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學生業余時間做什么的調查報告
關于大學生業余時間做什么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隨著對社會學的進一步的學習,我們對社會學產生的背景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西方社會學創立階段的代表人物也有了些許的了解。在第二章里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們也懂得了一些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但這些終究都是理論上的知識,要想真正學會社會上,還是要從調查開始。于是我們小組就選了一個與我們大學生活關系最密切的話題——在校大學生業余時間做什么?
大學生的業余時間相對于中學時代多了很多,那這些空余的時間我們的大學生都做些什么了?合不合理了?如果不合理我們的社會又該怎樣來引導大學生合理使用大學生活的課余時間了?可以說,業余時間的安排不僅僅只是大學生自己的事情,他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更關系到祖國的未來。所以說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社會問題,因為業余時間的使用狀態就是一個人的生活狀態。一個人生活狀態的好壞也就決定了他目前的生活質量和未來的發展道路。這是一個關乎價值觀的社會問題,因為大學生作為祖國的中堅力量,當他們踏入社會,進入各行各業,他們的價值觀就很重要,他們要如何在競爭中生活,如何在忙里偷閑,如何利用時間?
大家都知道一句話叫做“習慣成自然”,所以從大學開始就養成好的習慣,不論是在時間合理安排上,還是在選擇做什么事情上。對此,我們就想通過各方面調查,了解大學生業余的生活狀態,從而提出我們的建議和對策。
調查時間:xx年4月10日——xx年5月6日
調查地點:重慶三峽學院,還有其他高校、論壇
調查人:張利娟、調查方式:
1、進一些高校論壇,從里面獲取一些信息;
2、通過人人網,關注其他高校或高校社團,了解一些他們的生活狀態;
3、通過網上發調查問卷,讓大家通過投票的方式得出數據,來分析在校大學生業余時間主要做什么;
4、通過面對面采訪重慶三峽學院的在校大學生五十名(來自不同的院系,男女比例也相當);
5、通過qq問中學時代的同學在學校業余時間都做什么;
6、通過走訪百安壩和龍寶兩個校區附近的一些居民,來了解他們眼中大學生的生活狀態;
7、通過電話聯系家長,咨詢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怎樣度過大學生活;
8、與老師交流,從他們那里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或是建議
9、關注一些媒介資料(如中國青年報),從中看看其他媒介眼中的大學生生活狀態是什么樣的?
調查內容:
1、首先是對大學生自身的調查,在校大學生在業余時間主要會做什么?
2、通過資料收集(論壇、貼吧、其他紙質媒介)來觀察大學生的生活狀態
3、通過一些旁觀者來深入調查
二:總體情況
總體來說,隨著大學的擴招,越來越多的高中生走入了大學的殿堂。我們都知道在中國高等教育采用的是“嚴進寬出”,一般只要是上了大學都能順利畢業,拿到學位證,不同于國外采用“寬進嚴出”,所以大部分的中國大學生在大學期間,一下子不適應有這么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也不會自主學習,還是只會老師老師講什么學什么。沒有養成課余時間自己鉆研學問的習慣。對于很多珍貴的時間,也是任其流逝。
不過經過我們各方面的調查和數據的分析,發現這個問題還是分學校,不同高校大學生的生活狀態還是有很大差距的,211高校、985高校還是和普通高校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很大。其次,內陸高校和沿海高校的生活狀態也是有差距的。再者,女生和男生對課余時間的使用情況也大不相同,文科生和理科生也有很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