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級衛生院建設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
一、基本情況
我市鄉鎮衛生院17所,衛生系統現有醫療機構總共27個,在職人員557人,其中衛技人員441人。固定資產3555萬元,業務用房面積32424平方米,專用設備總值978萬元,其中萬元以上設備154萬元。年診療人次34萬人次,收治病人15673萬人次,業務總收入4398萬元,約占全市的21.7。
二、主要存在問題及困難
(一)基礎設施差:主要體現在醫療用房嚴重不足和醫療設備陳舊簡陋。由于歷年來衛生事業經費投入不足,衛生院底子薄,無法投入更多的資金搞基礎設施建設和及時更新醫療設備,致使部份衛生院業務用房嚴重不足,醫療設備陳舊簡陋,鄉鎮衛生院平均專業設備總值不足60萬元,其中萬元以上專業設備不足10萬元。河、石望、馬水等衛生院至今仍未能配備如b超、心電圖、血球計數儀、尿十項分析儀、洗胃機等最基本的醫療設備。陂面、河口、永寧衛生院的檢驗室只能開展三大常規檢驗,大部分醫療設備都已陳舊過期。全市17所衛生院中仍有5所未配備救護車。醫療用房嚴重不足,河衛生院、馬水衛生院只有750平方米,石望衛生院只有800平方米,雙滘衛生院1300平方米,永寧衛生院1342平方米,松柏衛生院1480平方米,已不能適應醫療業務發展的需求。更需指出的是全市衛生院至今仍有1萬多平方米危房,約占業務用房30。
(二)隊伍人員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低。據統計,441名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中,本科學歷5人,占1.1;大專85人,占19.27;中專179人,占40.5;高中及高中以下人員172人,占39。從職稱上看,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71人,初級職稱361人,分別占衛技人員人數的1.1,15.8和79.5,邊遠山區及鎮域經濟較差的衛生院情況更令人堪憂,河口、馬水、永寧、雙滘、石望、河等衛生院衛技隊伍中最高職稱只有醫師(初級職稱),放射、檢驗科目大部分人員都是無學歷的“半路出家人”。中高級衛醫技人員缺乏,醫療質量難以保證,很難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診。
(三)業務發展不平衡,由于衛生院衛技隊伍結構差別很大,衛生院之間業務發展極不平衡。目前,春灣、合水、潭水、八甲、三甲、雙滘、圭崗、崗美、松柏等9所衛生院可靠本院技術力量獨立開展普外、骨科、剖腹產手術及內科危重癥病人診治,永寧、河口衛生院只能開展簡單的普外手術(如疝氣、闌尾炎、胃穿孔修補手術),其余6所衛生院僅靠本院醫療技術力量不能獨立開展普外手術。另外,由于近年來忽略了衛生院中醫藥隊伍建設,目前本市只有春灣、合水、潭水三間衛生院能開展中醫醫療業務。XX年全市鄉鎮衛生院業務收入超過300萬元的有春灣、合水、潭水、崗美、八甲等5所衛生院,200-299萬元有圭崗、松柏、三甲等3所衛生院,100-199萬元有附城、雙滘、河口、永寧等4所衛生院。年收入低于100萬元的有陂面、石望、河、馬水、春城等5所衛生院。各衛生院年業務收入的不平衡加重了衛技人才隊伍的結構差異,進一步加大了不同衛生院之間的醫務人員的收入和待遇差異,造成“惡性循環”。
(四)部分衛生院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機制滯后,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據調查,我市衛生院院長都是從臨床醫務人員選拔出來,未接受管理知識培訓,不熟悉管理工作,缺乏經營理念和辦法,難以調動職工積極性,導致部份衛生院管理紊亂,甚至有跨執業范圍的現象,存在很大的醫療安全隱患。