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黨政一把手選拔培養問題研究
社會快速轉型,從一般意義上講,是指一個國家和社會歷史發展的過程從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過渡,是社會的急劇變革或轉折。在此期間,一個社會既有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將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或面臨深刻的、根本性的變革,其結果必然涉及更多的利益調整,從而導致社會階層的結構、社會成員的價值取向發生新的變化,各類矛盾與問題亦將層出不窮。縱觀我國目前的社會現狀,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等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對我國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活產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三農問題、公共安全與衛生、社會穩定等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帶有明顯的快速轉型期社會的典型特征。在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處在國家政權序列中基礎地位的縣域各鄉鎮黨委、政府,作為國家行政管理機器的“末梢神經”,上連城市,下對農村,使其成為各類矛盾與問題最直接的接觸層面,承擔起了繁重的工作任務,其作用是其他層次所不可替代的。而工作在農村第一線的鄉鎮領導干部,特別是鄉鎮黨政一把手,既是黨的工作方針政策的貫徹者和執行者,又是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的管理者和領導者。從他們崗位的重要性和職責的特殊性來看,必然成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類矛盾和問題的直接承載者。
由此,其領導能力的強弱和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區域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因而,在社會快速轉型期,如何培養選拔好鄉鎮黨政一把手,為區域開發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領導人才保障,是值得縣域級組織部門認真思考和研究的課題,也是一個非常有現實價值的課題。從北侖的發展現狀看,它正是中國農村社會快速轉型的縮影,有著非常典型的具體表現。自1984年建區以來,隨著大規模的開發建設所帶來的輻射效應,農村工業化、區域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調整,不同的利益關系逐步形成,對區域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從1985年至XX年,經過近20年的發展建設,北侖的gdp從3.22億元增長到了200億元,人均收入從1985年的1058元,到目前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5800元和6900元,財政收入從僅有的4800萬元增長到了42.1億元,同時實現了6.5萬名農民土保、93農民醫保、80農村完成了二次水改。這幾年來,我們圍繞大開發大建設的中心任務,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在基層領導干部調配方面作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特別是如何選拔培養一把手已經有一定的實踐基礎,也有值得總結的地方。但北侖的社會轉型仍然在快速推進,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鄉鎮黨政一把手的選拔培養仍然是我們高度關注的領域。鑒于這樣的情況,對鄉鎮黨政一把手選拔培養進行課題性研究十分必要。為此,今年4月份北侖區委組織部成立了《社會快速轉型期鄉鎮黨政一把手選拔培養問題研究》的課題組,在對以往幾年鄉鎮黨政一把手選拔培養工作進行總結回顧,形成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就該課題的調研工作作了具體部署和安排。首先,設計調查問卷,問卷提出了10個問題,采用選擇的形式進行答題。被調查者主要為現職區管領導干部,對回收的280份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匯總后,初步掌握了基層領導干部對選拔培養鄉鎮黨政一把手工作的基本態度和想法。其次,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走訪座談、借鑒各地做法等方法,進一步增強了對鄉鎮黨政一把手選拔培養工作的理性認識。通過深入調研后,在調研組的同志反復研討的基礎上,形成了這篇調研報告。
一、社會快速轉型期鄉鎮黨政一把手的影響力分析在本次調查問卷中,對于“您對當前我區鄉鎮黨政一把手配備工作的總體評價”這一問題的回答,有23.6的人認為好,有55.7的人認為較好。從上述的調查結果表明,廣大的干部群眾對現職鄉鎮黨政一把手總體是肯定的,其認可度達到了80。同時,縱觀近幾年來我區鄉鎮黨政一把手配備的現狀,可以看到大部分領導干部較好地承擔起了一把手所賦予的“前沿開拓者、延續推動者、職責承擔者”的角色職能,較大程度地適應了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需要。1、搶抓機遇、與時俱進——前沿開拓者俗話說:時勢造英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社會轉型期是充滿生機的時期,往往能有效調動、激發社會主體各方面的內在潛能和活力,并使其超常發揮。同時,我們也認識到,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人在特殊環境中產生的效能,會影響當前以至今后一段時期社會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特殊階段,處在基層第一線的北侖鄉鎮黨政一把手,沒有辜負組織與群眾對他們的期望。本次調查問卷中,對于“您對所接觸了解的鄉鎮黨政一把手的班長作用發揮情況的評價”這一問題的回答,有19.6的人認為好,有60.4的人認為較好。可見,在領導班子中處于關鍵位置的黨政一把手,在基層的工作中較好地發揮了核心的作用。當前,社會轉型期呈現的新形勢、新環境、新問題,不僅為鍛煉和提升鄉鎮黨政一把手的能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且從更高層次上考驗了現職的一把手如何團結好、帶領好領導班子成員,牢牢地把握時機,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以更為開闊的思維,更為開放的意識,更加堅定的決心,積極地打造區域性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景象。2、體現價值、明確宗旨——延續推動者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背景,人類的價值取向蘊育著不同的理念與構架。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主體是多元的,整個社會的經濟行為是自由的、開放的,主要由價值規律來調節,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人們價值觀必然從由單一化趨向多元化,由封閉僵化轉向開放活躍,并且其內涵超出了我們傳統的價值觀念系統,諸如競爭觀念、功利觀念、市場觀念、效率觀念等一系列嶄新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都給人們的價值觀念和心理意識產生愈來愈深刻的影響,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對價值取向的重新定位和選擇。而作為社會管理精英的領導干部,包括工作在基層的鄉鎮黨政一把手感應會更加明顯,從其所處的環境復雜性、地位重要性、跨越職責廣泛性的特點來看,必須責無旁貸地正視社會轉型的價值坐標,并給予恰當的理論定位。近三年來,在北侖現職區管領導干部年度考核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層面對鄉鎮黨政一把手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測評分均為滿分,座談中我們聽到最多的也是廣大干部群眾對所在單位一把手所具備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以及他們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的高度肯定與評價。這無疑表明,作為一名黨的干部,北侖的鄉鎮黨政一把手身為基層群眾的公仆,較好地樹立起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意識,他們從共產黨執政的價值目標的角度來認識和把握執政規律,從而保證公正、有效機制的建立和運用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努力使自己成為歷史潮流的推動者。3、正視問題、勇于挑擔——職責承擔者在社會快速轉型期,利益關系的調整、新舊觀念的沖突以及社會的震動就其廣度和深度來說都是空前的,而且改革與發展之間的不平衡性,引發各種社會矛盾和復雜局面日益顯現,各種矛盾相互交織、彼此牽絆,并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出現了新的變化、新的特點。特別是近年來,在大規模大開發建設的過程中,按照常規尚未發生的事情,在北侖提前發生,諸如征地拆遷及由此引發的違章建設和群眾上訪問題、大規模的項目建設和企業投產而引發的環保問題、不同群體收入差距拉大導致主體心理不平衡而引發的信訪問題等,表現出了主要矛盾突出、矛盾的成因復雜、矛盾牽涉面比較廣、矛盾的對抗性有所增強等特征。值得肯定的是,當群眾切切實實的利益問題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鄉鎮的領導干部尤其是黨政一把手表現的不是退縮、回避態度,而是及時去發現問題,主動去迎接挑戰,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去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從目前各種事態得到妥善處理的結果中足以證明,一方面一把手作為班子的核心和工作的決策者,在矛盾協調中往往居于主導的地位,決定了其勢必將成為解決各種社會矛盾的關鍵人物。另一方面,恰當、適時地解決社會發展過程中矛盾與問題,是對基層單位領導干部的嚴峻考驗,也是發展和超越自我的重要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