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電腦調查報告3篇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和支柱產業已成為無可爭議的事實.計算機技術作為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其人才的需求量相當巨大,而且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需求將更加旺盛.選擇學習電腦技術,因其廣闊的發展空間,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及豐厚的工資待遇而備受年輕人的青睞.以下是關于合肥市電腦教育學院的調查報告.
自1988年新華電腦專修學院始建于安徽以來,短短十幾年間其他電腦學院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建立,至今已形成文達(1993年),世杰(1997年),安廣(XX年),高新等一批頗有建樹的電腦專修學院.這些學院多為民辦,以雄厚的集團資金為后盾.不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實用型人才更以獨具特色的辦學模式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首先,從師資力量上講,如新華電腦專修學院占地500畝,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米,高檔電腦6000多臺及600多名專職雙師型高素質教師隊伍;文達電腦專修學院包括總部,東區,西區,北區四個教學點,教職工600多人,常年在校生達10000多人.由此可見,電腦專修學院整體規模已可與普通高校并駕齊驅.
其次,各電腦學院均推出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如安廣電腦專修學院的"五心"模式,文達電腦學院的"1+3"教育模式,新華電腦專修學院的"五步教學法",世杰學院的"訂單培養"模式.這些較之普通高校的教學方式更加開放和實用.雖然教學方式多樣,但最終還要以就業為最主要的辦學評價標準.新華電腦專修學院辦學18年為社會培養了40多萬優秀人才,文達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30多萬各類電腦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各院校在為學生提供就業保障的同時也為其以后的發展做了充分的考慮,世杰學院向社會承諾:"不但使學生成功就業,更能使學生成就事業".
現在各電腦學院的招生工作已如火如荼地全面展開,在面對機遇和選擇時,家長和學生更是小心翼翼,仔細斟酌.調查發現,家長和學生最關心的是電腦學院的教學和就業情況.家長們表示辦學時間長,規模大的電腦學院更讓他們信任和青睞.雖然如此,但各院校更應該一如既往地各抒己長,以特色求發展,在師資力量,教學模式,和就業保障上獨辟蹊徑,再接再厲.只有在綜合力量上占有優勢才能在競爭激烈的電腦教育行業中獨領風騷.
眾所周知,中國已成為it制造基地之一,全球第三大市場,筆記本,數碼,軟件等相關產品已成為拉動市場快速發展的引擎,這些又都是以電腦為基礎的,同時電腦(計算機)和電信,通訊,互聯網,家電,傳媒,娛樂等的聯姻給電腦教育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也意味著電腦人才的需求又將大副擴張.
筆記本電腦維修售后服務調查報告(對近800位客戶調查結果)
一. 您是第一次修筆記本電腦嗎
1.是 38%
2.不是 62%
二. 您維修筆記本電腦首先條件是什么?
1.價格 18%
2.技術 42%
3.綜合考慮 40%
二. 您對筆記本維修行業收費了解多少?
1.完全不了解 21%
2.不怎么了解 56%
3.了解 10%
4.沒法回答 23%
三. 在什么情況下您會放棄維修您的筆記本電腦
1.太貴了,還不如買新的 60%
2.老出毛病 30%
3.電腦該淘汰了 10%
四. 您為什么要選擇第三方維修
1.維修價格便宜速度也快 30%
2.維修人員技術好 20%
3.合作久了比較信任 30%
4.售后不維修只換配件 20%
五. 您在我們這里維修您放心嗎,為什么?
1.不放心 22% 換電腦配件,修好后抬價,我不懂電腦
2.不怎么放心 50% 看你們工程師技術,看維修價格
3.放心 28% 來這修過技術挺好的
六. 您是怎么衡量維修費用的?
1.你們公司維修價格表 30%
2.多方打聽后 70%
七. 您最終為什么選擇我們公司為您服務?
1.技術能力服務態度 60%
2.價格便宜 20%
3.沒有選擇 20%
八. 我們這維修價格最便宜的嗎?
1.不是,挺貴。 40%
2.還可以介紹,比較合理 30%
3.不知道 30%
十. 我們服務那些方面需要改正加強
1.技術水平 10%
2.服務態度 10%
3.收費標準 30%
4.維修時間 30%
5.保修時間 50%
十一. 您下次還會選擇我們為您服務嗎?
1.會 60%
2.不會 10%
3.會優先考慮 30%
隨著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已成為一群電腦使用者,而電腦在學習和生活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網絡是信息的海洋,它不僅僅是人們能自我發展的空間,同時為人們學習、生活提供各種可用信息和交流的工具,網絡對于我們大學生來說就像一把雙刃劍,好好的利用則讓我們受益匪淺,而不合理利用只會毀掉我們的大學生活,將來走向社會只會是一事無成。大學生對于電腦的使用情況及依賴程度,以及他們在對待電腦的問題上怎樣處理好學習與使用電腦的關系是大學生亟待看到和解決的問題。
現我們針對重師老校區同學進行一次關于大學生對電腦使用狀況的調查,本次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樣本總量為60份,實獲59份,有效問卷98.33%。
調查時間: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
調查地點: **大學老校區
調查對象:大一、大二、大三的在校學生(考慮到大四多不在學校) 調查方法:隨機調查
調 查 人:
調查分工:周末于寢室各自抽取室號分發問卷
現我們調查完畢就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
一、 大學生對于電腦的使用狀況(時間、用途、依賴程度)
在本次調查中我們發現有70%的同學都是在中學時期開始使用電腦的,且初中略多于高中,而在小學和大學以后才開始使用電腦的人基本持平。在每天使用的時間上,有42.37%同學是在1-3小時,35.59%的同學在1小時以下,18.64%的學在3-5小時,3.39%的同學則在五小時以上,由此我們發現同學對于使用電腦上網的時間的把握程度還是很不錯的,然而也存在6.78%的同學表明自己是想控制上網時間但一上網就忘記的。在調查中我們特別做了一個關于網絡游戲興趣的調查,有49.16%的同學對游戲不感興趣,且沒有人陷入其中無法自拔,而且在平時用電腦上網的用途調查中我們也發現玩游戲的人是不多的,大部分的同學主要是看電影聽音樂、查資料、以及聊天交友,接下來則是瀏覽新聞、收發郵件玩博客,只有極少的人在網上購物,僅次于玩游戲的比例。所以大學生多是使用電腦娛樂,用于查資料和學習的是不多的。
二、 對使用電腦的看法以及對電腦的利用
我們同樣了解到當今大學生對于電腦頻繁和渴望的,因為在我們對大學擁有電腦的看法的調查中可以看到有76.27%的人選擇支持,沒有人選擇不支持。可見大學生對于電腦的使用狀況也決定著其對于電腦的需求。但是通過調查我們也能夠了解到其實大學生對于電腦本身的利用程度是不高的,因為在我們問及大學對于電腦知識的了解程度以及常用軟件的使用狀況是,選擇很了解和了解的均只有3.34%,而選擇會使用電腦常用軟件的僅占33.89%,多數都是對電腦知識一般了解及只會使用一點常用軟件的人,甚至還有不適用常用軟件的人。因此在大學生們對電腦們對電腦的利用程度和效果應該是有待提高的。在調查中有37.78%人認為他們對電腦的使用是沒有達到預期,基本就用于玩了;只有27.11%達到了預期并對于自己是很有幫助的。而且大學生對于自己使用電腦的狀況評價也不高,只有18.64%的人認為大學生用電腦來學習,其他人都認為大學生使用電腦娛樂(聊天、游戲)。可見,大學生對電腦的利用狀況堪憂,有效的利用很少,成為一種資源浪費。
三、 使用電腦后對學習的影響
同樣的,我們也設計了關于使用電腦對學習是否有影響的問題。在晚上多玩電腦后是否影響第二天的學習這一問題中,有5.08%的人認為這樣會經常影響,有45.76%的認為偶爾會受到影響,而49.15%這一部分人認為是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的。然后在使用電腦后對你的成績調查中,大部份認為成績是不受影響的,有6.78%的成績是有大幅下降的,有23.73%是有稍微下降的,也有8.47%是認為自己的成績是有稍微提高的。所以,通過調查結果來看,有超過60%的同學使用電腦后對學習是沒有影響的,也沒有會因使用電腦后大幅提升。綜合來看,對電腦的使用雖然沒有對學習生活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電腦目前還沒有成為幫助大學生學習的學習工具。
四、 對電腦的利用程度的提高刻不容緩
在調查中,大學生對電腦的使用是不夠充分的,是不能幫助學業和個人能力的發展的。而且大學生對于自己利用電腦的程度以及效果的評價也是很低的,認為是用來學習的人幾乎微乎其微,這個問題是我們應該予以重視的。既然我們發現了自己使用電腦的問題,我們就要重視起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這些方面看清主要矛盾,對于電腦的利用程度的提高刻不容緩。
五、 結論和建議
綜合的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對電腦的使用還是十分頻繁的,而且電腦處在一個與同學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位置上。當代大學生對于使用電腦上網的時間是有一定自制能力的,能夠掌控好自己的時間,以致不會怎么影響到自己的學業。但是面對對于電腦的利用方面上,利用率是不高的,多數人使用電腦都是用于上網娛樂方面,而上網查資料和學習電腦知識和常用軟件方面的是極少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雖然電腦沒有成為我們學習生活中的阻礙,但是大學生也沒有真正利用好電腦的功能使其成為我們的學習工具。
我們希望在當今的大學生活中,大學生也應該把學業當成其主要的努力方向,將電腦用于利于自己學習的方面,這樣不僅能夠充分利用我們的閑暇時間,也有利于我們學業成績和自生能力的提高。
調查目的:讓我們青少年了解網絡對自身的影響
對象:青少年
調查方式:資料查詢及簡單詢問調查
過程及時間:20xx年**月**日至20xx年**月**日
田艷梅上網查閱資料,寫調查報告。李穎上網查閱資料,畫手抄報,幫助我組修改結構圖。李智超和王天賜負責調查同學上網的原因。王飛波和李鑫宇給小組提供意見。
內容:我們小組調查了大部分同學上網的原因 , 即上網都作什么 , 大部分同學回答說"上qq , 聊天"或"玩游戲", 只有一小部分同學說是為了查資料 , 從此便可以看出其嚴重性 . 我們隨后又網絡查詢 , 獲得了極其豐富的資料, 從而也可以看出網絡不光有害 , 也有利的方面.
結論:
(一)開闊視野
因特網是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百科全書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實現了全球信息共享,青少年在網上可以隨意獲得自己的需求,在網上瀏覽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科技信息,極大開闊了青少年的視野,給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
(二)加強對外交流
網絡創造了一個虛擬的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員可以超越時空的制約,十分方便的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進行聯系和交流,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由于網絡交流的虛擬性,避免了人們直面交流時的摩擦與傷害,從而為了人們情感需求的滿足和信息獲取提供了嶄新的交流場所。
(三)促進青少年個性化發展
青少年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也可以得到發展的資源和動力,利用因特網就可以學習,研究乃至創新,這樣的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學習。網上可提供學習的知識浩如煙海,這就個青少年進行大跨度的聯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廣闊的領域,為創造性思維不斷的輸送養料一些電腦游戲在一定程度上能強化青少年思維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四)“網絡性格"的形成和身體素質的下降
網絡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獨、緊張、恐懼、冷漠和非社會化"。對互聯網虛擬世界的依戀,人機對話和以計算機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脫離現實社會而產生異化,同時青少年又處于生長發育的旺盛期,長時間呆在電腦前的幅射和高度緊張,會損害各種人體機能,導致身體素質下降。
(五)價值觀念的模糊和道德觀念的淡化
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期,好奇心強、自制力弱,極易受到異化思想的沖擊。網絡既是一個信息的寶庫,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各種信息混雜,包羅萬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極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傾斜,模糊不清。網絡虛擬世界里人際關系的隨心所欲,無須承擔責任和免遭懲罰的特點,養成了自我中心的習慣,特別是網上暴力、欺詐等,使得迷戀網絡的青少年道德素質下降、道德觀念淡化。
小組心得:
網絡已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部分,但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全社會行動起來,加強網絡立法、凈化網絡環境、深化教育改革、凈化社會風氣,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小三位一體"和立法、技術、教育的"大三位一體"相結合的網絡文明系統,才能還我們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