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和改進家庭教育工作的調查報告
(四)家長素養和育子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隨著家長文化程度提高(問卷反映,高中及中專以上的占44.62 %)及家庭教育工作普遍開展,家長素養和育子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是以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為目標的家庭教育理念已為不少家長所接受。
表1
爸爸媽媽最希望你以后成為怎樣的人(學生卷) 賺錢多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做普通人,自食其力就行品行端正,快樂健康中學生9.35%17.63%21.66%51.24%小學生9.06%14.62%16.52%59.06%
表1反映,相當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道德養成和身心健康以及正常的社會化(做普通人,自食其力),有著正確的家教理念。
二是多數家庭親子關系即父母與孩子的關系良好,為教育好孩子提供了最為重要的條件。
表2
爸爸媽媽在你眼里,是好家長嗎?(學生卷) 非常好比較好一般比較差非常差小學生59.14%32.52%7.48%0.86% 中學生27.2%42.89%19.33%7.94%
表3
你認為家長的親子關系如何?(教師卷)非常好比較好一般比較差非常差22.18%50.20%26.41%0.81%
表4
您對其親子關系的評價(家長卷)很滿意較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36.5%44.14%15.71%2.54%1.11%
在家庭教育中,親子關系的質量遠比某一具體的家庭教育方法來得重要。如親子關系不良,孩子與父母的關系不融洽,有隔閡,甚至有對立情緒,家庭教育也就難以進行。從表2、表3、表4看,無論是孩子看父母、教師看家長、還是家長自身評價,多數家庭的親子關系是良好的。相比而言,初中學生對父母評價低的有27.27%,(見表2)這既反映了這一年齡階段孩子的“叛逆”心理特征,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難度。
二、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盡管我市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明顯進步,家庭教育狀況有了較大改善,但必須理性地認識到,家庭教育工作嚴格來說還處在起步階段,至于家長素質提高及其教育子女能力的增強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在家長、家庭教育層面,調查反映有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如家長普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太愛孩子,又太不會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