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浪費的調查報告范文(精選3篇)
有關浪費的調查報告范文 篇1
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x人,也是社會文明道德風尚的重要體現者和傳承者,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如何,這事關祖國的前途命運。確實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x人的新一代大學生不僅要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而且還要的過硬的專業(yè)素質和專業(yè)素養(yǎng)。然而當代的大學生是否真的是這樣呢?這真是值得我們深思。
在現在的大學校園中存在著許多大學生還不應該有的社會現象和浪費現象,校園本應該是讀書育人的場所,而現在到處都以看到一些不良的現象。下面我就浪費現象方面來說我們“可愛”的學校。
本來是帶著美好的憧憬來到自己夢想的天堂;本來想可以愉快的渡過大學美好的時光;本來夢想自己的學校是環(huán)境優(yōu)雅,鳥語花香,有良好的學習風氣和優(yōu)秀的學子。但是現實太殘酷了把我的夢想都化為灰燼。來到這里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我們的食堂,那里是學校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是學校最重要的地方。然而那讓我太失望了,不是對食堂,而是對我們的學生。起初我并不是真的相信這個,覺得現在是開學初,同學們回家久了還不習慣這里的飯菜。真的,我情愿就是如此,但是現實卻不是這樣。現在我來到這已經快有一個學期了,經過這一個學期我在食堂中就餐時的觀察,事實證明那不是假的那確實是這樣。每次我去吃飯時,走那過道去打飯菜時,看到餐桌上同學們吃了后的剩菜剩飯可還真是多呀,而當我去打飯時有這樣一個現象:服務員看到更高更壯的同學便給他們打更多的飯而更矮小的則更少。同樣多的錢打出不同份量的飯,這又是怎樣的現象呢?這我暫不說。而當我去打菜時又有這樣一個現象,有很多的學生不是打一份菜,有的打兩份,有的則更多。開始我還以為他是幫同學打的,可是當我和同學去吃時,看到卻不是這樣。有的是一個人吃兩份,那和女友的菜就更多了,而這些你會認為他們真的會吃完嗎,不,他們頂多吃一半。當他們離開時你會發(fā)現,他們不僅是菜沒吃完而且飯也沒有。這是什么?這樣不是浪費是什么呢。而且還有如果你去看一下那餐具回收處看看或問問那的服務員你會知道一頓飯下來有多少剩飯剩菜要運走。
回顧老一輩革命先烈為我們打江山的情景,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他們在反圍剿的戰(zhàn)爭中踏上了長征之路。在后有追兵前面又是未知數的時候,他們帶著的是什么?是革命的最高信念,沒有糧食供應,他們就吃草根樹皮;沒有鞋穿,就打赤腳。一萬五千里的長征路上他們都這樣過來了。而且還創(chuàng)造了歷史上偉大的奇跡。而我們當代的大學生呢?又是怎么樣的一個面孔。你們豐衣足食過著悠閑的日子,除了學習外你們什么都可以不做。暫且不就這些,但是你們?yōu)楹斡忠莩蘩速M。
當今世界、和平、發(fā)展、合作是時代的潮流,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世界力量的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發(fā)生新的深刻變化。這就要求我們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x人要立志做神龕主義“四有”新人。而青年一代要成長為社會主義“四有”新人,就要開拓視野、發(fā)奮學習、打下堅實的知識和理論功底;就注重加強修養(yǎng),磨練意志、砥礪品格、陶冶情操、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基礎;就要腳踏實地、善于創(chuàng)造、甘于奉獻、在服務人民的過程中實現人生價值。但是我們大學生摸摸心問一下自己,這些你做到了嗎?你們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安于現狀,奢侈浪費,這就是你們應該做的嗎?
提出廣大青年要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其中明確指出“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這就要求我們新一代的大學生要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勤勉敬業(yè)的精神和品德,抵制和反對一切貪圖安逸,厭惡勞動的思想和行為。而我們現在又在干什么,在享受生活、在把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果實一點點的浪費掉。這不但不是在磨練我們而是再磨殺自己。你一個大學生不但沒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反而在貪圖安逸。我們的國家是在培養(yǎng)人才不是在培養(yǎng)貪圖安逸的廢物。
現今的世界還有很多人處于饑餓當中,有許許多多的難民在呼喊。需要我們去幫助,不知你們知不知道如果世界上每個人浪費的一口飯加起來能救活多少在饑餓中掙扎的人民。如果我們有分寸能吃多少就打多少,勤儉節(jié)約能保住國家的資源不會被浪費掉,雖然我們現在不是“東亞病夫”,但是如果我們這大學生開始再這樣的浪費下去。可以說那個“東亞病夫”又會回來。但不過他是經濟上科技上的“東亞病夫”,而是道德上的“病夫”。在我們中國現在不僅表現在我現在所說的浪費而且還表現在各各方面的浪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各種能源的浪費,可以這樣說現今不僅軍事力量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而且浪費現象的表現也可以反映出這個問題。因為浪費現象是一個道德問題,如果一個國家在道德方面有問題,那他怎么團結人心,怎樣可能服眾人。他還有榮可言么?有的只是在各國面前的大辱。
當代大學生應該確立遠大志向,珍惜年華、刻苦學習、磨練意志、砥礪品格、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我們還不到享受的時候。我們現在還沒有完全獨立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漢錢,我們過渡花費就是不孝,就是恥辱,浪費就更是如此。我們要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我們要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弘揚求真務實、自強不息的精神,抵制和反對不思進取、得過且過、貪圖享樂、奢侈浪費等思想和行為。
總之,祖國的未來無限美好,青年的前途無限光明。我們青年要反對貪圖享樂、奢侈浪費。青春只有在為祖國和人民的真誠奉獻中才能更佳絢麗多彩,人生只的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事業(yè)才能閃閃發(fā)光。未來屬于廣大青年,只要努力奮斗,一切都會變得美好!
有關浪費的調查報告范文 篇2
學校:
班級:
姓名:
前言:
一、研究背景:
隨著人類的進步,科技也越來越發(fā)達,讓我們能夠發(fā)現和有效利用更多大自然的財富。可是,隨著人類不斷地開采、浪費,不可再生的資源開始逐漸變少。電力工業(yè)發(fā)展得越快、越發(fā)達,消耗的電資源也越來越多。
我國這幾年暑假和春節(jié)期間經常限電,不少鄉(xiāng)鎮(zhèn)和農村還經常整天都停電,有些地區(qū)甚至都沒有供給電力,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生活。所以,如果我們再不停止浪費,受影響的人們將會越來越多!
二、調查目的和意義:
通過這次調查,我想了解我身邊的人浪費電的情況,并且也讓他們了解自己的過失,以便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從而樹立保護環(huán)境從不浪費一度電開始的良好意識。
三、調查介紹:
①調查形式:調查問卷
②調查對象、范圍:上班族、老人、保姆、中小學生
③活動地點:家、北京加拿大國際學校
④調查時間:xx年4月26—29日
四、調查問卷:
《關于電的浪費的調查問卷》
1、當您使用完燈或電暖氣之類的電子產品會及時關掉嗎?
A、每次都會關B、偶爾不關C、很少關D、不關
2、您有沒有正在使用節(jié)能燈泡?
A、有B、沒有
3、您每天開燈多長時間?
A、0~1小時B、2~4小時C、5~6小時D、6~8小時E、8小時以上
4、夏天的時候您會經常開空調嗎?
A、會B、有時候C、開,但很少D、不會
5、您去年的電費超額了嗎?
A、超了B、沒超
6、您睡覺之前會將您的電腦關機嗎?
A、會B、有時會C、不會
7、您經常在短時間內開關燈很多次嗎?
A、經常B、有時候C、不會
8、您經常開著燈睡覺嗎?
A、經常B、有時候C、不會
9、您應該在哪方面更節(jié)約用電?
10、您還有什么節(jié)約用電的提議嗎?
接受調查的人員:共11人
上班族:3人
老人:1人
保姆:1人
中小學生:6人
五、分析研究信息
通過這次調查,我發(fā)現不同的人對節(jié)約用電的認知上有著不同的觀點,以下是我的'分析:
1、文化程度因素
我觀察到,因受調查人的教育背景高低不同,所以他們節(jié)電的意識也會不同。比如,是否經常在短時間內頻繁開關燈,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會知道或者學過,如果這樣做的話不僅浪費電,還加速了燈泡的老化,容易將燈泡燒壞。所以,在離開房間后20分鐘之內如果還要回來使用,就最好不要關燈,這樣節(jié)能的效果最好。要打破“人走燈滅”的誤區(qū)。
2、經濟因素
因為收入水平不同,人們對買節(jié)能燈泡還是買普通燈泡會有不同的觀點和選擇。比如問卷調查出,大部分人正在使用節(jié)能燈泡,但還是有一部分人并沒有使用。據我了解,20W的節(jié)能燈相當于100W的白熾燈。但是,一只20W的節(jié)能燈的價格一般在15~100元甚至以上,而一只100W的白熾燈只需2~3元左右,所以收入在一般水準的家庭可能會選擇白熾燈,并將省下來的錢用在付電費上。有專家測試過,如果以一天中60瓦的白熾燈照明5小時算:每千瓦時如電費為0、61元,全年用電110千瓦時,所需電費為67、10元,如加上用壞兩只燈泡用去的2、60元,全年費用是69、70元。而使用優(yōu)質節(jié)能燈,只需一個11瓦的燈泡,全年用電只有20千瓦時,電費為12、20元,加上一只燈泡價15元,全年費用僅為27、20元。所以,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使用節(jié)能燈泡其實是可以省錢的。
3、家庭因素
由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狀況,不同的家庭也會有不同的需求。有的老人身體羸弱、怕冷,夏天的時候只會偶爾開空調。年輕人血氣方剛、怕熱,所以會經常開空調。但是,我們仔細想想,是否真的是太熱了才開空調的?有的時候并不是的。事實證明,電扇要比空調省電得多,而且功效并不比空調差。電扇是可以移動的,如果老人不想開空調,年輕人可以將電扇挪到自己屋子里,這樣既不影響老人,還可以省電。
六、研究小結
通過這次調查,總體上大家的節(jié)電意識都很強,大家也具備一些基本的節(jié)電知識,但還是有一些誤區(qū)需要打破。我希望當局、學校和街道能夠加大如何更有效地節(jié)電的宣傳力度,推廣到更大的范圍。讓更多的人意識到需要開始節(jié)電,并且開始付出行動,特別是讓孩子們從小培養(yǎng)節(jié)電意識,養(yǎng)成節(jié)電的習慣。下面我有一些節(jié)電的建議:
1、集中洗衣,可以減少洗衣機的運行次數,并且可以省水、省電。
2、參加每年關燈一小時活動,盡自己的力量來保護地球。
3、利用好光源,盡量不要開太多無謂的燈光。
4、出門的時候及時將路由器關掉。
5、不用電視的時候將電源拔掉。
6、把窗戶開大一點,或者使用電風扇,可以不用開空調。
7、使用電熨斗盡可能將衣物集中熨燙。
浪費是最大的犯罪,節(jié)約就是美德,讓我們想想在偏遠山區(qū)、農村的孩子們,他們晚上沒有電燈的照明、夏天沒有空調制冷、沒有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你會不覺得心痛嗎?讓我們從一度電開始節(jié)省,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為更多的人造福!
有關浪費的調查報告范文 篇3
在我們美麗的校園中,存在著一種十分丑陋的行為——浪費,它像一個漆黑的墨點與白紙般美麗的校園格格不入。于是,我開展了關于校園糧食浪費的調查,從而宣揚“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的優(yōu)良傳統,為建立節(jié)約型校園奠定基礎。
一、調查背景:
勤儉節(jié)約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傳統美德,是我國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吃、穿、住、用上漸漸從生存型向享受型發(fā)展。社會中開始流行起一些不好的風氣,講排場,鋪張,揮霍浪費的現象層出不窮。“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話似乎早已被大家徹底遺忘,學生中的浪費現象也日益嚴重。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許多學生把吃不了的剩菜剩飯毫不憐惜的倒入泔水桶中,有些甚至沒吃上幾口。這種種現象令人深思!于是我們決定就研究我們身邊的這種校園糧食浪費現象。
二、調查目的及意義:
希望通過對學校食堂浪費現象的調查,向學生宣傳節(jié)約糧食的思想,向學校有關領導及食堂提出節(jié)約糧食的方案和措施,達到降低浪費的目的。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有所改善大學生浪費食物的行為,加強大學生的節(jié)約意識,喚起大學生節(jié)約食物、杜絕浪費食物的傳統美德。
三、調查時間:
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
四、調查地點:
潤澤苑食堂、圖書館以及校園
五、調查方法:
1、實地觀察?
分成三個小組,每組三至四人,在三個食堂餐具回收點觀察,由兩人通過記錄剩飯人數和剩飯量并統計男女比例,另一人負責統計使用一次性飯盒人數,記好數據后進行分析。
2、問卷調查
在圖書館以及校園做問卷調查。
3、訪問法
在食堂以及校園對學生進行隨機的訪問。
六、調查結果:
通過我小組對三十名大學生問卷調查,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多數男同學都是吃三個菜,并且能全部吃完,女生一般是兩個菜,有少部分同學吃不完,造成浪費。幾乎所有的同學都有浪費行為,少數人通常是在不好吃、不合胃口的情況下會浪費飯菜,而多數人則是在不想吃的情況下浪費飯菜。大多數同學每月的生活費都在500—1000元,而且大家都覺得不該浪費。80%的同學沒有自帶飯盒的習慣,都使用一次性飯盒、筷子,我們口頭調查了幾個同學,他們的回答是放學了回宿舍拿碗會浪費時間,還有同學說懶得拿,嫌麻煩等原因。
七、調查感想:
1、雖然有許多客觀因素,如:食堂的飯菜很久不變一次,吃都吃膩了,好像很有理由。但是,同學們要找找自己的原因,食堂的飯菜太難吃了,就不能打少一點,夠吃就行了?由此看來同學們對浪費飯菜的問題不太重視,不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這需要提高同學們的素質。要知道錢是你們的,但資源是大家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美德卻日益淡化。高校學生浪費糧食的現象比比皆是。
2、雖然我校食堂有節(jié)約糧食的標語,但是飯桌上、垃圾桶里白花花的米飯,大堆大堆的剩菜仍隨處可見。學生挑剩下的盡是肉片,甚至整塊紅燒肉只咬了一小口就被扔了,魚也只吃了半條就被“無情拋棄”。
3、讓學校食堂盡量把飯菜搞好吃一點。經我們調查,食堂飯菜不知多久了都沒變,我們都可以背出來了。所以希望換一換花樣,讓同學吃好點,避免浪費。
雖然同學們的'浪費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但請同學們想想我們這些理由是我們浪費的借口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多開展節(jié)約的教育活動,加強學生的節(jié)約意識。我們還可以去體驗一下邊遠山區(qū)的生活,這樣的方式比口苦婆心的教育方式好得多得多。
八、解決辦法:
為了解決大學生浪費糧食這一現象,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學生的節(jié)約意識,從教育入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養(yǎng)成節(jié)約糧食的習慣。另一方面,我們要加強食堂的管理,盡可能的提供給學生合適的飯菜。
九、自我小結:
人常言,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可是浪費糧食又是一個怎樣性質的行為呢?我們都知道糧食是農民們辛辛苦苦勞動的結晶,浪費糧食的行為是可恥的,是不可取的!在我們學校食堂里雖然標語隨處可見:粒粒皆辛苦,請珍惜糧食等。但浪費現象總是絲毫未減,這種“不可取”正不斷進行著。
每天在食堂吃完飯后,只要看一下餐廳的剩飯桶,總會看到桶里倒?jié)M了白花花的米飯,還有肉片、蔬菜據工作人員說,每天這樣的剩飯菜要倒掉不止十桶。由此可見,我們學校飯菜浪費現象確實嚴重。一些同學是基于什么原因,倒掉這么多沒有質量問題的飯菜呢?我們對這一現象進行了調查。發(fā)現除少數是因為身體不適胃口不好造成的,多數同學是態(tài)度問題。
而與此同時,學校里有相當一部分貧困生在為如何吃飽飯而奔波苦惱。我們身邊的某些來自貧困地區(qū)的學生,每天要做兼職來換取自己的生活費,還要把錢寄給家里補貼家用,他們每天都要嚴格控制自己的生活費,從來不會浪費一粒糧食。
我們作為大學生應該主動改變自身的觀念,樹立節(jié)約意識,從自己做起,培養(yǎng)積少成多的習慣,愛惜每一粒糧食。發(fā)揚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民族精神。學校食堂也要改善飯菜質量和衛(wèi)生情況,為同學們提供更好的就餐環(huán)境。大家一起努力,為國家節(jié)約每一粒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