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工作報告 > 調查報告 > 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十篇

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23-11-16

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十篇

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 篇1

  【調查目的結果】

  “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成為生活中的指路明燈。”新課標對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僅僅要教會學生閱讀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養成終身自覺閱讀的習慣。為了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狀況,便于針對性地推薦閱讀書目,科學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拓展課堂教學資料。本學期11月份,對本班學生的課外閱讀作了調查。全班學生人數59人,收回調查表59份。調查結果統計如下:

  【調查分析】

  1.閱讀習慣差:從調查中發現,學生沒有養成自覺閱讀的良好習慣,我們班學生喜歡讀書的學生大約占一半,竟然還有2人不喜歡讀書,狀況堪憂;自覺讀書的不足班級學生的一半,大部分是在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下閱讀;每一天保證一小時閱讀的學生64%,閱讀時間不能保證,各幾乎占三分之一;尤其是不愿意與同學交流閱讀體會者占多數,僅7人愿意與人交流;在閱讀批注圈畫記錄方面有40%人從不動筆;49.2%學生閱讀時能做到專心致志,3.4%人竟然是在三心二意的狀態下閱讀,47.5%學生承認閱讀時比較認真。由此可見,大多學生對科學閱讀方法的掌握不夠,好的閱讀習慣沒有養成,而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自然無法評估。而從調查表中得知學生迫切期望教師向他們推薦課外閱讀書目,運用課堂時間閱讀課外書籍,講一講閱讀故事,定期讓他們交流閱讀體會。

  2.閱讀資料單一:身為六年級學生,竟然還有17名學生喜歡看卡通小說類書籍,閱讀中外名著者僅占班級的45.5%。閱讀書目比較直觀淺顯,欣賞不了陶冶性情的名著,看不懂深奧的自然科學書籍,喜歡瀏覽淺顯易懂的卡通小說童話寓言類書籍,與所在年級不成正比。

  【調查反思】

  1.家庭因素。從學生的家庭環境來看,他們大部分來自進城打工者家庭,這些家庭缺少基本的讀書氛圍,很多學生的父母幾乎每夜都在電視前或者在打牌中度過。家長的文化素養直接影響到孩子的閱讀習慣,沒有濃厚的家庭文化環境的熏陶,這一客觀因素造成學生沒有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

  2.家長盲目指導。由于家長文化的局限性,客觀上不明確閱讀哪類書籍對孩子有益,對孩子的閱讀指導束手五策。只是抱怨孩子不讀書,貪玩,盲目購買教輔資料逼著孩子閱讀,認為這就是課外閱讀,歪曲“閱讀”一詞的深刻。甚至盲目認為:只要孩子把語文書上課文會背了,就是學好了語文。這也是造成學生閱讀資料淺顯書籍的客觀原因。

  3.應付閱讀作業。除了以上兩個客觀因素外,與教師的閱讀指導和閱讀興趣的`培養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雖然每周一老師都檢查學生上周閱讀的書目和閱讀時間是否保證半小時以上,并由家長簽字證明,但是完成質量普遍不高。學生普遍帶著應付的心理閱讀,加之家長督促不力,閱讀效果可想而知。這是逼迫學生閱讀,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4.理解潛力低下。課外閱讀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文成績,分析理解潛力普遍差。對于文字描述性的問題或需要加以主觀分析的習題,就無從答起。作文時導致錯別字語病連篇,理解潛力明顯低下。

  【改善措施】

  1.科學引導。充分利用目前運用的《小學語文拓展閱讀》一書,課堂上結合課文教學,指導學生閱讀方法。教會批注圈點記錄等閱讀方法,養成默讀速讀誦讀等閱讀形式,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2.讀書交流。經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推薦書目,介紹新書,交流心得。每節語文課前的三分鐘談天說地或好書推薦,設置班級“讀書檔案表”,做到一課一名句一日一誦讀三日一古詩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書一周兩習作一月一交流。每月評選“詩文誦讀大王”“讀書之星”。

  3.營造讀書氛圍。每周抽出一節語文課,或利用晨會課,讓學生閱讀自己帶的書籍,或交換書籍閱讀;每一天下午到校時,靜靜地坐在座位上讀書,營造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課間有目的地引導學生之間自覺交流讀書體會,或教師與學生交流讀書心得,故意吸引一群“小聽眾”,構成良好的學風,調動學生的閱讀欲望。

  4.拓寬閱讀量。鼓勵學生相互借閱,對借閱率高的學生予以表彰;督促學生到校園市省圖書館借書,鼓勵有條件的同學在網上閱讀。目前班級作文修改小組成員,已經成立了六(2)班網絡博客,把同學的優秀作文都已發到網上,與同齡人交流,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健康閱讀,交流閱讀心得,拓寬學生的閱讀面。

  5.推薦書目。向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打印之后人手一份,幫忙學生借閱或購買。書名有《唐詩宋詞精選》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余秋雨的《語文新天地》王尚文的《新語文讀本》《金拇指》及鄭童話系列凡爾納的《神秘島》和《海底兩萬里》《葉圣陶兒童文學全集》吳兆基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愛的教育》《老人與海》《電腦帝國》《昆蟲記》《少女的紅發卡》《吹牛大王歷險記》《小王子》《快樂王子集》《苦兒流浪記》《隱身人時間機器》等50本中外現代文學作品。

  6.同讀一本書。與學生同讀一本書,有利于為學生樹立誦讀的榜樣。能夠采用“激將法”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隨時與學生交流閱讀體會,幫扶著學生讀完一本本有價值的書。

  7.倡導親子共讀。在家長會上推薦家長每一天與孩子一同閱讀不少于20分鐘,每周帶孩子逛一次書店,每月瀏覽一本孩子閱讀的書籍,做到經常性地與孩子交流溝通。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作為一名引領學生閱讀的教師,要“授生以漁”,

  從而讓學生終生與書為伴,讓書伴隨著學生健康成長,讓書成為他們人生中的“指路明燈”。

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研究的目的

  二、調查對象和方法

  (1)本次調查工作人員從8年級3班和4班共抽取100名學生,確保抽樣調查結果合理、準確、科學、可信。

  (2)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初中生課外閱讀問卷及現狀;(問卷見附件1。)在問卷調查中,我主要調查了閱讀內容、閱讀范圍、閱讀時間、閱讀目的和閱讀方式。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本次調查共調查了100名農村初中八年級學生。通過這次課外閱讀的調查,我發現農村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并不樂觀。我對問卷結果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從閱讀的興趣和目的出發

  (二)從閱讀時間

  調查結果顯示,42.18%的學生平均每周閱讀3小時以上,25.02%的學生平均每周閱讀2小時以上,27.68%的學生閱讀1 mdash兩個小時,甚至6.32%的學生每周閱讀時間不到一個小時。主要原因是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相當多的學生陷入了困境。給老師的建議。一欄要求老師少布置作業,多留點時間給他們看課外書。這是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共同的原因。雖然實施了新教材,但新課程理念并沒有真正落實。為了考上大學,學校還是實行應試教育。最后還是靠考試成績來決定成功。

  (三)從閱讀途徑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購買和借閱是農村初中生閱讀的主要方式,分別占77.31%和77.81%,而只有6.5%和6.31%的人通過租賃和互聯網獲得閱讀資源。可以看出,農村初中生的閱讀方式比較單一,尤其是在新時代,比如互聯網,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應用。但由于農村初中生家庭經濟狀況較差,很多家庭很少給學生買課外書,而城市的學校有閱覽室、資料室、圖書館,都有豐富的藏書,而農村初中有這些設施但藏書很少,導致學生閱讀資源嚴重不足,無法滿足閱讀需求。許多學生贊成給父母的建議。專欄里希望家長能支持孩子買課外書,多給自己買課外書,對吧學校建議希望能買到一些名著或者適合初中生閱讀,與時俱進的書。

  (四)從閱讀內容來看,對于魯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吳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的作品,讀過的。學生比例比較高。但是在師生的交談中,我了解到其實對于這些著名的藝術家來說,他們只看過幾篇文章,遠遠沒有深入了解。另外,對于一些外國作家(童話作家除外),只有少數學生讀過,比如羅曼羅蘭、海明威、莫泊桑,讀過的學生比例在10%以下。可見學生閱讀面窄,閱讀深度不夠。

  第四,一些建議

  (一)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知道的不如好的,開心的'不如開心的。要使課外閱讀取得明顯的效果,關鍵是要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做好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可以利用校會、班會、校窗、黑板報、墻報等形式宣傳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在全校師生會、家長會上讓全校師生、家長了解課外閱讀的意義;在黑板的右邊或者教室里寫一些關于課外閱讀的名言或者勵志的話;在教室、走廊、樓梯張貼國內外著名文藝家的肖像;開展以課外閱讀為主題的班級、小組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以多種方式鼓勵學生愛書。

  2.建立班級閱讀角,豐富閱讀資源

  農村初中辦學條件相對滯后。很多學校圖書館的書比較少,學生家里的書極其有限,閱讀資源匱乏。我們可以在班級單位設立讀書角,書源可以由師生捐贈,從而打造資源共享平臺,豐富閱讀資源。

  3.組織一系列活動,形成閱讀浪潮

  學校可以確定閱讀主題,定期舉辦背誦、演講和講故事比賽,或者舉辦閱讀報告,交流閱讀收獲或感受,或者舉辦展覽,展示課外閱讀成果,或者開展閱讀短文寫作活動。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課外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形成課外閱讀的浪潮。

  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學生產生了想讀書、愛讀書的沖動。一旦有了課外閱讀的內在動力,學生就能真正以獨立積極的態度投入到課外閱讀中,真正體會到課外閱讀帶來的成功體驗。

  (二)加強課外閱讀指導

  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讓學生正確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才能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課外閱讀才會高效、有益。

  1.做好課外閱讀推薦

  好書是好老師。在調查中,我發現大多數學生的課外閱讀是隨意的,愉快的。作為老師,我一定要幫助學生把閱讀材料推薦好。我們主要是在系里搭建一個課外閱讀平臺,根據本單位的主題為學生推薦其他同主題的名篇或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或相關網站。

  2.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方法

  為了避免學生盲目隨意閱讀,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和效率,我們必須教會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1)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所謂不要在不懂筆墨的情況下看書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在開展課外閱讀時,要求學生把好的單詞、好的句子、精彩的片段分門別類記下來。

  (2)建立學生閱讀成長卡

  雕刻老師幫助學生建立課內課外閱讀鏈接成長卡,成長卡的內容主要包括個人檔案課外書籍和資料閱讀經驗三部分,在閱讀經驗我可以設計以下幾個問題:1。我覺得這本書最精彩的內容;2.最動人最有趣的部分和原因;3.最喜歡的任務和理由;4.我的觀點或感受。

  (3)鼓勵學生讀寫結合

  閱讀和寫作的有機結合旨在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鞏固課外閱讀成績,提高閱讀質量,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多讀多寫。寫作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延續、模仿、改寫、擴展和評論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重視課外閱讀的評價

  課外閱讀的評價是不可缺少的環節。我們必須將評價貫穿于學生的整個閱讀過程,以提高閱讀的有效性。評價的內容和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師生應注意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相結合,課內課外相結合,目標達成和綜合評價相結合,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這樣可以鼓勵學生認真閱讀,提高閱讀效率。

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 篇3

  現在,在這個科技發達的現代,有誰還會去書店看書呢!一般都是在家里上網打游戲,而不會出家去那么遠的地方去看書呢?而且現在看書都是在手機或電腦上看的,還看的是亂七八糟的書,從來都不會真真正正拿一本書去看的。

  因此,我在我們班一課外閱讀時間、書目、類別、數量和效果來進行調查,來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我對此進行了調查,表格如下:

  姓 名 類別 書目 時間 數量 效果

  柳財達 動物小說 《貓武士》 2小時 1本 好

  梁嘉偉 動物小說 《貓武士》 2小時 2本 好

  關繞亮 動物小說 《貓武士》 5小時 5本 好

  熊子寧 動物小說 《貓武士》 1小時 6本 好

  湯宇同 動物小說 《貓武士》 2小時 1本 好

  陳錦琪 動物小說 《貓武士》 1小時 4本 好

  周奕同 兒童文學 《讀者》 2小時 2本 好

  趙雅愉 兒童文學 《讀者》 1小時 1本 好

  我真沒想到,原來我們班的同學還是蠻熱愛讀書的,而且讀啊《貓武士》的同學還是蠻多的,而且還有同學每天都讀1個小時以上的書,大多數的同學讀書量都是在2本以上的書。

  我們班的同學真是熱愛閱讀啊!希望同學再接再厲,讀更多的書,不要上太多的網,不要玩太多的網絡游戲,多去書店看書。

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目的

  為了檢測我校中高年級學生家庭在假期進行課外閱讀的情況,更有效地推廣家庭讀書活動。

  二、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中高年級100名學生進行調查,以了解我校學生家庭在假期課外閱讀現狀。

  三、調查內容

  主要從學生家庭的“閱讀興趣”、“閱讀書籍類型”、“閱讀方法”、“家長重視程度”等方面了解、分析學生家庭在假期的課外閱讀情況。同學們認真地進行了問卷調查。

  四、調查結果分析

  對調查問卷進行整理、歸納,現將有關調查結果情況分析如下:

  1.學生對課外閱讀興趣不大。

  假期(平均每天)讀書時間統計閱讀時間1小時以下、2小時、3小時、人次68、26、6所占比例68%、26%、6%。

  調查表明:在調查的對象中,68%的學生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小時以內,26%的同學能經常堅持讀課外書2小時以上,只有6%的學生的平均閱讀時間為3小時左右。調查得知,大部分同學喜歡看電視、玩電腦,只是偶爾讀課外書,因而學生總的閱讀量較少。

  2.學生家庭閱讀面窄。

  假期讀書類型統計書籍類別童話故事類科普知識類卡通類作文類其他人數27 、20、 11、 23、 19所占比例27% 、20% 、11% 、23% 、19%。

  調查顯示:47%的學生家庭讀的書籍集中與童話與科普類,11%的學生喜歡讀卡通類書籍;而作文閱讀類書籍的.學生只占了23%,其中多是在家長逼迫下才閱讀的。50%的家長只是偶爾帶孩子上書店,14%的家長從沒帶孩子到書城購書,學生家庭的藏書量不多。

  五、調查建議

  1.家長和老師挑選一些精彩生動的兒童讀物給同學們欣賞。增強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老師和家長可以幫助學生選擇課外讀物,鼓勵他們購買或上圖書館借閱。向學生推薦優秀的讀物,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的廣度。

  3.學生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好習慣。利用好寒假和暑假進行大量的閱讀。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積極拓展課外知識,在書的海洋中去積累語言,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 篇5

  【調查目的、結果】

  “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成為生活中的指路明燈。”新課標對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閱讀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養成終身自覺閱讀的習慣。為了了解學生課外閱讀情況,便于針對性地推薦閱讀書目,科學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拓展課堂教學內容。本學期11月份,對本班學生的課外閱讀作了調查。全班學生人數59人,收回調查表59份。調查結果統計如下:

  【調查分析】

  1、閱讀習慣差:從調查中發現,學生沒有養成自覺閱讀的良好習慣,我們班學生喜歡讀書的學生大約占一半,竟然還有2人不喜歡讀書,情況堪憂;自覺讀書的不足班級學生的一半,大部分是在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下閱讀;每天保證一小時閱讀的學生64%,閱讀時間不能保證,各幾乎占三分之一;尤其是不愿意與同學交流閱讀體會者占多數,僅7人愿意與人交流;在閱讀批注、圈畫記錄方面有40%人從不動筆;49、2%學生閱讀時能做到專心致志,3、4%人竟然是在三心二意的狀態下閱讀,47、5%學生承認閱讀時比較認真。由此可見,大多學生對科學閱讀方法的掌握不夠,好的閱讀習慣沒有養成,而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自然無法評估。而從調查表中得知學生迫切希望教師向他們推薦課外閱讀書目,運用課堂時間閱讀課外書籍,講一講閱讀故事,定期讓他們交流閱讀體會。

  2、閱讀內容單一:身為六年級學生,竟然還有17名學生喜歡看卡通小說類書籍,閱讀中外名著者僅占班級的45、5%。閱讀書目比較直觀、淺顯,欣賞不了陶冶性情的名著,看不懂深奧的自然科學書籍,喜歡瀏覽淺顯易懂的卡通小說、童話寓言類書籍,與所在年級不成正比。

  【調查反思】

  1、家庭因素。從學生的家庭環境來看,他們大部分來自進城打工者家庭,這些家庭缺少基本的讀書氛圍,很多學生的父母幾乎每夜都在電視前或者在打牌中度過。家長的文化素養直接影響到孩子的閱讀習慣,沒有濃厚的'家庭文化環境的熏陶,這一客觀因素造成學生沒有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

  2、家長盲目指導。由于家長文化的局限性,客觀上不明確閱讀哪類書籍對孩子有益,對孩子的閱讀指導束手五策。只是抱怨孩子不讀書,貪玩,盲目購買教輔資料逼著孩子閱讀,認為這就是課外閱讀,歪曲“閱讀”一詞的深刻內涵。甚至盲目認為:只要孩子把語文書上課文會背了,就是學好了語文。這也是造成學生閱讀內容淺顯書籍的客觀原因。

  3、應付閱讀作業。除了以上兩個客觀因素外,與教師的閱讀指導和閱讀興趣的培養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雖然每周一老師都檢查學生上周閱讀的書目和閱讀時間是否保證半小時以上,并由家長簽字證明,但是完成質量普遍不高。學生普遍帶著應付的心理閱讀,加之家長督促不力,閱讀效果可想而知。這是逼迫學生閱讀,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4、理解能力低下。

  【改進措施】

  1、科學引導。充分利用目前運用的《小學語文拓展閱讀》一書,課堂上結合課文教學,指導學生閱讀方法。教會批注、圈點、記錄等閱讀方法,養成默讀、速讀、誦讀等閱讀形式,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2、讀書交流。經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推薦書目,介紹新書,交流心得。每節語文課前的三分鐘談天說地或好書推薦,設置班級“讀書檔案表”,做到一課一名句、一日一誦讀、三日一古詩、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書、一周兩習作、一月一交流。每月評選“詩文誦讀大王”“讀書之星”。

  3、營造讀書氛圍。每周抽出一節語文課,或利用晨會課,讓學生閱讀自己帶的書籍,或交換書籍閱讀;每天下午到校時,靜靜地坐在座位上讀書,營造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課間有目的地引導學生之間自覺交流讀書體會,或教師與學生交流讀書心得,故意吸引一群“小聽眾”,形成良好的學風,調動學生的閱讀欲望。

  4、拓寬閱讀量。鼓勵學生相互借閱,對借閱率高的學生予以表彰;督促學生到學校、市、省圖書館借書,鼓勵有條件的同學在網上閱讀。目前班級作文編輯小組成員,已經成立了六(2)班網絡博客,把同學的優秀作文都已發到網上,與同齡人交流,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健康閱讀,交流閱讀心得,拓寬學生的閱讀面。

  5、推薦書目。向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打印之后人手一份,幫助學生借閱或購買。書名有《唐詩宋詞精選》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余秋雨的《語文新天地》、王尚文的《新語文讀本》《金拇指》及凡爾納的《神秘島》和《海底兩萬里》《葉圣陶兒童文學全集》、吳兆基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愛的教育》《老人與海》《電腦帝國》《昆蟲記》《少女的紅發卡》《吹牛大王歷險記》《小王子》《快樂王子集》《苦兒流浪記》《隱身人時間機器》等50本中外現代文學作品。

  6、同讀一本書。與學生同讀一本書,有利于為學生樹立誦讀的榜樣。可以采用“激將法”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隨時與學生交流閱讀體會,幫扶著學生讀完一本本有價值的書。

  7、倡導親子共讀。在家長會上建議家長每天與孩子一同閱讀不少于20分鐘,每周帶孩子逛一次書店,每月瀏覽一本孩子閱讀的書籍,做到經常性地與孩子交流溝通。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做為一名引領學生閱讀的教師,要“授生以漁”,從而讓學生終生與書為伴,讓書伴隨著學生健康成長,讓書成為他們人生中的“指路明燈”。

  20xx年12月

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目的

  在日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學生們由于積累不足造成許多學習困難,比如說理解力差,對文章把握能力不足,缺乏閱讀體驗,難以在文章中找到共鳴。

  其實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閱讀中可以積累詞匯、培養語感、體會沒有親身經歷的感情充分的閱讀經驗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既提高了他們的文學素養,又能夠給同學語文學習帶來較大的幫助。

  基于以上這些原因,我們對同學的課外閱讀情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的學生在課外讀一些什么樣的書,這些書對我們的語文教學有何作用。抱著以上這些目標我們開展了本次調查。

  二、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是針對初二年級進行的,隨機挑選了初二年級的兩個班級進行。兩個班級總人數為75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35人。考慮到初二年級的同學升學壓力還不大,也已經比較適應初中生活,課余時間應該比較多,調查所得數據應該比較具有代表性。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在本次調查中,表示喜歡閱讀文學作品的問卷有60份,占總數的80%,這個比例比較客觀真實地反映了當前中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認可程度。而在閱讀條件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有41人的家庭藏書量在10本以下,父母所能承受的課外閱讀書刊購買價格為20到50元。通過進一步調查發現,部分同學家庭藏書量為零。兩個班級僅1人家庭藏書量在50本以上。閱讀條件顯然非常有限。在閱讀傾向性測試中,我們發現在中學生最喜愛的讀物中,動漫無疑是第一位的,占到總數的60%以上,其次是男生鐘愛的玄幻恐怖類圖書,占14.6%,而時尚雜志也是女生比較鐘愛的讀物,占到11%,讓老師大跌眼鏡的是在所有受訪對象中,僅有1人選擇了最喜愛的讀物為文學名著。從這個數據上我們可以明確的發現,同學在課外時間的閱讀往往以消遣娛樂為主,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性。

  這在后面的閱讀體驗調查中得到了印證。90%的同學在被問及閱讀帶來的好處時,都選擇了打發時間,消遣娛樂。在閱讀來源、書刊選擇、閱讀媒介上,同學的選擇呈現多樣化分布,除了媒介選擇上,絕大多數同學都比較傾向傳統紙質書之外,大多數同學在閱讀來源和讀物選擇上都有較多的途徑。在閱讀體驗上,我們發現,同學并沒有比較深刻的閱讀體驗,在談及具體作品和具體人物時顯得比較為難,有14位同學在問卷上多次修改,有7位同學空白。我們認為這和同學閱讀的出發點在消遣娛樂上不無關系。而在被問及,如果學校開設一門閱讀課你是否會接受時,100%的同學選擇了會,這體現的同學極大的閱讀熱情。在閱讀習慣調查上,我們發現所有被訪者都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經常與同學朋友分享閱讀體驗的也只占60%,這表明同學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四、結論及措施

  從以上的調查結果和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

  1、同學對于閱讀還是有較高的熱情和期待的,同時在課余時間里也有一定時間花在了閱讀上,也能夠利用現有的條件尋找一些讀物來滿足自己的閱讀需求。在閱讀過程中,同學們也有了相應的情感體驗,體會到了閱讀帶來的樂趣。

  2、同學的閱讀往往缺乏明確的目的,把閱讀同課后的娛樂等同看待。在閱讀對象的選擇上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同學還基本處于有書就看,不感興趣就扔的狀態。老師,家長都為同學的閱讀提供了一定條件和便利,但是老師的引導和家長監管還沒有落到實處,對同學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方向難以產生有效的影響。

  3、同學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也缺少與人分享閱讀體驗的途徑。這也是同學的閱讀熱情不能長久持續的原因。這樣的閱讀狀態導致同學讀書往往處于看過就忘,沒有讀后的反思,不能真正通過閱讀而有所提高。

  措施和建議:

  1、從初一開始開設閱讀課,以讀書沙龍的形式推薦介紹自己所讀的書,交流讀書心得,展示讀書筆記。用這樣的形式來提供同學閱讀的平臺,引導同學讀書的方向,并且能夠讓同學在讀書之后有所反思,并形成文字。

  2、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要僅僅把眼光停留在語文書上,要利用課堂的時間向同學反復推薦一些好書,學校的圖書館也可以相應購入一些老師推薦的圖書,方便同學借閱。

  3、多與家長溝通,發揮家長的監管作用,利用寒暑假讓家長監督完成一些閱讀任務,做到離開學校不停止學習。

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 篇7

  一、調查的背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新課改下的課堂要求學生要具備創新的理念、合作的意識和探究的能力。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可見,課外閱讀是中學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有益的延伸和補充。它對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閱讀還能促進學生寫作技能和寫作水平的提高,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然而,不少學生將大部分課余時間花在看電視、玩電子游戲上,放棄了課外閱讀。

  二、調查的目的

  1、落實更有效的課外閱讀計劃。

  新課程改革明確規定初中生要實施教材、讀本、課外這三大層次的閱讀,課外閱讀怎樣落實尚未引起注意。因此想通過這次調查,了解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引起大家的注意,使課外閱讀能夠切實開展起來。

  2、尋求更合理的課外閱讀書目。

  新大綱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確實有值得商討的地方。如:新大綱推薦的書目中中學生感興趣的比較少;新大綱推薦的書目只注重對青少年學生文學鑒賞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未涉及文化、歷史、哲學、思想、科學等方面的名著,因而限制了中學生的語文閱讀視野;新大綱未推薦當代的優秀的文學作品,無法最大限度的激活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為此想通過這次調查了解中學生究竟喜歡讀什么樣的書,開展書目研究,最終為學生拿出一份更合理的書目。

  三、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本次調查隨機選擇了我市部分農村初中學校的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學生共計475人,以確保抽樣調查結果的合理、準確、科學、可信。

  (二)課題組成員在課題總負責人朱杰老師的組織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共同討論、分析,最終確定了“農村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問卷”(問卷詳見附件1),在問卷調查里,我們主要從閱讀內容、閱讀時間、閱讀目的、閱讀途徑、閱讀動因、閱讀態度、閱讀氛圍以及對新大綱的閱讀要求等方面進行了調查。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共有475名不同年級的農村學生接受調查,通過本次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筆者發現我市農村初中學校的課外閱讀活動開展的很不理想。調查結果如下:

  略

  我們對問卷進行進行細致地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從閱讀的內容來看

  喜歡看科技書的人數占35.42%,超過了其他類型的人數,其次為文學名著,占20.83%,還有部分學生的閱讀缺乏目的性、有序性,一般“有什么看什么”,占22.92%。

  (二)從閱讀的目的來看

  有39.58%同學認為可以增長見識,有22.92%的同學認為是學會做人和處世,只有8.33%的同學認為是提高語文水平,更有29.17%的同學認為是休閑娛樂。可見,學生對課外閱讀雖然持肯定態度,但閱讀目的還不太明確,在“對自己的建議”一欄紛紛提出“希望自己多看課外書”。

  (三)從閱讀的時間來看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平均每周閱讀3小時以上的只有25%,16.67%的學生平均每周閱讀2小時以上,37.5%的學生平均每周閱讀1-2小時,甚至還有20.83%的學生每周閱讀時間不足1小時。究其主要原因是,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對老師的建議”一欄中提出要求老師少布置作業,多留些時間讓他們看課外書,這一原因無論是農村學生還是城市學生都是普通存在的,雖是已實施了新教材,但新課程理念并未真正得以貫徹,學校為求升學率,貫徹的還是應試教育,最終我們還是靠考試分數定乾坤。

  (四)從閱讀的途徑來看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購買和借閱是農村初中學生閱讀的主要途徑,分別占47.92%和37.5%,而通過租和網絡獲取閱讀資源的僅僅占4.17%和10.42%。可見,農村初中學生閱讀途徑較為單一,特別是網絡等新時代閱讀手段沒有得到充分應用。然而,由于農村初中學生家庭經濟狀況不佳,許多家庭很少給學生購買課外書籍,同時城里學校都有閱覽室、資料室、圖書室,均有豐富的藏書,而農村初中沒有這些設施,有些學校雖有這些些但藏書也很少或者比較過時,而且更多的只是一種形象工程,并沒有真正對學生開放,這造成學生閱讀資源嚴重匱乏,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許多學生在“對家長的建議”一欄中希望家長能支持孩子購買課外書,能給自己多買課外書;“對學校的建議”一欄則希望能購買一些名著或者適合初中生閱讀的書籍。

  (五)從閱讀內容來看

  對于魯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吳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這幾位作家的作品,閱讀過的學生占的比例較高,但在師生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其實,對于這些名家,他們也僅僅看過少量的幾篇文章,根本談不上深入的了解。此外,對于一些外國作家(除童話作家),卻只有少部分學生閱讀過,如斯威夫特、羅曼羅蘭、海明威,閱讀過的`學生所占的比例均在百分之十以下。可見,學生的閱讀面較為狹窄,閱讀的深度也不夠。

  (六)從閱讀的態度來看

  有4.17%的學生討厭讀書,有10.42%的學生保持無所謂的態度,有37.5%的學生有點喜歡,有27.08%的學生比較喜歡,只有16.67%的學生非常喜歡。由此可以看出:積極主動進行課外閱讀的比例不太高,較多的只是“偶爾讀讀”;一半以上學生沒有經常性的課外閱讀活動,這對語文教學是一個極不利的因素。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合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課外閱讀,使“經常讀”的人數不斷擴大,這應該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益的重要方法。

  (七)從閱讀的氛圍來看

  對于身邊讀書很多的人占22.92%,身邊一般的讀書習慣的人占37.5%,身邊很少讀書的人占31.25%,幾乎不讀書的占8.33%。父母的閱讀行為及態度對孩子有榜樣秘激勵作用,影響孩子的成就定向。調查發現,在閱讀新課程標準規定的10部課外閱讀推薦篇目中,父母“很喜歡或經常看書”者,人均閱讀4.4部,而父母“很少或幾乎不看書”者,人均閱讀3.5部,不同性別、年級都反映出大致相同的情況。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能看到父母常常抽出一點時間閱讀,他們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感到閱讀的重要并效仿父母的做法。父母參與閱讀,可以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在支持他的閱讀行為,可以與父母溝通,在愉快的情境中學習,提高提高效果。有關研究表明:父母把材料讀給孩子聽以及給孩子提供閱讀材料都影響孩子閱讀能力提高。

  五、結論

  第一、經過研究調查所得到的數據,我認為重新制定一份適合現階段初中學生閱讀需要的閱讀書目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調查結果分析研究我認為提供給初中生的閱讀書目應具備以下特點:

  1、擴大學生閱讀的知識面。從橫的角度看,不應局限在文學作品內,文史類、社會科學類、科普類等也應涉及。從縱的角度看所選作品不應局限在古代、近代作品上,當代優秀的暢銷書也應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力求培養綜合的適合當代的人才。

  2、推薦書目數量應增加,以使學生有較大選擇空間。

  3、所推薦的書目應最大限度符合學生的心理,做到通俗易懂、充滿興趣、有吸引力。

  4、推薦的書目可分年級制定:應注意各個年級的閱讀書目在數量和深度上有所區別。

  第二、由第二部分的分析可看出當前課外閱讀指導工作基本上沒人去做,因此,希望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能把中學生課外閱讀真正納入語文教學范疇,通過課型、考核評價等手段把這一活動做實、做活,力爭收到良好效果。如任課教師可采取每周開設一節課外閱讀課,閱讀書籍后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學生之間開展閱讀交流活動,課前2分鐘簡介近期所讀的書等方法來實現。

  六、幾點建議

  (一)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源自于合適的閱讀內容和恰當的方式方法,在閱讀內容上,教師要做有心人,及時向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盡可能符合學生特點的讀物推薦給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交給學生打開知識之門的鑰匙,培養學生自主性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使之能在書海暢游。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

  1、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

  我們可以利用班會、黑板報、墻報等形式,宣傳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創設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在全校師生會議和家長會上,使全校師生及家長明白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在黑板右側或教室內等處寫一些有關課外閱讀的名言警句或激勵性語言,如:“課外書,你永遠的朋友”,“你想成為知識淵博的人嗎?請參加課外閱讀”,“從小愛讀書,一生都幸福”,“知識海洋,讓你幸福徜徉”;在教室、走廊、樓梯處張貼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名家的畫像,如文學家高爾基,偉大領袖毛澤東,大作家老舍、葉圣陶、冰心等;開展以課外閱讀為主題的班團課等,通過各種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勵學生熱愛書籍。

  2、建立班級讀書角,豐富閱讀資源

  農村初中辦學條件相對較為滯后,許多學校沒有圖書室或者圖書室藏書較少,學生家庭中藏書量也極為有限,閱讀資源匱乏。我們可以以班級為單位設立讀書角,圖書的來源可以讓老師學生捐獻,捐獻圖書者即可成為讀書角的成員,享受每周向圖書角借閱圖書的權利,每班確立一名圖書管理員,管理本班圖書的借閱情況,這樣,創設了資源共享的平臺,豐富了閱讀資源。

  3、組織系列活動,形成閱讀浪潮

  學校可以確定讀書主題,定期舉辦朗誦、演講、講故事比賽,或舉辦讀書報告會,交流讀書所得或感受,或舉辦展示會,展示課外閱讀成果,或開展讀書征文活動等,各項活動,我們均設立獎項,并進行張榜公布。在有趣、豐富的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激勵學生參與閱讀的的興趣,形成課外閱讀的浪潮。

  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學生擁有了想讀書、愛讀書的沖動,一旦擁有了這一課外閱讀的內在驅動力,學生就能真正以自主、能動的心態投入到課外閱讀中去,真正體味課外閱讀所帶來的成功體驗。

  (二)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意識

  課外閱讀能讓學生接受和積累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的知識,能理解、掌握前人的成果,為寫作奠定基礎,積累素材,積淀語言,更重要的能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轉變家長、教師的閱讀理念

  如今,千軍萬馬擠過獨木橋。很多家長過多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他們過多的追求分數,認為孩子課外讀一些小說浪費了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不允許他們讀名著,經濟上不作支持。農村家長雖文化程度不高,但也應該為孩子的課外閱讀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多給孩子買些課外書,多陪孩子一起學習,讓孩子當自己的老師,在珠學習中閱讀興趣。

  (四)加強課外閱讀指導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讓學生正確地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才能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課外閱讀才有效率,才有收獲。

  1、做好課外閱讀的推薦工作

  “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好老師”,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在課外閱讀大都帶有隨意性和消遣欣賞性,作為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做好讀物推薦工作。我們主要以單元為板塊,在課內搭建課外閱讀的平臺,根據單元主題為學生推薦同一主題的其他名篇,或同一作者的其他篇目,或為學生推薦相關網站。

  2、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要想避免學生盲目、隨意性閱讀,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和效能,我們必須教給學生課外閱讀方法。

  (1)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在開展課外閱讀時,要求學生注意把好詞佳句、精彩片斷分門別類地記下來,形式可以一拘一格,教師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檢查學生讀書筆記,了解學生閱讀書籍的內容、種類、數量,并指出筆記的優缺點,明確努力方向。

  (2)鼓勵學生讀寫結合

  讀與寫有機結合,其目的在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鞏固課外閱讀成果,提高閱讀質量,在閱讀能力提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讀多寫,寫作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續寫、仿寫、改寫、擴寫、評論等都可以采用,并臭味相投向省市縣各級刊物及校刊投稿,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五)注重課外閱讀評價

  課外閱讀評價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我們必須把評價貫穿于學生整個閱讀過程中,提高閱讀實效。評價的內容及其方式都可以多種多樣,如圍繞課外閱讀開展的各類活動讀書筆記記錄情況以及閱讀成長卡都可以納入評價機制,并注重教師、學生自我及相互間評價相結合,課內、課外評價相結合,分學段目標達成與綜合評價相結合,還可以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當然我們也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此外,我們可以在測試中融入課外閱讀,如我們可以出題:“你最喜歡的一本課外名著是什么?你最喜歡里面哪一個人物?說說理由”,這樣可以促使學生認真閱讀,提高閱讀實效。

  總之,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承擔起責任,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使我們的學生自覺閱讀主,樂于閱讀,那么我們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會得到大大的提高。

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 篇8

  中學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教育實驗研究表明:人在十八歲之前,閱讀的影響很大,18歲以后,人格和價值觀逐漸定型,閱讀的影響減小。所以,中學時期的閱讀和學習對中學生擴展知識、充實精神生活、促動個性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二○○一年一月,教育部頒布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定了中學生課外文學閱讀的必讀的名著和中學古詩詞背誦篇目,并具體規定了初、高中學生的閱讀總量。而在辦學條件比較差、學生人數比例較大的廣大農村地區,課業之外,學生的閱讀情況如何呢?為了探究這個問題,今年開學初,我對我們學校高二年段三個班級,初二年段四個班級,共530位同學的課外閱讀現狀實行了一次調查。現把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的重點和方法。

  (一)調查重點

  在調查中,我把學生對課外閱讀的理解和興趣、對課外讀物的選擇、學校及老師對學生課外閱讀所起的作用等問題作為調查的重點內容。

  1、問卷調查學生問卷,內容涵蓋了相關學生對課外閱讀的理解、興趣、所花的時間、課外閱讀的范圍、老師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內容。在調查過程中,我共發問卷536份,回收有效問卷53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整個調查,我組織召開了各種座談會14個(高二6個,初二8個,學生家長2個),訪談同學46人次,書店8次,教師12人次。這些座談會、訪談,不但為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數據與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課外閱讀興趣不高,所花時間少。

  你是否喜歡課外書籍喜歡一般不喜歡59人 296人 175人 33%

  你每天課外閱讀所花的時間(%)

  2小時以上 1至2小時 1小時小時以下 或沒有 13% 18%

  在回答“你是否喜歡課外書籍”時,只有11%的同學表示很喜歡課外閱讀,另外約有33%的學生很少接觸課外讀物。從調查中我還發現,有近56%的學生每天閱讀的時間在小時以下或沒有,22%的學生每天閱讀時間在1-2小時,這是一個驚人的數據,而只有13%的學生在2小時以上。

  對課外閱讀的理解較高。

  但在調查中,我發現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絕大部分同學承認閱讀之于提升寫作水平的重要性,在問及“課內講讀教學、課外自由閱讀哪種對你寫作協助更大?”這個問題時,三分之二以上(%)的學生選擇了“課外自由閱讀”,而選擇“課內講讀”的僅占%。中學生課內講讀的課時遠遠超過課外閱讀的時間,但他們普遍認為課外自由閱讀對自己更有協助。由此看出,中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主要得益于課外閱讀。

  閱讀量少,范圍窄,質量不高。

  從調查中,我發現,在對于讀物種類的選擇這個欄中,37%的人選擇了主要功課的參考書,40%的人選擇的是武俠言情類小說和漫畫,而選擇經典名著的人僅占8%,閱讀時政的更少,只有6%。由此而見,在當今的考試制度下,絕大部分學生都難以從事真正的課外閱讀,而僅有一部分人要么就強攻參考書,要么尋求刺激,沉迷于刀光劍影,男歡女愛中。特別是閱讀中外名著的較少,“四大名著”全部看過的僅占12%左右,而一本沒有看過的達30%,另外約有33%的學生很少接觸課外讀物。通過個別訪談,我了解到絕大部分同學課外閱讀最喜歡的是科幻武俠小說、笑話幽默、《讀者》、《中學生天地》等休閑輕松類讀物。而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武打、言情小說,男生常陷于一片刀光劍影中,女生常枕于風花雪月席上,甚至還有的唯"黃"是讀。部分學生對一些只靠漂亮臉蛋取悅世人的所謂明星以及他們的無聊緋聞,能夠如數家珍,不過對《三國演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經得起歲月淘洗的名著卻一無所知,對科普讀物的涉獵自然更少得可憐了。

  部分家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理解產生偏差。

  在回答“你父母是否了解、支持你看課外書”時,居然有65%的同學認為家長不支持。在農村,學生家長都渴望子女“跳出農門”,他們只希望孩子“念學校里的書”。

  有些家長擔憂課外閱讀影響孩子的考分,每當孩子在課余時間拿起課外書讀時,他們就會說:“不做作業,又看閑書了,”可見,學生實行課外閱讀與家長的意愿相悖。

  教師理解上的偏差和課外閱讀教學的不得力。

  雖然絕絕大部分農村中學已推廣普及素質教育,但并未真正從應試教育的`陰影中走出來,課業負擔過重仍是農村中學的一個嚴重問題。有些老師在教學上因循“一支筆”、“一張嘴”、“一本書”的模式,重課內灌輸,輕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成了“被遺忘的角落”。從調查中發現,33%的學生認為老師為了自己的學習成績而不支持閱讀課外書籍。

  另外,指導不到位也是困擾農村中學生閱讀質量提升的因素之一。從調查中還發現,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時間安排不固定:利用課余時間閱讀的占%,利用休息日閱讀的

  占36%,有空就讀的占44%,愿意什么時間看就什么時間看的占36%。雖然部分中學從領導到任課教師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有一定理解,但缺少對學生實行必要的閱讀方式及方法的指導,甚至有些中學放任自流,這也是防礙農村中學生課外閱讀質量提升的因素之一。

  課外書籍擁有量少。

  表表33:

  課外書籍擁有量(%)

  10以上5至10本5本以下或沒有%%%

  因為經濟條件的差異,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中學生的閱讀內容貧乏是展開課外閱讀的一大障礙。從調查結果看,擁有10本以上讀物的學生只有%,擁有5至10本讀物的學生有%,另外,約有60%的學生只擁有5本以下或沒有課外書。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通過調查,現在農村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給我的印象是:慘不忍睹!這樣的閱讀狀況,談何提升語文水平!談何提升文化素質!談何培養健全人格!語文學習活動與其他課程不同,大量的學習活動是在課外實行的,要學好語文,僅僅靠課堂中學到的有限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而課外閱讀,又是鞏固課內所學知識,豐富、積累語文知識的一個相當重要的途徑。

  探討初中學生課外閱讀量少、閱讀面窄的原因,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現在的教育還始終走不出"應試教育"的陰影。考試的指揮棒指到哪里,哪里受害。長期以來,教育行政部門、社會上群眾評價一所學校的好壞依據的最主要的標準就是這所學校的升學率的高低。所以,凡中考、高考不用考的科目一律受到冷落。語文學科還算幸運,也還算得上是一門主課。但因為語文這個學科投資多、見效慢,在各學科中是最不受重視的,甚至有的教師還說:語文嘛,多一節和少一節有什么關系!所以,課外閱讀當然就更不可能得到重視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中學階段仿佛變成遙不可及的幻想。再加上絕大部分農村中學教育經費不充足,學校對圖書的投入很少。有的學校雖有部分圖書,也時隔久遠,內容陳舊;再說,因為缺乏理解,管理不善,學校圖書室形同虛設;有的中學甚至連圖書室和圖書都沒有,更不用說配套的報紙雜志。假日進城逛書市,我看到習習空調之下,琳瑯滿目圖書中的蕓蕓學子,我想城里的孩子真是幸福!

  那么,該怎樣改變這種局面呢?我認為能夠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明確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教師先要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我們應該把展開課外閱讀,使學生養成愛讀書的習慣當作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而且,我們的語文課應該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這個任務,要把這個工作看成是語文教育改革實踐的一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通過引導,使學生知道閱讀影響的是一個人素質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東西—審美觀、道德觀和人生觀。

  “讀書能夠增情,足以長才”,使他們逐漸明白了課外閱讀能夠增長知識,提升素質,陶冶情操,是課堂教學的有力配合。

  二.轉變觀點,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減輕課業負擔,還孩子以閑暇時間和自由發展的空間。

  教師要有“大語文教育”的思想和素質教育的觀點,把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使之形成重視讀書的良好風氣。我們應創造更多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走出封閉、狹隘和沉悶的死胡同,進一步讓課堂向社會和自然界開放,恢復知識生動豐富的本來面目;明確課內外學習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三.開設閱讀指導課,實行準確的閱讀指導,制訂課外閱讀計劃,推薦有益讀物。

  要開設閱讀指導課,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準確的閱讀方法,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增強閱讀指導的針對性,體現層次性。協助學生提升閱讀層次,高起點、高要求。向中學生推薦優秀讀物,完善他們的心靈和人格,引導他們走上準確的人生道路克服閱讀盲目性,增強閱讀效果。引導他們樹立準確的閱讀觀,防止放任自流,造成負面作用。同時,與校團組織聯系、掛鉤,經常性地展開各種語文活動,促動課外閱讀順利、健康地發展。

  四.應協助學生解決書籍少的難題。

  書籍少,客觀上限制了學生的閱讀。據調查,約有60%的學生是通過與同學、朋友互相交換個人存書實行課外閱讀的,20%的學生是通過個人購買書籍實行的,但不論是何種形式,可供選擇閱讀書籍數量少,已成為嚴重制約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客觀原因。比較切實可行的是發動全體同學的力量,建立一個班級圖書角,持續豐富書籍刊物,使學生做“有米之炊”。同時學校要增大對圖書的投入,增強圖書館、閱覽室的建設與管理。

  五、凈化圖書市場,掃除精神污染。

  積極呼吁全社會共同努力,徹底清除發源地,凈化文化市場,為中學生提供健康的、適用的書籍,保護中學生的心靈不受污染。

  我相信,雖然中學生課外閱讀是一個很大的研究課題,但它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我們每位中學語文教師以最大的熱情潛心研究,努力探索,我相信,課外閱讀這朵“燦爛之花”一定會結出“豐碩之果”。只要我們學校、社會、教師家長齊心協力,農村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應該是一個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

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 篇9

  書籍原是人類思想的結晶,也就是啟發人類思想的母胎。在我國語文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20xx年7月正式出版發行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中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閱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課外閱讀產生了人生存在的意義,它供給了知識饑渴的乳料,好讀書,讀好書,加強課外閱讀量,不僅可以幫助中學生提高語文寫作水平,還可以幫助積累知識、開拓視野、增加見識、增加閱歷,了解社會的本質、發展智力、陶冶情操,這對中學生的思想品德、人格氣質、審美修養以及精神世界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讀小說能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他所表現的社會現象。但有人認為課外閱讀對中學生的學習和身體造成巨大的影響,甚至會誤入歧途也產生了異議。

  我們利用這次在麻章一中實習的機會,在高一(3)、(4)、(5)班開展了有關于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問卷調查和談話調查。我做這次調查的主要目的是鍛煉自己和了解一些中學生自身的情況。我們希望在這次活動能學到一些知識和開拓自己的視野。

  一、調查方法

  1、問卷設計。

  在問卷中,我著重對中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的大致范圍、數量、種類及態度進行調查。主要從閱讀的途徑、閱讀情況及其內容等方面的處理,對課外閱讀的看法以及對學習的影響等方面進行抽樣問卷調查。抽樣問卷調查的對象主要麻章一中高中一年級三個班的學生。其中女生占學生總人數的56.3%,男生占43.7%;實行無記名問卷,采取人工和電腦對數據進行了匯總統計。

  2、座談訪問。

  為了更確實地了解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的情況,在個別班級召開了學生座談會,并直接訪問了大多數學生,與他們交談,得到一手可靠的口頭材料。

  二、問卷整理

  此次調查共發學生問卷234份,收回有效問卷186份,收回率占發出問卷的79.5%。在有效調查問卷中,家庭有電腦的共有54人,占學生總數的29%,沒有電腦的學生共132人,占學生總數的71%。就學生各自不同的情況,我設計以下內容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對內容的處理:

  (一)問卷調查的內容

  1、認為中學生應該閱讀嗎?

  A、應該90%B、隨便10%C、不應該0%

  2、你喜歡課外閱讀嗎?

  A、喜歡65%B、一般20%C、不喜歡25%

  3、你們經常看課外書嗎?

  A、是B、否

  4、一周內共看幾小時?

  A、二小時以下B、三小時C、四小時以上5、你經常看什么類型的書籍?

  A、小說B、散文C、童話D、漫畫E、雜志、報刊

  6、你經常去書店嗎?

  A、是B、否

  7、你一般多久去一次書店?

  A、一周一次B、二周一次C、一月一次D、很少

  8、你愛看中國名著還是外國名著?

  A、中國名著B、外國名著

  9、你看過幾本《中學生必讀名著》?

  A、0—2本B、3—4本C、5本以上

  10、你喜歡看流行小說嗎?

  A、是B、否

  11、是否喜歡看網絡小說:

  A、是B、否

  12、你認為課外閱讀對學習成績有幫助嗎?

  A、有幫助70%B、沒幫助25%C、妨礙學習提高5%

  13、老師對同學課外閱讀的態度?

  A、支持50%B、反對15%C、中立30%

  14、家長對子女的課外閱讀的態度?

  A、支持45%B、反對15%C、中立40%

  15、是否會影響自己的學習?

  A、不會B、會不一定(態度)

  (二)調查結果

  1、認為中學生應該閱讀: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應該占70%,隨便占30%;可見大部分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頗高。

  2、你喜歡課外閱讀: 經調查發現,95%以上的中學生愛好課外閱讀,由于偏好的讀物因人而異。

  3、是否經常看課外書:看的占67%,不看的占33%。有的同學認為看課外書籍浪費時間和精力,但有的同學認為看課外書籍有益,所以造成了37%的人不經常看課外書籍。

  4、一周共看幾小時:二小時一下占55.9%,二小時占30.1%,四小時占15%。在看課外書籍的時間問題上,中學生差距較大。有的同學認為看課外書籍很重要,有人認為是偶爾看一下就夠了。

  5、愛看的類型:調查的中學生中,小說占20%,散文占15%,童話占10%,漫畫,雜志,報刊占55%,以看小說和看雜志報刊的人為主,其次再是漫畫、散文和童話。

  6、是否經常去書店:是:46%,否:54%。

  7、去書店的次數:一周去一次:41%;兩周去一次:33%;一月去一次:12%;很少:14%。中學生一周去一次書店占為41%,而一月去一次的人占了12%,可以看出中學生比較愛逛書店。

  8、愛看中國名著不是外國名著:中國名著:51%外國名著:34%,兩者都喜歡:10%兩者都不喜歡:5%。大部人都喜歡名著,但有點偏愛中國名著。

  9、看過幾本《中學生必讀名著》:調查中,看過必讀名著的人有0—2本的人有70人,占了37.6%,3-4本的人占20%,而看過5本以上的人有42.4%的人,可見看過很多的人極少。

  10、是否愛看流行小說:喜歡看流行小說的人很多,占到了三分之二65%,中學生比較愛一些流行性小說.不喜歡占35%。

  11、是否喜歡看網絡小說:是:46%;否:54%。

  12、你認為課外閱讀對學習成績有幫助:有幫助占45%,沒幫助占50%,妨礙學習提高占5%。

  13、老師對同學課外閱讀的態度:支持61.7%,反對8.2%,中立30.1%。

  14、家長對子女的課外閱讀的態度:從數據上看,支持52.6%,反對7.3%,中立40.1%;從他們選擇的理由來看。現在的學生,獨立意識增強,大部分憑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書籍,只有少部分聽從父母老師的指導,在他們選擇書籍的時候,明顯可以看出的是家長老師的缺位。

  15、是否會影響自己的學習。會18.4%,不會57.9%,不一定(態度)23.7%;大多數學生選擇書時考慮到了是否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的因素,看來中學生能夠以學習為重。

  三、情況分析

  1、從學生課外閱讀的類型范圍看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了,大部分中學生都會就看課外書籍,大約占總數的72.3%,但由于學習或其它原因,導致時間較短。大部分的同學選擇的是報刊雜志,這一方面因為報刊雜志的豐富多彩,一方面因為報刊雜志的價格普遍性較低;中學生也比較愛看小說,童話、散文等書籍中學生看得較少。對于中外名著,中學生還是了解一些了,不喜歡的人很少。大部人都喜歡名著,但有點偏愛中國名著但是,古代作品和外國文學作品就很少有人問津,這可能因為時代久遠的原因或民族文化差別的原因,同時,與我們語文教科書中的課文選取也有一定的關系。

  對于現在流行類的小說,大部分人還是喜歡的。中學生大多讀了名著或正在讀名著,這得感謝初中老師對他們的嚴格要求;網絡文學作為新興起的文學樣式,也吸引了不少的高中生。與同學們交流中發現,一個讓我們感到奇怪的問題,現在的高中生對武俠小說的熱情減了不少,他們在電視電影中看多了古裝武打片,也沒有太多的新鮮感了,倒是奇幻類的小說,勾起了他們不少的興趣。

  2、從他們選取的情節來看

  同學們在選取課外閱讀書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故事情節是否吸引人,這與他們的年齡心理吻合,他們到了高中階段,開始懂明白一些人情物理,在選擇課外書籍時,是否充滿哲理也是他們考慮的因素。

  3、從他們選擇的理由來看

  現在的學生,獨立意識增強,大部分憑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書籍,只有少部分聽從父母老師的指導,在他們選擇書籍的時候,明顯可以看出的是家長老師的缺位;學生選擇書時考慮到了是否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的因素。

  4、從他們閱讀的目的來看

  從調查結果看,高中生選擇了拓展知識豐富生活,他們能夠較好的把他人的經驗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同時也有學生把課外閱讀當作一種隨便看看的消遣方式;只有少數把課外閱讀與作文聯系起來,看來課外閱讀與我們的課堂作文的緊密關系。

  5、從他們閱讀的時間來看

  令人欣慰的是,他們絕大多數同學都安排了課外閱讀的時間,有的學生有時讀讀,還有學生能常常讀,不過還是有一小部分的同學基本不讀或沒有時間讀。這兩種情況,在他們的具體的時間安排上,不太理想,大部分的同學課外閱讀時間在二小時以下。但一周去一次的占41%,也許這受到時間的影響。

  6、從他們閱讀的環境來看

  影響他們閱讀的因素與家人、學校及他們對自己課外閱讀的態度,以及他們逛書店的情況和圖書市場的情況都有關。

  (1)從影響他們閱讀興趣最大的人來看

  他們選擇課外書籍時,最容易受到同齡人的影響;其次是受到媒體的影響,老師和父母在這方面的影響還不夠大,這就要求老師和家長加強示范作用和指導作用。

  (2)從家里和學校對他們課外閱讀的態度來看

  持反對態度的家長和老師很少,都不超過10%;絕大部分的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持贊同態度,只是家長和老師中持中立態度的也很多,都達到30%以上。這就更要求我們的家長和老師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的指導和鼓勵。

  (3)在考慮課外書是否有利于學習時,只有45%學生考慮了這點,可能因為在學校主要接觸的都是關于課堂學習的書籍,他們在選擇課外書的時候,把這個因素放在了后面。與他們交談中了解到他們平時學業比較緊張,作業較多,時間不允許;他們只有抽出時間來選擇課外書充實鞏固課堂知識。多數學生認為課外閱讀不會影響他們的學習,這與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分不開,同時也是他們的自己經驗所的;與家長和老師的中立態度一致的是,不知道課外閱讀會不會影響學習的占23.7%。

  (4)從他們對待書店的態度和圖書市場來看

  大部分學生都喜歡逛逛書店,能經常逛書店的學生中,只是他們對書市的評價不是蠻高,絕大多數的學生的評價是一般。

  (5)他們的閱讀方法來看

  據了解,絕大多數的學生采用的是通讀的方法,但是,涉及到精讀這種方法時,少數學生采用了這種方法。看來精讀這種方法的推廣還得加強。再閱讀后,大多數的學生會跟他人口頭交流,看來,交際是高中生采取的一種很重要的方法;大多是偶爾的摘錄和讀書筆記,也有一部分是讀讀而已,能堅持常寫的為數不多。

  在問到學生最喜歡讀的5本書時,學生的閱讀類型多樣,以雜志為主,兼顧中外名著,但是他們讀的書與學習結合不是太緊,這應引起我們老師家長的重視。但有小部分的學生在看與學習相關的書籍,如《作文周刊》《英語沙龍》《中學生數理化》等;還有小部分的學生在看其他類型的書籍。在學校內,如何很好的組織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給予他們時間和空間,值得我們老師和學校認真考慮。

  四、關于課外閱讀的意見

  (一)從教師方面入手

  教師繼續支持學生課外閱讀,在對待學生課外閱讀上,還要有更明確的態度。在不強行干涉他們的同時,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性,讓學校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中心,讓老師成為影響學生課外閱讀較為深廣得的人;繼續堅持中午課前十分鐘和晚自習前二十分鐘讀書讀報的制度,另外鼓勵學生在課間讀書讀報,保證每天每生課外閱讀在1—2小時以內;幫助學生制定好課外閱讀讀書計劃,保證學生在每個時間段都有課外書讀,不至于每天除了課本外再也沒有其他的書籍可以接觸;能充分發揮麻章一中學生的文苑的作用,經常更新學生作品,發揮校刊的作用,能把季刊辦成月刊,多登學生作品,尤其是課外閱讀心得,書評等文章。

  (二)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培養學生的興趣也是很必要的。第一,家長還應繼續支持孩子讀書的興趣,繼續激發孩子求知的欲望;第二,家長還應相應的對孩子讀書情況加以指導,能夠讓孩子在家里過好每一天,充分的利用每一天,那種放任自流的方法,不僅會浪費孩子的時間,還有可能對孩子的人生道路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第三,家長還可以利用周末帶孩子去新華書店或附近的書城,讓他們自己關注流行書籍,挑選自己喜愛的書,這對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也是大有裨益的。最后,家長還應向學校了解學生在家中的課外閱讀情況,咨詢課外閱讀的資源,使家庭和學校一起形成一個有利于學生課外閱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文化空間。這次學校在征訂《語文報》的過程中,與家長主動溝通,贏得了家長的支持,也為學生的課外閱讀開辟了一個新的天。

  (二)學生自身的態度

  我認為,中學生看書時間較少,對于名著,中學生了解不是不夠的。應多了解我國和世界性名著,比如《紅樓夢》《三國演義》《巴黎圣母院》等。不過中學生所看的流行小說,漫畫等過多了。我們認為是不益于我們的文化修養的。

  要提高我們的閱讀品位,擴大我們的閱讀范圍,有針對性的看看名著類書籍,減少休閑式報刊雜志類的閱讀量;選擇書書籍時,能在保持自己個性的同時,也要聽從教師家長的指導;在處理課堂學習和課外閱讀的關系時,能認識到我們在學校的首要任務是學習,選擇課外閱讀書籍時,要把握好課外閱讀對課堂學習影響的雙面性;在閱讀過程中,能作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學會做筆記,寫心得,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這次調查,時間比較短,人員較少,工作中有一些工作落實不夠,比如與學生的訪談就較少,還有調查表的設計有欠科學,不夠周全。但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中學生能根據自身的需要,去讀一些課外書籍!調查中,我們了解了中學生在閱讀方面的一些情況。從中可以看出中學生對課外書籍有一定的興趣,而且知識也比較廣。

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 篇10

  一、調查的目的和結果

  小學生課外閱讀有效性的研究&現狀:本課題旨在通過研究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探索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了保證研究的真實性,深入了解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我們為我校四年級八個班的所有學生設計了一些關于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書籍類型和閱讀方法的簡單問卷,發現了閱讀過程中的一些突出問題,引起了很多思考!

  二、調查報告分析

  1、閱讀興趣:

  只有21、1%的學生認為自己很喜歡閱讀,63、2%的學生普遍對閱讀感興趣,甚至有一個人不喜歡閱讀,令人擔憂;68、4%的學生有主動閱讀的意識,但實際上大多數學生仍在家長和老師的監督下閱讀;89、47%的學生也認為閱讀課外書可以拓寬知識面,但當被問及課后更喜歡做什么時,只有36、8%的學生選擇閱讀,52、6%的學生選擇看電視、上網等活動,10、5%的學生認為應該讀哪些書。這說明雖然學生對閱讀感興趣,但游戲、網絡、電視對他們更有吸引力。在各種媒體飛速發展的今天,書籍與電視、電影、電腦、游戲機相比,缺乏生動性、形象性和趣味性。這使得學生在業余時間很容易沉迷于電視視頻和電子游戲。

  2、閱讀習慣:

  從調查中發現,學生沒有養成自覺閱讀的良好習慣。78、95%的學生認為自己看課外書認真,15、79%的學生選擇有趣的地方閱讀,5、3%的學生隨意閱讀;只有10、5%的學生每天看一個小時以上的課外書,幾乎90%的學生不能保證自己的閱讀時間。57、89%的學生每月閱讀約2-3本課外書。52、6%的學生有時會與同學交流閱讀經驗,甚至有7名學生從未與同學交流過閱讀經驗。73、68%的學生在閱讀課外書時有時會素描或記錄,21、1%的學生從不寫字,所以絕大多數學生只是邊讀邊讀,沒有做筆記或批注的習慣。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對科學的閱讀方法掌握不夠,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自然無法評價。

  3、讀書類型:

  學生最喜歡的書有歷史故事、童話、幽默故事、科普、動畫漫畫、驚險偵探小說。女生更喜歡反映孩子生活的小說,男生更喜歡冒險故事和自然科學讀物。84、2%的學生喜歡基于單詞和一些圖片的書。可見書單直觀簡單,欣賞不了陶冶性情的經典,看不懂高深的自然科學書籍,喜歡瀏覽通俗易懂的動漫小說童話寓言。閱讀內容單一,與年級不成正比。

  4、閱讀方法:

  你有哪些好的閱讀方法?一欄,大部分學生寫、讀、想,聯系上下文;邊讀邊畫好單詞和句子;把自己的閱讀方法寫在書上,有些根本不是閱讀方法。寫下來的學生只是課堂上經常強調的閱讀方法。其實很少有人用自己的閱讀過程,大多數人在閱讀過程中還是走馬觀花。

  5、請寫下你讀過的書的書名。

  在一個專欄里,我發現很多同學看了以下幾本書:《三國演義》《中國五千年》《彼得潘》《綠山墻的安妮》《愛的教育》《橋下的'家庭》《笨狼的故事》《匹諾曹》《夏洛特的網》這些書都是給學生推薦的,每學期都在陸續閱讀,說明老師在推薦閱讀材料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說老師肩負著向學生推薦優秀課外閱讀材料的重要使命。這些書目也表明,經典的兒童文學仍然受到現代兒童的喜愛。

  6、還有一欄你讀的大多數書來自哪里?

  89、5%是家里借的,只有10、5%是同學或者學校圖書館借的。這說明家庭藏書是學生課外讀物的主要來源,而學校圖書館和班級閱讀角的資源需要進一步開發和利用,才能在學生課外閱讀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針對以上調查報告的分析結果,我們將更加關注學生,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使學生課外閱讀有效,讓學生從書本中汲取營養!

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十篇 相關內容:
  • 課外閱讀調查報告4篇

    一、調查目的現代媒體雖然已經非常發達,但文獻仍然是知識的主要載體,閱讀也仍然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基本方式。對學生來說,閱讀的重要性更為明顯。閱讀是學生學習功課、接受新知識的主要途徑;而閱讀教學分課內、課外兩方面。...

  • 2019年課外閱讀調查報告4篇

    調查時間:調查對象:五年級學生家長調查人數:16人收回有效問卷:16份調查數據分析:1.有100%的家長認為孩子應該閱讀課外書,并且認為閱讀課外書不會影響學習。2.在被調查的16名家長中,有14名家長為孩子購買過課外書,占87.5%。...

  • 課外閱讀調查報告范文4篇

    一、指導思想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素養的很好途徑。學生在課內學習了許多名家名篇,但是閱讀量很有限,特別是農村的小學生,他們還需要在課外作大量的補充閱讀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 關于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十篇

    一、調查研究的目的二、調查對象和方法(1)本次調查工作人員從8年級3班和4班共抽取100名學生,確保抽樣調查結果合理、準確、科學、可信。(2)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初中生課外閱讀問卷及現狀;(問卷見附件1。...

  • 關于課外閱讀調查報告十四篇

    一、調查目的現代媒體雖然已經非常發達,但文獻仍然是知識的主要載體,閱讀也仍然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基本方式。對學生來說,閱讀的重要性更為明顯。閱讀是學生學習功課、接受新知識的主要途徑;而閱讀教學分課內、課外兩方面。...

  • 2023年課外閱讀調查報告十篇

    一、調查研究的目的二、調查對象和方法(1)本次調查工作人員從8年級3班和4班共抽取100名學生,確保抽樣調查結果合理、準確、科學、可信。(2)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初中生課外閱讀問卷及現狀;(問卷見附件1。...

  • 課外閱讀調查報告范文十四篇

    一、調查目的為了檢測我校中高年級學生家庭在假期進行課外閱讀的情況,更有效地推廣家庭讀書活動。二、調查對象隨機抽取中高年級100名學生進行調查,以了解我校學生家庭在假期課外閱讀現狀。...

  • 課外閱讀調查報告合集(精選21篇)

    新世紀,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已是大勢所趨,“學習的革命”浪潮正備受人們關注,知識經濟時代給中學教育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當前“減負”后閑暇時間的利用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為此班主任應積極...

  • 最新課外閱讀調查報告(通用24篇)

    書籍原是人類思想的結晶,也就是啟發人類思想的母胎。在我國語文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20xx年7月正式出版發行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中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閱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

  • 課外閱讀調查報告匯編(通用25篇)

    本次調查涉及大學生的整個課外活動,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的課外活動興趣豐富多彩,范圍廣泛,種類繁多。當代大學生最喜歡的課外活動按次序排列分別為:體育運動(49%)、閱讀(21%)、文娛活動(12%)、聊天聚會(11%)、逛街旅游(5%)...

  • 課外閱讀調查報告集合(通用21篇)

    一、調查目的課外閱讀是開闊視野,啟迪智慧的重要途徑。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 關于課外閱讀調查報告范文(精選16篇)

    一、調查目的在日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學生們由于積累不足造成許多學習困難,比如說理解力差,對文章把握能力不足,缺乏閱讀體驗,難以在文章中找到共鳴。...

  • 對于同學課外閱讀調查報告(精選9篇)

    一、調查實施(一)調查目的⒈全面地了解本校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了解學生閱讀的特點,包括學生閱讀的興趣、閱讀習慣、⒉根據閱讀現狀調查分析其產生原因。⒊提出相應的對策,為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創造良好的條件。...

  •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一)、調查目標1、學生課外閱讀書籍的擁有量以及課外閱讀知識的儲備情況;3、學生課外閱讀方法的掌握情況;(二)、調查方法1、問卷調查學生問卷,內容主要是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籍的擁有量、學生所閱讀的課外書籍以及讀...

  •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

    課外閱讀課程的建設進程,經過五年來的努力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學生的讀書興趣得到了有效的激發,大部分學生養成了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以及做讀書筆記和日記的習慣;課外閱讀拓寬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時空,為學生的習作奠定...

  • 調查報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昌市| 木里| 麦盖提县| 如东县| 蒲城县| 永昌县| 盐源县| 大田县| 连山| 克东县| 荥阳市| 城口县| 屏边| 保定市| 安阳市| 巴中市| 富川| 日喀则市| 扎赉特旗| 台安县| 大安市| 大石桥市| 壶关县| 保德县| 康保县| 乌恰县| 兴海县| 疏勒县| 建始县| 福安市| 固阳县| 富源县| 云安县| 年辖:市辖区| 深水埗区| 东兰县| 梁河县| 达尔| 祁连县| 汝城县|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