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保護環境調查報告(精選7篇)
關于保護環境調查報告 篇1
為了了解我生活的環境,我決定來一次調查行動。下面就是我的調查結果。河水變成了綠色我在我居住的小區后面看見一條綠色的河,真奇怪。我趕忙問住在這里的一位叔叔,這是怎么了?他說:“工廠的廢水、人們的生活污水不經過處理就排放到河內,污染了水質,時間長了,水就發臭、發綠,一到夏天,綠頭蒼蠅、長腿蚊子嗡嗡亂飛,怕人呀……”說到這里,他重重地嘆了口氣。樹林沒了我來到田野里。怪了,我上次來這里,這里還有好多樹呢,現在咋就沒有了?原來,這里的人們需要家具,他們就把樹都砍光了!
唉,做家具是對的,但這樣光砍樹不種樹,也不行呀!況且樹林里還住著小動物們,它們怎么辦呢?回來后,我組織起我的小伙伴們,對人們進行了環保宣傳,呼吁人們保護環境,共同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
關于保護環境調查報告 篇2
調查時間:20xx年10月14日
調查地點:洛浦公園(南昌路段)
調查人員:王雅茹付雙凡李正曉
調查對象:
公園里的垃圾
調查方式:
觀察、訪問
調查情況:
我們小組成員來到洛浦公園(南昌路段),見到公園綠樹成蔭,鮮花盛開,很多人都在公園里散步、玩耍。可是我們發現一些角落一些垃圾,洛河的水面上漂浮著游人扔的包裝袋和塑料袋,幾個阿姨坐在長椅上邊聊,邊嗑瓜子,她們的腳邊全是瓜子殼。草坪中有樹葉、香蕉皮、甘蔗渣、零食袋、煙盒、煙蒂等,小路上總有一些吃剩下的食物……據統計,公園里的垃圾占公園總面積的百分之十五。
訪問環衛工人:
問:阿姨,請問您每天清掃的都有哪些垃圾?
答:我打掃的垃圾基本上都是落葉、煙蒂、果皮、紙屑、塑料袋等。
問:阿姨,現在公園里每天清掃出的垃圾數量怎么樣?
答:這時候,是樹葉飄落的時候,落葉數量大一些,人們隨手扔的垃圾數量上已經比以前少多了,但是,有些垃圾在草叢間,清理起來比較麻煩。
問:阿姨,我看到剛才您清理了那些瓜子皮,您清理這些時有什么想法?
答:對于這種現象,我們除了勸說,就只能將地面清理干凈。
問;阿姨,您在勸說過程中,他們態度如何呢?
答:唉,這也是我們煩惱的問題,有的很配合,并且承認了錯誤,有的好像沒聽見,該怎么著還怎么著。
問:您經常看到的是哪個年齡段的人扔的垃圾多些呢?
答;哪個年齡段的都有,相對來說,還是小孩字比較多些。
調查心得:
經過這次調查,我們才知道了公園的環境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令人滿意,存在許多的問題。
(1)為了方便,人們常常隨手丟棄果皮、煙蒂、零食袋。有的甚至走一路丟一路,好像絲毫沒有意識到破壞了城市衛生。應該主動提高環保意識,不能怕麻煩,多走幾步,自覺把垃圾進行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
(2)這么多的枯枝落葉,如果被焚燒,排放的碳就會重新回到大氣中;如果被填埋,那將會增加垃圾處理的壓力。“物質是循環的,在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存在垃圾,關鍵在于怎么利用”,通過堆肥,可將枯枝落葉所含大部分的碳長久固定在土壤中,實現低碳園林的目的。所以看似垃圾的落葉,也可以變廢為寶。
(3)我們也親眼目睹了環衛工人的工作是多么辛苦,所以我們更要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這次調查活動很有意義,我們決心親自加入環保小衛士的行列。我們要發揮同學們的力量,對不文明現象進行勸解,“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是生命賦予我們沉重的使命!
我的話:
星期天老師留的作業,實踐活動——做調查報告。希望老師和朋友們們多多指點。
關于保護環境調查報告 篇3
星期天下午,風和日麗,陽光明媚。我和姐姐對小區的草坪、垃圾筒和寵物大小便等小區環境問題進行了實地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下:
1、草坪上有明顯的踩踏痕跡,一些為了走近路的人們自私地踩踏著無辜的小草。使得生機勃勃的小草變的奄奄一息。
2、個別住戶為了自己的“方便”,在路上亂扔垃圾。嚴重的破壞了小區的環境。并且在一些垃圾桶周圍,垃圾桶旁邊的垃圾都堆起來了,垃圾桶卻沒滿。
3、在一些角落可以看見寵物的大小便,嚴重的破壞了小區的形象和壞境。
4、在水池里可以清楚地看見人們亂扔的一些小垃圾。
5、一些爺爺奶奶帶著自己的孫子在小區的公共場所抓魚。
針對以上問題,我想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1、腳下留情,請勿踩踏小草。
2、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地小事做起,垃圾分類,不隨便亂扔垃圾。
3、禁止寵物隨地大小便,主人應該肩負起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4、保護壞境人人有責,大力宣傳保護環境。
如果不保護好環境,守護不好我們的家園,那么我們的河會越來越臟,我們的空氣也越來越不好,美麗的城市將變得陰暗無比,我可不希望我們生活在一個丑陋不堪的地方,陰暗無比的地方是遭人厭棄的。反之,我們應該從小做起,從我們自己做起,保護環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守護屬于我們的藍天,讓草地變得更綠,讓天變得更藍,讓河水變的更清澈,讓空氣變得清晰!加油!
關于保護環境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背景
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生產規模急劇擴大,人口迅速增加,從自然界獲得的資源超過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同時排入環境的廢棄物超過了環境容量,出現了全球性的資源耗竭和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破壞問題,水污染就是尤為嚴重的一個,我用休息時間對重慶市璧山縣水質狀況進行了實地考察,并查詢了國內有關資料,對于水污染這一問題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水污染的嚴重性。
2、詢問相關部門了解水污染問題。
3、通過各種渠道,水污染問題的解決措施。
三、調查的目的:
1、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更好地了解重慶市的污染情況和一系列環節問題。
2、為文化部門、環保部門提供更為詳細的資料,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治理污染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從而使人們更好地了解家鄉,熱愛美麗的大自然,珍惜人們的寶貴生命之源—水。
3、提出相關的應對策略。
四、水污染基本狀況:
4.1何謂“水污染”?
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
水的污染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江流總量的14%以上,而近年來,我國城市水污染問題嚴重,1998年監測的176天城市河段中,52%的河段污染較重,據統計,1999年全國城鎮廢污水排放總量為606億噸,其中工業廢水量占67%,廢水污水排放總量較1980年增加了近一倍。根據水利部門監測結果。1980年全國受污染的河長比例為21%,1999年增加到38%。據監測,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
我國的現行措施自70年代以來,我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采取了許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法規,建立了管理機構,加強了監測和監督建設了一批污水處理設施,推廣潔水和清潔生產工藝,如治理淮河污染的“零點行動”等。
4.2現階段問題
1、結構性污染問題突出。一些流域造紙、化工企業數量仍然過多,一些企業“舊病復發”繼續超標排污。污染負荷難以削減。達標排放之前,許多地方做的是表面文章,達標排放“零點行動”一旦結束,一些企業便“舊病復發”。
2、生活污水,面源污染缺乏力度。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即化肥、土壤等造成的污染)在一些流域已成為主要污染來源,如滇池,生活污染源占45%~56%,面源污染占33%~40%,滇池在實現工業化污染源達標排放后,雖然工業污染物的排放量明顯下降,但在緩解湖水富營養化方面效果并不明顯。國家環保總局的一份資料顯示,一些流域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展緩慢,已成為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該文章由整理)
3、枯水季河流自凈能力差,污染有所加重。
4、一些地方仍未能正確處理水利建設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加劇了水的惡化,一些地方為了防洪抗旱和保證工農業用水、修建了很多水庫、閘壩,如淮河流域就建有水庫5000多座、閘壩4000多處。有的地方閘壩一堵就是一年,等到水變黑變臭,便將污水下泄,污染下洲。“流水不腐”的道理誰都懂得,但“三河三湖”流域,許多地方變成了“死水一潭”因此,一些流域達標排放后又出現反彈。
五、結論:
小南湖河上的漂浮物很少,大部分河水清澈,個別河岸有垃圾堆放,河水不能飲用,轄區水域水質狀況總體良好,與上年相比變化不大,沙溪流域地表水達標率為90%,主要污染因子為氨氮、石油類,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4%,主要污染因子為糞大腸菌群:湖庫水質呈富營養趨勢,主要為氮、磷污染。
根據年度環境統計,全市廢水排放總量億噸,較上年增加了15%,其中工業廢水占5%,生活污水占10%,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達44849噸,比上年削減%。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三明市列東污水處理廠出水的懸浮物、氨氮、化學需氧量(COD)總磷4項出現超標。
而這些污染的來源主要有:
1、部分家庭還使用含磷的洗衣粉。
2、大量污水未經處理便直接排向沙溪河中,其中包含各種污染物質。
3、附近人群將廢棄物直接倒入河中。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四點的治理方法:
①水污染防治法的貫徹得到各級重視。
②狠抓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工作。
③多方融資加快設施建設。
④大力實施環境創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六、可行性措施:
1、繼續健全有關的法律體系,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和普法宣傳,提高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
2、加強水污染防治和監測的管理,建立水環境保障體系,逐步實現統一管理、科學管理和民主管理。
3、推廣節水技術,引起生產工藝和廢水處理回用技術,繼續降低污水排放系數。
4、調整產業結構。特別在缺水地區,限制耗水,排污大的行業發展。
5、建立投入保障機制,堅持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籌集資金,確保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設和管理措施的實施。
七、整治建議
1、水污染防治法的貫徹得到各級重視。繼續健全有關的法律體系,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和普法宣傳,提高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樹立環保與經濟、社會統一協調發展的新觀念。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類對環保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領導干部的思想與時俱進,始終站在"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高度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在環保工作上要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法,違法必究,努力推進《水污染防治法》在重慶市的實施。
2、狠抓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工作。加強水污染防治和監測的管理,建立水環境保障體系,逐步實現統一管理、科學管理和民主管理。
3、大力實施環境創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推廣節水技術,引起生產工藝和廢水處理回用技術,繼續降低污水排放系數。
4、調整產業結構。特別在缺水地區,限制耗水,排污大的行業發展。
5、多方融資加快設施建設。建立投入保障機制,堅持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籌集資金,確保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設和管理措施的實施。
6、加強排污費征收力度,緩解水污染防治工作經費緊缺的矛盾。建議政府采取一次集中的整治活動,嚴肅查處拒繳欠繳行為,將所收費用用于我市的污水處理設施或環保設施建設,提高我市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使我市污染防治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7、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搞好水污染防治工作。政府要進一步做好環保服務工作,鼓勵個人和企業投資環保治理。調動公眾參與積極性,保障公眾的健康權、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對破壞水環境的行為進行監督。環保主管部門要加大檢查監督力度,促使各排污單位的治污設施正常運轉,杜絕偷排漏排現象,對違返規定的,加大處罰力度,把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實處,各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合作,特別是市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城市生活團體垃圾定點傾倒管理;禁止在江河兩岸貯存、堆放和向河傾倒垃圾。
8、要堅決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目前我市的城市建設方興未艾,落實兩個制度,勢在必行。對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設計、施工,應采用新的治理工藝,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在各鄉鎮建設中,應修建生活污水集中處理池,如果目前條件不成熟,在規劃上也要留出位置,特條件成熟后再進行修建,這不但能改善城市環境,而且對城市的長遠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9、工業結構的選擇與合理布局要放在首位,在工業發展的初始階段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對所產生的污染物質進行分散加集中的控制。
10、優先從源頭削減污染物的產生量,這有利于從根本上控制污染物的產生。
八、總結:
大家都隨時進行環保宣傳,行動起來,讓周圍的環境更加風采迷人!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市民保護河水,杜絕污染的 自覺性,加強城市污水處理以及相關設施的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水資源環保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環保力度,提高我市水資源的質量,為國家防治水污染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于保護環境調查報告 篇5
調查時間:
11月13日——11月28日
調查對象:
紹興縣柯北經濟開發區內一印染廠
調查人員:
505班 王弘靖
調查背景:
凡是在紹興生活一段時間后,就會經常聽到“醬缸”、“染缸”、“酒缸”三個專用名詞,那是因為這三口缸在紹興自古就有,而且對紹興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貢獻,這是好事,但在這三口缸的背后,卻也給生活在紹興的老百姓帶來了煩惱。大家都知道,這三口缸那可是長年累月在排放著污水,聽長輩們說,以前的河道、池水隨著這三口缸的增加清澈度在下降,甚至有的地方水面上一下子會浮上來很多死魚,散發出臭氣,人們常常為用水的事情犯愁。這就是三口缸造成的后果,它們所生成的污水被排放到河道、水池,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而現在只要我們到環城河,城市的小河邊去走一走,卻會發現并沒有像大人們說的這種情況,在環城河兩邊綠草如茵,河面上船來船往,有時還會出現一、二只游輪,游輪上的人們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欣賞著環城河兩岸的風光。到了夏天,還會有人在河里游泳;城市內的小河邊也風光如畫,夏天的傍晚,人們都會三三兩兩坐在小河邊乘涼;到農村去瞧一瞧,也是河道清澈,水面上的漂浮物很少看到。
大人們說的與我們現在看到的二種情況那可是天差地別了,紹興仍然有同樣的三口缸,為什么現在河水卻是清澈的,小魚歡快地游動?是不是現在三口缸生產時不排污水了?它們的生產對我們的生活有沒有影響呢?
帶著這些問題,由爸爸安排,我對本地的印染廠進行了調查,聽爸爸說,現在紹興的染缸最多,只要你搞清楚了這染缸是如何在運作的,其他的二口缸的情況也就能想像得到了。
調查過程:
印染廠座落在紹興縣柯北經濟開發區內,聽廠里的叔叔介紹,這家廠主要是以加工為主,就是人家將白坯布運來,根據要求,由他們對白坯布進行染色。這家廠現在有染缸218只,染色能力每天達到80--100萬米。這在紹興縣同類廠家中是屬于規模較大的企業了,它日用水量為12000-15000噸之間,據介紹,這12000噸--15000噸清水經過廠區內每道工序后,將會產生數量基本相同的工業廢水。這樣首先排除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染缸在運轉時仍有廢水產生。那么這些產生的廢水是怎么樣的呢?是不是也像以前那樣是污水呢?隨著水流動的方向,我一道工序一道工序進行參觀。最后,我們來到了這家廠最背后的一個建筑物附近,剛到那兒,迎面而來的是一股刺鼻的氣味,這在車間里是沒有的,就在我捂住鼻子的時候,陪同我們的叔叔就對我介紹,這是他們全廠工業廢水的集中區,由于白坯布在染色過程中需要添加各種顏料,這些顏料混合在一起,就會出現化學反應,這樣就造成了廢水,而且這些廢水帶有毒素,因此,必須要把這些污水集中起來進行處理。他們把這個處理區叫中水回用處理站,是花了多萬元才建造起來的一個污水處理系統。當接近這個中水回用處理站,走近一瞧,只見通到污水處理站的管道里涌出來的污水有橙色的、紅色的、黑色的,真可以說是五顏六色,異味陣陣不斷,可見這樣的水要是排到江河、水池中,那會是怎樣的結果了。據介紹,他們把染缸產生的污水用管道吸到這個處理站里,由工作人員對污水進行檢測后,加入一定量的化學藥水進行系統處理,把一部分污水轉化為工業用水,可以繼續回用,剩下的就通過環境保護局抽樣檢查后,如達到相應的標準,就由總管道排放到在紹興濱海的污水處理總站進行處理。現在紹興縣的每家印染廠都是按照環保局的要求在廠內先進行污水處理,達到一定排放標準后才可以進入濱海污水處理總站的管網,如果有廠家偷偷排放,把污水排到河道,那將會得到嚴厲的處罰,甚至會關閉工廠,國家有這樣的政策在,難怪印染廠不敢往江河、水池中排放污水了。
在調查中也得知,紹興縣的印染廠光是年加工費在500萬元以上的廠就有近170家,如果按每家60只缸計算,一天產生的污水就有56萬噸—70萬噸,這么大的量如果排放到河道中那可想而知會是怎么樣的了。于是,我急于要解開最關心的問題了,那個濱海污水處理總站每天能處理這么多的污水嗎?這些水最終又怎么排放的呢?
從柯北工業開發區到濱海污水處理總站坐車大約二十分鐘時間,進入大門,迎面看到的是一排排柳樹,綠葉成蔭,路面干凈整潔,過了一會兒,在我的眼球里出現了幾個又高又大的圓形建筑物,它們是用水泥制作的,周圍還有護欄,如果要上去,得通過小梯子爬上去。車在污水處理總站里面轉了一圈,除了看到的幾個建筑物和辦公樓,其余都種植著樹木,如果不早先說明,我還以為這兒是公園呢。下車后,我就接連問來接待我們的一位叔叔好幾個問題,總算搞明白了,原來那幾個又高又大的圓形建筑物是用來儲蓄紹興有污水排放的各廠家所排放的污水的,通過化學處理、使污水中固體物沉淀下來,然后把水再排放到另一個水池中,再進行處理,這樣一道道下來,需要通過四次處理,最終達到國家的排放標準,把處理后的水排到錢塘江水系里去,同時對沉淀物定期用專用設備進行處理。這一系列操作基本都是用電腦控制操作。后來也了解到,這個污水處理總站現有的設備每天能處理80萬噸工業污水,建造費高達十幾億,有這么龐大的處理能力,這在全國也是位居第一的。
調查結果:
我在吊車中發現:現在的印染廠環保意識非常高,他們都花了大量的財力建造了自己的中水回用處理站,據相關數據反映,平均每個印染廠花費在環保上的費用就達300萬元以上,雖然一次性投入比較大,但對將來有很大的益處,這不僅節約了水資源,節約了印染廠自身用水費用,而且也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同時國家對于環境保護也高度重視,出臺了環保法規,當地的環保部門也進行實地檢查監管,對有違反環保法規的廠家進行處罰,難怪我們現在的江河、水池變得清澈了呢!
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相信我們的生活質量會變得越來越高!
關于保護環境調查報告 篇6
調查時間:
11月13日----11月28日
調查對象:
xx縣柯北經濟開發區內一印染廠
調查人員:
調查背景:
凡是在生活一段時間后,就會經常聽到“醬缸”、“染缸”、“酒缸”三個專用名詞,那是因為這三口缸在自古就有,而且對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貢獻,這是好事,但在這三口缸的背后,卻也給生活在老百姓帶來了煩惱。大家都知道,這三口缸那可是長年累月在排放著污水,聽長輩們說,以前的河道、池水隨著這三口缸的增加清澈度在下降,甚至有的地方水面上一下子會浮上來很多死魚,散發出臭氣,人們常常為用水的事情犯愁。這就是三口缸造成的后果,它們所生成的污水被排放到河道、水池,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而現在只要我們到環城河,城市的小河邊去走一走,卻會發現并沒有像大人們說的這種情況,在環城河兩邊綠草如茵,河面上船來船往,有時還會出現一、二只游輪,游輪上的人們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欣賞著環城河兩岸的風光。到了夏天,還會有人在河里游泳;城市內的小河邊也風光如畫,夏天的傍晚,人們都會三三兩兩坐在小河邊乘涼;到農村去瞧一瞧,也是河道清澈,水面上的漂浮物很少看到。
大人們說的與我們現在看到的二種情況那可是天差地別了,仍然有同樣的三口缸,為什么現在河水卻是清澈的,小魚歡快地游動?是不是現在三口缸生產時不排污水了?它們的生產對我們的生活有沒有影響呢?
帶著這些問題,由爸爸安排,我對本地的印染廠進行了調查,聽爸爸說,現在染缸最多,只要你搞清楚了這染缸是如何在運作的,其他的二口缸的`情況也就能想像得到了。
調查過程:
印染廠座落在xx縣柯北經濟開發區內,聽廠里的叔叔介紹,這家廠主要是以加工為主,就是人家將白坯布運來,根據要求,由他們對白坯布進行染色。這家廠現在有染缸218只,染色能力每天達到80--100萬米。這在xx縣同類廠家中是屬于規模較大的企業了,它日用水量為12000-15000噸之間,據介紹,這12000噸--15000噸清水經過廠區內每道工序后,將會產生數量基本相同的工業廢水。這樣首先排除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染缸在運轉時仍有廢水產生。那么這些產生的廢水是怎么樣的呢?是不是也像以前那樣是污水呢?隨著水流動的方向,我一道工序一道工序進行參觀。最后,我們來到了這家廠最背后的一個建筑物附近,剛到那兒,迎面而來的是一股刺鼻的氣味,這在車間里是沒有的,就在我捂住鼻子的時候,陪同我們的叔叔就對我介紹,這是他們全廠工業廢水的集中區,由于白坯布在染色過程中需要添加各種顏料,這些顏料混合在一起,就會出現化學反應,這樣就造成了廢水,而且這些廢水帶有毒素,因此,必須要把這些污水集中起來進行處理。他們把這個處理區叫中水回用處理站,是花了20xx多萬元才建造起來的一個污水處理系統。當接近這個中水回用處理站,走近一瞧,只見通到污水處理站的管道里涌出來的污水有橙色的、紅色的、黑色的,真可以說是五顏六色,異味陣陣不斷,可見這樣的水要是排到江河、水池中,那會是怎樣的結果了。據介紹,他們把染缸產生的污水用管道吸到這個處理站里,由工作人員對污水進行檢測后,加入一定量的化學藥水進行系統處理,把一部分污水轉化為工業用水,可以繼續回用,剩下的就通過環境保護局抽樣檢查后,如達到相應的標準,就由總管道排放到在濱海的污水處理總站進行處理。現在xx縣的每家印染廠都是按照環保局的要求在廠內先進行污水處理,達到一定排放標準后才可以進入濱海污水處理總站的管網,如果有廠家偷偷排放,把污水排到河道,那將會得到嚴厲的處罰,甚至會關閉工廠,國家有這樣的政策在,難怪印染廠不敢往江河、水池中排放污水了。
在調查中也得知,xx縣的印染廠光是年加工費在500萬元以上的廠就有近170家,如果按每家60只缸計算,一天產生的污水就有56萬噸—70萬噸,這么大的量如果排放到河道中那可想而知會是怎么樣的了。于是,我急于要解開最關心的問題了,那個濱海污水處理總站每天能處理這么多的污水嗎?這些水最終又怎么排放的呢?
從柯北工業開發區到濱海污水處理總站坐車大約二十分鐘時間,進入大門,迎面看到的是一排排柳樹,綠葉成蔭,路面干凈整潔,過了一會兒,在我的眼球里出現了幾個又高又大的圓形建筑物,它們是用水泥制作的,周圍還有護欄,如果要上去,得通過小梯子爬上去。車在污水處理總站里面轉了一圈,除了看到的幾個建筑物和辦公樓,其余都種植著樹木,如果不早先說明,我還以為這兒是公園呢。下車后,我就接連問來接待我們的一位叔叔好幾個問題,總算搞明白了,原來那幾個又高又大的圓形建筑物是用來儲蓄有污水排放的各廠家所排放的污水的,通過化學處理、使污水中固體物沉淀下來,然后把水再排放到另一個水池中,再進行處理,這樣一道道下來,需要通過四次處理,最終達到國家的排放標準,把處理后的水排到錢塘江水系里去,同時對沉淀物定期用專用設備進行處理。這一系列操作基本都是用電腦控制操作。后來也了解到,這個污水處理總站現有的設備每天能處理80萬噸工業污水,建造費高達十幾億,有這么龐大的處理能力,這在全國也是位居第一的。
調查結果:
我在吊車中發現:現在的印染廠環保意識非常高,他們都花了大量的財力建造了自己的中水回用處理站,據相關數據反映,平均每個印染廠花費在環保上的費用就達300萬元以上,雖然一次性投入比較大,但對將來有很大的益處,這不僅節約了水資源,節約了印染廠自身用水費用,而且也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同時國家對于環境保護也高度重視,出臺了環保法規,當地的環保部門也進行實地檢查監管,對有違反環保法規的廠家進行處罰,難怪我們現在的江河、水池變得清澈了呢!
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相信我們的生活質量會變得越來越高!
關于保護環境調查報告 篇7
今天下午,我和何學丹、何學潤、姚施雨、童詩夢一起去調查周圍的環境。
首先,我們來到池塘邊,池塘里有很多垃圾,魚幾乎全死了。這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很奇怪。通過訪問,我們知道了,原來是小魚太可愛了,在清水里游來游去,人們都會買來一個個面包喂魚,可是人太多了,一些不講理的人該喂的喂,不該喂的也喂,水漸漸地變渾,魚兒們實在呆不下去了,可是又逃不出去,所以漂亮可愛的魚兒就死了,原來漂亮的魚塘變成了臭水塘。現在的池塘是人見人罵,一走近就有一大股臭味,人們再也不喜歡這個池塘了。
接著,我們來到了草坪,以前彩色的朵朵小花點綴著綠色的小草,草坪中央是石桌、石椅還稍稍透亮,小鳥也很喜歡來這里玩耍,可是現在……大家把小草踩死了,把花摘走了,卻把垃圾留下來了,石桌、石椅也留下了點點污漬,垃圾越來越多,污漬也幾乎把桌子淋了一遍,好臟呀,都沒人敢來了,只有來丟垃圾的,這片草坪成了名副其實的垃圾廠。
最后我們來到操場上,旁邊有幾棵小樹,樹上的葉子被摘得差不多了,一個木架把一棵小樹壓彎了,樹葉黃了一大片,樹枝斷了一大截,小樹都快不能受了,再看看那幾棵大樹,被學生爬得滑溜溜的,樹皮掉在地上,很多樹枝被折斷了,周圍的環境也破壞得不堪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