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水庫上游水資源安全的調查報告
水庫位于xx鎮境內,是國家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地,承擔著向下游及寧波市區提供生產和生活用水的職責。為了掌握水庫上游水資源安全保護狀況,更好地開展水質保護,xx年xx月,我局調查小組去上游開展水資源安全調查,通過調查問答、現場察看等方法,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從這此調查結果來看,總的情況比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有關部門引起高度重視,并切實有效地得到解決。
一、基本概況
1、人口資源概況
水庫上游面積176平方公里,分片,有18個行政村,137個自然村,共5444戶農戶,16000左右人口。除了常住人口以外,每年有游客60萬人次左右。水庫上游地貌為“八山一水一分田”,有山林約20萬畝,經濟林和農田2萬畝。山區農民主要靠種植苗木、果樹、雷竹為生,XX年人均收入4700元左右。
2、污染源概況
從調查情況來看,上游污染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大量使用無機肥料,據不完全統計,每畝林(農)田使用200公斤左右化肥,按全部2萬畝計算,年使用化肥達4000噸以上,造成水質中氮、磷成份超標。二是生活垃圾和污水,農村廁所、動物糞便等對水質也有一定污染。三是旅游服務業帶來生活垃圾和污水。值得一提的是——水庫上游基本上沒有工廠,不存在工業污染問題。
3、水質概況
XX年前,水庫水質呈季節性變化明顯,每年四月下旬至五月下旬、十月上旬至十一月上旬兩個時間段,水質會變得富營養化。XX年初拆除庫內476只網箱養殖以來,未發生明顯的富營養化現象。近幾年來檢測結果符合國家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標準。
從檢測結果來看,除了總磷π類、總氮ш類外,其余指標都是?類水標準,說明水庫水質良好。
二、目前水質保護主要措施
1、建立保潔機制,村村配備保質員
為了做好垃圾清運,溪口鎮建立了三級保潔機制。農戶到村內垃圾箱由農戶自己負責,村內垃圾箱到村口集中堆放處由村里負責,村口到垃圾填埋場由鎮負責清運。共配備了47名保潔員。
2、硬件設施到位,運作正常
鎮上有1處垃圾填埋場,各有1座壓縮式垃圾中轉站,有壓縮式垃圾收集車一輛。另有固定式垃圾箱43只,垃圾筒291只,垃圾筒(箱)分布比較合理。同時,為每位保潔員配備了手扶垃圾車、掃帚、鏟撬等清運工具。
3、清運垃圾成效顯著
村保潔員對垃圾實行一日一收,道路一日一掃,村內基本看不到成堆的垃圾。村口到鎮垃圾填埋場實行兩級清運,其中村口到垃圾吉轉站走市場化運作,承包給8位拖拉機手,實行一日一收;中轉站到垃圾填埋場,由鎮里垃圾收集車清運,目前東岙、董村、斑竹三片每天清運垃圾達6—10噸,基本上做到天天清運,垃圾不過夜。
4、建立考核獎勵機制
為保證各村保潔質量達到規定要求,溪口鎮制定了鎮環衛人員、村干部和村保潔員三級考核辦法。對不同對象從宏觀、微觀兩個層面進行考核,同時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檢查確認,年底實施獎勵。從而加強了有關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各項制度都能基本落到實處。
三、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整改建議
1、水土保持方面問題
水土保持問題實質是農民生產生活需要與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在沒有其他收入維持生計的情況下,農民靠山吃山是必然趨勢。調查發現,董村、斑竹片毀林開墾現象不是很嚴重,而作為花木之鄉的東岙片開墾現象最突出,估計有上萬畝林地被破壞,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和景觀破壞,這一問題已經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現有法律框架內,其實沒有好的辦法可以制止農民繼續“靠山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