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和改進家庭教育工作的調查報告
表13
目前您接受到的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導和幫助, 您覺得效果如何?(家長卷)幫助很大幫助一般沒有幫助有道理,但較難操作28.96%36.92%13.39%20.20%
表13則反映,家庭教育服務與指導工作還不能滿足家長的需要,實際效果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三、思考和建議
我國公元7世紀南北朝時的《顏氏家訓》被譽為對家庭教育從描述轉向規律性探索的首部專著,至今仍有著它的現實意義。在學校教育逐步占據主導地位后,17世紀思想家、教育家則反復強調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如英國約翰·洛克的“家庭教育不僅是基礎教育,而且是主導的教育,給孩子深入骨髓的影響,是任何學校及社會教育永遠無法替代的。”隨著對社會、教育問題的探求從重思辨越來越倚重于科學實證的研究,20世紀60年代美國科爾曼教授調查了4000所學校,60萬兒童,他以大量數據顯示,影響孩子學業成績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一直在幕后操縱孩子的學校生活,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永遠的背景和底色。這一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被廣泛認可,世界各國對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已形成共識。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后,黨和國家對家庭教育的關注和重視前所未有,繼發布一系列政策文件后,又作出了調研、制定、頒布《家庭教育法》的果斷決策。“只有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做好嘉興家庭教育工作,事關一個個家庭的幸福和諧,事關嘉興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謹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家庭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議。
(一)多渠道增加家庭教育經費投入,破解制約工作品質提高的瓶頸
全國《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5)》(以下簡稱《五年規劃》)指出,“要探索建立多渠道經費籌措機制,采用政府投入、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項目化動作等方式,拓展家庭教育經費渠道。”為此建議,通過以下途徑,增加家庭教育投入。
一是市、縣(市、區)財政增加家庭教育工作經費。根據《五年規劃》要求和家庭教育工作實際需要,參照周邊市做法,加大經驗投入,用于工作人員經費、辦公經費、各類培訓經費、調研及理論研究經費、宣傳普及專項經費以及表彰先進等。
二是家長參加家長學校學習承擔一定的費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是教育者,“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現在絕大多數家長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錢,也要舍得在自己的學習上花錢。對于家庭教育教材、學習資料以及聘請專家、老師授課等費用,可在自愿參與基礎上,由家長承擔相應費用。向家長收費較為敏感,往往會有不同的反映。為此,政府、相關部門、學校等應形成共識,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敢于承擔責任,善于溝通協調,穩妥地做好相關工作。具體可參照市第一幼兒園等收費模式,依托社會力量辦學收費。也可通過家長學校總校機制,允許評估合格的家長學校辦理收費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