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范文3000字
二、大學生對國際國內時事的關注度有所降低,學習生活和就業成為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焦點
調查還可以看出大學生的精英意識已經轉為平~識。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我國高等教育的落后和大學生的稀缺和受重用造就了大學生的“精英意識”。然而市場經濟的沖擊把大學生推向了競爭的前臺,上大學繳費、畢業雙向選擇、就業壓力大、用人單位條件苛刻等問題使當代大學生不得不對自身的社會定位趨于冷靜和現實,在內心中樹立把自己置身于普通社會一員的“平~識”,如有40.6%的學生希望成為合格的建設者,11.17%的學生想成為守法的公民。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當代大學生更多的是抱著一種務實的態度,更多的關注身邊的和自己利益密切相關的事,對于時事和一些跟自己關系不大的事熱情不是很高!在被調查的學生當中,他們經常談論的中心話題依次是:日常學習與生活問題(29.5 %),戀愛問題(27.1 %),畢業分配問題(21.3 %),國際或國內時事話題(17.2 %);在大學四年里他們最想學到的依次是:良好的社會活動能力(41.7%),過硬的專業知識(33.4 %),多一種人生的歷練(19.6 %);而在選擇職業方面,35.4% 的學生都會首先選擇工資待遇較好的外企或金融機構,然后是工作相對穩定的國企和政府機關(20.6%)。其中還有一部分人在畢業后愿意到西部工作(35.6%).
總體來看,當代大學生在價值觀上最重要的變化趨勢就是努力尋求實現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積極健康、務實進取成為當今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基本特征。
三、當代大學生對社會道德規范具有一定程度的認同感。
66.02%的學生認為個人利益應服從國家、集體利益。調查中我們發現,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意識體現了公平、效率、競爭、自立、敬業、誠信的時代特征。尤其是誠實、守信等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觀念在大學生中有著很高的認同度,47.43%的學生認為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奉獻、敬業、誠信,有67.38%的學生同意“誠信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之一”,而且47.0% 的學生認為大多數人還是講究誠信。 對于作為當代道德規范的“”,46.1%的大學生認為是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機統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22.4% 的學生要把它當作個人努力的方向,盡自己的能力做到。
盡管大學生對社會道德規范有了一定的認同,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由于當代大學生更多的關注自我,所以他們的道德責任感還是比較淡,對于社會上一些不好的行為63%的人認為只要不影響到自己就可以容忍。而且大多數人的思想追求是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35.6%),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自己是利己主義者和拜金主義者(30.1%)。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我校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主流呈現積極,健康,向上的態勢,擁護黨的領導和各項路線方針政策,人生態度比較積極,能夠把個人價值實現與服務社會統一起來。 時代的變遷、觀念的嬗變使當代大學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獨特性,我們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應該適應教育對象的變化探索新的應對方案。而對策的探討則應圍繞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愛國理念和道德素養的培養進行。以下就是我在調查分析后的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