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展第三產業調查報告
(三)第三產業的征收控管相對嚴密。從全縣第三產業所轄的幾個具體行業來看,除批發和零售業外,其他行業全部是繳納營業稅的行業。對此,地稅機關可以通過發票實行以票控稅,源頭控管,最大程度防止稅收流失。稅控機的推廣應用進一步加大了對服務業的稅收管理。因此,第三產業管理手段和方法容易操作,征納環境相對較好。
(四)第三產業各行業發展不均衡影響我縣地方稅收的協調發展。從XX年第三產業各行業實現的地方稅收分析,占全年地方稅收比重較多的行業有房地產業(24.9%)、交通運輸業(25%),而一些新興的第三產業如娛樂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及居民服務業等行業占地方稅收的比重都很低,特別是我縣的餐飲住宿業只有5%,批發和零售業只有3.3%,這與我縣發展旅游產業的主導經濟明顯不相稱。而這些行業與傳統行業相比,其實現的稅收通常為營業稅和一些地方稅(費),這些行業發展對地方稅收的貢獻率要大于傳統行業的地方稅收貢獻率。因此,應加大工作措施,加快發展第三產業中的稅收貢獻率大的行業。
三、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的對策
(一)高度重視第三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和資金投向,努力培植第三產業稅源,大力發展對地方稅收貢獻率高,地方政府收益多的行業。要努力打造規范、透明的法制環境,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平競爭、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保證第三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二)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為第三產業發展拓寬空間。積極發展城鎮建設,提高城鎮化建設水平,刺激服務業需求。在當前經濟基礎條件下,應著力研究城鎮建設的布局和規模,通過城市化建設,帶動縣城城區和周邊城鎮旅游、餐飲、房地產、文化娛樂等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三)鞏固壯大傳統服務業,打牢第三產業發展基礎。傳統服務業是第三產業的發展基礎,要在擴大傳統服務業規模、實現總量突破的基礎上,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堅持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緊緊抓住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和居民消費升級的有利時機,鞏固提升以旅游服務、餐飲服務、房地產等為代表的傳統產業,不斷提高其經濟效益。要堅持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大力發展支柱行業和龍頭企業。要鼓勵、支持餐飲服務業,形成高中低檔梯次發展的格局。要加速市場體系建設,提升輻射力,在城區商貿設施建設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加強旅游紀念品基地建設。要發展現代流通業,加速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的發展。
(四)優先發展新興行業,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提高第三產業發展檔次。在加快發展傳統消費產業的同時,應充分依托區位、科技、人才等優勢,把大力擴大現代娛樂服務業規模、提升消費型服務業層次、打造新興服務業品牌作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三大重點抓緊抓實。在娛樂業發展上,堅持與旅游業發展相統一,打造多項目、多種方式的娛樂業,擴大娛樂項目的覆蓋范圍,堅持南五島的統籌發展,加快項目的建設和招商,建立優勢項目。在房地產業發展上,結合我縣城鎮化戰略的實施,合理布局,有序開發,保持住宅建設的合理規模和增長速度。同時,進一步搞活島外人員進島購置商品房,創造更大的市場需求。在旅游業發展上,把旅游開發建設同城市建設、媽祖文化產業開發和生態環境建設結合起來,并進一步加快發展旅游業配套服務,以旅游業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