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調查報告集合(通用3篇)
事故調查報告集合 篇1
一、事故基本情況
事故發生時間:
20xx年11月19日上午8:40
1、事故地點:八面通工地機房
2、事故類別:
3、事故原因:20xx年11月19日上午8:40鄭金生在機房通道側從垂直通道門墜落至下一層
4、事故嚴重級別:輕傷
二、事故詳細經過
11月19日8時40分,八面通施工現場工人鄭金生和于士偉一組從室外往7層機房搬運主機底部組件的槽鋼,重約35KG,二人一次一人一件搬運。在往機房平臺搬運時,于士偉在平臺往往上拽,鄭金生在平臺下往上抬,鄭金生在往上抬舉過程中,左腳踩到機房垂直通道的門上。(該門是從機房平臺下方垂直向下開啟的,約500*700mm大)
三、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崔、王違章將竹梯立在易失穩的金屬支架上,王作業不系安全帶,冒險作業,在維修滑道時用力較大,導致金屬支加側傾,垮架,王從高處墜落,是造成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間接原因:
1、xx有限公司結構工場,對這類危險性較大的沒有制定切實可行的,而且在這次維修作業時本應使用或搭建腳手支架,為圖省事未使用使用作業車或搭建腳手支架,作業票也沒有注明安全事項,是發生這起事故的間接原因之一。
2、安全不健全。制定的制度尚未貫徹實施,沒有高空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是發生這起事故的間接原因之二。
3、混亂。該維修班未設班長,沒有明確負責人,職責不清,責任不明,是發生這起事故的間接原因之三。
4、對職工的不到位,職工安全意識不強,缺乏安全知,冒險,是發生這起事故的間接原因之四。
四、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
1、,xx有限公司、董事長,未切實履行監督,對此起事故的發生負主要領導責任,建議對其給予x萬元罰款。
2、,xx有限公司經理,未切實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對此起事故的發生負重要領導責任,建議對其給予x萬元罰款。
3、,xx有限公司結構工場場長,未切實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建議對其給予x仟元罰款。
4、xx有限公司,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不健全,安全管理混亂,職工缺乏安全教育,導致此起事故發生,建議對xx有限公司給予x萬元罰款。
5、其他有關責任人,由企業按其所應承擔的`責任另行處理。
五、預防事故重復發生的措施
1、xx有限公司,要認真學習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加強本公司工作,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配備滿足安全工作需要的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基礎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xx有限公司,要加強各工場、班組的安全建設和安全管理,明確責任,加強對全體員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水平。
3、xx有限公司,要認真吸取此起事故血的教訓,舉一反三,在全公司范圍開展一次查思想、查制度、查制度、查管理、查隱患、查措施、抓整改、反違章活動,防止種類事故再次發生。提高各級人員安全生產及安全法規意識,完善各項制度和措施,防止種類事故發生。
附件:
1、調查人員名單(簽字)
2、事故有關材料
3、現場照片事故調查組x年xx月xx日
事故調查報告集合 篇2
一、事故基本情況
單位:機運隊
時間:9月6日16時05分
地點:主運大巷750米處配電點
原因:在皮帶啟動時,供抱閘開關負荷側接線腔內由于電纜相間絕緣損壞,造成相間短路,接線腔內引起電弧,同時造成開關電源側接線柱短路,瞬間,短路電流較大,造成饋電開關電源側相間擊穿,造成電源側電纜短路,導致中央變電所12#高爆開關過流二段跳閘。
傷亡情況:無
直接經濟損失:一臺KBZ16―630饋電開關接線腔燒毀,一臺QBZ―80電磁啟動器接線腔燒毀。
二、事故詳細經過
20xx年9月6日下午16點05分,主運大巷皮帶司機王小瑜匯報:皮帶無法運轉,1140饋電開關跳閘。中央變電所呂濤匯報:井下12號高爆過流跳閘。
16:30分,機運隊黨少敏與陳乾軍趕往中央變電所,現場對12#高爆(供掘進)進行閉鎖、掛牌處理,并準備好各類相關絕緣用具。 16:40分,機運隊黨少敏與陳乾軍趕往主運大巷750米配電點,進行現場分析和故障診斷。
17:00分,通過開蓋檢查及工具測量,確定1140V饋電開關接線端電源側已明顯燒損、負荷側同時受到較嚴重的電弧損壞,控制回路一切完好無異常;1140饋電供抱閘使用的`80開關接線端經開蓋檢查發現電源側已明顯燒損,負荷側同時受到較嚴重的電弧損壞,控制回路一切完好無異常;1140饋電供80開關的連接導線多處受到損壞,有明顯的崩口處,但未發現短路點;1140饋電電源側連接導線接線端內明顯損壞,但其他位置完好無損,經搖測該線路正常。
17:10分,聯系隊組值班隊長和調度室,要求從地面領取一臺630饋電開關及80真空開關和10米6平方電纜線入井。
17:30分,分析故障原因后,經陳乾軍對變壓器對1140饋電的輸出線進行拆除后,由黨少敏審核后,聯系中央變電所對變壓器進行試送電,運行5分鐘觀察高爆開關一切數據正常,變壓器運行正常。由黨少敏在變電所進行拉閘操作,并停電、掛牌。
17:40分,拆除損壞的電纜,并重新做頭。
18:30分,損壞開關拆除完畢。
18:40分,新饋電和真空開關到位。
18:50分,損壞開關升井。
20:50分,所有線路恢復供電。
21:20分,饋電及真空饋電各項整定調試完畢,主運大巷皮帶起車。
三、事故原因分析
在皮帶啟動時,供抱閘開關負荷側接線腔內由于電纜相間絕緣損壞,造成相間短路,接線腔內引起電弧,同時造成開關電源側接線柱短路,瞬間,短路電流較大,造成饋電開關電源側相間擊穿,造成電源側電纜短路,導致中央變電所12#高爆開關過流二段跳閘。
四、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
1、包機責任人王潤生,日常檢查不到位,沒有及時發現隱患,負主要責任,對其給予500元罰款。
2、機運隊長張志偉,日常管理不到位,配電點管理松懈,負主要管理責任,對其給予300元罰款。
3、機運隊長黨少敏,現場管理不到位,對其給予300元罰款。
4、機電科長王愛國,監管不到位,對其給予300元罰款。
五、預防事故重復發生措施
1、此次事故進行全礦通報批評,相關人員加強學習,認真吸取事故教訓,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2、加強配電點的日常管理維護,加大日常檢查力度。
3、對于750米處機電硐室,制定相關制度,閑雜人等不得入內。
4、硐室周圍加設柵欄、上鎖,鑰匙由專人進行保管。
5、加強職工專業技能培訓,提高業務水平。
6、重要配電點專人專管,制定專項的巡查和檢修計劃,加強日常巡檢工作。
事故調查報告集合 篇3
一、發生經過
1、日期:20xx年4月23日
2、時間:上午6時30分
3、地點:深圳xx18樓樓頂
4、情況敘述:樓頂14號冷卻塔的木質結構塔頂以及部分外殼被發現徹底燒壞。起火原因和責任人不明。此事已報告警署和保險公司。出事原因待查。
二、搶修措施
事故已立即向警署、消防部門和保險公司匯報,并在現場拍下照片。目擊者的口供也已記錄下來。
我們已與維修承包商就此舉行特別會議,安排人員進行搶修,清理現場。會議記錄參見附錄一。空調系統的正常供應和運作沒有受到影響。
我們已與HVC(4)進行詳細討論,并制定具體措施,加強對保安人員和樓頂巡視的管理,并決定在大樓外圍以及樓頂死角處增設巡視點。
三、調查結果
夜間13時至早上7時,一般無需使用水冷卻裝置,因而其相關冷卻塔也不必運轉。
操作員一般會關掉樓頂配電間內的配電板(見附錄二的啟動電路圖)。根據圖中所示,正如4月21晚發生的那樣,一旦把選擇開關調至“關”的位置,就會使主電源接觸點打開,對外的電線和設備便會斷電。
附錄三中的照片可以說明冷卻塔電線被燒壞的情況。這些照片顯示,分線箱內部仍然清潔,而表面似乎嚴重燒壞。這表明,起火原因很可能來自外部,而不是由內部的電路設備和電線引起。這從附錄中的照片可以得到證實,照片上顯示了冷卻塔內部控制器和開關設備的情況 。
我們曾懷疑事故由雷電引起,但現已排除了這一可能性,因為大樓完全受到避雷裝置的保護,而避雷裝置也定期接受檢查和維修。
四、結論
根據上述調查結果,我們的結論是,分線箱外部首先起火,繼而蔓延至冷卻塔的其他部位。因而我們認為,此次事件很有可能是人為的蓄意破壞。
五、建議
就短期來說,我們已決定在現有冷卻塔的木質結構部分刷上防火漆加以保護。具體的施工情況已和大樓總承包商共同商定,其他必要的工作正在安排。
在安全方面,我們同意管理部門的意見,樓頂所有出口處均應安裝“detex”鎖和遙控警報器。此外,我們還認為,通向樓頂的通道應設有閉路電視機進行監視。
從長遠來說,我們正在就使用ADS組合型冷卻塔的可行性進行研究。這種冷卻塔和我們現有的冷卻塔不同,由于塔身沒有木質結構部分,因而在防火、防日曬雨淋和防菌方面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