5.71%
有一定成果,但力度不夠22.86%
聽說過,但沒見什么成果14.29%
力度遠遠不夠,亟待加強57.14%
從學生反映的情況來看,我校對學生消費觀念、消費心理等消費知識的引導力度不夠。當前我校對學生的安全保護意識等進行了引導,這說明我校在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的方面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對學生的生活方面的引導做得還不夠完善。雖然,不良的消費習慣對學生沒有直接影響,但是消費意識作為一種精神文明現象,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因此我校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應盡快加強有關方面工作的力度。
六、對“負翁”、“月光族”的看法
上表顯示,我校絕大多數學生對高消費的現象持否定態度,這說明雖然我校學生中也存在高消費現象,但我校學生還有著正確的消費理念。只要學校對這部分學生加以引導教育,可以改變局面。但如果長此下去,容易引起攀比消費,大學生仍然應該繼承中華民族艱苦樸素的傳統美德,堅決不能踏入高消費的誤區。
七、對貧困生界限劃定的界限的看法
上圖表顯示了我校學生對確定貧困生標準的觀點,為我校發放助學金提供了重要資料。
八、就我校貧困生標準劃定的觀點整理 學習成績優秀
無手機、電腦、mp3;注:學習、工作等需要除外
無逃課等違規行為;
不吸煙、不喝酒;
上網較少,穿著樸素,不追求時髦;
月消費金額在180元以下;
生活費無法保證者;
每學期生活費低于XX元;
無經濟來源,生活節儉;
經班級投票,學院認真核實;
提名候選人,并跟蹤調查;
仔細了解各學院各年級學生的貧困生比例,然后再向各學院劃分名額;
由家庭所在地出示貧困證明結合平時表現;
積極參加勤工助學;
九.解決此次調研中存在的問題的幾點建議
1. 對當前在校生,由學校制定統一指導思想,然后由各學院團委向該學院學生召開思想引導大會,在會議上引導同學們提升個人的消費意識,持有正確的消費觀念。
2.在學林路、望岳路、神農路等學校主要道路上置辦可長期保持的標語,以時刻提醒同學們。
3.由校團委引導,校學生會組織一次大型宣傳活動。在學林路展出展板,并舉行一次“拒絕高消費”的大型簽名活動。
4.針對有些學生的不清不楚的消費狀況,以及有些同學拿著家長的錢任意揮霍的情況,由各院團委組織各院學生進行一次“自我財務支出統計表”,讓學生自己整理自己的財物支出,并鼓勵學生將整理的表格寄望家中,以此來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父母的錢來之不易。
5.為了減輕我校的高消費狀況,學校對每一屆新入校的學生及時展開思想座談會,及時預防高消費的發生。并由學生班主任定期給學生開展班會,及時引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