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萬寧市革命遺址保護與利用情況的調查報告
在過去的革命歲月中,萬寧地方黨組織堅持開展長期的武裝斗爭,經歷第一次革命戰爭時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無數英雄兒女血灑熱土,前赴后繼,創立了“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輝煌業績,使萬寧留下許多革命遺址遺跡,在萬寧人民的心中構筑起一座永恒的豐碑,成為振奮和教育我們的最現實的立體教材。
遺址遺跡基本情況:XX年底,萬寧市共有革命遺址遺跡23處,其中,已經開發的有8個遺址分別是:六連嶺烈士陵園、萬寧革命烈士陵園、莊田紀念館、李振亞紀念園等;其中六連嶺烈士陵園已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愛國主義主義教育基地、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正在開放的有2處:莊田故居、官天民故居。13個沒有開發:其中革命領導人(莫同榮、楊樹興、謝育才)故居3個,徐成章烈士墓、重要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10個。 特別是龍滾鎮田頭村十甲廟,是六連嶺“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革命發源地之一,有許多重大的革命歷史事件在田頭十甲廟發生,萬寧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第一個農會、第一個蘇維埃政府,紅色娘子軍二連、瓊崖高等列寧學校等先后在十甲廟成立。瓊崖特委領導機關曾駐扎在十甲廟,領導指揮瓊崖的革命斗爭,早期瓊崖革命的領導人楊善集、王文明、楊樹興、謝育才、莊田等都在這里從事革命活動。 1928年3月十甲廟被國民黨焚燒,修復后,1932年8月,再次被國民黨燒毀,1943年,完全被日本侵略者拆除,此后,就不再修復。
保護與利用情況:近年來,萬寧市每年投資1萬元保護修繕陳維新烈士故居;每年投資3.5萬元,用于維護修繕萬寧市革命烈士陵園、閻克林等四位革命烈士紀念碑、鹽濤和港“一·二”慘案紀念碑;XX年投入資金13萬元維護修繕莊田紀念館,XX年預計投入資金20萬元,修建莊田將軍故居;XX年已完成官天民故居的維護修繕,預計XX年能夠完成官天民故居的布展工作;每年投資10萬元保護管理李振亞紀念園,XX年投入資金28萬元,建設李振亞紀念園前門庭院;XX年投入90萬元修建六連嶺烈士陵園,XX年投入120萬元修建接待中心,XX年投資475.3萬元(中央資金撥補300萬元市財政配套資金175.4萬元)投資建設六連嶺烈士陵園陳列館,該項目目前已完成基礎建設。XX年國家發改委下達六連嶺革命遺址基礎項目資金1864萬元,用于建設六連嶺革命遺址。目前項目已招標中。
近幾年我市采取建烈士陵園、修烈士紀念碑亭、瞻仰祭掃烈士墓等多種形式緬懷革命先烈,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彰顯烈士豐功偉績,鞭策激勵后人。如今六連嶺已成為緬懷先烈的紅色旅游景點,-XX年度,共接待參觀人數大約2萬人次;同時,團市委、市機關工委、萬城鎮及各中小學校也多次組織干部職工和中小學生,到莊田紀念館觀看展館,接受將軍矢志革命和建設事業奉獻一生的精神教育,-XX年度,共接待參觀人數5000人次;東和農場曾多次在李振亞紀念園開展“緬懷先烈、紅心向黨、入黨宣誓”等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XX年度共接待參觀人數3500人次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由于對革命遺址保護認識不足,宣傳不夠,一些干部群眾對革命遺址不甚了解,無保護的自覺性。一些部門認識不到革命遺址的重要性,面對大量流失損毀的現實,聽之任之,或持等待態度。重申報,輕保護管理現象普遍存在。譬如,烈士紀念建筑物由民政部門管理;遺址文物由文化部門管理;革命歷史資料的收集整理及研究由黨史部門負責。對于一些重要場所,宣傳部門也似乎在管。目前各部門之間沒有很好地配合進行保護和管理。而鄉(鎮)、村級既沒有專門機構和人員、也沒有資金對其進行保護管理。如萬寧市烈士陵園,應該是一處莊嚴肅穆的場所,但卻被晨練的人們占用,跳舞的、打羽毛球的、遛狗的,一片嘈雜擁擠,而且亂扔垃圾。一些人甚至在紀念碑上亂涂亂畫。
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保護規劃和措施,因自然災害和城鄉建設影響,我市革命遺址遺跡毀損嚴重。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完全損毀,無跡可尋。二是損毀嚴重,行將消失。如謝育才故居,楊樹興故居等。三是損毀比較嚴重,遺跡殘缺。如莫同榮故居、官天民故居等。 一些地方還盲目地對舊居遺址改建拆除,使遺址、文物失去真實的價值。
萬寧革命遺址遺跡保護利用的具體對策
1.提高認識,加大宣傳力度,加強革命傳統教育。
革命遺址遺跡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我市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開展宣傳活動,提高全市的認識和保護的自覺性。不僅如此,要在干部群眾中切實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讓人們了解歷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以提高人們思想道德素質,培育革命精神。充分發揮革命遺址和文物的政治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理順管理體制,建立健全保護管理制度。
建議市政府出臺《萬寧革命遺址保護辦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我市應成立包括宣傳、黨史、文物、國土、民政、旅游、建設、規劃等相關部門組成的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的責任。鄉鎮成立相關機構、配備專門人員管理和專人看護。
3.增加經費投入,實施有效保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市政府要將革命遺址保護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設立專項資金,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爭取一點經費,切實解決好革命遺址保護利用和管理經費。
4.合理利用資源,提升萬寧紅色文化影響力,打造紅色文化品牌,推動萬寧紅色旅游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①要確立六連嶺“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紅色旅游主題形象。 ②充分認識萬寧市紅色旅游資源的特色和優勢,加強對紅色旅游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建設紅色旅游復合型產品體系。③結合丁式江書記在萬寧市第十二屆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提出,“建立花園城市,打造度假勝地”總體目標的要求。把紅色旅游景區和休閑農業、觀光農業、成熟的興隆旅游景區、日月灣旅游景區、東山嶺旅游景區線路以及與萬寧神州半島旅游度假區、石梅灣旅游度假區、山欽灣旅游度假區結合起來,將萬寧打造成為文化體驗、旅游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