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調查報告
一、“”扶貧工作
XX年來,在上級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縣扶貧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xx大、xx大及國家、省、市扶貧開發工作戰略思路,緊緊圍繞《全省扶貧開發綱要》、全縣“”扶貧開發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突出以扶貧開發重點村整村推進為主體,以產業扶貧和勞動力轉移培訓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扶貧開發新思路,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扎實開展扶貧開發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扶貧工作完成情況
“”以來,我縣扶貧開發認真貫徹落實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方針政策,外爭項目、內抓管理,按照“一體兩翼”扶貧開發思路,不斷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扎實推進各項工作,使我縣貧困鄉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農村貧困現象得到了緩解,有力地推動了脫貧致富的進程。三年來共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2667.5萬元,其中省級投入8372.5萬元,市級投入1045萬元,群眾投勞折資達3564.2萬元。
1、整村推進。“”期間,計劃完成省級整村推進285個。目前,省下達234個,已實施完成163個,正在實施71個;市級配套和市級部門掛鉤實施完成33個。196個整村推進,共投入財政資金2900萬元,完成群眾投勞折資1245萬元。
2、易地扶貧開發。按照“搬得出,安得穩,能致富”的原則,共實施完成易地搬遷安置685戶3050人,其中財政易地搬遷安置560戶2500人,國債易地集中安置123戶550人,共投入財政資金1525萬元,其中國債資金275萬元。
3、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以培訓基地職業技能培訓為主導,大力推進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實施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3200人,其中基地職業技能培訓1200人,短期引導性培訓XX人,共投入培訓資金110萬元。
4、科技產業扶貧。緊緊圍繞縣委、縣人民政府大力發展旅游、礦產、水電、畜牧、生物資源開發五大支柱產業的發展思路,科學選擇項目。完成戰河鄉 5000頭肉牛養殖基地建設,**縣高原牦牛特色資源開發項目,爛泥箐鄉XX畝脫毒洋芋種植示范基地和西川鄉4000畝核桃標準化種植項目,共投入財政資金200萬元。
5、農村民居、安居項目。完成安居工程1436戶,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2500戶。共投入扶貧資金1200萬元。極大改善了貧困群眾的居住條件。
6、信貸扶貧。積極與金融部門合作,利用信貸資金扶持發展種養殖業,促進群眾增收。共發放扶貧貼息貸款1650萬元。
7、社會扶貧。積極動員各級各部門、社會各界參與扶貧工作,爭取在人才資金技術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同時,實行縣級領導聯系掛鉤到鄉,科級領導聯系掛鉤到村委會,部門聯系掛鉤到村民小組,黨員干部結對幫扶到戶,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掛鉤幫扶制度。共累計投入各級各類幫扶項目50個,幫扶資金1450 萬元。
(二)主要做法
1、高強重視,加強領導。縣委、縣人民政府始終把扶貧開發作為統攬農業、農村工作全局的中心任務來抓,認真貫徹中央、省、市扶貧方針、政策,切實加強對扶貧工作的領導。不斷充實和完善扶貧工作領導班子,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縣長為副組長、縣四套班子及各涉農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扶貧領導小組,各鄉村層層成立領導小組,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